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秦州;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7月,杜甫辭去華州;“在杜甫的一生,七五九年是他最艱苦的一年,可是他;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是唐王朝由極盛轉(zhuǎn)向衰??;杜甫在辭官之后,之所以選擇了西行秦州,還有一個極;朱東潤在《杜甫敘論》中說“乾元二年是一座大關,在;秦州有幸!在這一年,用它秋天一樣的赤誠和熱情迎接;秦州不幸!在這一年,它沒有將這樣一位詩人永遠地留
杜甫和秦州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7月,杜甫辭去華州(今陜西華縣)司功參軍的職務,攜妻帶子,翻越重重隴坂(今關山),來到了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時年四十八歲。
“在杜甫的一生,七五九年是他最艱苦的一年,可是他這一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尤其是‘三吏’、‘三別’以及隴右的一部分詩卻達到了最高的成就?!保T至《杜甫傳》)也可以說,流寓秦州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卻成為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分水嶺。
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是唐王朝由極盛轉(zhuǎn)向衰敗的 “安史之亂”發(fā)生后的第五年,國家危難,戰(zhàn)伐四起;朝政腐敗,奸佞當權(quán);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而作為曾經(jīng)心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一樸素政治理想的杜甫,因房琯罷相一事遭構(gòu)陷貶謫華州后,對從政和王權(quán)也有了比較明晰的認識:“平生獨愿往,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保ǘ鸥Α读⑶锖箢}》)于是,他將痛楚的目光投向了關外——向西而行:那里比起關中平原和中原大地,尚是一塊沒有戰(zhàn)事紛擾相對來說比較寧靜和平安的棲息之地。
杜甫在辭官之后,之所以選擇了西行秦州,還有一個極為內(nèi)在的原因就是投靠親友:也因房琯罷相一案受牽連被貶秦州的京都大云寺主持、舊友贊公(住秦州西枝村,今天水市北道區(qū)甘泉鄉(xiāng)西枝村),從侄杜佐(住秦州東柯谷,今天水市北道區(qū)街子鄉(xiāng)子美村)?!皾M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杜甫《秦州雜詩·之一》)但這種投靠并沒有改變杜甫原本就極為困頓的生活境況,在《空囊》一詩中,他用“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四句話將自己無衣、無食也無錢的困窘與無奈作了很準確的描述。在秦州,為了生計和一家老小的飽暖,他不得不起早貪黑地采藥、涼藥、賣藥,有時也靠親友、新朋的周濟過著極其艱辛的日子??但這一切似乎并沒有妨礙杜甫在詩歌藝術(shù)上執(zhí)著的追求和在創(chuàng)作上的日臻完美,在短短的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從麥積山到南郭寺,從東柯谷到魏囂宮,他的足跡遍及古秦州的山山水水,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秦州雜詩二十首》以及其它一些紀行、懷親、詠物、遣興的詩共計一百零一首。如果以平均數(shù)來算,幾乎是每天一首。我想,這大概就是“江山不幸詩人幸”的最為直接的體現(xiàn)吧。
朱東潤在《杜甫敘論》中說“乾元二年是一座大關,在這以前,杜甫的詩還沒有超過唐代其他詩人,在這年以后,唐代詩人便很少有超過杜甫的了?!倍蚁?,這種超越?jīng)Q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一次艱苦爬涉,而是杜甫那顆飽經(jīng)了戰(zhàn)亂與貧窮、苦難與災禍的靈魂對人生、命運、國家、民族的一次重新審視與沉思——古老的秦州大地在這一年承擔了一位曠世的天才詩人內(nèi)心最為誠摯的淚與血、歌與哭!
秦州有幸!在這一年,用它秋天一樣的赤誠和熱情迎接著這位心懷憂患、滿目悲愁與蒼涼、無家可歸又缺衣少食的詩人?!拔宜ジ鼞凶?,生事不自謀。??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豈復慰老夫?惆然難久留。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中霄驅(qū)車去,飲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蒼茫去霧浮。大哉乾坤內(nèi),吾道長悠悠。”(杜甫《發(fā)秦州》)
秦州不幸!在這一年,它沒有將這樣一位詩人永遠地留在自己的懷抱中——它無法給詩人一塊可以養(yǎng)家活口的向陽的坡地,也不能給詩人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草屋?!??我生苦飄蕩,何時有終極!??馬嘶思故櫪,歸鳥盡斂翼。古來聚散地,宿昔長荊棘。相看俱衰年。出處各努力?!保ǘ鸥Α秳e贊上人》)
公元759 年10 月,一個霜跡斑駁的傍晚,初升的一輪銅色之月用它的不舍與無奈默默地為即將離去的詩人送行??而對于居住在秦州城里的大多數(shù)老百姓來,他的到來和離去,只不過是一個江湖郎中在街面上短暫的勾留而已。 ================== 杜甫與贊公和尚在秦州
古秦州的天水,自古以來就是達官名流光顧駐足之地,唐朝大詩人杜甫和高僧贊公也曾經(jīng)來到過這里,并且客居數(shù)月。兩人在這塊土地上演義了一段至誠至切的友誼故事,杜甫將這一切用詩書的形式記載下來留給后人,使天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文化色彩?!芭c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就是其中的詩句,說的是他和當年的贊公大師在秦州相濡以沫,閑適鄉(xiāng)野,恬淡晚年的夢想。
贊公和杜甫本是京都長安的高僧名流,為何雙雙來到當時已為邊陲的秦州?
富庶美麗的秦州是怎樣接納他們的?
二人在秦州大地上又是怎樣往來生活的? ??
諸多的疑問、猜想已經(jīng)成為從古至今人們談論詩圣杜甫的話題之一。
公元755年,即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史思明相繼發(fā)動叛亂,一度攻入唐朝首都長安。唐玄宗逃難奔蜀,太子李亨乘機在靈武繼位,名號肅宗,自此,拉開了玄宗和肅宗父子之間的權(quán)力斗爭。為了扎穩(wěn)腳根,把住權(quán)位,肅宗極力排斥玄宗舊臣,宰相房成為首革之人,被罷去相位,同黨受株連,京師大云寺主持贊公和杜甫均為房至交,因而皆受牽連。贊公被貶,只身西去秦州,杜甫出走華州司功參軍之任。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盛走向衰敗,經(jīng)濟遭到破壞,政治日趨黑暗,再加關中大旱,兵災天荒,饑民餓殍遍地。目睹眼前的慘景,想想自己身處逆境,還要背負繁重的文書差役。杜甫自感實在難以支撐下去,決意棄職遠行。到哪里去好呢?
東邊仍有戰(zhàn)事不能去,北上則不言談,南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唯有西邊的秦州暫時相安無事,且有自己的從侄杜佐和至交贊公和尚都在那里,自然成為杜甫遠游的目的地。
公元759年,即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攜眷西行,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秦州。起初杜甫全家住在秦州城里。在秦州的日子里,杜甫游歷古剎名寺,走親串友,訪談作詩。隗囂宮、南郭寺、太平寺、麥積山石窟寺??無一不成為其踏訪之處,且留下了千古絕唱。贊公和尚自然是他走訪的最重要的朋友。杜甫和贊公是布衣之交,早在杜甫未在京城謀到一官半職之前,他們之間就有往來,且交情甚深。
公元757年春天,時值長安淪陷,杜甫被贊公藏到京師大云寺住了若干天,后來贊公還給他送了僧衣、僧鞋、僧帽化裝逃出了長安。二人自此成為生死之交。
杜甫到秦州后便急切地前往鄉(xiāng)下看望贊公,這也是兩位老朋友罹難后的第一次相聚,又置身邊地他鄉(xiāng),兩人重逢之際難免百感交集。晚上他倆同宿一處,徹夜長敘。杜甫還特意以
“宿贊公房”為題賦詩一首,記述當時的情境和自我感懷。
杖錫何來此,秋風已颯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放逐寧違性,虛空不離禪。 相逢成夜宿,隴月向人圓。
在秦州杜甫記述和贊公往來的詩書總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甫對贊公這樣一個遁入空門之人平白無故受到政治斗爭的連累,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對贊公和尚不計放逐貶謫,不為折辱苦痛所愁,淡泊明志的高貴氣節(jié)敬佩不已,同時對兩人能歷盡磨難,終有聚首相見之日,感到由衷地喜悅。
杜甫初到秦州,心情尚好。他看到秦州山水美麗、氣候宜人,且物產(chǎn)豐盛,人情純樸,心里萌生了久居秦州的念頭,并將其想法向親朋好友流露了出來。贊公得知杜甫此意后,便寫信給杜甫,說自己居住的西枝村一帶,山青水秀,一派美妙的田野風光,希望他能來這里與其互鄰卜居。
西枝村距秦州城有五六十里之遠,緊鄰甘泉鎮(zhèn),著名的太平寺就坐落在甘泉鎮(zhèn)背后的山坡上。贊公和尚來到秦州后,在離太平寺僅舉步之遙的西枝村的臺地上鑿了一孔窯洞,洞前蓋了一間土屋,便作為棲息之所,繼續(xù)自己的修行生涯。
杜甫接到贊公的書信后不久,便起身出秦州城前往西枝村置辦建造草堂事宜,事后將這段經(jīng)歷和感受寫成詩作留了下來。這就是讓人們百讀百新的“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一)
出郭眄細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屢渡。 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昨枉霞上作,盛論巖中趣。 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步。 捫蘿澀先登,陟騋眩反顧。 要求陽岡暖,苦涉陰嶺沍。 惆悵老大藤,沉吟屈蟠樹。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層巔余落日,草蔓已多露。
(二)
天寒鳥已歸,月出山更靜。 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疏影。 躋攀倦日短,語樂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師京國舊,德業(yè)天機秉。
從來支許游,興趣江湖迥。
數(shù)奇謫關塞,道廣存箕潁。 何知戎馬間,復接塵事屏。 幽尋豈一路,遠色有諸嶺。 晨光稍朦朧,更越西南頂。
鶴注公乾元二年七月自華至秦,意欲居此,故尋置草堂地。西枝村,在秦近郭,有巖竇之勝,杉漆之利,贊公嘗稱之。公以關輔饑,棄之同谷,當是其年秋晚冬初作,故詩有天寒日短之句。
其一
出郭眄細岑①,披榛得微路②。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屢渡③。贊公湯休徒④,好靜心跡素⑤。昨枉霞上作⑥,盛論巖中趣⑦。 此章,往西村尋地而作。首段,過訪贊公,欲問西枝之勝也。杜臆公欲得幽僻無人之境,故望細岑、涉流水以求之。溪止一水,以左右往來,故須屢渡。 ①劉曰眄,斜視也。宋之問詩“細岑互攢倚?!?②趙至書“步澤求蹊,披榛覓路?!惫绷髟①x“修焦丘之微路?!?③王褒四子講德論“曲折不失節(jié)?!?④洙注惠休上人,姓湯。
⑤謝靈運詩“心跡雙寂寞?!标淘凰?,謂質(zhì)素也。
⑥霞上作,謂身伴云霞而作書相寄。夢弼謂才思挺出云霞之外。此另一說。江淹詩“鑠鑠霞上景,懵懵云外山?!眲⒗L詩“灼爍在云間,氤氳出霞上?!睆堈娫姟傲柙葡忌掀??!?⑦朱注后漢書“旌車之招,相望于巖中?!?div style="height:15px;">
次言共游村中,欲卜草堂之地也。澀先登,山高足倦。眩反顧,深入路迷。求陽、涉陰,自北至南。老藤蟠樹,景狀奇古,故徘徊憩息于其下。 ①詩“攜手同行?!?②西京賦“恣意所幸?!?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