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叫同義詞。文言里有很多的同義詞。說是“同義”,其實它們常常并不相等,或者含義有細微差別,或者用法有所不同。例如:“躬”和“身”同義,但“躬”專指人身,“身”不但指人身、樹身,還可以說“修身、潔身”,用于抽象意義。
又如:“購”和“買”意義相近,但“買”的對象是一般貨物,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木蘭詩》);“購”字不同,“購”的古義是“懸賞征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窮餓無聊,追購又急”,這是懸賞以購人頭。如果把“追購”解作“追趕購買”,就很不準確。盡量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詞,對于閱讀文言文是必要的。但是,只有弄清了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才算真正掌握了這些詞。還有一些詞,意義雖不相同,但是相關(guān)。
例如“稼”和“穡(se)”,“稼”是耕種,“穡”是收割,“不稼不穡”《詩經(jīng)·魏風(fēng)·伐檀》),是說不耕種也不收割。意義相關(guān)的詞也容易混淆,因而也需要辨析。下邊每一組的幾個詞,意義都是相同、相近或相關(guān)的:
1.言、語、告、謂、日、云
這一組詞都表示“說”的意思。其區(qū)別在于:“言”是主動地跟別人說話,如“廣故數(shù)言欲亡”《史記·陳涉起義》),是吳廣主動地對人說要逃走。
“語”是回答別人的問話,或告訴別人一件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君何以知燕王(你根據(jù)什么斷定燕王可以依靠)?’臣語曰”,“語”是“臣”回答其舍人藺相如的問話。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貧者語于富者曰”,是貧僧告訴富僧一件事。在“告訴”的意義上,“語”也可以說成“告”。
不過,如果是對上,則用“告”不用“語”?!读凶印び薰粕健?“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告之于帝”不得說“語之于帝”。
“云、曰”用法大體一致,“謂”的用法與“云、曰”不同:“云、曰”后邊有引語的,“云、曰”緊挨引語;“謂”和現(xiàn)代漢語的“教導(dǎo)、告訴”這些詞差不多,它后邊通常是雙賓語一一個賓語指人(近賓語),一個賓語是“謂”的具體內(nèi)容(遠賓語)。
例如,“太后明謂左右:'有復(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左右”是“謂”的近賓語,冒號以下是遠賓語。因為“謂”不和引語直接相接,所以兩個賓語之間常加“曰”字,構(gòu)成“謂……曰”的格式,如“秦王謂唐雎曰”(《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爸^……曰”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告訴(教導(dǎo))……說”。
2.凌、攻、征、伐、侵、襲
“凌”是侵犯。“凌余陣兮”(《楚辭·國殤》),是說敵人侵犯我方陣地?!肮ァ笔擒娛逻M攻的泛稱,如“秦急攻之”(《戰(zhàn)國策》)。
“征、伐、侵、襲”也都是軍事進攻,但各有其特點:“征”特指上(天子)
或“有道”者,對下(諸侯)或“無道”者進行討伐?!顿Y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挾天子以征四方”,是說曹操假借天子的名義征伐異己。
“伐”不限于上對下,也不限于什么“有道、無道”,但它是正式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要有借口,要公開宣戰(zhàn),如“伐齊,大破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扒帧辈恍枰魏谓杩?不宣而戰(zhàn)。《左傳·僖公四年》記載的齊侯“侵蔡”,就是這樣的一次戰(zhàn)爭?!耙u”即偷襲?!秴问洗呵铩げ旖瘛氛f的:荊人夜間渡水“襲宋”,就是楚國人采取秘密軍事行動,偷襲。
3.士、卒、徒、兵、甲、介
上古作戰(zhàn),“士”在戰(zhàn)車上邊,“卒”是步兵,區(qū)分很嚴格?!巴健北玖x是步行,引申為步兵,如“帥徒以往”?!氨北玖x是兵器,后來指執(zhí)掌兵器的士兵、軍隊,如“齊兵乃出”?!凹住笔菓?zhàn)士穿的護身服,“介”當(dāng)“披甲”講?!凹住⒔椤币隇榕椎娜?和“士、卒”成了同義詞。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guān)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yǎng)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xué),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wǎng)游、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wǎng)絡(luò)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復(fù)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適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