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恐怕算得上在中國普及率最高的古詩了。不僅小孩子,就算是一些沒什么知識文化,沒念過幾天書的老頭老太,幾乎也能背這首古詩。
(網(wǎng)絡(luò)配圖)
不過,雖然能背這首詩的人很多,但是,這首詩的一些地方,卻不太容易讓人理解。尤其是“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是指的什么呢?如果是屋子里睡的“床”,那么,李白怎么會懷疑(比喻)是地上的“霜”呢?因為誰都知道,屋里是不可能有霜的。比喻的比喻有的事物,沒有的事物,那就是一句笑話。
也因此,很多人認為,李白《靜夜思》中的“床”,并不是指屋里的睡覺的床,而是別的東西。是什么東西呢?有幾種說法。
一是指“窗”。也就是說,“床”在這里是一個通假字,是“窗”字的通假字。說是“窗”的通假字,是因為詩人站在屋子里,一般要透過窗才能看到月亮,看到地上明晃晃的月光。而且開窗見月,才會有意境。這里的“地上”,指的是窗外的地上。
二是指“井欄”,也就是井邊的臺子。這個臺子是供人坐在上面納涼的。這句話是說李白不是在屋里,而是在室外。在室外,李白懷疑是地上的霜,也就很正常了。而且,井與故鄉(xiāng)是深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匆娋蚨寄钭约旱墓枢l(xiāng),顯得恰到好處。
三是指“胡床”,也就是戶外的馬扎,或者是吊床一類。畢竟李白出生在胡地,他在他的詩中,使用家鄉(xiāng)的方言句子,是很正常的。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三種說法,感覺似乎都有些靠不住。
(網(wǎng)絡(luò)配圖)
先說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有那個讀音,卻沒有那個字,因此用同音的字替代。但是古代本來就有“窗”這個字,為什么要用“床”替代呢?如果是為了平仄的需要,這兩個字都是平聲,又有什么必要,要用一個字代替另一個字呢?再說了,就算是通假字,也是一個約定俗成的過程,除了這首詩,哪里還有地方用“床”通假“窗”呢?
再說“井欄”。說是井欄似乎也沒有錯。不過,就算“床”指的是“井欄”,可是,在從古到今的詩歌中,似乎都沒有因為看見水井,就思念自己故鄉(xiāng)的詩歌啊。而且,李白是寫的“羈旅”詩,也就是在外地漂泊的時候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他在“驛站”“客?!薄肮诺馈薄肮轮邸边@些地方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都是可以的,也有人這么寫過。但是,他為什么要跑到井邊去寫一首詩呢?這難道不顯得很怪異嗎?固然寫詩是要講究“用典”的,沒有出處的東西,絕不會隨便寫。所以,把“床”解釋為“井欄”,其實也是很牽強附會的。
最后說“胡床”。不錯,李白確實出生在胡地,他的故鄉(xiāng)確實有胡床。但是,李白不是在胡地,而是在漢地呀,漢地哪來什么胡床呢?難道李白為了寫一首詩,特地讓主人給他制作一張胡床嗎?這就顯得很怪異了。
所以,以上這四種說法,顯然都不靠譜。
(網(wǎng)絡(luò)配圖)
那么,這里的“床”,是什么意思呢?
我認為,沒別的,這里的“床”,就是床,而且就是屋子里面的床。
既然是屋子里面的床,李白為什么會把月光比喻成地上霜,地上有霜嗎?
有。當睡的屋子非常簡陋,四面透風(fēng)的時候,屋里的地面結(jié)霜,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李白寫屋子四面透風(fēng),有大大的好處。
只有屋子四面透風(fēng),才會有大片大片?的月光灑在床前的地面上。
只有屋子四面透風(fēng),李白才會懷疑地面結(jié)霜了,因為屋里和屋外沒什么區(qū)別嘛。
只有屋子四面透風(fēng),才會特別表現(xiàn)出冷冷清清。而只有冷冷清清,再加上看見了月亮,才會懷念家鄉(xiāng)。因為月是故鄉(xiāng)明,家鄉(xiāng)才是溫暖的。
我們知道,李白寫詩,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夸張”。他夸張過很多東西,“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白發(fā)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等,都是夸張手法。既然李白善于用夸張手法,夸張“清冷”的程度,說屋子里都結(jié)霜了,也是非常正常的。
之所以有人會產(chǎn)生懷疑,我覺得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不懂李白,不懂李白的詩歌,不懂文學(xué),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
(參考資料:《全唐詩》《舊唐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