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cè)嵯嗤?,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cè)嵴撸⒈菊咭?。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兇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 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動乎內(nèi),吉兇見乎外,功業(yè)見乎變,圣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譯文: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排列出來,象征著自然界中天水山雷風(fēng)火地澤。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爻分為陰爻和陽爻,陰爻和陽爻互相推演,就構(gòu)成了各種變化。每一爻都配備了爻辭,爻辭是由世間各種典型行為提煉出來的,包羅了世間各種行為的得失禍福,所以可以指導(dǎo)人們的一切行動與作為,和教人懂得如何趨利避害。人們不同行為的結(jié)果就會產(chǎn)生出得益,損失,過悔,痛惜。陰爻與陽爻是卦象變化的根本,并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看它們在不在本位上,來判斷它們此時合不合宜,就像人世間應(yīng)當(dāng)用剛還是用柔來處理事情一樣。所謂的變通,并非是指任意的改變,而在于是否與時勢相合,也就是說要根據(jù)時勢的不同而找出相應(yīng)的策略去對待。天地持守著常性,周行不殆,所以能化育萬物生成。日升月落,亙古不變,所以能普照萬物。人們?nèi)粘谧骷坝兴鳛?,持守著正道常性才可以趨吉避兇。所以說天地間的一切作為,最重要的是能否合于大道的常性。乾取象于天,昭示于人們變易的道理。坤取法于地,安示于人簡易的道理。爻象的各種變化也是取法了天地間萬物的變化。通達易理的人,根據(jù)爻象的變化來輔助判斷當(dāng)下的吉兇禍福;根據(jù)時勢而通變以完成功業(yè);融會貫通爻辭中所揭示的道理,從而因時制宜。天地的作用和德業(yè)在于生成化育萬物。圣人要完成功業(yè)利益天下首先要有權(quán)位。那么如何才能守住權(quán)位呢?權(quán)位是人民賦予的,只有仁愛才能得萬民之心。如何才能聚攬民心呢?那就是滿足人民的需求,讓人民得到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讓人民富裕,樹立正確的法制和道德觀念,用刑法威懾和禁止人們的犯法行為,這就是道義所在。
第二章
原文: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 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羲氏沒,神農(nóng)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nóng)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fēng)雨,蓋取諸大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sh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譯文:包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以及大地上的萬物的本質(zhì)與其紋理色彩。從自身和萬物中取象而制作了八卦。使之蘊含了天地化育的德性,使之類比萬物的情狀。用繩子做成網(wǎng),用來獵鳥獸,捕魚鱉,這是取象于離卦。包羲氏死后,神農(nóng)氏有所作為,用木材削斫和揉制成耒耜等器具,教導(dǎo)人們定居耕種,這是取象于益卦。設(shè)立市場,聚集貨物,互通有無,這是取象于噬嗑卦。神農(nóng)氏死后,黃帝、堯、舜相繼治理天下,并有所作為。他們申示了變化的道理,使得人民受益而各得其所宜。這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窮則思變,從而才使得萬物通達乃至長久。所以黃帝、堯、舜無為而治,沒有什么不順利的,就像有上天護佑一般。這是取象于乾卦與坤卦。制作出舟楫,使得人們可以渡河遠行,這是取象于渙卦。用牛馬馱重載遠,這是取象于隨卦。設(shè)置重重的門墻,并巡夜防范匪寇,這是取象于豫卦。制作臼杵,利于人民使用,這是取象于小過卦。制作弓矢,以助威勢,這是取象于睽卦。使人從洞穴遷出,建造宮室遮蔽風(fēng)雨,這是取象于大壯卦。用棺槨取代野葬,并制定喪禮,這是取象于大過卦。用書契取代結(jié)繩記事,使得官吏易治,人民明理,這是取象于夬卦。
第三章
原文: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也。是故,吉兇生, 而悔吝著也。
譯文:易經(jīng)本身是取法于各種事物的經(jīng)典形象而創(chuàng)作的,然后用匯聚的各種經(jīng)典形象使人觸類旁通。爻辭是效法各種事物的變化而制作出來的。象辭就是從爻辭中提煉出來,象征著該類型的事物或事件。彖辭從整個卦象中提煉出來的,用于裁斷整個卦象所象征的微言大義。所以綜合爻辭象辭和彖辭也就可以推斷出這樣的行為可能導(dǎo)致的吉兇禍福和痛惜過悔了。
第四章
原文: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 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譯文:八卦中,乾坎艮震為陽卦,巽離坤兌為陰卦,陽卦中除了乾之外,坎艮震都是陰爻多而陽爻少。陰卦中除了坤之外,巽離兌都是陽爻多而陰爻少。陽卦為奇數(shù),陰卦為偶數(shù)。如果把卦象比作治理之道,陽爻就比擬為君主,陰爻就比擬為民眾。陽卦就像一位君主擁眾多人民。陰卦就像君主多而民眾少。君少而民多是政治清明,天下大治,為公為民,正義當(dāng)?shù)赖南笳鳌>喽裆偈菄w混亂,軍閥混戰(zhàn),為私為己,奸侫當(dāng)?shù)赖南笳鳌?/p>
第五章
原文: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弊釉唬骸疤煜潞嗡己螒]?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br>
易曰:“困于石,據(jù)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弊釉唬骸胺撬Фа?,名 必辱。非所據(jù)而據(jù)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弊釉唬骸蚌勒咔菀玻刚咂饕?,射 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br>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而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滅趾,無咎?!酥^也?!?br>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履校滅耳,兇。’ ”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 桑。’ ”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br>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槿缡?,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br>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fù)行也。易曰:‘不遠復(fù),無祗悔,元吉。’ ”
“天地絪缊,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 行,則得其友?!灾乱灰?。”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yīng)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
譯文:咸卦中九四爻辭說:“遵守正道,與朋友相繼往來,慢慢的朋友也會認(rèn)同你的思想?!笨鬃诱f:“天下的事物,有哪方面需要思慮呢?路途雖然不同,但卻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地,思慮雖有千百種,但都是為了合于大道規(guī)律。日月交替往來,循環(huán)不息,大地就得以被光明普照。寒暑交替往來,就形成了歲序的推移。以往的事物已分解和轉(zhuǎn)化,未來的事物將聚集和伸展。聚散之間互相轉(zhuǎn)化,就形成了世界上可利用的萬物。尺蠖把身體曲起來,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向前行走。龍蛇之類蟄伏起來是為了保存能量,以利于熬過嚴(yán)冬更好地生存下去。研究義理,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是為了學(xué)以致用??梢杂盟鼇戆采砹⒚?,以尊崇大道化育的德行。除此之外,也就沒有其它什么可去知曉了。能從天地萬物間提煉出精深的道理,通曉萬物之間如何演變和轉(zhuǎn)化,并把它推廣開來,以教化和利益世人,這就是最崇高的道德行為了?!?br>
困卦中六三爻辭說:“困在亂石中間,又據(jù)于蒺藜之上,回到宮室,又不見了妻子?!笨鬃诱f:“不應(yīng)該經(jīng)歷的困境,卻被困住了,名譽就會受辱。不應(yīng)該依據(jù)的而去依據(jù),就會把自己置于險境之中。名譽受辱,身陷危險,這是說已經(jīng)陷入到死亡的境地了,又哪兒還能見到妻子呢?!?br>
解卦中上六爻辭說:“王公射殺了盤旋在城墻之上的鷹隼,沒有什么不吉利的?!笨鬃诱f:“執(zhí)弓矢射殺禽獸,是說君子藏利器于身,因時機而行動,當(dāng)然是吉利的。行動起來就沒有阻滯,一旦有所行動就會獲得成功。這是說先因修習(xí)鍛煉以成才器,才能隨機而動?!?br>
孔子說:“有些人沒有敬畏之心,對于不仁不義的行為并不感到羞恥與畏懼,利欲熏心,見不到利益就不會上進。沒有法律和刑罰的威懾就不會讓他們感到戒懼。對他們有所懲戒,才會杜絕他們犯更大的錯誤。所以說懲戒反而是他們的福氣。”噬嗑卦中初九爻辭說:‘枷鎖蓋過了腳趾,沒有什么大的過失?!@就是說小懲大誡,才不至于犯更大的過失。沒有品行的積累,就無法樹立威信。如果不是罪惡不斷的累積,也不至于使自身遭到覆滅。他們以為小的善行并不會帶來什么好處,所以并不為善。以為小的惡行并不會帶來傷害,慢慢的便積小惡為大惡,以至于罪大惡極,再也無法掩藏和解救了。噬嗑卦中上九爻辭說:‘枷鎖連耳朵都遮住了,是兇險的。’ ”
孔子說:“危險之所以來臨,是以為自己可以在重要的位置上安逸享受。國家之所以覆亡,是以為自己的國家可以常保而不失。禍亂之所以來臨,是以為自己的國家可以長治久安。所以說,安定的時候,要顧慮導(dǎo)致危險的種種因素;存在的時候,要顧慮到導(dǎo)致覆亡的種種因素;國家得到治理的時候,要考慮到導(dǎo)致禍亂的種種因素。這樣居安思危,才有可能使得自身安定,國家長久。否卦中九五爻辭說:‘將要危亡了,將要滅亡了吧?心存?;家庾R,才能使他像苞桑般穩(wěn)固長久?!?”
孔子說:“品德與才能不足,卻居于重要的位置上。智量小而謀取大事,力量小而擔(dān)當(dāng)重任,極少不會被禍患延及的。鼎卦中九四爻辭說:‘鼎足折斷,傾覆了鼎中的美食,一片狼藉,是兇險的?!?這就是說能力不足難以勝任啊?!?br>
孔子說:“能通曉精微的道理,就是達到了神妙境界了吧!君子對上不諂媚,對下不褻瀆,這樣持守中道,就是知曉精微道理了吧。所謂精微的道理,就是指事物存在與運行的關(guān)鍵因素,能掌握它就能預(yù)先使事物向好的方向運行,或者可以說提前的趨吉避兇。所以君子能根據(jù)時機的到來而行動,不會錯過時機,空自等待。豫卦的六二爻辭上說:‘被大石阻隔而難以前行,然而這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脫離,堅守正道是吉利的?!淮笫韪魬?yīng)該立即離開。何須整天呢?君子不但知道事物精微的道理,也明白使得事物彰顯的道理。不但知道柔的用處,也知道剛的用處。所以能擔(dān)當(dāng)化育大眾的責(zé)任。”
孔子說:“顏家之子顏回,已經(jīng)近于精深道理了吧!犯了過錯馬上就會知曉,知曉了就不會再犯。復(fù)卦中初九爻辭說:‘ 錯誤的路上還沒有走多遠就歸復(fù)了正道。這樣就不會有什么大的過悔,所以是吉利的。’ ”
“天地二氣交互,使得萬物化育。動物雌雄間,人類男女間進行交媾,使得生命生生不息。損卦六三上說:‘三個人同行,就會減損一個人。一個人獨行,就會得到新的朋友?!@是說言語情致是相同啊!”
孔子說:“君子通達道義,能夠牢固自立而后有所行動與作為。心境泰然平和,而后有所言語和闡發(fā)。堅定誠心待人的原則與人交往,而后有所要求。有這三種修養(yǎng),就可以待人處事而沒有偏失。冒險盲動,不會獲得人民的參與。壓迫威脅,不會獲得人的民的應(yīng)和。還沒有獲得人民的信任,就向人民要求,人民也就不會給予信任。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與給予,那么傷害也就隨之而至了。益卦中上九爻辭說:‘沒有人增益,也許還會受到他人的攻擊。沒有恒定品行的人,會有兇險?!?”
第六章
原文: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子曰:“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dāng)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br>
譯文:孔子說:“乾卦和坤卦是易經(jīng)的兩扇大門吧?乾代表陽,坤代表陰,陰陽相互交合,剛?cè)岬淖兓偷靡泽w現(xiàn),從而可以體味到天地間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德行。易經(jīng)中卦象雖然繁雜,但有一定的次序?;家捉?jīng)所囊括的事類,充滿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大概是從衰危時代所提取的類象吧。”
孔子說:“易經(jīng)通過彰示以往的事類而使人明白未來事態(tài)的演化。不但使得細微的道理顯現(xiàn)了出來,也使得蘊藏的奧秘得以闡明。明辨天下不同的物類,分別用不同卦象代表,使得名實相符,并配上相應(yīng)的文辭以斷言吉兇,這樣也就完備無缺了。易經(jīng)中的物象雖小,但是它代表的物類卻很大,并且意旨深遠。言辭雖然文雅,然而委婉而切中事理。敘述的事物雖然簡潔直白,然而卻蘊藏著幽隱深微的道理。易經(jīng)通過陰陽相反相成的變化,從而教示于人們,使之明白言語行為與得失禍福之間的關(guān)系?!?br>
第七章
原文: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譯文:易經(jīng)大概是在中古時興起的吧!創(chuàng)作易經(jīng)的人大概是生活在憂患之中的吧!遵守禮儀,可以使得上下有序,止于禮守,所以履卦可以作為道德的基礎(chǔ),它教導(dǎo)人們行止和順。虛己讓人,就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使德業(yè)光大,所以說謙卦乃是道德的權(quán)柄和機要,它教導(dǎo)人們克制循禮。反省而歸于正道,就能辨物于細微,有小過錯就會自行改正,所以說復(fù)卦可以作為道德的根本,它教導(dǎo)人們懂得自知。能持之以恒,就會處繁雜而不被煩擾,所以說恒卦是道德的鞏固,它教導(dǎo)人們持守常性??刂茟嵟陀?,這樣就會化難為易,所以說損卦可以作為道德的修養(yǎng),它教導(dǎo)人們通過克制自身避免危害。見善思遷,有過則改,這樣就會使德行長進而沒有極限,所說益卦使得道德深厚豐裕,它教導(dǎo)人們增益得利。守正不亂,即使處窮困之中依然心境通達,所以說困卦是道德的辨析,它教導(dǎo)人們不要怨天尤人。不移所居而德業(yè)日新,像井水般源源不斷,所以說井卦是道德的土壤,它教導(dǎo)人們不斷地思辨達理。隱遁無形,卻又能因勢利導(dǎo),所以說巽卦是道德的權(quán)宜。它教導(dǎo)人們因地制宜,達權(quán)通變。
第八章
原文: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祝豢蔀榈湟?,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nèi),使知懼。又明于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譯文:易經(jīng)是一本不應(yīng)當(dāng)疏遠的書籍。易經(jīng)中所揭示的道理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在六爻間周流變化的。剛?cè)嵋彩窃谪韵蟮纳舷孪嗷ネ蒲莸模]有一定的常態(tài)。所以在應(yīng)用時不能被其文辭約束,而應(yīng)當(dāng)根據(jù)變化而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通過判斷外在的環(huán)境和內(nèi)在的成因,從而使人懂得如何進退。彰明了行為與危患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使人懂得敬畏與戒懼。這樣雖然沒有老師的教導(dǎo),然而像有父母在身旁保護一般。學(xué)習(xí)的時候,先根據(jù)文辭而貫通卦象所揭示的道理,融會貫通就會產(chǎn)生指導(dǎo)行為的法則。易經(jīng)雖然蘊含著精深的道理,然而也得通過通達易理的人因事而用,才可以顯現(xiàn)出來。
第九章
原文: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zhì)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兇,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譯文:易經(jīng)是從各種表面現(xiàn)象而推究到萬物的本源,從本源而把握萬物終結(jié)的一部書籍。六爻在不同的卦象中呈現(xiàn)不同的陰陽的變化,以對應(yīng)相應(yīng)的時勢與事物。初爻是卦象的根本,方顯出端倪,所以不容易判斷與知曉。上爻是卦象的終結(jié),各種局面已全面顯露了出來,所以就比較容易判斷和領(lǐng)會。初爻的文辭是較難擬定的,一旦擬定了初爻的爻辭,依次序而上,六爻的文辭也就形成了。然而如果想明白整個卦象所代表的德性,所象征的事物,所表明的是非得失,就必須聯(lián)系中間的四爻而綜合理解與判斷。這樣雖然平居于家中,對事物的存亡得失,是非吉兇也可以知曉了。如果對彖辭能夠融會貫通,那么對于整個卦象的理解也就所知過半了。第二爻與第四爻都是陰爻當(dāng)居的位置,在治理之道中,就相當(dāng)于順從的位置。他們?yōu)榫盼遑撑艖n解難的功用雖是相同的,但是它們位置不同,所代表的德性也就不同。第二爻遠離九五之位,又持守著順從的德性,所以易產(chǎn)生功績而獲得贊譽。第四爻陰挨近九五之位,即便是順從,也因為所處的位置較高,而招致上層的懷疑,所以既使心懷戒懼,也時常會處在危險之中。柔順之道在于親近與依附,如果遠離強者而處處柔順并沒有什么益處。持柔守順的機要在于沒有過失,這樣就不會遭到怪罪。然而即使柔順也需要持中守正,所以要柔而不媚,順而不佞。第三爻與第五爻都是陽爻所應(yīng)處的位置。在治理之道中,相當(dāng)于有所作為的位置。然而第三爻相當(dāng)于臣下,第五爻相當(dāng)于君主。第三爻即使有所作為,因為處于臣下的位置也容易被詆毀和諂害。第五爻因處于君上的位置,所以會獲得更多的輔助和追捧,更容易產(chǎn)生功績。這樣看來柔弱就一定會危險嗎?剛強就一定會強勝嗎?所以說陽爻不一定就吉祥,陰爻不一定就兇險。而是因它們所處的位置,所對應(yīng)的時勢而決定的。
第十章
原文: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dāng),故吉兇生焉。
譯文:易經(jīng)這本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可謂是比較完備的了。囊括了天象,地理,及人為的種種道理。然而天有晝夜寒暑等陰陽的變化,地有山水草木等剛?cè)岬膮^(qū)分,人有男女長幼等生克的關(guān)系。所以三爻的八個單卦兩兩相合就推演成為六爻的六十四個復(fù)卦。每卦的六個爻就是指天、地、人三才的復(fù)合變化。易道在六個爻位間推演變化,六爻所在位置不同代表著相應(yīng)的事物,紛繁的事物互相糅雜就像萬物間紋理與色彩相互交錯一般。它們之間互相對應(yīng)和相互排斥,就導(dǎo)致了存亡得失的各種吉兇變化。
第十一章
原文:易之興也,其當(dāng)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dāng)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 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譯文:易經(jīng)的創(chuàng)作,大概是在殷商的末期,周國德業(yè)隆盛的時候吧。講的就是周文王與商紂王那個時期的事情吧。所以易經(jīng)的文辭中充滿了憂患意識。心懷謹(jǐn)慎與敬畏就會避免危患或在?;紕偵龅臅r候處理掉。心懷驕泰與懈怠就會招致禍患和放縱禍患的發(fā)展,這樣反而會招致傾覆。易經(jīng)中的道理包含廣大,如果能靈活應(yīng)用,就會使得各種事物健康地向前發(fā)展,而不致于荒廢。易經(jīng)昭示事物的無常性,所以時時懷有戒懼之心,才能使得事物善始善終。易經(jīng)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人避免言語與行為產(chǎn)生的過失,這樣就不會因過失而生出禍患。這就是易經(jīng)所要揭示的道理。
第十二章
原文: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天地設(shè)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譯文:乾卦六爻皆陽,是卦象中最為陽剛的,乾卦所象征的德性是變易。險象是在變異中產(chǎn)生的,所以熟知變易之道,就能預(yù)知險象的發(fā)生。坤卦六爻皆陰,是卦象中最為柔順的,坤卦象征的德性是簡易。阻塞是在通暢的環(huán)境中點滴累積而導(dǎo)致的,所以熟知簡易的原理,就能發(fā)現(xiàn)阻塞的所在。易經(jīng)中的道理,能感通眾人的情志,能判斷出各國的?;寂c顧慮所在,能分辨出天下事物的得失禍福,能輔助人成就勤勉的功業(yè)。所以易道變化,正確的行為與錯誤的行為一定會呈現(xiàn)出吉祥或兇險的征兆。熟知易經(jīng)中的類象,便可應(yīng)用在相類的事物上。根據(jù)事物所生發(fā)出的細微征兆,就明白事物將來向什么方向發(fā)展。設(shè)定出乾卦和坤卦以后,其他的卦象就在其中推演變化。熟知易經(jīng)中的變化就可以因事而用以成就事功。當(dāng)遇到事態(tài)時,人為謀劃與卜筮相互參考,這樣既使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應(yīng)用易經(jīng)中的道理了。八卦是以形象告訴人們?nèi)f物相類的形態(tài)。卦爻和彖辭是以各種事物的情態(tài)告訴人們事物的典型變化。陰爻和陽爻互相交錯地在爻位上演化,事物的得失禍福就可以判斷了。貪愛與憎惡之間的選擇導(dǎo)致了吉兇禍福。遠近親疏間的取舍導(dǎo)致了得失悔吝。真情與虛偽交相感應(yīng)導(dǎo)致了利益或傷害。所以明白事物的變化或推動事物發(fā)生變化,是為了趨利避害。明白言語和行為會導(dǎo)致吉兇禍福,就會懂得使得言行符合正道,順應(yīng)時勢。在卦爻上,如果不能與相近的爻相合,也不能與相遠的爻位相呼應(yīng)就代表有兇險,或傷害,這樣就會發(fā)生過悔和痛惜的事了。將要背叛的人會流露出慚愧的言詞。心中有疑惑的人就會有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的言辭。明理通達的人,會化繁為簡,所以言辭簡明扼要。不明事理的人,歸納不出要點,只能看到現(xiàn)象,事物的現(xiàn)象紛繁復(fù)雜,所以就會多言恕繁。誣陷他人的人,因為是編織的謊言,所以會漏洞百出,其言辭必然會浮游不定。沒有操守的人,隨利益而動,所以其言辭中多是吹拍和諂媚,沒有剛正之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