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由來
對于任何事物來說,都有本質的東西,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就等于抓住了關鍵。學拳的道理也是一樣。對于大成拳而言,什么是它的核心呢?有的人總認為自己練的是真正的大成拳。他們判斷拳法的依據主要是姿勢的差異。如果拜了姓劉的師父,那就說姓張的師父或者姓徐的師父練法不正確。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從絕對意義上講,只有宗師本人傳授的才是真正的大成拳。俗話說:“十個徒弟十個樣”,也就是說,每個弟子學成后的定拳模式都不可能一模一樣。哪怕是最直系的傳授,也會產生細微的形式差別。
在第二代大成拳代表人物中,他們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內容中都是有區(qū)別的。比如,筆者開始從學于王安平先生,其養(yǎng)生樁以抱球樁為主,技擊樁則以扶按式為主。試力時進行整體的向前移動或向后回拉,以產生整體之力。王老師的功法來源于宗師的弟子王斌魁先生。姚宗勛先生以抱樹樁為主,訓練時意感抱一大樹,然后意想將大樹進行上提、下按、回拉、前抱、外撕或內合,其目的是為了訓練六面爭力;王選杰先生教授的養(yǎng)生樁則以渾元樁為主,技擊樁以矛盾樁為主,試力則以勾挫試力為主,這樣的目的是在于培養(yǎng)鍛煉“內勁”。上述三位大師雖然師出同門,但訓練方法卻有如此大的差異,難道我們會對他們推廣的功法進行非議嗎?事實上,他們所學皆為宗師的拳學所在。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形式上的區(qū)別呢?為什么他們都能代表真正的大成拳呢?這是因為他們所學完全符合宗師的拳學思想。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宗師在判斷一個拳學的真?zhèn)螘r,重本質而不拘泥于形式。筆者的推論是:弟子請教先生時。先生讓你站某一樁式或進行某一試力,即使弟子的胳膊或高一點或低一點,姿勢的幅度或大一點或小一點,但只要功法內涵符合拳學的思想,都會得到先生的首肯。這樣,當一個弟子的訓練模式定型后。則會以自己多年形成的經驗來對自己的學生進行傳授,如此就產生了同師不同法的現象。
我們在學拳時,不能僅從姿勢上加以模仿,應該抓住拳學的本質,方為上策?,F行流傳的大成拳,有“七妙法門”之說,但是,從王薌齋先生一些拳學論著中根本找不到關于“七妙法門”的字眼或論述。從先生的《大成拳論》或其他的著述內容上得知,大成拳有站樁、試力、試聲、自衛(wèi)幾個步驟。而我們現在所習練的大成拳,則有站樁、試力、走步、發(fā)力、試聲、推手、實作七個步驟。筆者認為,這是第二代大師們的拳學結晶,是他們對大成拳的貢獻。王薌齋先生在論述斷手時曾說過:“我希望學者不要固于我所說者,要以我所說者之中推出我所未說者,如是才可貴也”,“感到天地之間學問實無言盡,而筆墨之實難表達我胸中之所道止。學者若能從我之所說者推出我之未說者,實我至望焉。”我們可以從論述中得知,作為一代宗師的王薌齋先生也希望他的拳學有所發(fā)展,希望后學者能從他的學說中推出他所未說出的東西,既然如此,作為他的后人們就可在大原則的前提下,產生一些各自的見解。這也是第二代傳承者在具體訓練方面產生差異的原因之一。
作為后輩而言,究竟如何練習呢?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以“七妙法門”的功法步驟為宜,因為這些功法可為習者提供一個較為簡單的入門之道,這是該體系的優(yōu)點之處。當然,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再拘泥于形式,而應探求更深的拳學內涵,要從王薌齋的拳學理論中窺以端倪。因為這種理論體系是大成拳學的真理所在。是航行中的指路明燈。但是,但對初學者來說,就是把這些拳學論述全部背熟,也不能真正感悟其內涵之所在。
技擊的要素無外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勁力體系,第二是拳法與技術體系,第三是膽量訓練與經驗積累。其中最核心的是力量體系。就像一個孩童,面對一個壯漢,即便你學的招法再多也是枉然。抓住了拳學的核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技擊方面),首先教習者站矛盾樁,以培養(yǎng)基本的整體力和內勁:有了一定樁功和內勁基礎后,就站托嬰樁,以此練二爭力;最后,通過站抱樹樁,以求渾元力。當達到內勁篤實、運力自如的階段后,基本就具有了較高的修為層次,此階段常被人譽為爐火純青。這個訓練模式就好像要到一條河的對岸,而直接過去既無橋又無船,欲達彼岸,必須沿此岸前行一段路程,然后通過前方的橋梁再沿彼岸折回一段路程才能到達河的正對岸。核心訓練的要點是:在河的兩岸之間搭一座橋梁,這樣就會直接到達彼岸。
二、勁力本質的三要素
獲取勁力的前提是必須要熟知力量的本質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除思維活動外,無一不依賴于力的作用。在武術中,如果是演練套路,除了要求動作的規(guī)范性之外,還必須要有力度感;如果應用于技擊,則必須要以雄厚的力量為前提,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攻防效果。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種力,是不需特別訓練的、人人可行的力,比如兩腿走路、跑步,兩手拿物,這些活動對于正常人來說,基本上為本能活動。但要行走得快,跑步快,要想使兩手變得很有力,拿得東西多,則必須經過一定的訓練,這就是體育運動。每一個人都會做出用拳或掌打人的舉動,比如。大人打小孩,兩人爭吵過程中的毆打,并沒有經過訓練,但要想打出力度,打出效果,則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行。這就是武術技擊或擂臺爭雄的力量要素。
對于勁力而言,其本質的要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1.任何力量都來自于肌群的收縮
如果離開了肌肉的收縮,就沒有力量可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搬動或推動一個物品,會有肌肉拉緊的感覺,這就是肌肉的收縮,即我們平常所講的肌肉緊張。對于武術而言。不論是太極拳的彈勁、八卦掌的活勁、行意拳的整勁、大成拳的內勁、截拳道的寸勁等都是肌群收縮的結果。在競技運動或多種武術中的力量,常有爆發(fā)力之說,而這種爆發(fā)力就是特殊形式的、高效能的肌群收縮形式。我們常說站樁時要放松,但只有做到真正的放松后,肌肉才會產生極大的收縮。如果肌肉絕對的放松了,就會沒有力量。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一般難以理解。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我曾讓不少的學員在我身上做過實驗,如果我處于常態(tài),別人可以捏住我的肌肉,但如果我做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對方反而捏不住我的肌肉。此時。對方用掌或拳擊打所捏部位,則會有非常堅硬的感覺。
2.參與收縮的肌群越多力量就越大
常識告訴我們:大人比小孩有力,胖子比瘦子有勁,身體強壯者的力量要大于體質弱小者,其原因就是因為前者的質量大于后者。體重大者,其本力就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大力不虧。原因就是因為體重者在運動時參與收縮的肌群較多,所產生的力量就大。正因為如此,大成拳講究整體放人或整體打人。對此,可從爆發(fā)力的概念中得以以解釋。
一、問題的由來
對于任何事物來說,都有本質的東西,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就等于抓住了關鍵。學拳的道理也是一樣。對于大成拳而言,什么是它的核心呢?有的人總認為自己練的是真正的大成拳。他們判斷拳法的依據主要是姿勢的差異。如果拜了姓劉的師父,那就說姓張的師父或者姓徐的師父練法不正確。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從絕對意義上講,只有宗師本人傳授的才是真正的大成拳。俗話說:“十個徒弟十個樣”,也就是說,每個弟子學成后的定拳模式都不可能一模一樣。哪怕是最直系的傳授,也會產生細微的形式差別。
在第二代大成拳代表人物中,他們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內容中都是有區(qū)別的。比如,筆者開始從學于王安平先生,其養(yǎng)生樁以抱球樁為主,技擊樁則以扶按式為主。試力時進行整體的向前移動或向后回拉,以產生整體之力。王老師的功法來源于宗師的弟子王斌魁先生。姚宗勛先生以抱樹樁為主,訓練時意感抱一大樹,然后意想將大樹進行上提、下按、回拉、前抱、外撕或內合,其目的是為了訓練六面爭力;王選杰先生教授的養(yǎng)生樁則以渾元樁為主,技擊樁以矛盾樁為主,試力則以勾挫試力為主,這樣的目的是在于培養(yǎng)鍛煉“內勁”。上述三位大師雖然師出同門,但訓練方法卻有如此大的差異,難道我們會對他們推廣的功法進行非議嗎?事實上,他們所學皆為宗師的拳學所在。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形式上的區(qū)別呢?為什么他們都能代表真正的大成拳呢?這是因為他們所學完全符合宗師的拳學思想。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宗師在判斷一個拳學的真?zhèn)螘r,重本質而不拘泥于形式。筆者的推論是:弟子請教先生時。先生讓你站某一樁式或進行某一試力,即使弟子的胳膊或高一點或低一點,姿勢的幅度或大一點或小一點,但只要功法內涵符合拳學的思想,都會得到先生的首肯。這樣,當一個弟子的訓練模式定型后。則會以自己多年形成的經驗來對自己的學生進行傳授,如此就產生了同師不同法的現象。
我們在學拳時,不能僅從姿勢上加以模仿,應該抓住拳學的本質,方為上策?,F行流傳的大成拳,有“七妙法門”之說,但是,從王薌齋先生一些拳學論著中根本找不到關于“七妙法門”的字眼或論述。從先生的《大成拳論》或其他的著述內容上得知,大成拳有站樁、試力、試聲、自衛(wèi)幾個步驟。而我們現在所習練的大成拳,則有站樁、試力、走步、發(fā)力、試聲、推手、實作七個步驟。筆者認為,這是第二代大師們的拳學結晶,是他們對大成拳的貢獻。王薌齋先生在論述斷手時曾說過:“我希望學者不要固于我所說者,要以我所說者之中推出我所未說者,如是才可貴也”,“感到天地之間學問實無言盡,而筆墨之實難表達我胸中之所道止。學者若能從我之所說者推出我之未說者,實我至望焉。”我們可以從論述中得知,作為一代宗師的王薌齋先生也希望他的拳學有所發(fā)展,希望后學者能從他的學說中推出他所未說出的東西,既然如此,作為他的后人們就可在大原則的前提下,產生一些各自的見解。這也是第二代傳承者在具體訓練方面產生差異的原因之一。
作為后輩而言,究竟如何練習呢?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以“七妙法門”的功法步驟為宜,因為這些功法可為習者提供一個較為簡單的入門之道,這是該體系的優(yōu)點之處。當然,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再拘泥于形式,而應探求更深的拳學內涵,要從王薌齋的拳學理論中窺以端倪。因為這種理論體系是大成拳學的真理所在。是航行中的指路明燈。但是,但對初學者來說,就是把這些拳學論述全部背熟,也不能真正感悟其內涵之所在。
技擊的要素無外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勁力體系,第二是拳法與技術體系,第三是膽量訓練與經驗積累。其中最核心的是力量體系。就像一個孩童,面對一個壯漢,即便你學的招法再多也是枉然。抓住了拳學的核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技擊方面),首先教習者站矛盾樁,以培養(yǎng)基本的整體力和內勁:有了一定樁功和內勁基礎后,就站托嬰樁,以此練二爭力;最后,通過站抱樹樁,以求渾元力。當達到內勁篤實、運力自如的階段后,基本就具有了較高的修為層次,此階段常被人譽為爐火純青。這個訓練模式就好像要到一條河的對岸,而直接過去既無橋又無船,欲達彼岸,必須沿此岸前行一段路程,然后通過前方的橋梁再沿彼岸折回一段路程才能到達河的正對岸。核心訓練的要點是:在河的兩岸之間搭一座橋梁,這樣就會直接到達彼岸。
二、勁力本質的三要素
獲取勁力的前提是必須要熟知力量的本質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除思維活動外,無一不依賴于力的作用。在武術中,如果是演練套路,除了要求動作的規(guī)范性之外,還必須要有力度感;如果應用于技擊,則必須要以雄厚的力量為前提,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攻防效果。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種力,是不需特別訓練的、人人可行的力,比如兩腿走路、跑步,兩手拿物,這些活動對于正常人來說,基本上為本能活動。但要行走得快,跑步快,要想使兩手變得很有力,拿得東西多,則必須經過一定的訓練,這就是體育運動。每一個人都會做出用拳或掌打人的舉動,比如。大人打小孩,兩人爭吵過程中的毆打,并沒有經過訓練,但要想打出力度,打出效果,則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行。這就是武術技擊或擂臺爭雄的力量要素。
對于勁力而言,其本質的要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1.任何力量都來自于肌群的收縮
如果離開了肌肉的收縮,就沒有力量可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搬動或推動一個物品,會有肌肉拉緊的感覺,這就是肌肉的收縮,即我們平常所講的肌肉緊張。對于武術而言。不論是太極拳的彈勁、八卦掌的活勁、行意拳的整勁、大成拳的內勁、截拳道的寸勁等都是肌群收縮的結果。在競技運動或多種武術中的力量,常有爆發(fā)力之說,而這種爆發(fā)力就是特殊形式的、高效能的肌群收縮形式。我們常說站樁時要放松,但只有做到真正的放松后,肌肉才會產生極大的收縮。如果肌肉絕對的放松了,就會沒有力量。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一般難以理解。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我曾讓不少的學員在我身上做過實驗,如果我處于常態(tài),別人可以捏住我的肌肉,但如果我做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對方反而捏不住我的肌肉。此時。對方用掌或拳擊打所捏部位,則會有非常堅硬的感覺。
2.參與收縮的肌群越多力量就越大
常識告訴我們:大人比小孩有力,胖子比瘦子有勁,身體強壯者的力量要大于體質弱小者,其原因就是因為前者的質量大于后者。體重大者,其本力就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大力不虧。原因就是因為體重者在運動時參與收縮的肌群較多,所產生的力量就大。正因為如此,大成拳講究整體放人或整體打人。對此,可從爆發(fā)力的概念中得以以解釋。
4.順勢而試
此階段包括三個訓練過程。
無意之自然試力
仍以蓄水為例。當河水或湖水蓄滿后,如果仍有源源不斷之流水進入,水必然會外溢而出。力量也是如此。通過站樁,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繼續(xù)站樁蓄力,力量也會因滿而溢。我們就應該順應其勢,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試力。這種試力乃是真正的試力。此時,在站樁過程中如果有力量欲動之感受,就應該根據其趨勢狀態(tài)來感知它在空間的存在。如果它有前行的趨勢,就將其作為向前的引導,力量為后行的欲動就向后引導。這種試力是無意之試力。
有意之強化試力
為了強化試力的效果,或者說,為了有序地進行試力,也可在順應其勢的前提下進行有意的試力。單臂體驗:即進行單臂的試力體驗,下肢站松沉樁,上肢進行左臂或右臂的訓練,即有意識地使力量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方位試力體驗。進行這種試力時,一定要使整體性的肌群作為驅動的動力。雙臂體驗:兩掌心相對,雙臂先進行同向的試力體驗,即同時進行向前、后、左、右或其他方向的力量感受。也可進行逆向的試力練習,比如,左臂前行,右臂后移,或左臂上行,右臂下移,或兩臂進行先外開再內合的練習。
輔助性的檢驗試力
此種試力是配合某些輔助性的動作進行試力。這種試力既能起到加強力量的作用,又能檢驗順勢而試的效果。輔助性的動作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左右螺旋:以右式為例,在松沉樁的前提下,使兩掌心斜相對。然后,右掌向右下方運動至身體右側,此動作不停,再使之做向上向前至恢復原位的弧形動作。其運行的軌跡是一個斜面的橢圓運動。與此同時,左掌向左下方運動至身體右側,此動作不停,再使之做向上向前至恢復原位的弧形動作。如此兩臂做交替的螺旋運行。左右螺旋的作用在于體驗脊椎兩側肌群的收縮力量。當右掌下落至體側時,背部的右側部位會有一個明顯的肌群帶在收縮,在右掌向上向前作弧形動作時,這種肌群帶就會作為傳導鏈把力量送達于手臂。此時,別人若用手捏之或用拳擊之,則會感到臂部非常堅硬。左臂的情形與此類似。
(2)擠壓彈簧:先站成松沉樁,將兩掌心斜向前下方,意想前方墻壁上有兩個彈簧,兩掌分別置于彈簧之上。然后,一只手掌向前做擠壓動作,另一只手掌同時做回拉動作。兩掌如此交替練習。在手掌回拉的時候,后背的正中部位會有充實之感,在手掌向前推動的過程中。這種收縮充實之力會向掌跟部位驅動。所以,此種練習可加強和體會后背中部肌群帶與臂部的通連作用。
(3)搖轆轤:取松沉樁,將兩掌變?yōu)槿?,拳心向下,拳眼斜向對。兩拳先自然落下。再使之上提至胃部,此動不停,兩拳繼續(xù)向前向下做圓形運動。如此往返練習。兩拳兩臂的運行動作如搖轆轤狀。當兩拳向下運行至下腹前兩側時,后背的中心和兩側部位都會有強烈的收縮之感,隨著第二個搖轆轤的動作,可使整個背部的收縮勁力傳送至兩臂兩腕。
5.順勢而發(fā)
對于汛期中的江湖而言,當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就會發(fā)生堤壩坍塌、決口的現象,蓄水會在瞬間以翻江倒海之勢傾瀉而出。力量也是如此。經過聚集力量和順勢而發(fā)的訓練后,力量愈加強大,而且力量的傳導通路亦會逐漸通暢。內在之勁力好似上弦之箭,大有蓄勢待發(fā)之態(tài)。此時,應體驗順勢而發(fā)。如果這種力量有了向前的爆發(fā)趨勢,就在瞬間使之向前驟然發(fā)出。發(fā)力時,一定要使自身“內整性”的勁力得以爆發(fā)。開始時,這種發(fā)力并非那么順暢,總是感覺到顧此失彼。若有意識的去發(fā)這個力量,反而又發(fā)不出來。在此狀況下,可進行一些有意的試發(fā)訓練。試發(fā)時,可使手臂進行間斷性的、似快非快的肌群收縮練習,然后逐漸過渡至瞬間性的爆發(fā)訓練。這種訓練的模式有單雙臂兩種。雙臂性的發(fā)力與雙臂性的試力有類似的地方,即可進行同向或逆向的爆發(fā)訓練。
為了強化順勢而發(fā)的效果,也可進行下列一些輔助性的練習。
松緊體驗:做局部或整體肌肉的放松和收縮練習。體驗時可采取隨意的肢體形式。先使小臂部位進行松緊練習,此后延伸至整個胳膊,牽掛至肩部、背部、腰部、臀部,最后過渡至整體的松緊體驗。
下松上緊體驗:此法與“上松下緊”似有矛盾之處。其目的是為了強化軀干部位的內在收縮作用。經過第二階段上松下緊訓練后,下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進行“下松上緊”訓練時,下肢站很長時間也不會有累的感覺,但臀部以上的后背、前胸部位會有更加渾厚的緊實之感。
力柱體驗:所謂“力柱”,即自身的力量好像一個巨大的柱子矗立于空間。開始時,先進行左式或右式的體驗,最后擴展至整體性的“力柱”體驗。比如。左式的“力柱”體驗,不論左腳在前或在后,總是把身體的重心放在左腿。此時,可體驗左腿和上身的“力柱”存在。這種的感受是:左腿和左臀、腰部、背部、肩部、胳膊會有一塊牽連性肌群鏈形成的柱體。若以拳以掌擊之,就會感到柱體部位堅如磐石,有強烈的抗擊作用。右式的體驗是右腿和上身的“力柱”存在。整體性的體驗就是把身體的重心分擔于兩腿,體驗兩腿和上身部位貫通一致的“力柱”。
金剛體驗:是肌群收縮與呼吸相互配合的輔助性練習。以右式為例:下肢為右丁八步,兩掌置于胸前,使右掌向下向內再向上向外做劃圈動作,可劃一圈或三圈。比如劃一圈,在右掌運行于胸前的同時,深吸一口氣,然后口微閉合,以鼻將氣呼出,共呼出三次,將氣呼完。與此同時。右掌心向上,使之向外做三個砍擊動作;也可以在吸氣的同時,右掌劃三個圈,然后以鼻呼出三次,做三個砍擊動作。兩掌也可同時練習,即兩掌在身前做劃圈動作,左掌逆時針劃圈,右掌順時針劃圈。在吸氣的同時可以做一個或三個劃圈動作,然后以鼻將氣三次呼出,兩掌分三次向外做砍擊動作。
肌蠕動體驗:即肌群像蛇一樣從某部沿著一個方向進行蠕動、游走。開始時,可使少部分肌群進行肌蠕動體驗。比如,先使肩部的肌群沿著整個胳膊向手腕部位蠕動。達此效果后,再體驗背部肌群逐段地向肩部、臂部蠕動,最后可擴展至整體的肌群通過腿部、臀部、腰部、背部、肩部、臂部向手腕部位蠕動。這時,若用手觸之,可明顯地感到這些肌群在游動。這種體驗是使肌群收縮方向若一化的最佳途徑。這種蠕動若能在瞬間得以爆發(fā),其力量會大得驚人。
6.六統(tǒng)一階段
此階段要求聲、意、氣、勢、力、神六統(tǒng)一。這六個方面指的是發(fā)聲、意念、內氣、氣勢、力量、精神。六統(tǒng)一階段系高級訓練之法,必須具有很高的修為層次和感悟能力方可求得。筆者將在適當的文稿中詳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