《伯遠帖》,是東晉王珣給親友伯遠書寫的一封信,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cm,橫17.2cm?!恫h帖》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yè)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yōu)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薄恫h帖》被稱為天下第十大行書之一,排第四。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中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伯遠帖》是王珣問候親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行書早期典范之作,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從平和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洞窺到東晉一代的“尚韻”書風,那種追求完美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和當時的社會風尚是有密切關聯(lián)的。
董其昌稱之為“尤物”,他在《畫禪室隨筆》中這么評價《伯遠帖》:“瀟灑古淡,東晉風流,宛然在眼”。的確,《伯遠帖》為我們提供了“直入晉室”,“書追二王”的途徑,它的筆法、結體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過更瘦硬、開張,有自家面目。
清人姚鼐贊云:“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 清高宗弘歷把《伯遠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筆者按:后二者非真跡,為描摹本)定為“三希帖”。他還在《伯遠帖》上題跋褒揚,于空白處補繪樹石。弘歷還以“三?!睘槊?,編刻大型法書叢帖,這就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王珣《伯遠帖》自乾隆十一年進入內府,經乾隆品題,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并藏在養(yǎng)心殿西暖閣內的盡間,乾隆御書匾額“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在內,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閱古樓”,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內墻上,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養(yǎng)心殿三希堂。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儀出宮以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帶出宮,后流散在外。1950 購回,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晉人書以尺牘見長而以韻相勝,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為尚,以虛曠為懷,或假手于翰墨,或品析于鋒杪,殫精竭慮,沉酣斯道,又緣二晉人物,豐神疏逸,姿致蕭朗,俗好清談,以超脫之情游戲筆墨,于是風流相扇,藝文益精,落筆散藻,自然可觀,故雖非名法之家,然其書亦楚楚可觀。
王珣是東晉時期江南王氏家族成員。其父王恰,祖父王導均善書法,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侄子。所稱“珣三世能書稱。家范世學,珣之草圣,亦有傳焉。” 珣字符琳,小字法護。瑯琊人。隆安初遷尚書令,封東亭候,累官輔國將軍,吳國內使等,卒贈車騎將軍、開府,謚獻穆。他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以文章才學名世。擅書法,秉承家學,與弟王珉并以擅書名垂后世。
帖中所說“伯遠” 即王珣的從兄弟王穆。帖文大意是:伯遠卓有成就,衷心所期,為諸從兄弟中之成大器者。我因疾病在身,志趣在于優(yōu)游自在地生活。此次才始獲得出任,意愿不能舒展。分別猶如昨日,卻是疇古之長。遠隔重山,不能相互造訪晤對。此帖一直被后代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
此帖是王珣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因此,通過學習此帖可“直入晉室”。其用筆自然生動,特點鮮明,絕無描摹之痕。此則放筆直書,鋒棱轉側之間,又各不相同,其轉折爽勁,如“逺”、“從”、“逰”等字的捺畫,起筆堅定直入,頓挫明顯,點畫流動,筆跡清晰,富有彈性;“此”字的豎與橫的方折甚至有些刻板,鋒棱盡顯,四個縱向的下筆,筆筆尖起,“從”字的連續(xù)幾處的折畫“和而不同”,筆勢奔放,充滿力感;“期”字的月部折角處上下錯動,折畫變異,雖為偶然性,但和諧自然。
點畫跳動,節(jié)奏明快。此帖的點畫妙盡自然,意趣超逸。點法多為側鋒出之,似輕描淡寫,全不經意,又恰到好處,如“伯”字之左豎點,“逺”字左點與右二點,“従”字之雙人旁,含蓄之極,還有像“之”、“寳”、“以”、“優(yōu)”、“逰”、“別”、“如”、“永”等字,點法變化清新,生動活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