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把字寫得漂亮一點,好看一點,但在學習書寫的過程中,總是覺得寫不好,要么就是點畫不精妙,要么就是字形安排不合理,最后導致自己的學習興趣出有所下降,加上看到別人的字寫得總是那么漂亮,自己又不可企及,從而喪失了今后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如何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行書書法?
學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寫得好,他們也是通過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的通過學習而來的。要建立自己學習書法的目標,遠離雜念,不要認為書法家協(xié)會的會員就一定水平很高,自己喜歡什么就去學習什么,只要明確和保持這個目標,通過一個時期的學習就一定能夠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
這個目標里還應當有具體的方法,人們普遍認為,王羲之的行書書法是最漂亮的,尤其是他的《蘭亭序》、懷仁集的《大唐圣教序》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家所公認的行書經(jīng)典作品,有些人也喜歡趙子昂的行書,他的行書作品很多,如《前赤壁賦》、《洛神賦》、《心經(jīng)》、《閑居賦》、《歸去來辭》等都是很不錯的學習字帖,對于這些字帖的學習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臨摹,盡管保持不要換帖。
一些人在學習中點畫不精、字形不端的現(xiàn)象,其問題的根源就出在了一個問題上:臨帖不精,頻繁換帖。書法愛好者在學習行書書法的過程中,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臨帖時照貓畫虎,看著像,但不能仔細看,點畫漂浮,筆法錯誤,筆力不足,字形走樣,等等,這些都是因為臨帖不到位所致。
如何臨帖?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尤其是對于行書來說,即使以前沒有學過毛筆字,但只要拿起毛筆就能寫兩個字,我們知道,行書是楷書的快寫,一般人都在寫楷書時寫得慢,而寫行書時就要寫快了,這個沒錯,可問題是咱們是臨帖,是學習基本功的,寫得太快了,往往就會忽略書法中的關鍵問題——筆法與字形。因此,這個現(xiàn)象是很多學習行書書法的一個普遍問題。切忌過快。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停地換帖。今天寫這個,明天寫那個,到頭來什么也沒有學扎實。我們知道,古人在他的作品中有時表現(xiàn)出這樣的風格,有時又有那樣的風格,學習書法不僅是學習字形,還要學習古人的藝術風格。臨摹時,因為風格的問題可能會喜歡這個風格,如果換帖的話,也就換掉了風格,這是不利于學到根本的。
字寫得好看不好看,最關鍵的是考察書寫時的筆力。所謂筆力,就是用筆的方法和運筆的能力。行書的用筆方法相對于其它書法要更簡單、更直接一些。書法的點畫在書寫時可分為三段:起筆、行筆和收筆。一般楷書在書寫時起筆處要藏鋒,用逆筆就能實現(xiàn),行書大都是切筆或是直接起筆就完成了。行筆時控制速度,使筆沉實,收筆時多以藏鋒為主,楷書與行書基本相同。只要完成了這個段的筆法,筆力也就勁健沉著了。
常見的錯誤還是在書寫速度上,速度過快筆力自然也就有所減輕了。但行書中也有提按的問題,沒有提按,行書就缺少靈氣。在點畫中,要正確使用提筆和按筆,使其處于一個合理的“度”中,過度地提筆,會使筆畫漂浮,不能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過度地按筆,筆畫就會臃腫不堪,缺少質(zhì)量。如果單純地學習提按筆法的話,可以參照明代書法家徐渭的作品,他的字形不好看,但提按筆法值得一學。
行書的筆勢是行書的生命力的核心,通過筆勢的表現(xiàn),使得書法就會顯得自然、靈動,并且呈現(xiàn)出它的生命力。筆勢就是書寫中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關系,這種呼應是自然的、連貫的、流暢的。行書中最強調(diào)和在意它的筆勢,這種特征是確定行書書法的主要參考因素。王羲之的《蘭亭序》雖然勾勾抹抹,涂涂畫畫,但它中間的筆勢卻是非常經(jīng)典自然的。而懷仁集《圣教序》,盡管使用了王羲之的字,但筆勢的問題仍顯得有些僵硬,因此,有專家建議,如果學習字形就用《圣教序》,如果用來創(chuàng)作就用《蘭亭序》,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單字來說,筆勢是上一個筆畫與下一個筆畫“連接”的橋梁,在書寫中,當寫完上一筆收筆時,就要考慮到下一筆起筆的問題,換句話說,下一筆起筆時就要“接上”上一筆收筆時的“勢”,從而使二者之間建立了呼應關系。在行書書法的臨摹、學習過程中,除了筆法、字形外,最重要的就是筆勢的問題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