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再探曾侯乙尊盤的鑄造工藝

摘要

中國青銅時代有無失蠟法鑄造工藝,曾侯乙尊盤是范鑄還是失蠟法鑄得,已成為熱門話題。持失蠟法鑄造觀點者,理由大抵為,眾多專家發(fā)表過許多論述其為失蠟法鑄造的論文,且早經(jīng)相關(guān)權(quán)威部門明確定論。而否定尊盤為失蠟法鑄造的理由頗為直接明了,即尊盤上的范鑄特征清晰無誤,毫無失蠟法鑄造的任何痕跡。20061015日,來自多個單位、不同學科的專家從多個角度對尊盤進行了聯(lián)合研究。經(jīng)考察、信息采集、分析和討論,再次一致確認曾侯乙尊盤的制作為傳統(tǒng)范鑄工藝。

關(guān)鍵詞:青銅器  曾侯乙尊盤  范鑄技術(shù)  失蠟法

 

二十多年來,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擁有高水準的失蠟法鑄造工藝,似乎已成為學術(shù)界的共識。有關(guān)論文不勝枚舉,有的學者甚至撰寫了專著,將許多先秦青銅器皆列為失蠟法鑄造的器例[1]。于論文及著作中,通常被引為青銅時代失蠟法器例的,有曾侯乙尊盤、淅川下寺銅禁、新絳銅鼎、陳璋銅壺,甚至一些銅鏡等,其中,最為典型的器例,當屬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盤。

20066月,《江漢考古》第二期刊出的論文《中國青銅時代不存在失蠟法鑄造工藝》,重新探討了曾侯乙尊盤及淅川下寺銅禁的鑄制工藝,發(fā)現(xiàn)其由范鑄與焊接而成,而不是失蠟法鑄造產(chǎn)品;同年721日,《中國文物報》刊出了《失蠟工藝不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選擇》一文,通過對中西方青銅器的鑄造工藝、社會功能以及中西方地理環(huán)境等方面所作的綜合對比分析,明確指出失蠟工藝不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選擇。雖然兩篇論文分析的角度有所不同,但結(jié)論完全一致,即中國青銅時代青銅器的鑄造皆為傳統(tǒng)的范鑄技術(shù),沒有任何失蠟法的痕跡。文章刊出后,引起國內(nèi)學界廣泛的關(guān)注。

一般說來,中國青銅時代的青銅器,西周之前主要為整鑄,即主體多為整鑄,分鑄大抵限于附件。春秋以后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主體分鑄開始流行,經(jīng)對分鑄所得的各主體部分加工處理后,再組裝成為整器。例如,西周前鑄鼎少有將足分鑄后組裝到腹底的,而春秋中期以后,鑄鼎的腹與足則多為分鑄。將這一鑄造理念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莫過于曾侯乙尊盤了,其構(gòu)思之巧妙,器型之復雜,組件之繁多,至今令人嘆為觀止?;蛟S正因為其匪夷所思的復雜器型,才有了“非失蠟法勿能使之然”之定論。

20061015日,由本文相關(guān)作者認真協(xié)商,決定相約奔赴湖北省博物院,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通過考察、檢測、分析和討論,對曾侯乙尊盤的鑄造工藝作再一次探討,以便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更理智、更有力地弘揚我國古老而燦爛的青銅文化。

參與這次考察的人員來自不同的學科領(lǐng)域,各有所長,利于互補。整個考察分四個方面:1). 尊盤的結(jié)構(gòu);2). 尊盤的鑄造工藝;3). 尊盤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4). 尊口緣紋飾區(qū)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經(jīng)反復觀察、檢測和分析,參與人員對上述四個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認識。在這里,具體闡述我們的觀點與結(jié)論,以期在友好氣氛下,引起更為深入、更為全面的學術(shù)討論或爭論。

1. 尊體的結(jié)構(gòu)

眾所周知,曾侯乙尊盤由尊、盤兩部分組成,尊與盤的口緣紋飾,鑄制工藝相同。口緣紋飾以外的部位,學界認識一致,即其為范鑄法分鑄組裝而成。尊與盤的鑄制工藝大致相同,考慮到《中國青銅時代不存在失蠟法鑄造工藝》一文,曾側(cè)重分析了盤的鑄制工藝,因此,這里擬重點討論尊的鑄制工藝。

肉眼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外部呈圓柱型的尊由一個主體、八個附獸及口緣紋飾組成。尊體似觚型,八個附獸分為上、下兩組,每組四等分、一一對應地均布在尊體上。一圈口緣紋飾由四個相同的大組紋飾組成,而每個大組紋飾又由四個基本相同的小組紋飾構(gòu)成。尊體口緣紋飾以下至脖頸間為一周網(wǎng)狀鏤空紋飾,而尊體腹部以下至圈足之間,亦為一周鏤空紋飾。

2. 尊體的鑄制工藝

任何產(chǎn)品的制作,其工藝技術(shù)都具有時代特征。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其時代特征尤為顯著。如前所述,曾侯乙尊盤的尊          

體似觚型,商代時,尊和觚的鑄造多采用組合范技術(shù),其模橫向分段制作,其范也隨模而分          1 尊體分段鑄造示意圖

段制作,所謂“分模制范”,即為這種工藝技術(shù)。春秋中期以后,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大,社會分工不斷細化,范鑄設計的理念也隨之不斷改進,普遍采用“分型鑄造、鑄后組裝”的工藝流程。在焊接技術(shù)的支撐下,“分型制模”與“分模制范”后,制出的范已無須疊壓成整器范包,而將整器分成若干部件分別制模、制范及鑄造,俟?jié)茶T后,再進行各種加工及組裝。這種工藝設計上的改變,大大降低了整器的廢品率。就鑄造而言,鑄件越小,其成活率無疑越高。其優(yōu)越性,即在于原本只能一人按步施工的工作,被分解為多人同時制作,從而提高了產(chǎn)量,縮短了工期,還避免了整器廢品。由于鑄出的皆為局部件,即便產(chǎn)生廢品,也“無礙大局”。尊盤是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產(chǎn)品,因此,首先要考慮春秋戰(zhàn)國之際流行的普遍工藝技術(shù)。                            

過去,有研究者認為,“尊體渾鑄,對開分型,鑄型為2范與1腹芯和1圈足芯的組合。                

澆口設在圈足底緣,尊底可見楔形排氣孔遺跡,……”[2]。曾侯乙發(fā)掘報告中亦認為:“尊的鑄造方法,尊體用渾鑄法鑄出(包括口、頸間的外壁及圈足),”即尊體為渾鑄[3]。長期以來,尊體渾鑄的觀點始終為文博考古界所公認,未見任何異議。至于盤的鑄造,曾侯乙發(fā)掘報告中指出:“盤體用合范渾鑄法,鏤空的口沿分八段鑄出,在澆注本體時鑄接在一起,再焊接足與附飾[4]”。如果沒有理解錯的話,這里的“渾鑄”即為整鑄。然而,仔細觀察、分析后不難發(fā)現(xiàn),尊體并非“渾鑄”,其鑄制工藝仍屬春秋中期以來的主流工藝,即采用當時流行的統(tǒng)籌設計、分型制模、分模制范、分型鑄造、鑄后加工及組裝的工藝設計理念,將尊體自下而上分作四段,先分別鑄造,經(jīng)各種加工后,再焊成整體。應該強調(diào)的是,尊體的鑄制工藝是曾侯乙尊盤鑄造工藝研究的基礎(chǔ),一定意義上,它制約著口緣紋飾的復雜工藝。

如圖1所示,圈足至腹底為第一段,腹部為第二段,頸部為第三段,口緣鏤空紋飾為第四段。其中,第一至第三段各為一次性整體鑄成(不含附飾),唯口緣鏤空紋飾的第四段,系先鑄出數(shù)百個小紋飾散件,經(jīng)分別加工后,組裝成16個小組紋飾單元,再將4個小組紋飾單元組裝成1個大組紋飾單元,最后,由4個大組紋飾單元圍成整圈口緣紋飾。利用內(nèi)、外2層鏤空紋飾圈作為托架,將口緣紋飾固定在尊體上。內(nèi)層托架為網(wǎng)狀鏤空紋飾圈,外層托架為勾連紋鏤空紋飾圈。先將內(nèi)、外層托架的底端對應地焊接在尊頸部口緣的內(nèi)、外緣,并用約40個大致均布的銅梗將兩層托架焊成一個整體,再將4個大組鏤空紋飾單元焊接到內(nèi)層托架的頂端,形成一圈口緣鏤空紋飾。需要指出的是,事先鑄成的銅梗,在焊接托架之前,曾經(jīng)澆口打磨、表面磨光、彎度握制和機械切割等加工處理。至于上述八個附獸,皆為單獨鑄制之后,再分別組裝到尊體表面。關(guān)于尊體的分鑄焊接問題,在后面討論。下面,先就各部位的鑄制工藝分別闡述。

2.1圈足的鑄制工藝

圈足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立面,其上鑄有蟠螭紋,上層為斜面,其上有鏤空紋飾。其具體鑄制技術(shù),皆屬            2 圈足的內(nèi)、外范鑄特征

春秋戰(zhàn)國的常見技術(shù),如立面的蟠螭紋采用了單元紋飾范拚兌技術(shù),而斜面的鏤空紋飾,其制作工藝,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鏤空銅薰類似,為平面扇形紋飾模上制作單元紋飾范,其范面的空腔即為鏤空紋飾[5]。不難理解,若模的幾何形狀與圈足一樣,其紋飾孔的張角將導致倒拔模,制范后便無法脫模。而采用平面的紋飾模制范,拔模則為垂直方向,只要紋飾稍有拔模斜度,制范后即可順利脫模。脫模之后,將紋飾范拚兌在圈足芯的斜面上,利用泥范的可塑性,拚兌的紋飾范可形成與圈足芯相同的幾何外形,這時,它與圈足立面上的蟠螭紋范成一體,將2塊或4塊圈足范對合,組成內(nèi)表面留有2條或4條兌縫的完整圈足范。修整其兌縫,并安置泥芯,澆鑄后,即得到斜面紋飾完整且無范縫的圈足。圖2顯示,圈足的內(nèi)立面與斜面間未見接口,表明圈足應為整鑄。而圖中紅色箭頭所指之處為圈足上層斜面的披縫,顯然,所有披縫的平整圓弧面與斜面的內(nèi)弧面都在同一弧面上,表明其形成機制與單合范類似,即由鏤空紋飾范的自帶芯與圈足芯直接對合而成。圖2還顯示,圈足底面有明顯的加工痕,說明其鑄后曾經(jīng)過磨削加工。由此可見,圈足的鑄制工藝包括分型制模、分模制范及紋飾范拚兌等技術(shù)。順便指出,在圈足斜面制作鏤空紋飾,其面積越小,通常越便于操作,因此,4分法分型制模應該是最合理的選擇。此外,圈足底面未見澆口痕跡,應與鑄后加工相關(guān)。不過,既然圈足兩端無底,那么,澆口原則上                    3 腹部的紋飾范拚兌痕

只能開設在圈足兩端中的任一端。

2.2腹部的鑄制工藝

腹部相對簡單,僅一周蟠螭紋的紋飾帶。圖3左上角為鄂州市博物館所藏一面戰(zhàn)國銅鏡的局部表面紋飾,其上的長方格子為紋飾的拚兌痕。而圖3的主要部分為尊腹部的部分蟠螭紋,紅色箭頭所指之處,為一條較直的紋飾范拚兌痕。顯然,此痕僅存在于紋飾區(qū)內(nèi),未延伸至下面相鄰的空帶表面,說明其為紋飾范的拼兌痕。據(jù)此可知,腹部的鑄制工藝亦采用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普遍流行的紋飾范拚兌技術(shù)。以紅色箭頭所指的拚兌痕為中心,其兩邊的紋飾雖大致對稱,但都有些變形。應該指出,這里的紋飾拚兌工藝與上述圈足斜面頗為相似,即最初的紋飾泥范安置在有一定弧度的腹部模面時,必須將其壓成與腹部相同的弧度,這樣,泥范表面紋飾的變形便在所難免。腹部下面未見合           4 頸外部的紋飾范拚兌痕及頸內(nèi)部的加工態(tài)

范的痕跡,應與鑄后磨削加工相關(guān)。

2.3 頸部的鑄制工藝

   頸部上口大、下口小,底部較短,為一周紋飾帶,上部甚長,均布著4條布滿蟠螭紋的蕉葉形,其間為素面。其制作工藝與腹部紋飾工藝相同。圖4為頸部的內(nèi)、外部照片,左邊為外部,右邊為內(nèi)部??梢钥吹?,左圖蕉葉形上的紋飾由6塊蟠螭紋拼兌而成,其拚對痕跡歷歷在目。             

右圖顯示,頸部的上下口貫通,除紋飾處外,其內(nèi)、外表面在鑄后都經(jīng)過了磨削加工。頸部外表面鑄有8個連接附飾的榫,底部的紋飾帶及上部的4條焦葉形,都將嚴重影響其鑄后的磨削加工,由此可知,頸部外圈的素面沒有頸部內(nèi)圈的光潔度高,其原因即在于此。

2.4口緣紋飾的鑄制工藝

觀察發(fā)現(xiàn),口緣的紋飾圈由許多單個小紋飾組成。這些小紋飾的形狀應有數(shù)種。具體說來,先將16個小紋飾組成一個小組紋飾單元,而每4個這種相同的小組紋飾單元又組成一個大組紋飾單元,再將這4個大組紋飾單元圍成整個口緣紋飾圈。大多數(shù)單個小紋飾的下面,都有銅梗支撐,小紋飾與銅梗之間為焊接。組成口緣紋飾圈若干形狀的單個小紋飾,皆為單合范鑄制而成。所謂單合范,實際上為兩片范組成的范包。其中,一片范的陰腔與整個器物的幾何形狀相同,而與之對合的另一片范則為無型腔的平板狀。

5 單個小紋飾上的澆口、加工態(tài)與鑄態(tài)

尊盤上曾被確認為失蠟法鑄制的小紋飾,其橫切面有近似C、S及丫字等幾種形狀,而它們的縱向剖面則基本為方形。圖5為小紋飾的局部組裝照片。如前所述,單個小紋飾由單合范鑄制而成。對于范面而言,小紋飾的底面位于平板范上,故便于設置澆口;相反,弦紋面位于型腔范的凹處底部,則無法開設澆口。不難發(fā)現(xiàn),圖5的左半圖上,紅色大箭頭所指的澆口,確實位于小紋飾靠近側(cè)面的底面上,由此表明小紋飾皆為單獨澆鑄。每個小紋飾都有6個面,其縱向朝外的一面大多鑄有三道凸起的弦紋,朝內(nèi)的一面為底面。其弦紋面相對稍窄,而底面則相對稍寬,顯然緣自翻范時的拔模要求。右半圖小紅箭頭所指鑄態(tài)處,皆為三弦面或底面;而所指加工態(tài)處,則皆為凸出的側(cè)面。顯然,小紋飾凸出的側(cè)面因便于加工,其鑄后通常都作了打磨處理,而凹進的側(cè)面因不便加工,其鑄后皆未作打磨處理。實際器物上,小紋飾之間的間隙,大多僅為2亳米,有些甚至更小。欲在如此狹小的間隙內(nèi),打磨加工小紋飾凸出的側(cè)面,無疑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是,先將小紋飾單獨打磨加工,然后再焊接組裝。

6右下角為現(xiàn)代范鑄工藝仿制的西漢星云鏡毛坯,紅箭頭所指銅鏡邊緣之處為披縫。容易理解,凡單合范鑄造的銅器,無論小紋飾,抑或銅鏡等,其披縫都應在底面邊緣。圖6白色小箭頭所指之處皆為小紋飾底面邊緣的披縫。小紋飾鑄成之初,其凸、凹面都應殘留披縫,然而,如前所述,凸面在鑄后曾經(jīng)打磨處理,其披縫一般不復存在,而凹面因難以打磨,故大多披縫得以保留。需要指出的是,小紋飾雖為單合范鑄造,但它不同于銅鏡的一范一腔,而應為一范多腔,猶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蟻鼻錢鑄造[6]。

6 單合范鑄造小紋飾留下的披縫

采用單合范串鑄技術(shù)鑄制尊盤上的小紋飾,沒有特別的技術(shù)難度,較短時間內(nèi)即可鑄出足夠數(shù)量的小紋飾。其廢品雖難避免,但只要適當補鑄即可滿足要求。應該認識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種青銅范鑄的主流工藝,可有效避免整器鑄廢的現(xiàn)象。

以上分析業(yè)已明確指出,尊盤上的小紋飾,系由一范多腔的單合范工藝批量鑄成。顯然,小紋飾批量鑄成后,仍有兩個問題需要逐一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小紋飾如何一頭翹起?如何將散件小紋飾組裝成整個口緣紋飾圈?

2.5小紋飾一頭翹起的制作工藝

7 單個小紋飾與銅梗的焊接痕

如前所述,批量澆鑄小紋飾的單合范,其一面是平板范,即面上無造型。不難理解,這種平板范與型腔范對合后,鑄出的小紋飾,其弦紋面的一頭可以翹起,但底面必然為平面。然而,圖5的左半圖顯示,大紅箭頭指出有明顯澆口的小紋飾,其翹起一頭的下面被磨成兩個較為平直的小平面。實際上,尊盤上的小紋飾,只要其翹角下面未被遮擋,這種磨削現(xiàn)象皆清晰可見。只是磨削效果有所不同,即有的為平面,有的為弧面,而即使同為平面或弧面,其位置和形狀也各有不同,其充分反映了手工磨削的不規(guī)范性。由此可知,尊盤上的小紋飾,由單合范鑄制出底面平整、弦紋面一頭翹起的毛坯后,其翹起處的底平面還曾作過磨削處理。春秋戰(zhàn)國之交,青銅器鑄后的磨削加工工藝,已得到廣泛地應用。而正是這種化整為零、化繁為簡的工藝,制成了諸如曾侯乙尊盤上令人驚嘆不已的鏤空紋飾。

2.6單個小紋飾的組裝

8 盤口緣上高紋飾區(qū)的焊痕

小紋飾的翹角底面經(jīng)磨削后,皆為散件,仍需組裝成整體。小紋飾的體積太小,鉚接、鑄接都不可能,更不具備榫鉚條件,于是,焊接成了唯一選擇。具體說來,小紋飾區(qū)的拐角處,小紋飾與小紋飾之間為直接焊接,除此之外,其它小紋飾,其下面或背面皆分別焊接在一個銅梗上。圖7上紅箭頭所指之處,皆為單個小紋飾與銅梗的焊接口。該圖還顯示,小紋飾的焊接,大多位于其U形凸處的下面,即最便于焊接操作的部位。而不同焊接處,其焊接的效果皆不相同,顯然為手工逐個焊接所致。圖7顯示的僅為局部紋飾區(qū)的焊痕,更多焊痕被小紋飾遮蓋,若不斷變換觀察角度,原則上可觀察所有小紋飾的焊痕。至于兩個小紋飾之間,若其連為一體,則必有明顯的焊痕。圖8為盤口緣上一個方形紋飾區(qū)兩個角的局部。觀察發(fā)現(xiàn),這兩個角的小紋飾基本呈對稱排列,而紅色箭頭所指之處,皆為明顯的焊痕。值得指出的是,有4個小紋飾為預先彎成近90o后焊接的,而被彎部分的紋飾面上,其三道弦紋變得低而寬,其應為加熱后施壓彎曲的結(jié)果。這一類焊痕,遍布于盤口緣上4個因疊壓而突出的方形紋飾區(qū)拐角,亦遍布于尊盤上所有直角相交的小紋飾之間連接處(9)。

同樣,這些焊痕頗不規(guī)整,甚至還有未能焊嚴而留下的縫隙。需要再次強調(diào)的是,這樣的焊痕,遍布于尊盤口緣整個紋飾圈上,特別是小紋飾弦紋面的拐角處。而手工焊接的不規(guī)范性,致使焊痕的形狀各異、焊接位置的高低錯落。不僅如此,組成整圈口緣的4大組小紋飾單元,同樣由于手工焊接的不規(guī)范性,它們相鄰的兩側(cè)面,不可能為理想平面,而由4大組小紋飾單元組成整圈口緣時,其周長也難免稍長或稍短,于是,必然出現(xiàn)如圖中左邊綠色箭頭所示的現(xiàn)象,即將兩邊焊接過的小紋飾切去一定寬度,以確保上述側(cè)面足夠平整,焊成的整圈口緣,其周長也能合乎設計要求。

9 尊口緣拐角處的小紋飾焊痕

綜上所述,尊、盤口緣的制作工藝業(yè)已十分明確,即小紋飾經(jīng)單鑄、加工和焊接,組成4大組小紋飾單元,再經(jīng)銅梗焊接于內(nèi)層托架的頂端。這樣,整個尊、盤口緣紋飾圈的制作工藝步驟為:先采用一范多腔單合范鑄制出大量小紋飾,再按照設計要求,將小紋飾凸出側(cè)面打磨后,利用切割、焊接等技術(shù),將小紋飾分別與不同銅梗焊接,而將銅梗的另一頭,直接與銅框焊接,或?qū)讞l銅梗焊接在一起,再焊于尊盤的口緣上。

3. 尊體的分鑄組裝

除口緣紋飾圈外,尊體的圈足、腹部和頸部等皆為分別鑄制,并于鑄后經(jīng)不同程度的切削、磨削加工,再借助鑄接、焊接技術(shù)進行組裝。組裝的具體內(nèi)容有,圈足與腹部焊接,腹部與頸部焊接,頸部與兩層托架的焊接,托架與口緣紋飾圈的焊接等,最后,組裝附飾使之成為整體。不難理解,頸部以下皆為整圈焊接,其工藝相對簡單,而口緣紋飾圈涉及眾多小紋飾和銅梗的焊接組裝,情況要復雜得多。如前所述,口緣紋飾圈由4大組紋飾單元組成,而每大組紋飾單元又由4個小組紋飾單元組成,即整個紋飾圈由16個小組紋飾單元組成。連接每個小組紋飾單元的若干銅梗,其排列基本相同,而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內(nèi)部支撐小紋飾,使小紋飾在紋飾圈表面形成繁復的圖形。與小紋飾相同,銅梗采用一范多腔的單合范鑄成后,需依據(jù)組裝要求進行切割和彎曲。下面,依次闡述各部位的鑄后組裝工藝。

3.1 圈足與腹部的焊接

10左半圖上,綠色箭頭所指的是圈足的立面與斜面的相交處。該圖和圖2皆顯示,其立面、斜面和拐角皆為原始鑄態(tài),表面銹蝕的顏色也完全相同,表明這些部件鑄成后,未經(jīng)任何技術(shù)處理。然而,圈足的底平面是淺黃色,為加工態(tài),明顯不同于內(nèi)拐角的原始鑄態(tài)。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4個長方形凸起物,顯然用于固定圈足外部的附飾,左下角凸起物還殘留有鑄接附飾后殘留的澆口斷茬。而鑄接附飾榫頭的高溫作用,使方形凸起物的周圍變成了明顯的灰色及黃褐色。順便指出,我們曾作過西漢銅范和戰(zhàn)國蟻鼻錢銅范的鑄錢模擬實驗,在那些實驗中,但凡澆鑄過的銅范,其澆口杯部位都有這種現(xiàn)象。右半圖上左邊的紅色箭頭指出,圈足與腹底平面的結(jié)合處有一明顯的狹縫,其周邊顏色為灰色,而這里又無法鑄接,顯然唯有焊接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11為圈足上口與腹底部的接合部位,圖上箭頭所指的接合部位有一條清晰的直線,其上面的腹部與下面的圈足,具有顯著不同的合金顏色,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兩者合金成分的差異。而腹部底與圈足口皆呈加工態(tài),并具有明顯的分界線,顯然,唯采用分鑄焊接工藝,方可使之然。具體說來,圈足與腹部的結(jié)合,應分別先鑄出兩頭無底的空圈足及有底的腹部,再將圈足的上口平面和腹底作磨削處理,然后,按設計要求將它們焊在一起。圖12同為圈足與腹底結(jié)合部位。該圖顯示,其腹底中心留有清晰的澆口斷茬。倘若圈足與腹部為整體鑄成,那么,根據(jù)鑄造要求,圈足與腹部之間則必須設置泥芯,這樣,器物鑄成后,其內(nèi)拐角處將殘留有相當數(shù)量的泥芯。然而,此尊圈足與腹底結(jié)合處的一周內(nèi)拐角極為干凈,未見任何殘留的泥芯料,但出現(xiàn)了如紅色箭頭所示的一條凸起弧線。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條弧線頗為毛糙,推測為鑄前在腹底范面上用刀具畫出的凹線。它其實為腹部鑄制前,于腹底范面上所畫的計劃線,或稱起稿線,以確定鑄后焊接圈足的具體部位。由此可知,這條毛糙的弧線應是圈足與腹部分型鑄造的重要見證。這種在范面上畫計劃線的方法,常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型鑄造的青銅器上[7],它與時代同步,而絕非由尊盤鑄造而發(fā)明的新技術(shù)。

10 尊圈足底部的毛坯、加工、鑄接和焊接痕跡

11 圈足與腹部的接合部位

3.2 腹部與頸部的焊接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范鑄技術(shù),普遍流行分型鑄造、鑄后組裝的工藝。如鑄鼎,大多為分別先鑄出腹、足和耳等,然后再作組裝;而鑄敦則通常分別鑄出腹及捉手等,然后再行組裝。組裝工藝多種多樣,有插接、鉚接、鑄接、焊接等[8]。圖13為湖北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的錯紅銅龍云紋壺。其左半圖顯示,此壺表面布滿錯紅銅紋飾,具有較高的光潔度,表明其曾經(jīng)十分細致的磨削加工;壺的脖頸與腹部的連接處為十分規(guī)整的清角,顯然非手工磨削加工而成,唯分鑄焊接,方可有此效果。右半圖反映了該壺內(nèi)部的局部信息,其顯示,脖頸與腹部的接口處殘留有高低不等的灰色焊料。X光片的檢測,不僅進一步證實此壺為焊接而成,而且還發(fā)現(xiàn)其腹部與頸部具有不同的合金成分,暗示其腹部與脖頸的澆鑄銅液有所不同。

12 腹部底面凸起的弧線

13 荊門包山2號墓錯紅銅龍云紋壺腹部與頸部的焊接痕

14為尊腹部與頸部的接合處,其同樣為清角和加工態(tài)。同樣道理,整鑄后再打磨,是不可能達此效果的。近距離仔細觀察,即可發(fā)現(xiàn)其腹部與頸部之間有數(shù)處縫隙。圖中右邊箭頭所指的淺褐色,皆出現(xiàn)在焊接的內(nèi)角接縫處,與圖10所示圈足立面與斜面內(nèi)拐角的整鑄狀態(tài)及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014中,都可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概而述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有焊接技術(shù)的支撐,故只要設計合理,原則上都可成功鑄造。實際上,若能多觀察、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應可真正理解上述尊腹部與頸部的焊接工藝。

3.3 頸部與口緣紋飾圈的焊接

前面曾述及,以兩層鏤空紋飾帶作為托架,借以支撐尊口緣的紋飾。具體說來,將小紋飾單元直接焊接在這兩層托架上,托架的下端直接與頸部焊接。圖15為勾連紋鏤空托架與尊頸部的接合部位,不難發(fā)現(xiàn),勾連紋鏤空托架與頸部口緣為直接焊接。而由于勾連紋鏤空托架為單獨鑄造,其毛坯的上下口都不規(guī)整,這樣,將其直接焊于頸部口緣,便顯得高低不平。由此可見,托架與頸部焊成整體后,其上口沿必需進行修整,否則,4個紋飾大單元組合成的較為規(guī)整的紋飾圈,將無法與不規(guī)整的托架口緣套合相配。

將勾連紋鏤空帶托架焊于頸部口緣,再沿整圈托架,切割除去突出部分,使之成為規(guī)整的圓形。圖16中,綠色箭頭所指處即為機械切割留下的茬口。這里有幾點可以肯定,其一是切割時間,應該在托架焊至頸部口緣之后,唯如此,方可保證切割后的同心度;而其又應該在口緣紋飾組裝之前,否則,切割處理無法進行;其二,應該采用了類似砂輪的機械設備,非如此,切割處理也無法進行。圖中白色箭頭所指的是銅梗的一端。圓形銅框內(nèi)需焊上銅梗,以便在口緣紋飾內(nèi)部支撐其它銅梗。如前所述,口緣紋飾由單個小紋飾成組焊接,形成4個大組紋飾單元,再將它們焊成整圈。圖中大紅色箭頭所指的是4個大組紋飾單元中的某一焊接處,類似的焊點沿尊口緣4等分分布[9],而于每兩組紋飾的接縫處皆焊上一個卡子,整個口緣共有4個類似的卡子。圖中小紅箭頭指出,由2根銅梗從托架內(nèi)穿過兩個相鄰的托架孔,伸出來鑄為一體。與此同時,利用這些伸出的銅梗,再將口緣紋飾帶內(nèi)部的相應銅梗緊固于托架上。以上的觀察和分析,業(yè)已從多個方面嚴格證明:尊口緣上的紋飾圈為先鑄散件,然后經(jīng)打磨、切割等處理,再將它們焊接成整體,絕非采用石蠟法工藝一次鑄成。

14 腹部與頸部的接口

15頸部與勾連紋鏤空托架的結(jié)合部位

 

16 勾連紋鏤空帶托架上的機械切割痕、鑄接痕及口緣紋飾帶上的焊接痕

4. 尊盤的焊接

早在上世紀50年代,郭寶鈞先生即提出了銅器的焊接問題。曾侯乙發(fā)掘報告中,也提到這一問題。先民究竟采用何種焊接工藝,目前尚不清晰,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民業(yè)已掌握了焊接技術(shù),并將其成功地應用于青銅器的制作,卻早為學界所公認。圖17為尊口緣與網(wǎng)狀托架三個接口處的對稱紋飾放大圖。左圖顯示,兩個對稱的小紋飾因焊接而被熔化了一部分,其左邊小紋飾的立面,被熔成了凹形,被熔部分向下流淌、固化,形成了圓形的銅豆,而右邊小紋飾的相同部位,也有一個銅豆。中間圖指出,熔化、流淌的銅料直接凝固于小紋飾的表面。至于右圖,其左邊的小紋飾因焊接業(yè)已嚴重變形。比較這三處紋飾發(fā)現(xiàn),凡溶化、變形的,似乎皆位于對稱紋飾的左邊,這或許與具體的焊接工藝有一定的關(guān)系。與此同時,小紋飾的溶化后,其銅液皆垂直向下流淌,表明焊接當為現(xiàn)場操作。進一步的觀察,還可發(fā)現(xiàn)這些溶化小紋飾表面的三弦紋極不規(guī)整,許多凸起的三弦紋甚不連貫,中間常有凹陷現(xiàn)象,其外形、紋飾幾乎無一相同,即便是同形的小紋飾。例如,圖中綠色箭頭所指之處,原本應為凸起的弦紋竟然凹了下去。這種現(xiàn)象無可辯駁地證明,小紋飾與尊體的組裝是一個焊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其焊接熱量足以熔化小紋飾,致使其表面凸起的部位局部熔化、塌陷。

17 尊口緣內(nèi)高溫燒熔的小紋飾

5. 古代的機械加工

出土文物中,只要有心,不難發(fā)現(xiàn)機械加工的痕跡。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土的劍、鏃上,幾乎都有鑄后機械加工的痕跡,而一些青銅器上,也時有發(fā)現(xiàn)。例如,與尊盤同墓出土的九個升鼎,其口緣棱角皆十分分明、規(guī)整,反映著明顯的加工態(tài)。可以想象,將如此碩大的口徑打磨規(guī)整,單憑手工似不可能,而應該采用了某種機械設備。不過,這里述及的機械設備,絕非現(xiàn)代的機床,而應是極為原始、簡陋的設備,只要能代替手工將毛坯打磨出一個平直表面即可,并無現(xiàn)代機械加工嚴格的公差配合要求。應該說,對于青銅時代的先民而言,并非難事,其機械傳動不會復雜,原則上僅需一個轉(zhuǎn)動砂輪而已。當然,迄今為止的田野考古發(fā)掘,似乎未能發(fā)現(xiàn)此類機械設備,究其原因,很可能此類設備多為木質(zhì),故而難以保存至今。

6. 結(jié)語

綜合以上的分析和討論,可得結(jié)論如下:

1). 基本闡明了曾侯乙尊盤的鑄制工藝,其具體鑄制步驟大致為:先分別澆鑄其圈足、腹部、頸部、各種形狀的小紋飾、方形銅條、托架、銅梗及附飾等,再分別進行打磨、切削等加工處理,然后,將圈足、腹部、頸部焊為一體。尊口緣紋飾圈的制作較為復雜,其先通過焊接,將各種形狀的小紋飾與銅梗組裝成整圈紋飾,與此同時,將兩層鏤空紋飾托架鑄接、焊接并固定于尊盤的口緣,并進行必要的切割修整,使其與口緣紋飾圈套合相配,并與它們焊成整體,最后,鑄接附飾。

2). 這種化整為零的散件鑄造方式,顯著簡化了工藝難度,有效避免了整器廢品。而將數(shù)百零部件組裝成完整器,至關(guān)重要是焊接技術(shù)的支撐以及合理的統(tǒng)籌工序安排。

3). 分型制模、分模制范、分型鑄造、加工組裝的工藝組合,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鑄造的主流技術(shù)。曾侯乙尊盤的零部件數(shù)以百計,其組裝數(shù)量和復雜程度至今令人驚嘆不已,應該說,這可能是長期將尊盤誤認為石蠟法鑄造的主要原因。

4). 曾侯乙尊盤鑄制工藝的研究結(jié)論再次表明,技術(shù)的本質(zhì)是文化的、社會的,具有系統(tǒng)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任何新技術(shù)的發(fā)明,皆緣自必要的技術(shù)積累過程和社會的需求。

5). 高超的焊接技術(shù),化整為零、聚零為整的工藝設計思想,使諸如曾侯乙尊盤、淅川下寺銅禁、陳璋銅壺、新絳銅鼎等以復雜鏤空紋飾為特征的青銅器瑰寶得以成功鑄制,它充分反映了我國范鑄技術(shù)的博大精深,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

    最后,需要強調(diào)的是,因囿于研究條件和淺薄學識,深知欲徹底探明曾侯乙尊盤的鑄制工藝,實非易事,盡管如此,我們以為,本文的整體思路還是正確的。希望今后能夠和有關(guān)專家交流、切磋,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將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為弘揚華夏文明、振奮民族精神,盡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譚德?!稜N爛的中國古代失蠟鑄造》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87年出版。

2】蘇榮譽 華覺明 李克敏 盧本珊《中國上古金屬技術(shù)》第313頁,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51月。

3】《曾侯乙墓·上》第229頁,文物出版社19897月。

4】《曾侯乙墓·上》第231頁,文物出版社19897月。

5】董亞巍《范鑄青銅》第九章第三節(jié)“自帶芯”條,北京藝術(shù)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612月。

6】關(guān)于“楚國蟻鼻錢鑄造工藝研究”的模擬實驗及研究成果,已于2006128日在湖北省宜昌市通過了部級鑒定,相關(guān)報告及論文待發(fā)。

7】湖北棗陽九連墩青銅器群中有分型鑄造的相同現(xiàn)象,相關(guān)資料待發(fā)。

8】董亞巍 周衛(wèi)榮 萬全文 王昌燧 董衛(wèi)劍《論中國古代的青銅范鑄技術(shù)》,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2006年第6期。

9】周衛(wèi)榮 董亞巍 萬全文 王昌燧《中國青銅時代不存在失蠟法鑄造工藝》,《江漢考古》2006年第2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曾侯乙青銅尊盤
曾侯乙青銅尊盤(戰(zhàn)國·曾)
它是先秦青銅器中最復雜、最精美的一件,至今難以復制!壹號收藏2019-2-25今天
商周時期青銅文物鑒賞:工藝真是太贊了!
“獰厲的美':盤點周青銅器上的兇猛動物
香港翰海2016青銅時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