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4日 09:00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王丹譽
馬嵬坡貴妃殞命
唐玄宗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突然發(fā)生的“安史之亂”,使大唐瞬息間由盛轉衰,看似一夜之間的突變,其實有其深層次的政治、軍事等制度性原因。唐代選官制度和理念上的“重內輕外”,導致官僚集團內部的分裂,占官員總數(shù)86%的廣大地方官普遍與朝廷離心離德。府兵布局上的失衡,使得與“重內輕外,以重馭輕”的初衷適得其反。募兵制把國家軍隊變?yōu)楣?jié)度使的私人武裝,使藩鎮(zhèn)最終淪為顛覆朝廷的“獨立王國”??梢姡瞥髞y的禍根深植已久。
選官制“重內輕外”
唐代重內輕外的選官制度和理念,使官僚集團內部產生嚴重分裂。唐代官員總額為18805,其中內官(中央機關官員含首都長安地方官)2620,占總額14%;外郡縣(除首都長安以外的地方官)16185員,占總額86%。官員進京任職感覺是一步登天,然而這畢竟是少數(shù),廣大地方官員總感覺自己是被朝廷貶官、打入另冊,甚至有被拋棄的心理。這種怨恨就使他們與朝廷相對立,潛意識中認為,如果天下發(fā)生動亂,他們才能有出頭之日,這成為日后動蕩的亂源。
唐玄宗開元二年正月,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開國以來選官“重內輕外”政策弊端的玄宗皇帝頒布詔令,選拔京官中有才識的任命為地方軍政長官都督、刺史,同時地方軍政長官都督、刺史有政績卓著者任命為京官,這樣使得官員朝廷到地方,地方到朝廷,雙向流動,并且今后要成為一項長期實行的政策。但此舉僅成一紙空文。事實上,在開元二十四年,宰相李林甫為了蔽塞玄宗視聽,達到獨攬大權的目的,公開召集全體諫官訓話:“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誰知有位叫杜璡的補闕還上書言事,第二天就被“黜為下邽令”。從品級上看他明顯是晉升官職,因為補闕一職是武則天垂拱元年置,秩從七品上,職責為對皇帝進行規(guī)諫及舉薦人才。下邽按當時標準是上縣,而當時上縣之令為從六品??梢?,在朝廷和官員心中,出京即使升官晉職也是貶黜。
《資治通鑒》更有一個精彩的事例:開元四年,朝廷任命尚書右丞(尚書省長官尚書令虛設,此職為實際長官尚書仆射的副手,正四品)倪若水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訪使。唐玄宗此舉的目的是想以此來加重地方大員都督、刺史的威望,所以才選拔京官之中如此有才望的人出任,但是官場上還是很輕視出京外任,并且羨慕外官改任京官。正好,揚州采訪使班景倩進京將任大理少卿(正四品),過開封,作為當?shù)亻L官的倪若水為進京赴任的班景倩設宴接風洗塵。宴會結束后,班景倩神采飛揚地離去,倪若水卻呆若木雞地站立在原地,遠望著班景倩的行塵,若有所思,很長時間才轉過身來,對部屬官員說:“班生此行,何異登仙!”
府兵制布局失衡
府兵泛指軍府統(tǒng)領的兵士,是唐前期軍隊的主體。唐高祖武德二年,開始恢復府兵組織,唐太宗貞觀十年,太宗整頓府兵制,軍府更名為折沖府。全國折沖府最多時有633個,其中關內道261個,占全國總府數(shù)40%以上,關內、河東、河南三道設府最多,占折沖府總數(shù)的78%,可見唐朝在兵力布置上一直秉持著“以內馭外”、“以重馭輕”的原則。
此制度設計的偏頗和后來執(zhí)行過程的偏差日益顯現(xiàn)。開元年間,營州不過5317戶、18521人,卻設置兩府,平均9口就有1人為府兵;魏州151596戶,1109873人,設18府,以每府1200人計,56口中才有一人是府兵。整個江南道只設2軍府,全道有兵不過4800人,而且軍府所在地皆非大州,甚至有多州無府,如越州、潭州、溫州、福州等大州未設一府。
開元天寶間,天下四邊,共十節(jié)度經(jīng)略使,兵力共486900人,而安祿山身兼三鎮(zhèn),握18萬雄兵。從兵力分布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外重內輕”,并且“外重”之勢嚴重,一將之兵已經(jīng)超過朝廷。大亂之禍已現(xiàn)端倪。
募兵制埋下隱患
開元年間,對外戰(zhàn)爭需要以優(yōu)厚待遇招募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經(jīng)驗豐富的職業(yè)化兵員,唐朝也具備以募兵代替府兵的經(jīng)濟實力。募兵制因此而興起。朝廷原想利用募兵制來解決前期府兵制的問題,可是不僅府兵制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募兵制所產生的新問題反而最終顛覆了大唐。
蓄謀反叛的藩將開始全面準備,終將藩鎮(zhèn)淪為節(jié)度使的“獨立王國”。心懷異志的節(jié)度使首先擴充自己實力,制造民族矛盾。安祿山假借朝廷招撫名義,竟然私自誘殺轄內各部族酋長。得手后,一方面自己以酋長們的人頭到朝廷邀功請賞,另一方面在少數(shù)民族民眾中散布朝廷殺害酋長的謠言,以此嫁禍于朝廷。
反叛前一年即天寶十三年,身兼三鎮(zhèn)的安祿山在同羅、奚、契丹和雜種胡中挑選了精兵,組成精銳之師號稱“曳落河”(突厥語“壯士”)。安祿山還突擊提拔各層級的將官。首先提拔長期生活在邊地的奚、契丹、昭武九姓和同羅等少數(shù)民族將軍500人、中郎將2000人。反叛當年即天寶14年,又任命32名胡將替漢人做大將,史稱“藩將代漢”。由此,安祿山擁有了唐中央政府權力的十分之二三,并且在三鎮(zhèn)之內征伐自專。
實行募兵制后,當兵成為一種職業(yè),兵員和將領之間容易形成私人隸屬關系,而軍隊則變成節(jié)度使的私人武裝。府兵制廢止后,各邊鎮(zhèn)招兵買馬,擴充軍隊,而中央軍日益削弱并減少,唐朝總體軍力由“內重外輕”轉變?yōu)椤巴庵貎容p”。
此外,唐朝前期,邊將都用忠誠厚道的名臣,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tǒng),而且功名卓著的一般都入朝為宰相,以致出將入相,防止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天寶以來,奸相李林甫杜絕邊將入相之路,并主張啟用藩將,安祿山之流如魚得水。
代宗大歷8年,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為安、史父子立祠堂,竟然公開將四個叛亂元兇贊為“四圣”。穆宗長慶元年,張弘靖為范陽節(jié)度使,上任伊始初入幽州,還不知當?shù)仫L土人情。因他對安史之亂深惡痛絕,就想改變當?shù)嘏f俗,把安祿山墓給掘開,毀壞棺柩,這一舉措居然引發(fā)了兵民嘩變。而此時距亂發(fā)已經(jīng)66年了,可見叛將當日如何騙得民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