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到底臨習古人什么呢?答曰筆法、字法、氣息。核心是筆法
一、什么是筆法
簡單來說就是用筆方法,又可稱之為“用筆”、“運筆”。
這是一個相對固定的知識點,“唯筆軟則奇怪生焉”,能控制利用毛筆的特性,使之以美的形去反映自己的審美追求,就算是掌握了筆法。
臨帖學習書法從筆法開始學起,還是從結(jié)構(gòu)開始,目前書法界有不同的觀點,傾向于側(cè)重筆法的觀點,相對而言略古上風人。
因為筆法是書法藝術(shù)的生命,“千古不易”。而結(jié)字是隨著時代的風尚和個人的愛好,及社會價值的變書而變化的。臨帖,應(yīng)以筆法為核心,通過筆法學習其他,把筆法的學習貫穿在整個書法的學習過程中。
如果筆法準確,基本上就可以保證字形的準確了。也可以保證章法的豐富性。
書法產(chǎn)生以來,筆法就非常重要。從古至今關(guān)于筆法的傳說、記載就非常的多。
筆法是學書人夢寐以求獲取的“圣經(jīng)”。筆法在過去一般是密授,因為一般人見不到名家真跡,更無從由此揣摩運筆痕跡。據(jù)傳王羲之筆法得之于姑姑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得之于楷書鼻祖鐘繇,鐘繇得之于才女蔡琰,蔡琰得之于其父蔡邕,蔡邕得之于“神授”。這些足見筆法的神秘、神圣以及在書法藝術(shù)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古代許多學書人,都十分重視筆法,滿懷敬畏,如癡如醉,意欲從古帖中發(fā)觀書法秘鑰,“筆不驚人死不休”。
我們現(xiàn)在臨帖,從一開始就要深入到筆法層面,深研細查古帖運筆之技法。不重視筆法,書法很難進步。有的寫了三五年乃至十多年,成效不大,原因是筆法不對,沒有正確的臨帖方式,甚至是用自己的書寫習慣改造古帖,不得法度。
二、各種書體的筆法差異
篆書的筆法相對簡單,其豐富性不夠,無論是甲骨、金文、石鼓文還是小篆都僅僅是極富彈力的線條的變化。圓筆中鋒,逆起、中行、回收。臨摹相對簡單,重點考慮學習篆書的這種彈力。
隸書筆法已趨復(fù)雜,但仍較簡單,有樸素、簡約之趣。隸書的筆法明顯豐富于小篆。篆書純用圓筆,轉(zhuǎn)多折少,隸書用筆有提、頓,起筆有方圓,其主要筆畫的起筆用逆鋒、行筆用中鋒 (與篆書相同),收筆則用出鋒,筆畫出現(xiàn)蠶頭燕尾狀,這是與篆書在用筆上最大的區(qū)別。
楷書的用筆主要沿用隸書中鋒用筆的筆法,但是,楷書筆法不同于隸書的平推,而是以提按為主。
提筆適用于橫畫,按筆適用于豎畫。以中唐楷書為例,起、行、收筆總體上與篆書相一致,只是在起筆時有方筆、有圓筆,其基本筆畫較篆書也更加豐富??瑫邪舜蠡竟P畫.豎、撇、撩等筆畫的“出鋒收筆”已有明顯側(cè)鋒痕跡。
行草書的筆法更趨復(fù)雜,更為豐富,運筆過程中逆鋒、順鋒、中鋒、側(cè)鋒、回鋒一應(yīng)俱全。特別是大草(狂草)還出現(xiàn)了偏鋒、破鋒、散鋒等,筆鋒變化莫測,豐富多姿。
當代社會,隨著審美理念的轉(zhuǎn)變,書寫藝術(shù)性的凸現(xiàn),人性的自覺,筆法隨個性、性情,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社會,已經(jīng)還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
三、筆法的共性特征
筆法從萌芽到成熟歷經(jīng)了幾千年的演變,從簡單到復(fù)雜、從單一到多樣。行草書筆法尤其豐富。
但萬變不離其宗,任何筆畫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基本動作,及其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三個基本動作涵蓋了所有筆法的寫法,這就是筆法的共性,也是臨帖學筆法的關(guān)鍵。
無論什么樣的點畫線條,即使簡單的一點,也蘊含了起-行-收的連續(xù)筆法,說起來其實就這么簡單。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錯誤筆法。
起筆有起筆的方法,行筆有行筆的方法,收筆有收筆的方法,不同的字休,在起筆、行筆、收筆時,會有具體不同的筆法。
很多人練習書法,臨摹字帖,筆法上的不足和缺點,都可以在上面三點中找到原因。
我們臨摹字帖就要認真做到不同的起行收,并且沒有任何問題,才能算掌握了基本的筆法
三、筆法的基本原則 :中鋒用筆
筆法的基本功可以說就是“中鋒”行筆。學會了中鋒行筆,這就象掌握了武功內(nèi)功,掌握了招式和套路的基礎(chǔ)。作書貴用中鋒,是千古不易的定論
雖然書法中,也還有別的筆法,但是這些筆法都基本建立在中鋒的基礎(chǔ)上。當其他的筆法出現(xiàn)問題時,往往都能在中鋒上找到原因。
起筆、行書、收筆這三個動作皆圍繞一個法門,那就是“中鋒”,時時中鋒,筆筆中鋒,方能體會晉人書法之妙
中鋒用筆就是“常令筆心在筆畫中行”,即毛筆運行筆尖要一直保持到筆畫的中間,讓筆中的墨勻稱地透入紙中,這樣運筆會產(chǎn)生渾厚結(jié)實的線條,增強立體感,點畫也會圓勁、秀逸含蓄。書法追求線條美,而線條美中最主要的一條是中鋒用筆,立體感要強,要有厚度
古人說是中鋒如“錐劃沙”。一個尖銳物體劃過沙的表面,從剖面上會看到一個底尖上寬的三角。這說明筆畫的力量始終在線的中心。
中鋒的穩(wěn)定使用,通常需要一個較長的練習時間。可以選擇篆書來訓練中鋒用筆的穩(wěn)定性。之后可以選擇一個隸書,加強提按和方筆的練習。隨后可以選擇魏碑,以加強用筆力量。最后可以專注臨寫魏晉“二王”風格行書作為深入學習的路徑。
在實際的臨帖過程中,在書寫不同方向的筆畫時,筆尖因為柔軟可能會不時地出現(xiàn)偏側(cè)的傾向,為了克服這種傾向,凸顯書法線條的立體感,就需要適時地調(diào)整筆鋒,運用提按使轉(zhuǎn)的方法,盡量使筆尖“回歸”到筆畫的中間來。
一些書法愛好者,因為不重視中鋒行筆,埋頭練習了多年,寫出來的筆畫仍然單薄缺乏質(zhì)感。中鋒的練習最初可能很枯燥,但是狠狠心堅持一下,出手的筆畫質(zhì)量就會事半功倍地進步。
中鋒到后來是一種手上的感覺,萬毫齊力,無論如何提按轉(zhuǎn)筆,筆畫仍圓潤立體。沈尹默先生說:字必須能夠?qū)懙讲皇瞧教稍诩埳?,而呈現(xiàn)出飛動的其實,才有藝術(shù)的價值。
寫好中鋒就要避免側(cè)鋒,即筆鋒側(cè)向一面的運筆。筆鋒側(cè)著走,靠筆心的一遍下墨量多,墨多,墨濃;靠筆腹的一邊墨少,墨枯。直觀的感受就是一邊光滑,一邊毛躁。
四、筆法上的對稱概念
1、藏鋒和露鋒
藏鋒就是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把筆尖藏于筆畫之內(nèi),給人以含蓄、渾勁、沉著的感覺。藏鋒起筆用“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先逆向運筆,再返回來行筆。藏鋒收筆,點畫在運行完結(jié)時,稍稍頓挫,反方向收起筆鋒。有時“停住”即可。
書寫時,不要刻意描畫“藏鋒”筆只要能停住,筆鋒就會自然收藏。
當你欣賞一些古代書家的字,尤其是經(jīng)典之作,比如張旭、王羲之、王獻之、懷素……他們即使是在書寫得最龍飛鳳舞的時刻,一筆的末端,力量飽滿且富有控制。藏鋒在篆、隸、楷中尤為重要,篆、隸點畫幾乎筆筆藏鋒。
藏鋒與露鋒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字中往往藏與露是相輔相成的,該藏則藏,該露則露,藏露結(jié)合字就會具有自然、優(yōu)美、生動的神采和韻味。
2、提筆與按筆
提筆是指在書寫時,在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用筆的動作,提筆所呈現(xiàn)的效果是寫出來的點畫和線條比較勻稱,流暢。
按筆是相對于提筆的一種書寫方式,寫出來的字體粗濃、厚重。
按易掌握,難在提上,一筆而成的而又按提交遞就更難。
在書寫的過程中,應(yīng)做到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即所謂運筆重處正需飛提,運筆輕處正需實按。尤其是初學者,更應(yīng)該多多練習提筆和按筆,用心體會提筆和按筆所呈現(xiàn)的書寫效果
提是一種向上的力,按是一種向下的力,二者看似相反,實際則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如果你要寫粗線條,那就要先有提再有按,如果寫細的筆畫,也是要先按后提,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才不漂浮軟弱,從而體現(xiàn)出力量感。
筆畫的粗細變化是在提按動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寫好點畫的關(guān)鍵。書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按交換的過程。提按的交遞,再加上輕重,能產(chǎn)生美妙的韻味與鮮活的形象。
點畫缺乏提按,寫出來的字線條粗細一致,就會與硬筆字無異,毫無神采與美感。
3、圓轉(zhuǎn)與方折
折以成方,轉(zhuǎn)以成圓
“轉(zhuǎn)”是用筆寫出圓轉(zhuǎn)回旋、沒有方折棱角的筆畫。其要領(lǐng)是,在關(guān)節(jié)處筆不停駐下來,只有提按的變化,沒有折、頓的處理,“如折釵股”。“轉(zhuǎn)”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寫法,“轉(zhuǎn)”法掌握好了,才能寫出草字奔、飛的勢態(tài)
“折”是寫出方的點畫方法。折法,多見起筆處、收筆處以及 橫畫和豎畫的交接處。折筆也是改變筆鋒運行方向一種形式,折筆成方筆,頓筆也能寫出折鋒。折筆在魏碑中的運用比較多,利落爽快,迅速有力。楷書中也很廣泛。行草運用較少。
臨帖時,要注意某些轉(zhuǎn)畫中保留折意。
4、急與緩
運筆的急緩在書寫中至關(guān)重要的。是形成不同風格和產(chǎn)生節(jié)奏、韻律變化的主要原因。落筆遲重顯雄厚,急速產(chǎn)生流暢、遒勁感。
運筆的急與緩須有機的結(jié)合,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會失形扮。
有人認為 “快”才是功夫,“草書”的本質(zhì)就是快,這是不對的。不同字體不同、不同點畫,其書寫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篆、隸、楷體的書寫速度相對慢些,行、草的速度則要快些,橫畫、撇畫相對快些,豎畫、捺畫則要慢些,
5、逆筆與順筆
逆與順相應(yīng)而言,是用力方向完全相反的兩種運筆方式。如果能夠巧妙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那么,書法線條的力量感就可以很好地得到體現(xiàn),這一點,看似簡單,實際上卻不易做到。
五、晉人筆法
即“一搨直下”的用筆方法?!翱罩袆幼鳌弊鲃荩鹿P之后,或捻管、或轉(zhuǎn)腕,調(diào)整筆鋒為中鋒,然再后行筆,而后提鋒上行。
許多人臨“二王“字帖,倘若不知古人的這個用筆動作技,就會寫的單調(diào)乏味,沒有韻律,而且臨的時間越長,越容易似是而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