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藝術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講究執(zhí)筆、運腕、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布局)、氣韻等等,唐代的草書家張旭、顏真卿、宋代書法家黃山谷、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唐朝僧人懷素等書法家氣度、風韻、襟懷、情愫各具其藝術風格,如何鑒賞其作品的魄力、神情、姿態(tài)、魅力等更具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書法藝術;書法家;欣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33-0043-02
書法藝術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如講究執(zhí)筆、運腕、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布局)、氣韻等等。其藝術形式往往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或理趣,亦可謂“筆情墨趣”。書法雖然含有抒寫情懷的某些因素,但必須依托一定的對象――漢字,離不開漢字的基本結構和點線的本質。書法藝術盡管書體各異,但其造型的共性都是以點、線條構成單個的表意形體,點、線條或結構單位在不違背文字意義的造型規(guī)律前提下,具有充分的可變性與表現(xiàn)力。
中國最早時期的文字多是從象形開始的。在我國,很早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后來書法家要造成書法形象,不能光憑借于象形,而必須借重于意象,就把在大自然中所獲得的美感,概括到書法形象中來。比如,像唐代的草書家張旭,從變幻莫測的劍舞中獲取靈感,內化為他的絕世狂草。他把滿腔情感傾注于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宋代書法家黃山谷,在元?v年間所寫的字還很死板呆滯,而直到晚年入峽,看到了船夫蕩槳的情景,才有所感悟,領悟到了新的筆法。有的書法家從兩個挑擔子的行人爭道的景況受到啟發(fā),正是挑夫有爭有讓的姿態(tài),啟發(fā)了書法家在字的布局結構方面的構思。古代許多成功的書法家,就是從這些方面提高和豐富他們的書法藝術的。欣賞古今書法大師們的藝術作品,是我們文化生活中一種美的享受。
而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古今史記早有定評。比如,提到行書不得不提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并稱三大行書書法帖?!短m亭序》表現(xiàn)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韻、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xiàn)。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世人也常用曹植的《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u兮若流風之回雪?!币痪鋪碣澝劳豸酥臅ㄖ馈M豸酥畷L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蘭亭集序》 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再者如唐朝僧人懷素,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運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幾千年。懷素作為草書的代表之一,其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他的《自敘帖》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于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與眾多書法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實在高明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于他從極度苦修中得來。
正如張旭的“狂草”才能不以書法為師,而是以公孫大娘的舞劍為師,“酒”成為狂草的觸媒,使唐代的書法從理性走向癲狂,從平正走向險絕,從四平八穩(wěn)的規(guī)矩走向背叛與顛覆。張旭、懷素被稱為“顛”張“狂”素,顛與狂,是他們的書法,也是他們的生命調性,是大唐美學開創(chuàng)的時代風格。杜甫詩中談到張旭“脫帽露頂”,似乎并不偶然。同時代詩人李頎的《贈張旭》也說到“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懊撁甭俄敗背1唤忉尀閺埿癫痪卸Y節(jié),不在意同席的士紳公卿。但是“脫帽露頂”如果呼應著《新唐書》里“以頭濡墨”的具體動作,張旭的狂草,或許是要擺脫一般書法窠臼,反而應該從更現(xiàn)代前衛(wèi)的即興表演藝術來做聯(lián)想。 懷素也曾經向顏真卿請教書法。從張旭到顏真卿,從顏真卿到懷素,唐代狂草的命脈與正楷典范的顏體交相成為傳承,也許正是孫過庭“平正”與“險絕”美學的相互牽制吧!
其實欣賞書法藝術,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看,用心去感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字里行間所包含的魄力、神韻、姿態(tài)、魅力,這樣欣賞書法才有意義和價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