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禮猶有九,大饗有四.兩君相見,揖讓入門,
鼓樂懸興;揖讓升堂,升堂樂闋;下管象舞,
夏籥序興;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
而後知仁,其行中規(guī),其旋中矩;鑾鈴至和,
中和采薺;客出以雍,徹以振羽.情無不遍,
禮無不在,入門金作,終始若一,示之以情;
升歌清廟,示之以德;下管象舞,舞以舉事.
君子真情,通情以樂,無須與言,相示以禮.
至禮至理,至理至情,合情合理,無禮不動;
至樂至節(jié),至節(jié)至宜,至宜真情,無節(jié)不作,
詩詠情禮,無樂禮素,德薄禮虛.禮樂不二,
達(dá)禮不樂,謂之質(zhì)素;達(dá)樂不禮,謂之偏頗;
形立謂文,聲具謂字,文以傳情,字以遞意;
樂以表情,禮以達(dá)義,如鳥雙翼,如車兩輪,.
正文:
子曰:「慎聽之,汝三人者,吾語汝,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語汝有九其四大饗所以待賓之禮其五動靜之威儀也語魚據(jù)反)茍知此矣,雖在畎畝之中,事之聖人矣.(在畎畝之中猶焉為聖人)兩軍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懸興,(興作樂一也)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二也)下管象舞,夏籥序興,(下管堂下吹管象武舞也夏文舞也執(zhí)籥籥如笛序以更作三也)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四也所以大饗有四也)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guī),(五也.行下孟反中陟仲反)旋中矩,(六也)鑾和中采薺,(采薺樂曲名所以為和鑾之節(jié)七也)客出以雍,(雍樂曲名在周頌八也)徹以振羽.(亦樂曲名九也)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於禮焉,入門而金作,示情也;(金既鳴聲終始若一故以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清廟所以頌文王之德也)下管象舞,示事也.(凡舞舉事)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夫禮者,理也,樂者,節(jié)也,無禮不動,無節(jié)不作,不能詩,於禮謬,(詩以言禮)不能樂,於禮素,(素質(zhì))於德薄,於禮虛.」(非其人則禮不虛行)
大饗------大饗dà xiǎng(1).合祀先王的祭禮。(2).遍祭五方天帝。(3).謂天子宴飲諸侯來朝者。(4).指上級以酒食慰勞下級。畎畝-----畎(quǎn)畝:田間,田地。揖讓-----揖讓 [yī ràng 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jié)。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二為時揖,三為天揖。揖,舊時拱手行禮。懸-----懸xuán掛,吊在空中:沒有著落,沒有結(jié)束: 距離遠(yuǎn),差別大: 危險:公開提示:。闋------闋 [què] 1.停止,終了:2.量詞,歌曲或詞,. 。籥----[yuè] 1.同“龠”。龠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件關(guān)乎音律音階的起源乃至華夏禮樂文明源頭的神秘吹管樂器。2.古代通風(fēng)鼓火器上的管子。3.古同“鑰”,鎖鑰 。薦----薦 [jiàn] 1.推舉,介紹:2.頻仍,屢次: 。鑾-----鑾 [luán] 1.一種鈴鐺:2.古代帝王的車駕上有鑾鈴,故亦作帝王車駕。薺------薺 [jì] 1.〔~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狹長,羽狀分裂,花白色,莖... 。雍----yong,(1)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2)團結(jié),和諧,和睦。亦作雍穆,《雍》,《詩經(jīng)·周頌·臣工之什》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全詩一章,十六句。為周天子祭祀宗廟畢撤去祭品時所唱的樂歌。徹-----徹 [chè] 1.通,透:2.治,開發(fā):。清廟,清廟----qīng miào1.《詩·周頌》篇名?!对?/span>·周頌·清廟序》:“《清廟》,祀文王也。”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3.即太廟。古代帝王的宗廟。謬-----謬miù;錯誤的,不合情理的:。差錯:失之毫厘,~以千里。
【譯文】
孔子說:“仔細(xì)聽著,你們?nèi)耍∥腋嬖V你們,禮還有九件事,其中四件是大饗禮所特有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哪怕是個種田人,只要依禮而行,他也是圣人了。(一、)兩位國君相見,互相作揖謙讓后進(jìn)入大門,入門后鐘鼓等樂器齊奏,(二、)兩人又互相作揖謙讓后登上大堂,登上大堂之后樂聲就停止了。(三、)這時在堂下又用管樂奏起《象》的樂曲,接著執(zhí)籥的人又跳起《大夏》之舞和各種舞蹈。(四、)擺設(shè)籩豆與牲俎,按序安排禮樂,備齊各種執(zhí)事人員。(五、)這樣,來訪的國君就感受到了主人的盛情厚意。在這里,人們來往走動都符合規(guī)定,(六、)周旋時步子都合乎規(guī)矩,(七、)車子的鈴聲也合著《采薺》樂曲的節(jié)拍。(八、)客人出去時,堂下奏起《雍》的樂章;(九、)撤去席上食具時,奏起《振羽》的樂章。所以,君子的行動沒有一件事不在禮節(jié)之中的。客人進(jìn)門時鐘聲響起,是表示歡迎之情;登堂時演奏《清廟》詩章,表示贊美其功德;堂下吹奏《象》的舞曲,表示崇敬祖先的功業(yè)。所以,古代的大人君子相見,不必互相說話,只憑禮樂就可以傳達(dá)情意了。
禮,就是理;樂,就是節(jié)。沒有道理的事不做,沒有節(jié)制的事不為。不懂得賦《詩》言志,禮節(jié)上就會出差錯;不能用音樂來配合,禮節(jié)就顯得單調(diào)枯燥;道德淺薄,禮就會顯得虛假。”
子貢作而問曰:「然則夔其窮與?」(言達(dá)於樂而不達(dá)於禮者也.與音余)子曰:「古之人與上古之人也,達(dá)於禮而不達(dá)於樂謂之素,達(dá)於樂而不達(dá)於禮謂之偏,(達(dá)謂遍有所達(dá)非殊)夫夔達(dá)於樂而不達(dá)於禮,是以傳於此名也,古之人也.(言達(dá)於樂多故遂傳名樂)凡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三子者既得聞此論於夫子也,煥若發(fā)矇焉.
夔------kuí 相傳為堯、舜時代的國家樂官。傳至商代及西周時期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文-----文,wen,從玄從爻。天地萬物的信息產(chǎn)生出來的現(xiàn)象、紋路、軌跡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jié)繩(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書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說文》序》。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古今通論》。謚號文:經(jīng)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xué)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jīng)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xué)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yuǎn)曰文;剛?cè)嵯酀晃?;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圣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煥----煥huàn 煥,火光也。――《說文新附》光亮,鮮明,。矇-----[mēng] 同“蒙”。 蒙----1、mēng :欺騙,昏迷,胡亂猜測;2、méng :愚昧,遮蓋起來,受,形容雨點細(xì)小,姓,蒙莊, 同“艨”;古地名-北蒙,古水,沱江支流,即蒙江;3、měng:蒙古族。
【譯文】
子貢站起來問道:“按這么說,(有名的樂官)夔對禮精通嗎?”
孔子說:“夔不是古代的人嗎?他是上古時代的人?。∈沁@樣,精通禮而不精通樂,叫做質(zhì)樸;精通樂而不精通禮,叫做偏頗。夔大概只精通樂而不精通禮,所以傳下精通音樂的名聲。不過古代的人,各項制度都存在于禮中,制度也靠禮來修飾,實行起來大概還是靠人吧。”
三個弟子聽了孔子這番話,眼前豁然一亮,好像撥開了迷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