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打卡說明
各位同學,為了督促大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發(fā)起了一次學習打卡的活動,一起加入我們的酈波古詩詞學習打卡計劃,造就一個更美好的自己吧?。?/p>
注意:7天內(nèi)一次都沒打卡的學員將被移出學習群(7天沒有打卡一次證明你不是來學習)
打卡滿十天還有機會獲得一套酈波古詩詞課程哦
▼ 1、長按保存打卡圖片,
▼ 2、復制下面文字
▼ 3、圖片 文字分享到朋友圈并截圖到群里完成打卡
1、復制下面文字↓↓↓↓。
酈波古詩詞學習第21天
我已報名由南京師范大學酈波教授主講的『古詩詞』線上免費講堂,跟著酈波教授一起,領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古詩詞魅力,豐富文學知識,修身養(yǎng)性!免費名額有限哦,趕緊加入吧!
2、長按保存打卡圖↓↓↓
3操作示范:圖片 文字分享到朋友圈,完成打卡
↓↓↓
我們講盛唐詩歌、講盛唐“邊塞詩派”,我以為最關鍵的三個人,一是王昌齡,另一個就是文學史上常提的“高岑”,也就是高適和岑參。而且這三個人剛好相差大概都在12歲左右,王昌齡比高適大一輪,高適又比岑參大一輪左右。這是一個最完美的年齡梯進,所以成就盛唐“邊塞詩派”的聲勢,也是最為浩大的。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高適邊塞詩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千古名作《燕歌行》,詩云: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歌行。當然,它的題目就值得推敲。首先,《燕歌行》它用的是樂府舊題,屬于漢樂府《相和歌辭》中的“平調(diào)曲”。如果初已聽過前面課程的朋友們應該記得,我們在講曹丕的《燕(yàn)歌行》的時候,也重點分析過這個題目。但是同樣的一首《燕歌行》,為什么我們在曹丕的《燕(yàn)歌行》和高適的《燕(yān)歌行》里讀起來就會有讀音的不同呢?
我記得我在曹丕的《燕(yàn)歌行》里頭也詳細分析過,雖然《燕歌行》是樂府舊題,但是第一個把它進行七言長篇創(chuàng)作的就是曹丕的《燕(yàn)歌行》,而曹丕的《燕(yàn)歌行》他的這個題目“燕(yàn)歌”取自“燕饗之樂”的意思,所以“燕(yàn)歌行”本意和邊戍征戰(zhàn)并沒有關系,應該是從“燕饗之樂”來,而“燕饗之樂”是來自于《周禮》的記載,所以根據(jù)這個本源毫無疑問應該開始是讀“燕(yàn)歌行”。但是后來由“燕(yàn)歌”延伸到“燕子”,包括后來再延伸到“大雁”,你知道燕子和大雁其實都是一種候鳥,那么因為這種候鳥的特征、時令的變化,所以延伸出“思婦”的題材,所以你看曹丕的《燕(yàn)歌行》寫的就是思婦的題材。當然因為“思婦”,因為大雁,這又很容易聯(lián)系到所謂北地、邊戍之地,所以就很容易延伸成戍邊之卒與家人的互相思念。所以曹丕之后到蕭繹、庾信作《燕(yàn)歌行》的時候,大多就是思婦懷念征夫之意。
那么到了高適的這首《燕(yān)歌行》,就把這首樂府舊題推到了一個極致,也是《燕(yān)歌行》這一七言歌行題材創(chuàng)作的最有名的代表作。但是為什么到高適的《燕(yān)歌行》我們就徹底應該讀成平聲的(yān),“燕(yān)歌行”,而不是讀“燕(yàn)歌行”呢?是因為曹丕的《燕(yàn)歌行》取的就是“燕饗”之意,而到了高適的《燕(yān)歌行》,這里的“燕(yān)”很明確的就指的是“幽燕之地”、“燕趙之地”。
因為高適的這首《燕(yān)歌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小序,序云:“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边@個小序非常短,但卻非常重要。他所提及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就是這首名作背后的史實、史事牽扯到唐代非常重要的人物、非常重要的事件,甚至不止是唐代,而且是唐宋數(shù)百年間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開元二十六年前后,也就是公元738年,這一年前后,唐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契丹叛唐。而序中所提到的這個“御史大夫張公”,就是開元年間一代名將張守珪。
首先先來說契丹叛唐。契丹和唐朝的關系,始于七世紀的初期,唐武德年間,最早的契丹部落還有奚部落,接受了唐朝的封賞,被安置在遼州。到了貞觀二年,又有部落降唐,被安置在營州。以后陸續(xù)有契丹部落、還有奚部落他們的貴族或成員降唐,都得到了唐朝的封賞和安置,直到唐太宗設立松漠都督府為止,已經(jīng)有大批的契丹部落人口成為唐朝的屬部。大唐在契丹部落和奚部落實行“羈縻制度”,“羈縻制度”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自治區(qū),它就源于唐初對契丹等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宋朝也繼續(xù)發(fā)展,到了元朝就完善成了土司制度,明朝的時候達到鼎盛。但是明朝中后期,“羈縻制度”就開始崩潰,到了清朝就是“改土歸流”。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而“縻”呢,就是用經(jīng)濟和物質(zhì)利益給予安撫。但“羈縻制度”也有很多問題,所以在契丹和奚族歸附的過程中,也不停地產(chǎn)生矛盾、產(chǎn)生反抗。
我們前此講過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它的時代背景就是陳子昂跟隨武攸宜伐契丹。這就是因為萬歲通天元年,契丹的李盡忠、孫萬榮攻陷營州,反叛大唐。而武攸宜不過是因裙帶關系身登要職,毫無特長,更無軍事能力,初戰(zhàn)即敗。陳子昂獻計納策,請求“請萬人作前驅(qū)以擊敵”,卻被武攸宜嫉賢妒能,貶為軍曹,陳子昂因而憤慨,作《登幽州臺歌》。
到了玄宗年間,契丹與奚族的反叛規(guī)模越來越大,至“安史之亂”前后已成痼疾,到中晚唐則大勢已成。后來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整合成幽州契丹部,終于建立大遼,成為五代和大宋王朝的心腹之患。所以說起來所謂《天龍八部》中有“南喬峰,北慕容”,喬峰的悲劇命運,其實追根溯源倒和開元二十六年前后的契丹叛唐息息相關。
當然說到契丹叛唐,就要說到曾經(jīng)的幽州節(jié)度使安祿山的干爹,一代名將張守珪,也就是高適序中所提的“御史大夫張公”。此前,其實根據(jù)詩意,根據(jù)小序所言,此前很多人認為高適此詩是諷刺張守珪帶兵不力。但其實張守珪作為盛唐一代名將,在平契丹一事上可謂豐功至偉。所以后世又有人辯稱高適此意并不是諷刺張守珪帶兵不力,那么高適的《燕歌行》這個小序,到底和張守珪有沒有關系?后來莫衷一是,爭訟不已。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張守珪其人。張守珪,他的字很有意思,他的字“元寶”,也是大唐一代傳奇人物。他是從一名下級軍官逐漸努力拼搏,成長為威震一方的邊帥的傳奇人物。他早年隨父輩流落邊塞,但自幼天資聰穎,且生得高大魁梧、儀表堂堂。更關鍵的是,他的性格豪爽大氣,充滿了正義感,善于騎射、精于武藝。早年從軍,在與突厥作戰(zhàn)中顯露鋒芒,歷史上最有名的諸葛亮的“空城計”,其實原型就托源于張守珪。
早年從軍在與突厥作戰(zhàn)中顯露鋒芒,他不僅有勇,而且有謀。歷史上著名的諸葛亮的“空城計”,其實諸葛亮并沒有做過“空城計”,真正做“空城計”的,原型就是張守珪。開元15年張守珪任瓜州刺史,當時只帶了少數(shù)幾個親兵到瓜州上任。結(jié)果才到瓜州,吐蕃大軍突然兵臨城下,城中軍民相顧失色,全無斗志,但張守珪卻非常冷靜,他先命城中軍民隱藏行跡,又令在城頭擺上酒席,歌舞作樂,命將士飲宴。這時吐蕃大軍已把瓜州城團團圍住,只見城頭唐軍飲酒作樂,全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吐蕃主將摸不著頭腦,遲疑觀望半晌也不敢貿(mào)然攻城,猶疑良久轉(zhuǎn)身而退。張守珪見吐蕃退兵,卻令四門大開,令軍士吶喊追擊,此時吐蕃兵全無斗志,大敗奔逃,這便是歷史上真實的“空城計”。
后來數(shù)年之中張守珪整軍備戰(zhàn),連敗吐蕃,直到開元18年吐蕃遣使求和。開元21年,唐玄宗下令張守珪移鎮(zhèn)幽州,遷任幽州節(jié)度使。當時幽州東北的契丹與奚部落勢力強大,尤其是契丹牙官可突干有勇有謀,反叛之勢已成。張守珪后來用“瞞天過?!敝?,斬殺可突干,平定契丹叛亂,可謂豐功至偉!開元23年,張守珪將可突干首級送往東都,即所謂“東都獻捷”。玄宗對張守珪贊愛不已,親自賦詩以推崇之,并封其為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甚至為張守珪在幽州立碑記功。
可是張守珪一生豐功至偉卻晚節(jié)不保。一是老眼昏花,收了個狼子野心的義子,即所謂安祿山。安祿山當年犯事被抓,張守珪本來要將其按律正法。安祿山不甘命運,臨刑大呼小叫,張守珪反倒被他吸引,看他出言豪壯就放了他。后來反倒注意到他的才能,甚至把他提拔為偏將,到后來甚至收安祿山為義子。正是重用了安祿山,張守珪的平契丹大業(yè)才最后晚節(jié)不保。
開元24年,張守珪命安祿山討奚與契丹,安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到開元26年,張守珪手下幽州將趙堪等人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擊奚與契丹,先勝后敗。而張守珪偏袒手下,隱瞞敗績、謊報軍情,事情泄露之后朝廷派使稽查,張守珪又用重金賄賂使者,錯上加錯。后來賄賂與戰(zhàn)敗之事一并被清查,張守珪只能以舊功減罪,最后被貶為括州刺史。此后沒兩年,張守珪就在抑郁中一病而逝。而張守圭一死,安祿山便無人能以節(jié)制,至安祿山、史思明“安史之亂”一叛,契丹叛唐成為北方心腹大患,則已成定勢。后來正因為幽州契丹勢大,才有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才有了大宋面對大遼咄咄逼人的岌岌可危的百年沉疴。
講述這一大段歷史看似與高適無關,但卻與這首《燕歌行》息息相關。所謂“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說的就是作者感緣即詩的緣起。是說高適有一個朋友從張守珪手下,隨他出塞征契丹,隨后回到中原見到高適,“作《燕歌行》以示適”,也就是說是因為這個朋友,也就是張守珪的手下,先做了一首《燕歌行》給高適,高適才和了一首。而張守珪當時任幽州節(jié)度使,而詩云“漢家煙塵在東北”。這個東北也就是指的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包括天津北部這一帶,這即古之“幽燕之地”、“燕趙之地”。所以這里的《燕歌行》毫無疑問,這里的“燕”就應該是指“幽燕之地”的、“燕趙之地”的“燕”。所以到了高適的《燕歌行》就應該讀作(yān),而不讀作“燕饗之樂”的(yàn)。另外這個序還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高適其人的人生志向。
高適雖然是唐代詩人中唯一一個后來因功封侯的邊疆大帥,甚至晚年因功勛卓著,歷任淮南節(jié)度使、劍南節(jié)度使等高職,最終加封渤??h侯、散騎常侍,所以世稱“高常侍”,可謂位高權重。但高適早年卻一直是窮困潦倒、沉于下僚,所以世人稱高適,都稱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高適真正的一展抱負是在50歲之后,50歲之前,那不只是“十年磨一劍”,那是幾十年磨一劍,而且做《燕歌行》的時候,也就是開元26年前后的高適,這時候還幾乎是一文不名,還是郁郁不得志的典型。但是開元20年前后,他卻只身遠赴薊北,體驗邊塞生活,鳳游天下之后,能寫出這樣的《燕歌行》,可見其胸中抱負、胸中塊壘自與他人不同。
那么這首《燕歌行》又能看出高適怎樣的胸懷與抱負,以及其思想深刻冷峻之處、其風格雄渾悲壯之音的呢?我們下回接著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