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時,我很不友好地把襪子扔給他,加一句:“趕快穿?!?/div>
這時兒子坐在地上,怎么也穿不好,心急的我打開門,他卻“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快不了了!”
看著崩潰的兒子,我突然醒悟:一大早,就把自己的焦急間接轉嫁給了孩子,快節(jié)奏、緊迫感早已破壞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他爆發(fā)了情緒以后,更加挫敗地坐在地上,可憐兮兮地看著我。
“慢一點也沒關系,媽媽等你!”
這句話,好像有魔力一般,他迅速地穿好了襪子。
龍應臺說: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一
教育,有時候就是慢藝術,做父母的不能急,也不能催。只有父母淡定了,孩子才有機會按照自己的生命軌跡去長大。
朋友小莉前段時間就很抓狂。
婆婆說要來她家住一個月,本以為常年不住一起,臨時的一個月很容易過去。
婆婆天生急性子,還啰嗦。
第一天開始,就馬不停蹄地催促她兒子。
吃飯時,說“快點吃”;送孩子上學時,說“快點走”;孩子在房間做作業(yè),她也時不時跑進去,說“快點做”。
看見孩子上廁所,也會下意識地催一句:“快點上。”
剛開始她很委婉地和婆婆說:“媽,不著急,讓孩子慢慢來。”
婆婆眼神一撇,特別嫌棄地對她說:“你不催著一點,他哪能長大?!”
幾天后,孩子因為不適應,情緒波動很大,而且特愛慢吞吞的。平常好好的行為,現(xiàn)在一下子就問題百出了。
不主動吃飯,不主動看書,不主動做作業(yè)。眼看孩子不好好做,婆婆更加變本加厲地催。
她終于忍不住了,語氣很不友好地頂撞了婆婆:“孩子就這年紀,你總是催催催,他也不能一下子長大??!”
婆婆一賭氣,就提前回了老家。
其實,按照她以前的養(yǎng)育方式,孩子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節(jié)奏去吃飯穿衣,刷牙洗臉,看書寫作業(yè)的。
父母放慢速度,不僅僅是讓自己喘口氣,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去感知生活,感受周圍環(huán)境,認識世界和思考未來。
當然,孩子也并不會因為一時的磨蹭,成為不負責任又拖拉的人。反倒是父母的包容、理解,會給他更多思考的空間,在每次嘗試中學會自我處理、安排事情。
二
很早之前,聽過一首《媽媽之歌》。歌曲一出來,就在國外網站被瘋狂播放。
創(chuàng)作并演唱《媽媽之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48歲的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一次靈光乍現(xiàn),她將自己催促兒女的話寫成了歌曲。
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
起床,起床,快起來!去洗臉,去刷牙,記得梳頭!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快起來!然后記得疊被子!會熱嗎?會冷嗎?你穿那樣出門嗎?你的書,你的便當,你的作業(yè)呢......
整首歌曲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快點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
現(xiàn)實生活中,當孩子不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行動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地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
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內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數(shù)越多,孩子就會從內疚變成不耐煩,最后上升為反感、討厭,甚至憎恨父母的這一行為。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效應,叫超限效應——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xiàn)象。
此效應來源于作家馬克·吐溫。
話說有一次,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他決定多捐款。10分鐘后,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于結束演講,準備募捐時,過于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被反復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動和馬克·吐溫當時一樣,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總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發(fā)高漲。
三
心理學家說:只有給足孩子時間去體驗,他們才能從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誰,要做些什么。
喜歡在屁股后面催促的父母,常常會擔心:如果不催孩子,孩子會不會更加放飛自我,把該做的事情搞得一團糟?
當然,可能會,但不會一直都那樣!
孩子也會討厭麻煩和問題,如果知道是自己拖延導致的問題,自己也會反思和想辦法,然后調整自己的內在狀態(tài)。
倘若是一直按照父母的節(jié)奏,匆匆忙忙地做每件事,孩子永遠也弄不明白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事是別人的,一旦生活出現(xiàn)問題,他不會意識到這是自己的責任,而會怨恨催促者。
就算趕時間,只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也不一定要催促孩子,可以這樣做:
1.脆弱式表達,將“你快一點”變成“我希望......”
“你快一點吃飯,馬上校車就要來了?!弊兂伞皨寢屜M闶昼娨院罂梢猿酝觑?,然后我們有三分鐘的時間下樓,這樣就來得及坐校車?!?/div>
在家庭教育當中,脆弱式表達,會讓孩子更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發(fā)孩子自覺的合作。
用強迫式或者緊迫式地表達:則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覺得自己不夠好,從而引發(fā)孩子消極抵抗、做事被動。
2.提供自主選擇
“如果你晚上八點半完成作業(yè),你就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愛做的事,如果是八點完成作業(yè),你就有一個小時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九點完成作業(yè),就沒有自由安排的時間了。你會難過,媽媽也會惋惜?!?/div>
告訴孩子行動快慢的后果,這種提醒最好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3.坦誠地表達當時感受
別指望催促孩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不能在有情緒的狀態(tài)下去理解父母的情緒。父母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是愿意體諒父母需求的。
朋友給我分享了一件小事。
她兒子球球,6歲的小男孩,那天站在門口不愿意穿鞋。
她主動要求幫忙,球球還是不穿,反復了三次之后,她氣得狠狠地把鞋子扔到地上。球球看到媽媽扔了鞋子,被嚇愣了。
平靜了一下,她對兒子說:“球球,媽媽現(xiàn)在要送你上校車后,才能去工作。今天有很重要的會議,不可以遲到。可是,你這樣,媽媽上班就真的要遲到了?!?/div>
“在我心里,你上學也很重要!但是你不穿鞋,我們就不能出門,媽媽現(xiàn)在特別生氣,很想打你屁屁,可又舍不得,所以,我只能把你的鞋扔了?!?/div>
球球聽到她說,他很重要的時候,表情慢慢地放松了下來。聽媽媽說完,完全明白了媽媽的處境,然后就乖乖地穿上鞋了。
父母陪伴其實就是等孩子慢慢成長,幫助孩子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qū)分想象與現(xiàn)實,言語與行動。
他既能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從這些自我安排中了解他人,最終形成自我與世界的認知。
真正毀掉孩子不是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優(yōu)惠券還有10:00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