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燕歌行(并序)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dāng)恩遇常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
鐵衣遠(yuǎn)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高適,字達(dá)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人,后遷居宋州宋城。安東都護(hù)高侃之孫,唐代名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h候,世稱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謚號忠。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著文集二十卷。
《燕歌行》唐人高適作。此詩言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及至戰(zhàn)事失利。此詩雖秉樂府舊題,卻因時事而作,樂府詩之新興,如若更堪一二,當(dāng)杜子美《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之新樂府?!堆喔栊小纺藰犯}目,屬《相和歌》之《平調(diào)曲》,此調(diào)先未有記,一言曹丕始創(chuàng)。曹丕之《燕》有兩,一為婦女秋思,首創(chuàng)屈指,故后人多仿其曲調(diào)而為閨怨之詩。適之《燕歌行》著將士生活,以燕歌行而為題亦是首任。歷逢注家未予序文史事詳加考核,解為諷張守珪而作。適感于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戰(zhàn)于奚族,敗而謊軍情,作詩諷譏。
自唐開元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屢犯唐邊境。開元十五年,適曾北上薊門。開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討奚、契丹,適北去幽燕,欲效于信安王幕府,未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dú)閉門”(《薊中作》)。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經(jīng)略邊事,初有戰(zhàn)功。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jìn),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笆孬曤[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適坎嘆開元二十四年后爭,因以遺篇。
后,此乃各名家之博言:
唐汝詢:“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nèi)陸,漢將所破特余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
王夫之:詞淺意深,鋪排中即為諷刺。此道自“三百篇”來,至唐而微,至宋而絕。(《唐詩評選》)
方東樹:“漢家”四句起,“揪金”句接,“山川”句換,“大漠”句換,“鐵衣”句轉(zhuǎn),收指李牧以諷。(《昭昧詹言》)
沈德潛:七言古詩中時帶整句,局勢方不散漫。若李、杜風(fēng)雨紛飛,魚龍百變,又不可一格論。(《唐詩別裁集》)
吳喬:《燕歌行》之主中主,在憶將軍李牧善養(yǎng)士而能破敵。于達(dá)夫時,必有不恤土卒之邊將,故作此詩。而主中賓,則“將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相看白刃’從來豈顧勛”四語是也。其余皆是賓中主。自“漢家煙塵”至“未解圍”,言出師遇敵也。此下理當(dāng)接以“邊庭”云云,但徑直無味,故橫間以“少婦”、“征人”四語?!熬灰姟痹圃?,乃出以正意以結(jié)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須敘李牧善養(yǎng)士能破敵之功烈,以激勵此邊將。詩用興比出側(cè)面,故止舉“李將軍”,使人深求而得,故曰“言之者無罪,而聞之者足以戒”也。(《圍爐詩話》)
余首窺此文于書,引達(dá)夫之詩文,心下好奇,便視一二,引誘于妙詞詭句,時日誦詠,熟讀而已。盛唐徽音,天蓋半星,而余之昆此此詩,不過“戰(zhàn)士們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透骨凄涼,寒意泠然,赤目紅通,付之一嘆。此之?dāng)【?,非神念一動而解也,唯著書立言,昭告群民,以此為害,而警后世矣。至于詩言賦韻,藻詞方飾,當(dāng)其后而審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