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提問書法學習相關的問題,獲贊最多的將在下期由洪厚甜老師親自為您解答。
上期書友問題解答
顏真卿的行書應該說是中國書法行書體系里面,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技術系統,實際上他這個技術系統也是從二王技術系統里面生發(fā)出來的。他有什么特點呢?顏真卿的書法是引篆籀入書,也就是說他的行筆過程中是以絞裹的運用,絞轉的運用為主要運動形式的,他不是單純的、簡單的提按、反轉來實現毛筆的節(jié)奏變化和那種斷連、映帶、牽絲、轉換的。
所以說,在學習顏真卿行書過程中,你還是要建立在對篆隸書的技術體系上,建立在對篆書絞裹、絞轉和平鋪的這種小篆線形、大篆線形的基礎上的,還要建立在對二王行書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因此說學習顏真卿這種技術體系,得有足夠的前期技術準備,還要通過對顏真卿墨跡的學習,《祭侄稿》和《爭座位帖》其實是一個技術系統,但是《爭座位帖》是刻帖,《祭侄稿》是墨跡,那么我們在學習刻帖的時候能夠以墨跡作為參照,那將會作為我們非常好的過渡。
在顏真卿的楷書藝術發(fā)展過程中,《自書告身帖》是他晚年最后一個藝術精品,可以說它和顏真卿其他作品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就是其他作品都是碑版,而這件《自書告身帖》是手卷。碑版要有廟堂之氣,更加規(guī)整,要橫成行豎成列,那么《自書告身帖》是手卷,豎有列而橫是錯動?!蹲詴嫔硖烦浞终宫F了顏真卿的雍容、敦厚、篤實、寬博的特點,還有一個不同于碑版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書寫性很強,筆墨的自由度很大,字與字之間的錯動更加強烈,呼應更加生動,字與字之間這種組合、融合的關系表現得更自然、更生動。入筆、行筆、收筆的過程更加鮮活,更加真實,這些都是《自書告身帖》的非常重要的一些突出特征。我們在對字形的推敲,筆觸的感受上還是要參照他其他經典的碑版來進行學習。
把握顏真卿的楷書我們一定要注意幾個原則。第一,學其敦厚,而避其重滯。有時候重了以后就要影響里面的流動感。第二,學其寬博,而避其松散。它的結字內松外緊,很緊密,我們要學習它的寬博而注意避免松散。第三,學其茂密,而避其擁塞。點畫與點畫之間,結字或者章法上的茂密,茂密而不擁塞,很透。第四,學其點畫的內在意蘊,而避其對特征的盲目夸張。學它的意蘊而不要夸張和盲目模仿它的點畫的外在形態(tài),尤其是具有個性化的一些外在形態(tài)的點畫。第五,學其點畫間的生動映帶,而避其對點畫的簡單排列。這是要學其生動,避免表象的簡單排列。在具體的對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的定位上,我們看到,如果要找它的對應點的話,在我們已經講授過的三個范本里面,《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和《顏氏家廟碑》,三個碑里面它的筆法、線條、線形和書寫的狀態(tài)更接近的是《顏氏家廟碑》,我們對《顏氏家廟碑》的線條的定位是綿厚,也就是說《自書告身帖》的線條還是具有綿厚的這種特征,而不是像《勤禮碑》寫得那么剛健、篤實,也不是《麻姑仙壇記》的那種蒼茫、蒼勁。我們從哪些地方更能夠體驗它的特征呢?我們看它的“吏部尚書”這一組字。
“尚”的圓轉、環(huán)抱之勢,篆籀筆法,給人的感覺力量都是不外露的,有沒有力量外露的地方呢?也有。你比如說“以”這個字,但是這些地方都是它閃光的地方,就是通篇偶爾還是有力量外耀的地方,這些不是常態(tài)。像“以”、“之”這種力量感的地方,在《勤禮碑》里面就是常態(tài),更多的是“天下之本師”這些字的感覺。反過來說這些力量外耀的字,是不是又可以成為我們進一步升華對《勤禮碑》的解讀、理解的一個資源和信號呢?對《自書告身帖》里面?zhèn)€性化表現不強烈的字的關注是我們首要關注的,其次才是花小部分精力對個性化字的體察。它的意蘊就在于和常態(tài)之間的差異,和造成這種差異對構成它藝術風貌的啟迪意義,就是為我們對顏真卿這些常態(tài)的字如何去加入我們的智慧,提供一種參照。而不要把自己的大量精力去為了學習一個勾的夸張而把它作為自己的一筆財富,這個尤其是要給大家提示的。
我們回頭再來看《自書告身帖》,在書寫過程中它給我們這種線的敦厚、溫潤的這種感覺,都不是一般簡單的在楷書上的學習能獲得的技巧。為什么我們大量的書法愛好者,一寫顏真卿就寫的單薄,其味寡淡如清水,很難從筆墨之間見到醇厚、博大,當代可以說對顏真卿學習借鑒做得最好的應該是沙孟海。沙孟海的榜書有顏體的格局和氣象,但是我們要知道沙老一生中在篆隸上的積累那真是非一般人能比的,所以我們真正去看沙孟海的,沒有真正師顏真卿之表象,但是他直接獲得了一種精神,在他整個書法的格局里面,筆墨意象里面獲得了真師善學。善出于古人,而又善從古人上跨越,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借鑒前人的過程中應該善于學習和參照的一些東西。在對這些標準的字形進行學習研究的時候,我們大家要注意,就是在這個書寫的整體節(jié)奏上,《自書告身帖》的書寫的節(jié)奏是趨于平和的。就是你看不到信筆,看不到情緒支配下的偶然,你面對這樣一個手卷的時候,他沒有下意識的那種信筆,每一個點畫都是那么周到。用筆不信,可以說是筆筆到位,各得其所。這個到位不是每一筆都用了十分的技術去寫,這個到位是每一個點畫所提供的技術支撐正恰到好處。需要三分之力的地方它恰好三分,需要八分之力的地方它恰好八分,而不是每一個點畫都用了十分的力,那就只剩下僵死。恰如其分,它是配角就把配角做得入木三分,它是主角就把主角當得光輝奪目。一件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都不是字字珠璣的,我反對尤其是對楷書的書寫上字字珠璣的這種,必然有主次。就好像一部小說,或者是一部電視劇,或者是一部電影里面必然有主角,有配角,不可能全是主角,一件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它不可能每處都是閃光點。它就是有近的、有遠的、有強的、有弱的,渾然一體,每個角色都非常鮮明,主次也非常鮮明,前后也非常清晰,這才對。
在整體的舒緩里面,有節(jié)律變化,松里面含緊,緊又孕育松,就是偶爾的這種迸發(fā)是蘊含在整體的書寫之中,如果只有緊沒有松,這個風貌不成立。如果只有松沒有緊,這個意趣不深刻。我們在楷書創(chuàng)作的時候,如果我這個字定位整體是橫勢的字,那么你一定要想到里面真正讓它閃光的是縱勢的字。我這個小楷要精密,最后成就它的是模糊。我這個整體是模糊,那么真正閃光點是精密。我的字整體很小,但是里面可能讓它真正光輝燦爛的就是散布在里面的一些偏大的字,一下就給它把氣撐起了。那么我要把整體的章法寫得非常茂密,那么這個茂密里面肯定有幾處舒展。我們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如何從古人里面讀出深層次的妙處,它整體是疏徐的,但是你能夠在里面找出它疏徐前提下的一種節(jié)律變化,這就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的。我們看顏體楷書,按筆的地方多,所有的點畫都要比其他的楷書重得多,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顏真卿的特征是什么?顏筋柳骨。什么是筋?富于彈性的感覺,富于彈性的線,有內收的這種線才是筋,那么這種線的產生是什么?是提。沒有提,產生不了具有彈性和延伸力的這種線形,看到沒有?普遍的線條都比別人重的書風,反而是往反方向的一個因素成就了他。他因為有了充分的按,所以提在里面就成了一個靈魂。我又豐厚,我這個線又有內收之力,又有彈性。
所以說我們在學習顏真卿的時候,要從里面去學他那種清剛之氣、清潤之風、之韻,而不是把他簡單地寫的肥厚、雍實。在它的這種平和里面,體察它的韻律,在它的寬博里面,體現它的這種點畫之間的飽,字內部空間比較大,但是內部空間的比較大又映襯了它局部之間的茂密。就好像隸書一樣,隸書一個局部和另外一個局部往往空間大于常態(tài),但是這種空間的大于常態(tài)突然就把某個局部壓得很緊。當它字里面的空白突然大了以后,局部與局部之間大了以后,必然局部點畫的組合就顯得茂密。它是怎么茂密的?是均衡的茂密還是運動的茂密呢?我們看一下,在這些字里面幾乎沒有太多均衡的茂密,都是在里面的空間的對比錯動,要么是里面密,周邊的空間大,要么是上面密,下面的空間大,要去找他這種規(guī)律。我們不主張在學習楷書的時候把它簡單的歸類,或者用什么口訣之類的說它的一種規(guī)律,當你把規(guī)律總結出來成幾句話的時候,就無異于給自己戴了個緊箍咒在頭上。你超越的越多,擁有的就越多,所以說不要給自己畫地為牢。我們在書法藝術的學習上,更多的是要從它里面的這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啟迪、啟發(fā)出我們在藝術學習和創(chuàng)造上的深層次的思考,用這種思考來引領自己的書法藝術。比如說它空間的這種對比,那么構成這種空間的對比,線的對比有沒有?線的對比和空間的對比又是什么樣的一種映襯?我希望每一個書法愛好者都能從這些筆墨之間去找到一種自己感知的那種潛在規(guī)律,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它。當然,所有的線最后又建立在什么上呢?用筆的基礎上。我們要從大的規(guī)律恢復到一個具體的筆墨技術技巧,又要從具體的筆墨技術技巧生發(fā)到一個更加深入廣闊的內在邏輯原理。我們如此來學習書法藝術,你就會天地越來越寬,它為我們提供的人生的樂趣和人生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