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祖孔仁玉
孔仁玉,字溫如。孔子的第四十三代嫡孫。生方九個月,父孔光嗣遇害。九歲時即善六藝,通《春秋》。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年),孔末事發(fā)被誅,授孔仁玉為曲阜縣主簿,主孔子祀。長興三年進龔丘(今山東曲阜東北)縣令,襲封文宣公。后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年)調(diào)任曲阜縣令,封爵如故。后周廣順二年(952年),周太祖郭威駕幸曲阜,拜孔子廟及墓,召見文宣公孔仁玉,賜五品服,復(fù)授曲阜縣令兼監(jiān)察御史。
孔仁玉在四十五歲時去世,葬孔林內(nèi)孔子墓東。宋代贈兵部尚書。后世以孔氏幾絕復(fù)續(xù),尊他為“中興祖”。有子四人:孔宜、孔憲、孔冕、孔勖。
孔仁玉自幼聰穎,讀書識大義,尤精《春秋》;他身長七尺,姿貌異常,為人嚴(yán)整,臨事有斷。
當(dāng)年,孔末“滅孔”之后,在飽受賂金的地方官和軍閥的庇護下,心安理得地坐上了孔家廟宅主祀的交椅,掌握了曲阜縣正堂的大印,耀武揚威,欺男霸女,魚肉鄉(xiāng)里,魯人敢怒而不敢言。
但是孔末的美夢還未作完,即風(fēng)云變幻。原來,孔末賴以依靠的朱梁王朝的君主朱全忠父子兄弟,以亂倫暴虐自相殘殺,被李存勖一舉推翻。
后唐長興元年(930年),魯人中的正直之士協(xié)同孔仁玉上書朝廷,揭露了“孔末滅孔”血案的真相,強烈要求撥亂反正,洗雪血案;并言明,真正的孔子嫡裔尚隱藏在民間,改名“張仁玉”,現(xiàn)已十九歲。
后唐明宗李嗣源,經(jīng)過調(diào)查核實,確證奏報不虛,而下令誅殺孔末。同時令“張仁玉”恢復(fù)“孔”姓,由孔仁玉主持孔子祀事,并委任為曲阜縣主簿。
孔家的奇冤得以昭雪。
孔仁玉蒞職期間,嚴(yán)潔祭祀,勤于職守。第三年,明宗命他襲封“文宣公”兼縣令,恢復(fù)了孔家在唐代所享有的一切特權(quán)。
后周廣順二年(952年),太祖郭威親臨曲阜,到孔子墓前親自祭拜,仍令孔仁玉襲封文宣公兼曲阜縣令,又特賜五品官服。兼任監(jiān)察御史,代朝廷監(jiān)察地方吏治民風(fēng)。
后周太祖郭威,字文仲,本姓常。他家道貧窮,早年喪父,母親攜他改嫁郭氏,于是乃改姓郭。
郭威三歲時,隨母親和繼父遷居太原。但沒有住多久,繼父就被沙陀突厥軍虜殺,母親不久也謝世,郭威小小的年紀(jì)就成了孤兒,由姨母收養(yǎng)。
長大以后,郭威生得虎背熊腰,形體魁悟,力大如牛,膽大氣壯。十八歲那年,他應(yīng)募做軍卒,仗著一身勇力,加上學(xué)了一些兵法,便一步一步爬了上去,仕至后漢鄴郡留守。
郭威即位稱帝時,年已四十八歲。三十年的軍旅生活,給他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常以前代的興衰作為治理國家的借鑒。
廣順二年(952年)發(fā)生了慕容彥超叛亂的事。
慕容彥超,是后漢隱帝劉承祐賬下大將,郭威起兵后他敗逃兗州。郭威稱帝后,為攏絡(luò)他,任他為兗州節(jié)度使。但彥超內(nèi)心恐懼,當(dāng)徐州劉赟的部將被周軍隊攻滅,他更加惶恐不安了。于是招納亡命,大舉兵甲,準(zhǔn)備叛亂。又暗中寫信與北漢劉崇聯(lián)絡(luò),誰知信使被郭威的人抓獲,彥超更是不能自安了。
郭威派使者前往兗州慰諭,發(fā)誓不計前隙,但慕容彥超越是不自在,又與南唐勾結(jié),以為外援。郭威為防變,也作了相應(yīng)的軍事部署。這時,北漢劉崇勾引契丹攻晉州,彥超認為時機已到,為了試探郭威,假裝奏請入朝,郭威知其把戲,也就應(yīng)允,彥超卻稱境內(nèi)多盜而未敢離任,于是公開舉兵叛亂。南唐主李璟亦發(fā)兵五千,往援慕容彥超,兵屯于下邳。
郭威仍命大將曹英、史延超、向訓(xùn)、藥元福統(tǒng)兵征兗州。用徐州巡檢史張令彬大破南唐兵,俘獲南唐大將都權(quán),南唐損兵千余人,退走了。這時北漢與契丹聯(lián)軍在晉州也失敗退走,慕容彥超孤立了。
曹英等率大軍至,慕容彥超不敢出動,于是周軍設(shè)長圍把兗州團團圍住。彥超幾次突圍,均被藥元福的軍隊?wèi)?zhàn)敗退回。但是,由于兗州城高,周軍一時也無法攻下。
郭威見周軍一時不能得手,乃決定親征。
這年五月,郭威來到兗州城下,他先派人詔諭慕容彥超,要他盡快投降,彥超不但不降,反而出言不遜,令城上人對郭威破口大罵。郭威大怒,于是命諸軍加緊攻城。就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一件神奇的故事?!犊资献嫱V記·林廟親祠》記曰:“后周高祖廣順二年,親征慕容彥超至兗州城,將破,夜半夢一人,狀甚魁異,王者服,謂高祖曰:'陛下明日當(dāng)?shù)贸??!坝X,天猶未曉,高祖私自喜曰:'夢兆如此,可不務(wù)乎!因躬督將士戮力攻城。至午,而城果陷,車駕既入,有司請從王方鳴鞘而進,因取別巷,轉(zhuǎn)數(shù)曲偶過夫子廟,帝意豁然謂近侍曰:'寡人夢殆夫子乎!不然何取路于此?’因駐蹕外堂,瞻禮圣像,一如夢中所見,高祖大喜,因叩頭再拜。近臣或謂:'天子不當(dāng)拜異世陪臣?!咦嬖唬?夫子圣人也!百王取則。而又以夢告寡人,得非夫子幽贊所及取,安何不拜?’因幸闕里,復(fù)再拜?!?/span>
兗州城攻破后,慕容彥超抱著妻子和金銀跳井而死。
班師回京的路上,郭威專程經(jīng)曲阜去拜謁了闕里孔子廟。這時的孔廟在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廟時,已擴建為頗具規(guī)模的廟宇了。
當(dāng)他到孔子祠堂去行禮時,左右大臣慌了,這不是有失天子尊嚴(yán)嗎?忙勸阻道,天子不當(dāng)下拜,孔夫子不過是個陪臣,陛下何勞要拜他?
郭威說,這是哪里的話,孔夫子乃百世帝王師,誰敢不敬?
于是,下拜行叩頭大禮。接著,又到魯城北的孔林,親拜孔子墓。敕令兗州知州顏衎負責(zé)修繕孔廟及林墓,嚴(yán)厲禁止樵采孔子林廟里的樹木,還將祭奠孔子所供的金花銀縷祭器留賜孔廟中。
在祭拜圣人的同時,郭威還詢訪圣賢后裔,召見了四十三代嫡孫,前朝文宣公孔仁玉和顏子四十六代孫顏涉。“召對數(shù)刻”,命孔仁玉仍襲文宣公、兼任曲阜縣令,特授監(jiān)察史,賜予五品官服,雜綵;特授顏涉為曲阜縣主簿。他表示要尊崇圣人,以儒教治天下。
他封孔子嫡裔重襲爵任曲阜縣令并兼監(jiān)察御史,將七品官階隆以五品服色,把奉祀公爵加本縣正堂官的形式固定下來。
孔氏家族慘遭罹難,經(jīng)孔仁玉奇冤得已昭雪,自此之后,孔氏家族才再度興旺繁盛起來,孔仁玉被孔氏后人尊為“中興祖”,確也名符其實。
2008年1月5日,在修復(fù)位于孔林的中興祖墓葬時,發(fā)現(xiàn)了孔仁玉的墓志銘。墓志銘的發(fā)現(xiàn),對進一步了解孔仁玉,又提供了一件詳實可信的史料。
墓志為石刻,縱64厘米,橫65厘米,厚13.5厘米。銘文曰:“魯國郡孔府君墓志銘并序。嗚呼!昔天地未兮,壽萬八千歲,及乎恬然而清,恬然而寧。忠信欻起,禮樂交運,由是乎,革三等之?dāng)?shù),豈不以聰明智慮剽其大道焉。先圣文宣王,蘊帝王之才,亡南面之位,時也?命也?奚能佛之?公諱仁玉,字無違。即文宣王四十三代嫡孫也。生萃嘉祥,長隆勁節(jié)。年九歲,值泗水君即世,乃傳家為陵廟主,終制授曲阜主簿,二年而就,轉(zhuǎn)縣令兼襲封文宣公。公私大治,政事而通,民畏而愛。且古今神童傳之者,誰是?知建木千尋,梁棟備百工之法;阿膠五寸,源流澄九曲之光。秩滿言歸,逍遙自得,常為鄉(xiāng)里所進,孜孜論議。每一西上,復(fù)厥舊官,人以為我父母。君又經(jīng)慕容作叛,公罹其災(zāi),貔貅大虓,孤城若粉,揖讓而出,何憂何懼?公身長七尺,見者奇之。周高祖幸陵廟,侍對數(shù)刻,即賜緋兼賜銀器、雜綵、茶等。方俟他拜,天王晏駕,相次守當(dāng),州都督府長史,未解其任。悲歌哲人!夏五月二十九日薨,享年四十五。哀哉!公自少居眾之上,不以富貴而躗其敬,不以貧賤而泄其虐。在我而己。昂昂丈夫,最傷者,算不及于知命,其心則過焉。夫人裴氏,同穴而來。長子宜,亦先圣奉祀之孫也;次子憲,習(xí)進士業(yè);御哥、慶哥,比比成器。有女兩人,或適或處,抆淚相勉,合茲大事,自殯及葬,鮮不中禮。余蓋忝門人,謹(jǐn)為銘曰:天地蒼黃兮,疇云不歇。杞國憂崩兮,道家恐發(fā)。稟陰陽而為順,鑒始終而為達。青山綠水遠凄凄,萬樹秋煙紅葉飛。公之慶兮,傳子孫兮;公之譽兮,配乾坤兮。宋乾德二年歲次甲子九月四戌朔二十三日丙申建。”
此墓志中,孔仁玉的字為“無違”,而《孔氏祖庭廣記》等孔氏志書,均記為“字溫如”。是為不同之處。而對孔族史上所發(fā)生的那段慘烈一幕,不知何故,銘文中也未提及。
孔仁玉生有四子,長子孔宜,次子孔憲,三子孔冕,四子孔勖??讘棥⒖酌岫纱笫?,此后的闕里孔氏都是孔宜、孔勖兩支的后裔。隨著時代的推移,族眾的繁衍,闕里家族陸續(xù)形成“五位”、“二十派”。
“五位”是以孔氏五位傳有后代的著名族人的職名而稱譽的??兹视竦拈L子孔宜、長孫孔延世、曾孫孔圣祐、孔宗愿均襲封文宣公,孔宗愿至和二年(1055年)被宋仁宗改封為“衍圣公”??资虾笕俗鹂鬃谠高@一支為“襲封位”??兹视竦牡谒淖涌综蒙形遄?,長子孔延魯(后改名道輔),次子孔延齊,三子孔延范,四子孔良輔,五子孔彥輔。次、三兩支皆無傳。孔道輔生有二子,長子孔舜亮官至中散大夫,他的后人支派被稱為“中散位”;次子孔宗翰官至刑部侍郎,他的后人支派被稱為“侍郎位”;孔良輔官至太子中書舍人,他的后人支派被稱為“中舍位”;孔彥輔官至國子監(jiān)博士,他的后人支派被稱為“博士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子四十八代孫衍圣公孔端友于建炎二年(1128年)率領(lǐng)大批族眾扈駕,陪高宗南渡,遂定居于浙江衢州和蘇、浙、閩、贛、鄂、皖之間。這是孔氏家族的一次大遷徙。
宋、金、元時期,蒙古鐵騎侵占中原,孔氏族人又遭荼毒。金貞祐二年(1214年),韃靼兵焚毀闕里林廟,屠殺族人,孔子五十一代孫衍圣公孔元措率領(lǐng)親族三百,避居金都汴京(今河南開封)。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滅金后,孔元措等人被遷到東平,四年后,孔氏宗族才得以返還曲阜。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統(tǒng)一中國后,闕里孔氏代蒙優(yōu)渥,出現(xiàn)了新的興旺時代。
元朝末年,烽煙再起,孔氏家族又遭摧殘。以這個時期的五十三代孫為例,家譜記載此代共有九十人,其中遷居外地者七人,無后者三十七人,傳一世而絕者二十一人,傳二世而絕者三人,傳三代而絕者一人,通計絕后者竟達六十二人,大批族人死于戰(zhàn)亂是顯而易見的。
至此一代,闕里孔氏家族“五位”之后傳有裔孫者僅二十人,其中,“襲封位”孔宗愿的裔孫有孔浣、孔沂潾、孔治、孔澄、孔濟六人。“中散位”孔舜亮的裔孫有孔淙、孔涖、孔演三人。“侍郎位”孔宗翰的裔孫有孔淑、孔泗、孔濱三人。“中舍位”孔良輔的裔孫有孔滋一人。“博士位”孔彥輔的裔孫有孔浩、孔淋、孔潝、孔洵、孔汭、孔涇、孔贛七人。明時,孔氏續(xù)修族譜時,上溯到中興“五位”之后至五十三代,將衍有裔孫的這二十人,列為“二十派”。
孔仁玉挫敗孔末事,在孔氏家族中,歷來認為是件大事??资虾笕苏J為如無此舉,則真正的孔子后裔永不翻身,偽孔的尊位將永遠保持。日后,真孔、偽孔區(qū)分甚嚴(yán)?!犊鬃邮兰易V》,特刊入《偽孔辨》,以明示世人。
《偽孔辨》云:“世之孔姓,自圣裔外有孔忠字仲茂,乃圣兄伯皮子,在七十二子之列,無傳,此孔氏同出于子姓者也。其他非子姓而為孔氏者甚眾,在列國時,衛(wèi)有孔達,實出姬姓,其后為孔圉、孔悝。陳有孔寧。鄭穆公有子十三,其一曰公子志,字士孔,為孔氏;其一曰公子僖,字子孔,詔給圣林灑掃戶,因隨主姓,其裔孫孔末,乘時不綱,剪滅圣裔,冒襲封爵,事覺罷免,其后嗣謂之外院,明其非圣裔也。不意孔末之孫立意害主,舊惡屢萌,見'中興’后裔稱為內(nèi)院,有'五位’之名,皆受國恩。遂乃竊仿名號,亦立為五院,合黨協(xié)貲力,與我族為難。金明昌三年,有孔寅孫者,以內(nèi)院端修不令其弟男昌宗入學(xué),訴于禮部,部是端修之議而默之。后又有孔之仙者,欲昌圣裔,四十九代族長孔玭不從,遂擊殺玭等一家十一人。元延祐四年,有孔禮者,因襲封思晦不許其入廟拜祭,遂陳告省部,自稱二十七代孔乘次子景進之后,審系詐偽,編入里甲。明永樂三年,又有孔誼妄稱圣裔,亦言系出景進,赴通政理告證之者。洪武天歷碑,系西忠社民籍自伏杖決,此皆灑掃后裔,與孔姓仇不共天者也。逮于今日外孔之環(huán)居闕里者,猶復(fù)不少,多隨有族行輩,隱存昌入之心……”
經(jīng)“孔末亂孔”事件后,孔氏族人不但尊奉孔仁玉為“中興祖”。而且連搭救孔仁玉的“張姥姥”,以張家長房媳婦世代繼承。她們可以自由出入孔府,每逢年節(jié)大典均至府內(nèi)居上坐,憑著皇帝賜給的一根藤杖,可以管理府內(nèi)主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