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特別的書
閑翻家譜有感
元仁宗延祐三年,曲阜孔氏家族上書元仁宗,說衍圣公孔思誠不是圣裔的嫡派子孫。元仁宗派人詳細查閱孔氏家譜,發(fā)現(xiàn)孔思誠果非嫡系,他能繼承衍圣公,是兩宋以來亂世導致的歷史遺留問題。于是元仁宗撤銷孔思誠的衍圣公爵位,令其擔任曲阜縣尹。改封當時的大學者孔思晦為衍圣公。至此,圣裔傳承再度明確。
孔思晦請求朝廷新置典籍、管勾、司樂3人,分掌書籍音樂,錢谷出納。廟宇、碑刻、祭器、禮器等皆整飭一新。編修孔氏譜牒,刻譜于石,以垂永久。
那么孔思晦怎么這么重視譜系傳承問題呢?孔思晦講述了家族歷史上一個險些滅門的故事。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唐朝末年國勢大亂,藩鎮(zhèn)割據(jù)。末代文宣公孔昭儉去世,其子孔光嗣未能繼承文宣公爵位,被任命為泗水縣令。
在孔家,有五戶村民擔任孔林的世襲物業(yè),他們不用負擔徭役,只負責孔林的環(huán)衛(wèi)工作。根據(jù)當時的習慣,他們跟著主人姓孔。其中一戶叫劉景的后人,名曰孔末。他見天下大亂,于是在后梁乾化三年,糾集暴徒,誅殺曲阜闕里孔氏族人。隨后,孔末殺向泗水縣誅殺孔光嗣,奪孔光嗣家產。孔氏一脈經此大難,只有孔光嗣的堂弟孔檜逃到溫州平陽,為孔氏“平陽派”始祖。族弟孔莊逃到洛陽,為孔氏“洛陽派”始祖。
而孔光嗣九個月的獨子孔仁玉被母親張氏帶回娘家藏匿,幸免于難。而孔末自此以圣人后裔自居,主持祭孔典禮。
到了后唐時期,文宣公孔邈卒??兹视耖L大,精通《春秋》,擅長六藝,很有名望。于是魯人把孔末的暴行報告給官府,后唐明宗李嗣源派出專員詳加核查,查明孔末暴行屬實。于是后唐明宗下旨誅殺孔末,封孔仁玉為文宣公。
這就是孔末亂孔的故事。
聽上去,這個故事仿佛那樣的熟悉。
翻翻《史記》,記載著夏朝時,后羿殺夏后相而篡奪夏朝江山。夏后相的妃子后緡逃回娘家,生下相的遺腹子少康,未來少康王者歸來,殺寒浞,奪回夏朝江山。
還有,在《西游記》的續(xù)作附錄中,水賊劉洪殺陳光蕊奪其妻子、官位,未來陳光蕊之子陳玄奘王者歸來,殺劉洪報仇血恨。
總之,這個孔末亂孔故事被收錄到孔氏家譜中,警醒后人。
在未來,這個故事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比如有人考證,說當年孔末也殺到了張家,張家的一個孩子因為和孔仁玉年齡相貌相仿,被張家送出來代替孔仁玉赴死。
這故事還被末代圣人孔令貽的外孫女柯蘭所著的《孔府內宅軼事》所采納,實際上這種故事也不新鮮,周朝的國人暴動和明末清初的朱三太子都有類似的故事。我個人對這個外傳故事存疑,傾向于后世附會,且覺得附會得毫無新意。故而,孔氏家譜中并未收錄這段外傳故事。
2008年,曲阜文物局在修繕孔仁玉墓冢時,發(fā)現(xiàn)了墓中的墓志銘。墓志銘上并未記載孔末亂孔的故事。而且,關于孔仁玉的幼年介紹中,墓志銘記載的是孔仁玉九歲喪父,繼而主持家廟祭祀,兩年后襲封文宣公。
這下麻煩了,墓志銘、史書、孔氏家譜三方記錄對不上了。也因此,有人認為孔末亂孔可能是假的。
那這事到底是真是假?有以下幾個疑點。
“
疑點一:唐朝第八代文宣公是誰?
按照孔氏家譜記載,唐朝第七代文宣公孔昭儉卒后,由于亂世,其子孔光嗣并未繼承文宣公的爵位。
不過,在《舊五代史》的記載里,此時孔氏家族有一個神秘人物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當中。此人叫孔邈,在《舊五代史》中有傳,曾官至諫議大夫,襲文宣公。
問題來了,孔邈是何人?史書僅僅記載了他是孔子第四十一代孫,并沒有過多譜系介紹。如果按照孔氏家譜來看,孔邈雖然為孔子第四十一代孫,但與嫡傳子孫的血緣相距甚遠??族愫涂渍褍€雖為同輩兄弟,但早就出了五服,按理說孔邈是沒資格擔任文宣公。而且,斷無41代文宣公之后還是41代文宣公的道理。
在孔氏家譜當中,只記載孔邈是唐昭宗乾寧五年進士,歷任校書郎、萬年尉、集賢校理,并未提及孔邈曾為文宣公。
那當史書和家譜記錄有沖突后,又該怎么去解讀這段歷史?很明顯,朝廷的政令應該是記錄得很清楚,孔邈一定被冊封過文宣公。只不過孔邈非嫡傳,故而不被孔氏家族認可。所以孔邈這個文宣公在朝為官,并不能主持家族宗廟祭祀。
“
疑點二:孔仁玉是如何被冊封文宣公的?
如果孔邈是官方冊封的文宣公,那么未來孔仁玉再被封為文宣公,就得有個說法。而在墓志銘中,寫了孔仁玉九歲喪父后接任家族陵廟主,兩年后任曲阜縣令,襲封文宣公。那孔仁玉是接了誰的班?總歸不是孔邈吧。
歷代所謂的圣人,別管爵位叫什么,講究的就是傳承有序。歷史上也出現(xiàn)過廢除一個圣人另立一個圣人的事情,究其原因總能說得清清楚楚,被廢的和被立的依據(jù),都從家譜上來。
唯獨孔仁玉接班這個事,對于孔仁玉的世系傳承沒有異議,但對于孔邈,官方就不提了。
所以按史書記載,第四十一代圣人有倆,一個是孔昭儉,一個是孔邈??渍褍€往前往后都有繼承和傳承,孔邈是個孤零零的圣人,往前接不上,往后沒傳承。
由于孔邈的存在,就很難講孔仁玉擔任文宣公算撥亂反正,還是順序繼承。
“
疑點三:如果不存在孔末亂孔
假如沒有孔末亂孔這個事,就得解釋以下幾個問題:
1、孔思晦為什么要說謊?
實在是想不出編這個故事的必要性,他要是想造反,可以編排自己爹是赤帝變化的紅龍?;蛘哂械娜松矸蒿@赫了,覺得說自己爺爺是個宦官不好聽,愣說自己是漢朝丞相曹參之后,也有點道理。孔思晦已經是文宣公了,編排自己祖上實在沒什么必要。
2、怎么解釋孔仁玉為孔氏中興祖?
有沒有孔末亂孔放在一邊,可以肯定的是,孔氏一族確實在五代遭遇大變。除了出逃的平陽派和洛陽派,在曲阜唯一的圣裔就是孔仁玉。而此后山東的孔氏一族,基本都是孔仁玉之后??兹视竦暮笠?,在未來分為二十派六十戶。根據(jù)族譜傳承記錄,我就是第十六派北公戶的后裔。
孔氏一族發(fā)源于山東,從漢朝的孔子九代孫孔騰有奉祀君爵位以來,到了五代已經是個很大的家族。若無變故,為何留在山東的孔氏一族,僅??兹视褚幻}?包括那位神秘的文宣公孔邈,都沒有后人。
3、如何解釋張氏在孔家的特殊地位?
孔仁玉的外祖父張氏,被孔氏后人尊為中興外祖張公。每年按時祭祀張溫的墓地,并為之置辦祭田,還報請朝廷永久免除張家的徭役;日后孔府又在曲阜城外張羊村設一片小樹林,稱為“張家林”,為張家的專門墓地。每逢祭孔仁玉和其母張夫人時,張家嫡孫都要陪祭,有時也請張家代替掃墓。
甚至在明永樂年間,孔子五十九代孫衍圣公孔彥縉請曲阜人張敏撰寫了一篇《孔氏報本酬恩記》,詳加敘述此事??讖┛N擔心后世子孫對張家不能以禮相待,特意立石碑為證。
4、如何解釋內外孔之仇?
在孔氏家譜中,有一篇《偽孔辨》,為明代孔弘顥所作。這篇文章指出,孔姓非出一源。圣裔孔氏,單指孔子之后的子姓孔氏。同宗的孔子長兄孟皮之后,不算圣裔。而出自衛(wèi)國的姬姓孔氏,也不算圣裔。還有陳國、鄭國也有孔氏,都非圣裔。而五大物業(yè)傳人改姓孔的,更非圣裔。
真正的圣裔居闕里,為內孔,是真孔。而五大物業(yè)的傳人居闕里,為外孔,屬于偽孔。外孔時刻不忘與內孔為難,實為世仇,故而后世子孫不得不謹慎。
這篇文章還收錄了很多外孔對內孔做的很多不法之事,除了孔末案和各種冒充事件之外,又記錄一個外孔的孔之仙冒充不成,繼而屠殺十九代族長孔玭一家十一口的惡性事件。
所以,孔氏族譜的編修,在民國之前非常謹慎,原則上寧漏一千不妄收一人。并告誡子孫,無論外孔如何威逼利誘,都不可將此不共戴天之仇人錄入族譜。
那假如真有孔末亂孔事件,也有幾個疑點解釋不清。
1、孔末作為一個物業(yè)人員,如何能夠糾集暴徒公然屠戮一個大家族,甚至能夠追殺到泗水殺當?shù)馗改腹伲慷?,殺完沒事,還能當曲阜令。
2、這么大規(guī)模的孔氏屠殺事件,文宣公孔邈怎么就沒個態(tài)度?外逃的孔氏家族為何不上告?
3、孔氏一族本為朝廷籠絡對象,如果有孔末亂孔事件,為何宋代統(tǒng)治者要禮遇孔末的后人(外孔)?
4、孔邈那么大干部真的沒有后人嗎?
5、怎么解釋孔仁玉墓志銘的記錄?墓志銘中孔仁玉生平應該是準確的,孔仁玉九歲喪父,繼而襲爵,并非九個月喪父。
所以這個事,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我們總結下能確定的信息:
1、孔子第四十一代嫡孫孔昭儉確實沒有繼承文宣公爵位,而旁支孔子第四十一代孔邈確實受封過文宣公。
2、未能繼位的孔昭儉之孫孔玉仁確實繼承了文宣公的爵位,且是曲阜孔氏一族唯一的闕里圣裔。
3、外孔一直存在,并享受與內孔同等的待遇。
4、歷史上確實多次出現(xiàn)外孔企圖混入內孔的事件。
5、孔氏一族在家譜中不得不收錄孔邈,但對其的厭惡躍然于紙上。歷代孔府譜書孔邈皆記為無傳、失傳,《子孫著聞者考》不錄孔邈,《闕里文獻考?世系考》不提孔邈襲爵文宣公。今天的《孔氏家譜》中,看在孔邈是進士的份上,記錄了這個人的官職。在四十一代圣裔的名人錄中,孔邈這個史書有傳的人,排在孔昭儉之后。
這個事吧,我斗膽猜測下,孔末亂孔事件是從孔仁玉時代口口相傳,從第四十三代,傳到第五十四代孔思晦那里,已經走了樣。這期間,孔氏一族還經歷了靖康之變后的南北分宗,元初的混亂,一直到元仁宗時代才有機會理清楚孔氏家里這點事,于是由孔思晦講出,之后落在紙上代代相傳,故而今天記錄在孔氏家譜中。其核心意義,就是告誡后人不要讓外人混入孔氏家譜,從而威脅圣裔嫡系的傳承。
咱中國人就是這樣,但凡是口口相傳的故事,自然是越傳越邪乎。這就是為啥上古的故事傳到明清小說時代,能那么華麗。
孔末亂孔的故事原型,應該沒有那么血腥暴力和傳奇,故事原型極有可能是孔邈亂孔。
畢竟孔邈是孔氏家族唯一一個并沒有資格繼承爵位而襲爵的孔子后人??资弦蛔迥盟€沒轍。原因也很簡單,本該襲爵的孔光嗣只是一個縣令,而就算放著孔邈的官位不提,他親舅獨孤?lián)p還官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官位說白了就是宰相。有這層關系,孔邈繼承文宣公的爵位也不困難。
后來獨孤?lián)p失寵,被貶為靜海軍節(jié)度使。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發(fā)動兵變,把獨孤?lián)p以及同黨等高級官員三十余人屠戮殆盡,史稱“白馬驛之禍”。兩年后朱溫就篡位稱帝,建立后梁,唐朝滅亡。
孔邈也就失去了靠山,但其身份是文宣公,后梁、后唐沒廢他也沒提拔他。加上孔邈不能在曲阜主持宗廟祭祀,他死后后唐明宗讓孔氏宗廟主孔仁玉擔任文宣公順理成章。而九歲喪父的孔玉仁,多虧了張氏一族的撫養(yǎng)教育和支持,自然是孔玉仁一脈感激的對象。
那很明顯,孔子嫡派子孫對孔邈是充滿恨意的。五大物業(yè)是否起了覬覦圣裔爵位的心不得而知,但其他孔氏支派并不排除會有這樣的想法。
從家譜上看,孔子第四十一代子孫中,除了嫡系的孔昭儉和其堂弟孔述之外,同輩份的旁支還有七人。這七人中,有三人遷出曲阜,形成洛陽派、廬江派、嶺南派。另外四人包含孔邈在內,竟然無后。這個是不太合理的,我個人猜測,這四人的后裔,其實就是所謂的外孔,或者是外孔的一員,在孔仁玉擔任文宣公后,剝奪了他們后人進入族譜的資格。不讓人進族譜得有個說法啊,于是才有了五大物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孔末亂孔的故事。
剝奪旁支的入譜資格,也就剝奪了他們奪取圣裔爵位的可能性。
這故事在孔仁玉時代并未完善,況且這位孔氏中興祖的重奪爵位并不像少康復國那樣具有主動性,所以墓志銘并沒有記錄。而圣裔嫡傳子孫,也只承認中興祖之后的二十派六十戶后裔。在此之前遷出曲阜的后裔,各續(xù)家譜,歷代嫡派圣裔只收不錄,算是承認其出處,不保證其真實性。一直到民國時期的孔氏家譜大修,才收錄了中興祖之前遷出曲阜的派系。
最新一版的孔氏家譜是2009年修成,這次修譜是全球性質的。這次的家譜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孔子到十六派六十戶的傳承譜系。第二部分是中興祖之后外遷的譜系。第三部分是中興祖之前外遷的譜系(不在六十戶內)。第四部分是因為歷史原因,導致外遷孔氏跟祖脈續(xù)不上的譜系。第五部分是海外孔氏譜系。
這就形成了地球上最龐大的家譜體系,再無內外孔的對立。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孔氏譜系中,有一支是韓國的“曲阜孔氏“。講道理北韓也得有這一支的后裔,因為種種原因,并無法收錄北韓曲阜孔氏的后裔。
根據(jù)韓國曲阜孔氏后裔的說法,他們始祖是孔子五十四世孫孔紹,乃追贈衍圣公孔浣次子。元朝末年進入高麗,官拜門下侍郎平章事。由于這支是明以前進入的高麗,所以并不按照孔氏統(tǒng)一的輩分取名。為表正宗,他們自稱是韓國曲阜孔氏。
我個人對這個說法存疑,基本傾向于不信,并不排除是韓國儒生的投機行為。
這一支譜系,暫被列入待考。因為按照家譜的記載,孔浣只有獨子孔思晦。
以上就是我閑翻家譜發(fā)現(xiàn)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一下,并紀念下中國源遠流長的家譜文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