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筆者在參加朋友的婚宴時,遇到一件不太令人愉快的事情:同桌的一位小朋友剛一落座,沒等客人到齊,就自顧自地吃起來。他在夾一碟名為“掌中寶”的菜時,為了挑選愛吃的雞肉,筷子在盤子里面翻來覆去,吃飯時不僅大聲喧嘩,還把自己面前的桌面弄得一片狼藉。對此,孩子的家長坐在一旁只顧玩手機聊天,對孩子的所作所為不以為然。
世界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人,只需一頓飯就夠了。”因為每頓飯的細枝末節(jié)里,會暴露出最真實的自己。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要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飯桌就是最好的試金石。
然而,有的家長在很多時候,只關(guān)心孩子吃得飽不飽、好不好,并不在意孩子吃飯講不講禮儀,還把對孩子的溺愛帶到餐桌上。比如,孩子只要嚷嚷自己餓了,就會讓孩子先吃;孩子不喜歡吃的菜,堅決不買;吃飯時,孩子愛吃什么菜,就把什么菜換到孩子面前……長此以往,孩子雖然長了身體,卻欠了情商,以致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不懂規(guī)矩、不知感恩,養(yǎng)成自私自利、驕縱跋扈的性格。走出家庭、進入社會后,這些不好的生活習(xí)慣和個人性格,很容易讓人心生厭惡、敬而遠之,甚至成為人生路上的“絆腳石”。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xué)校。‘吃飯’不僅是孩子人生中最先學(xué)會的事之一,也是孩子成長的頭等大事。如果家教不正、肆意放縱,孩子今天雖然吃飽了,明天很可能就要吃虧。”
李嘉誠曾說:“無論多忙,每個星期我們一家人都會一起吃個飯。以前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現(xiàn)在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談?wù)撋?,三分之二的時間,依然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可見,看似循規(guī)蹈矩的一日三餐,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yǎng),也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比如,餐桌有好吃的東西,要讓孩子和家人一起分享,學(xué)會回報他人,學(xué)會感恩;飯后,可以讓孩子和家人一起收拾餐桌,讓孩子明白每一餐飯都來之不易,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學(xué)到團隊合作的精神。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里說的:“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里,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xiàn)在四季的餐桌之上。”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家長雖然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孩子,卻忘了孩子成長中最不可或缺的,除了吃飽飯,還有餐桌上蘊涵著的道德修養(yǎng)、品行素養(yǎng)。當(dāng)我們?yōu)榱撕⒆尤绾纬砷L、成才而東奔西走、無所適從時,不妨嘗試一下,從小小的餐桌禮儀開始,為孩子成人成才打好基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