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結(jié)構(gòu)簡省、筆畫連綿、書寫行云流水,被認(rèn)為是最能直接表達(dá)作者情感的書體,稱為“書法之最高境界,狂亂中而優(yōu)美”。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今天為大家?guī)碇袊鴼v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草書大家。
NO.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漢族,字逸少,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鹋R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fēng),自成一家,影響深遠(yuǎn)。風(fēng)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草書代表作品:《十七帖》、《初月帖》、《遠(yuǎn)宦帖》
NO.2 王獻(xiàn)之
王獻(xiàn)之(344-386),漢族,字子敬,東晉書法家,有“小圣”之稱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皶ァ蓖豸酥谄咦?、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獻(xiàn)之少負(fù)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王獻(xiàn)之自幼隨父練習(xí)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王獻(xiàn)之一生的書法藝術(shù)并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fēng)流,不亞于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還與張芝、鐘繇、王羲之并稱“書中四賢”。
草書代表作品:《鴨頭丸帖》、《中秋帖》
NO.3張芝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于漢獻(xiàn)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瓜州縣淵泉鎮(zhèn)(今甘肅酒泉市瓜州縣四道溝老城一帶)人,字伯英。勤學(xué)好古,淡于仕進(jìn)。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時人尊稱自為“張有道”。善章草,后脫去舊習(xí),省減章草點(diǎn)畫、波桀,成為“今草”,
“書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他說:“吾書比之鐘、張,鐘當(dāng)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dāng)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謝之?!保ㄒ妼O過庭《書譜》)“耽”,是沉迷,特別愛好的意思。連王羲之都自嘆弗如,可見張芝對書法的熱愛程度。
草屬代表作品:《冠軍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
NO.4 孫過庭
孫過庭(646~691),名虔禮,以字行。杭州富陽(今屬浙江)人,一作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著《書譜》2卷,已佚。今存《書譜序》,分溯源流、辨書體、評名跡、述筆法、誡學(xué)者、傷知音6部分,文思縝密,言簡意深,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許多論點(diǎn),如學(xué)書三階段、創(chuàng)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義。孫過庭“好古博雅,工文辭,得名于翰墨間”。他擅長楷、行、草諸體,尤以草書著名。孫過庭傳世書跡有三種,都是草書墨跡,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書譜》。
草書作品:《書譜》、《千字文》、《景福殿賦》
NO.5 張旭
張旭(685—759),字伯高,一字季明,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喜歡飲酒,世稱“張顛”,與懷素并稱“顛張醉素”,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又與賀知章等人并稱“飲中八仙”,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并稱“三絕”。
張旭出身不低,曾向堂舅陸彥遠(yuǎn)學(xué)習(xí)書法,學(xué)有所成后為吳道子、顏真卿等欽慕;年長后通過應(yīng)舉或薦舉、征辟而入仕,釋褐為常熟縣尉;先后任左率府長史、金吾長史,因而被世人稱為“張長史”;大約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約七十五歲。
在書法方面,張旭勤于觀察客觀事物,善于將客觀的自然物象與個人的主觀情感結(jié)合起來,既繼承傳統(tǒng),又勇于創(chuàng)新,在繼承前人書法成就并加以創(chuàng)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藝術(shù)在盛唐時期達(dá)到了一個高峰。
草書作品:《肚痛帖》、《古詩四帖》
NO.6 懷素
懷素(737-799),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
自幼出家為僧,經(jīng)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fēng),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法度具備。北京大學(xué)教授、引碑入草開創(chuàng)者的李志敏評價:“懷素的草書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氣”。
草書作品:《自敘帖》、《苦筍帖》
NO.7 黃庭堅(jiān)
黃庭堅(jiān)(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jiān)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bǔ)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jiān)書法亦能獨(dú)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jiān)的草書是學(xué)時人周越的。蘇軾以周越書為“險劣”,米芾則評周越書為“氣勢雄健而鋒刃交加”。
草書作品《諸上座帖》、《洛陽雨霽詩》、《李白憶舊游詩卷》
NO.8 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yàn)檐?,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jiān)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chuàng)立了“米點(diǎn)山水”。
米芾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xué)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dú)具風(fēng)格特點(diǎn)。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dá)到亂真程度。
草書作品《元日帖》、《論草書帖》
NO.9 趙佶
趙佶(1082-1135),宋朝第八位皇帝,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號“建中靖國”。
趙佶的藝術(shù)主張,強(qiáng)調(diào)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jié)合,他是工筆畫的創(chuàng)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diǎn)。
草書作品:《草書千字文》
NO.10 林散之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qū)),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zhèn)七顆松村莊,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yù)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dāng)代三絕”,被譽(yù)為“草圣”,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草書作品:《中日友誼詩》、《許瑤詩論懷素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