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宋朝最具爭議的歷史名人。
千百年來,對他的評價,眾說紛紜,有黑他的,也有夸他的。
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這從他和蘇洵、蘇軾、蘇轍的交惡過程,可窺一二。
元豐三年 (1080年),北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鐘山腳下。
一個面色黝黑、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接待一個來自黃州(今湖北黃岡)的客人。
席間,老人興致勃勃地問客人:“最近蘇軾有沒有寫什么好文章?
客人笑道:“蘇東坡有一次酒醉之后,一氣呵成,寫了一篇《成都圣像藏記》,一千多字的文章,只修改了一兩個字就成稿了。
老人大喜,好奇心驅(qū)使之下,將客人帶來的文章仔細(xì)閱讀一遍。
老人感嘆道:
“子瞻,人中龍也,然有一字未穩(wěn)。”
說完,老人將蘇軾原文“如人善博,日勝日負(fù)”,改為“如人善博,日勝日貧”。
一字之差,意思更為精準(zhǔn)。
因此,當(dāng)蘇軾聽說此事后,撫掌大笑,覺得老人改得很對,欣然采納。
正所謂,是英雄識英雄,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大多都惺惺相惜。
因?yàn)檫@個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和蘇軾并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
王安石畫像
此時,王安石已經(jīng)罷相四年,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蘇軾也一直在被貶。
兩人在政治上都不得意,算是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
眨眼間,當(dāng)時間來到元豐七年(1084年)正月,蘇軾又被貶為汝州團(tuán)練副使。
當(dāng)時,蘇軾特意向朝廷申請,希望自己能住在常州。
宋朝很快就批準(zhǔn)了蘇軾的請求。
四月,蘇軾開始前往常州。
常州和南京離得非常近,蘇軾忽然想起了隱居南京的王安石。
此念一起,難以抑制,蘇軾想去拜訪王安石。
可蘇軾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和王安石素有過節(jié),冒昧登門拜訪,非做客之道。
蘇軾提前給王安石寫了一封信,表達(dá)了自己的心意。
七月,王安石收到了蘇軾的信,他非常高興,派人回復(fù),相約一見。
回信后,第二天,王安石,身著便服,騎著一頭驢,主動到蘇軾停舟之處,求見蘇軾。
赤壁圖
當(dāng)蘇軾得知王安石來后,激動異常,帽子都還沒戴,衣服也還沒換,鞋子也沒穿好,跳下船來,拱手行禮道:“蘇軾今日敢以野服見大丞相?!?/p>
王安石笑道:“禮豈為我輩設(shè)哉!”
這就是大宋文壇歷史上著名的金陵之會。
眾所周知,王安石、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并稱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比蘇洵小12歲,比蘇軾大16歲,比蘇轍大18歲。
但是在宋六家中,王安石成名極早,僅次于歐陽修。
歐陽修畫像
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首次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是唐宋八大家中進(jìn)士考試名次最高的人。
(曾鞏也參加了這次考試,不過名落孫山)
自古文人相輕,王安石和三蘇都有過節(jié)。
王安石首先就和蘇洵不對付。
蘇洵文風(fēng),縱橫捭闔,洋洋灑灑,而王安石堂堂正正,他非常不喜歡蘇洵的文章,認(rèn)為蘇洵不過是“兵謀、權(quán)利、機(jī)變之言也”。
蘇洵更是對王安石嗤之以鼻。
嘉佑元年(1056年)五月,歐陽修宴請開封名仕,蘇洵和王安石都應(yīng)邀參加這次宴會,而且兩人就坐在對面。
兩人就這樣完成了第一次見面。
可蘇洵對王安石印象極差。
王安石這人不拘小節(jié),不修邊幅,從來都不會打扮自己,蓬頭垢面,滿身虱子,而且非常不近人情。
他參加宴會不喜歡喝酒,誰勸也滴酒不沾,一點(diǎn)情面都不講。
之前包拯有次宴請手下喝酒,王安石和司馬光都參加了這次宴會。
宴會上,大家觥籌交錯,喝得不亦樂乎,唯有王安石和司馬光沒有喝。
無論包拯怎么勸,兩人都不喝。
最后,司馬光架不住眾人再三勸酒,勉強(qiáng)喝了一杯,唯有王安石滴酒不沾,說不喝就不喝。
這樣的王安石真是不適合參加文人宴會。
這次也不例外。
蘇洵非??床黄鹜醢彩淖雠?,對歐陽修說:自古以來,那些不近人情的人大多都會為禍天下。王安石將來必定大亂天下!我勸你早點(diǎn)跟他絕交。
王安石和蘇家的梁子,就這么結(jié)下了。
蘇洵畫像
嘉佑二年(1057年),蘇洵帶著蘇軾、蘇轍參加歐陽修主持的進(jìn)士考試。
這次考試,蘇軾、蘇轍、曾鞏都考中了進(jìn)士。
不過,蘇軾進(jìn)士考試成績是300多名,蘇轍是400多名。
(蘇洵并沒有參加,他終身沒有獲得功名,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個沒有中進(jìn)士的人)
這樣的成績,蘇軾兄弟倆自然是不滿意的。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蘇軾、蘇轍在歐陽修和楊畋的推薦下,參加考試難度最大的考試制科考試。
制科考試分為秘閣試和(崇政)殿試。
成績共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只是虛設(shè),最高就是三等。
整個宋朝300多年歷史,只有49個人考中。
蘇軾劇照
蘇軾這次制科,秘閣試由翰林學(xué)士吳奎主持、司馬光、范鎮(zhèn)等人主考;
殿試由宋仁宗親自主持,時任王安石主考。
結(jié)果蘇軾成績是三等,蘇轍是四等。
蘇軾創(chuàng)下了宋朝制科考試空前絕后的最佳成績。
最后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事,蘇轍被授予商州軍事推官。
(蘇軾和蘇轍考中進(jìn)士后,正好母親病逝,兄弟倆服喪丁憂,當(dāng)時沒有授官)
當(dāng)時,王安石正好擔(dān)任知制誥,負(fù)責(zé)起草、下發(fā)官員任免書。
對蘇軾,王安石沒有意見,對蘇轍意見可大了去了。
原來,這次制科考試,蘇軾寫的文章是夸獎宋仁宗的,而蘇轍則是痛罵宋仁宗的生活作風(fēng)問題。
蘇轍這種沽名賣直的套路,讓王安石大為不滿,違背了他的政治主張。
王安石劇照
王安石從政后,主張皇帝乾坤獨(dú)斷,重用值得信賴的官員,大刀闊斧的執(zhí)政,其余臣子少說多做,堅決服從皇帝旨意,上下同心。
王安石最反感宋朝言官們沒事找事,一味地攻擊皇帝的小問題。
(有意思的是,其實(shí)王安石死對頭司馬光也主張皇帝乾坤獨(dú)斷)
蘇轍這種做法正好犯了王安石的忌諱。
因此,他堅決不同意給蘇轍寫任命書,哪怕是宋仁宗來勸都沒用。
最后宋仁宗還是讓其他人起草了蘇轍的任命書。
此事一出,王安石算是與蘇家結(jié)下了梁子。
嘉佑八年(1063年),王安石母親病逝。
此時王安石已經(jīng)名滿天下,而且誰都知道他日后必定會位極人臣,
因此,很多人都去王安石府中吊唁,尤其是那些文人,都不想放棄這個蹦人脈的忌諱。
當(dāng)時蘇洵也在來到,可他非但不去,后來還寫了一篇《辨奸論》痛罵王安石是個大奸臣。
老實(shí)說,蘇洵做得很過分,當(dāng)時很多人都為王安石打抱不平,就連蘇軾和蘇澈也覺得蘇洵這事做得不厚道。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
王安石與蘇洵的恩怨就此打住,可是這肯定影響了蘇軾、蘇轍與王安石的交往。
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即將拉開帷幕。
正好這時,名士劉原父病逝。
劉原父是歐陽修、蘇軾等人的好友,名重一時,而且他也和王安石極為不對付,關(guān)系很僵。
劉原父死后,蘇軾寫了一篇《祭劉原父》,蘇軾竟然借著這篇文章痛罵王安石“大言滔天,詭論滅世”。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蘇家父子都覺得王安石是個奸臣。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第二年,王安石官拜宰相),王安石變法正式開始。
王安石變法后,蘇轍是鐵桿的反對派。
蘇軾畫像
蘇軾比較復(fù)雜。
變法初期,蘇軾還是比較認(rèn)可新法的。
“凡荊公所變更者,初時,東坡亦欲為之”。
可當(dāng)新法引發(fā)一些問題后,蘇軾曾多次上書指出問題。
那時候,宋神宗和王安石變法輿論壓力非常大,聽不進(jìn)不同意見,兩人直接把蘇軾劃入了守舊派。
據(jù)史書記載,王安石主持變法期間,蘇軾先后四次公開反對新法。
第一次:
熙寧二年五月,王安石變革科舉制度,只經(jīng)義、論策取士,詩詞歌賦通通砍掉。
蘇軾不同意,大嘴巴噴個不停。
此時蘇軾只是殿中丞直史館,官位比王安石差太多。
王安石將蘇軾弄去開封府當(dāng)推官,讓他多干點(diǎn)實(shí)事,沒事少噴。
(注:開封府推官是個很重要的職務(wù),宋朝很多宰相都干過這個職務(wù),王安石還是很器重蘇軾的)
第二次:
這年十二月,蘇軾給宋神宗上書一封,正式對新法開炮。
王安石惡心壞了,“見而深惡之”。
但他空沒搭理蘇軾,你不就一張嘴嘛,你噴你的,我干我的。
第三次:
熙寧三年 (1070年) 三月,大宋舉行科舉考試,新黨呂惠卿擔(dān)任主考官,蘇軾擔(dān)任考官,有個叫葉祖洽的考生在答卷中迎合新法。
王安石和呂惠卿想讓他成為狀元。
蘇軾堅決不同意,罵道:
“祖洽詆祖宗以媚時君, 而魁多士,何以正風(fēng)化!”
宋神宗問王安石該怎么辦?
王安石這次沒有客氣,罵了蘇軾一頓:
“軾才亦高,但所學(xué)不正,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蕩至此。”
您別管他,蘇軾就是發(fā)牢騷而已。
果然,葉祖洽被點(diǎn)為狀元。
王安石想做什么,蘇軾根本攔不住。
第四次:
熙寧四年(1071年)三月,蘇軾又憋不住了,再給宋神宗上書一封,對新法大噴特噴,大罵王安石是奸臣賊子。
王安石一開始也沒當(dāng)回事,可蘇軾又玩了把騷操作。
蘇軾在主持一次考試的時候出了道題,就是皇帝和宰相要不要獨(dú)斷專行?
蘇軾歷史好啊,舉了歷史上幾個獨(dú)斷專行的例子。
晉武帝滅吳統(tǒng)一天下,苻堅伐晉身死國滅亡;齊桓公重用管仲成為霸主, 燕王噲寵信子之險些亡國。
呃,蘇軾其實(shí)就是借古諷今,大大咧咧地問,宋神宗和王安石是哪種。
王安石終于火了,直接將蘇軾貶到了杭州。
通過這四次交鋒,可以看出,王安石其實(shí)并沒有把蘇軾當(dāng)回事。
兩人權(quán)力和地位相差太大了,王安石一動真格,蘇軾就被收拾得很慘。
可惜,王安石變法遭到全天下人的反對。
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王安石被宋神宗罷免宰相之位,遭遇重大打擊。
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再次擔(dān)任宰相。
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又一次被罷相。
從此,王安石再也沒有起來過,被迫在南京養(yǎng)老。
這一次,王安石退得很徹底,一心在鐘山隱居,堅決不過問朝堂任何事情。
王安石唯一一次利用自己前宰相身份發(fā)揮作用,就是救蘇軾。
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著名的烏臺詩案爆發(fā),蘇軾被拿下。
八月十八日,蘇軾被關(guān)進(jìn)了御史臺監(jiān)獄。
因?yàn)樘K軾被人舉報寫詩諷刺宋神宗,欺君犯上。
很多人以為,宋朝不殺士大夫。
實(shí)際上,宋朝從來都沒有這條法律。
當(dāng)時,御史臺給蘇軾擬訂的處罰結(jié)果就是砍頭。
當(dāng)時,很多人都出面救蘇軾,也有很多人希望王安石能搭把手。
關(guān)鍵時刻,王安石非但沒有報復(fù)蘇軾,而且還給宋神宗寫了封信。
王安石說:
“豈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
最終,在王安石等人營救下,蘇軾沒有被殺,只是被貶。
王安石和蘇軾關(guān)系,有所緩和。
然后,當(dāng)王安石隱居鐘山八年后,金陵之會出現(xiàn)。
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這次相會,兩人共游鐘山,只談琴棋書畫,佛道文章,不談朝政大事,相處非常愉快。
王安石甚至勸蘇軾就在鐘山住下來,和他一起做伴。
蘇軾寫詩回答道,我早就想和你做鄰居了。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最終,由于種種原因,這年八月,蘇軾還是離開了南京。
臨行前,王安石寫了四首贈別詩送給蘇軾,并且對身邊夸獎蘇軾道:
“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王安石對蘇軾的欣賞和贊美,溢于言表。
王安石對蘇軾的欣賞和贊美,溢于言表。
可以說,王安石對蘇軾做到了問心無愧,他沒有半點(diǎn)對不起蘇軾。
宋哲宗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1086年5月21日),
由于新法被司馬光和高太后悉數(shù)盡廢,王安石悲憤不已,吐血而亡。
塵歸塵,土歸土,王安石在生命的最后,與蘇軾冰釋前嫌。
然而,王安石怎么也想不到蘇軾會對他做什么。
王安石死后,北宋朝廷按慣例要給王安石寫篇制文,總結(jié)王安石的一生。
此時,舊黨當(dāng)政,王安石被全盤否定。
而寫下為王安石寫制文的正是蘇軾。
蘇軾的文章寫的是真好。
王安石好的地方,他避重就輕,輕描淡寫;王安石不好的地方大書特書,濃墨重彩的寫。
整篇制文,基本否定了王安石,將王安石罵得夠嗆。
元祐三年 (1088年) 十二月,新黨發(fā)起反擊,請求讓王安石配享宋神宗。
舊黨知道,新黨這是要反撲。
蘇軾當(dāng)時就是舊黨領(lǐng)袖之一,舊黨在司馬光死后分為三派洛黨、蜀黨、朔黨。
蘇軾、蘇轍就是蜀黨領(lǐng)袖,蘇軾又上書兩封,將王安石罵了個狗血淋頭。
蘇軾徹底將王安石打成了奸臣,兩人在政治上格格不入。
四年前,蘇軾還在感嘆,“從公已覺十年遲”。
四年前,蘇軾卻擺出了一副與奸臣王安石勢不兩立的模樣。
政治,真就是玩變臉唄?
說來也是有趣,洛黨、蜀黨、朔黨三黨除了共同反對新黨,內(nèi)部矛盾重重,互相打壓排擠。
舊黨執(zhí)政后,新法盡廢,蘇軾又覺得新法有可取之處,反對盡廢新法。
結(jié)果蘇軾再次被貶。
蘇軾弄了個里外不是人,新黨對他恨之入骨;舊黨也很厭惡他。
但是有一點(diǎn),蘇軾和王安石成為了對立的兩面。
蘇軾劇照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蘇軾病逝。
蘇軾和王安石的恩怨糾葛并沒有結(jié)束。
每次宋朝要重用新法時,必定會抬高王安石時,貶低蘇軾;
而要打擊新法時,又抬高蘇軾,貶低王安石。
宋朝滅亡后,元明清三代,基本都是尊蘇貶王。
甚至在一些蘇軾的故事中,王安石都是大反派。比如元朝雜劇《蘇子瞻醉寫赤壁賦》、《蘇子瞻風(fēng)雪貶黃州》、《花間四友東坡夢》;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拗相公飲恨半山堂”;《醒世恒言》中的“蘇小妹三難新郎”,王安石都是蘇軾的死對頭,大反派。
事實(shí)上,真實(shí)歷史上的王安石和蘇軾卻不是像后世文人所寫的水火不容。
行文至此,食堂覺得王安石和蘇軾的金陵之會,實(shí)在是太溫馨了。
可金陵之會被所有人給遺忘了,包括蘇軾自己。
因?yàn)橐坏┤撕腿说慕煌鶕诫s了政治,往往都無法保持純潔溫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