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青年時代參加了意大利黨的革命活動,但同時又篤信上帝,牧師卡爾狄利用他的懺悔進行告密,致使他和他的戰(zhàn)友一起被捕入獄。后來他得知自己原來是自己最崇拜的神甫蒙泰尼里的私生子,非常痛苦,遂對上帝宗教產生了懷疑。又因戀人瓊瑪對他的誤解,認為是他主動出賣了同志,致使他出走南美洲,流亡十三年,遭遇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磨難。最后他成了一個瘸子,滿臉傷疤,但卻磨煉成了一名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后來他在一次武裝斗爭中,因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并遭槍殺。
“牛虻”所處為19世紀30-50年代,當時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侖侵入后,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又被分割為許多小國,南部是拿不勒斯王國。中部的西部地區(qū)包括意大利古都羅馬在內的為教皇國,統(tǒng)治者就是羅馬教皇本人。中部其余地區(qū)是塔斯加尼公國。由塔斯加尼公國略微向北,位于利古利安海沿岸的為狹小的魯加公國,它的北面是摩地那公國和帕馬公國。它們的西面和法國接界的是最后統(tǒng)一意大利的薩丁王國。而意大利最富饒的倫巴第和威尼斯,則被割給了奧地利帝國。
這些小國中,塔斯加尼、摩地那和帕馬三個公國的統(tǒng)治者都和奧地利皇室有著親戚關系,而以羅馬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教會,又是奧地利帝國的公開的同盟者。因此,奧地利帝國幾乎變成了整個意大利的主人。
意大利人并不甘心被統(tǒng)治,最初反對外來侵略者和獨裁統(tǒng)治的是早在拿破侖占領時期就建立的“燒炭黨”,他們曾兩次發(fā)動起義但都被奧地利鎮(zhèn)壓,很多領袖和中堅力量都被處決或流放。其中的一員,瑪志尼,于1830年被放逐到法國馬賽時,重建了秘密團體青年意大利黨。
青年意大利黨的目的就是要在意大利建立一個統(tǒng)一和獨立的共和國。它不僅打算驅逐奧地利人,還要推翻意大利的專制政權。這個黨給自己定下的信條就是“上帝和人民”。
該書作者艾捷爾·伏尼契(1864-1960)是英國左翼作家。出身在愛爾蘭科克市,早年曾在德國留學,1885年自柏林音樂學院學成歸國后結識了一些流亡在倫敦的各國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蘭革命活動家。這些對她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牛虻
主人公,原名亞瑟博爾頓,英國富商博爾頓的養(yǎng)子,生父為后來擔任紅衣主教的蒙泰尼里。早年曾身為神學院學生,家庭環(huán)境和他最初所受到的教育都決定了青少年時期的亞瑟是個篤信宗教、氣質憂郁、內心敏感、心地善良、單純誠實的人。這種敏感和憂郁來自家族遺傳,也來自母親封閉式的基督教育,還有他特殊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相對富裕和封閉的家庭環(huán)境也使亞瑟從小衣食無憂,不知生活的艱辛和世事的險惡,這又對使得他對于任何人都充滿友善和信任。或許如果沒有和意大利革命黨相遇,如果蒙太尼里沒有接到來自羅馬的升任主教的命令,亞瑟很有可能在神學院畢業(yè)之后去做一個虔誠的教士。但深奧的神學理論和煩瑣的宗教儀式畢竟不能填補少年的精神空虛,革命黨的政治理想讓他感到只有參加革命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然而是他性格中的這種憂郁和敏感使得他嫉妒瓊瑪?shù)哪杏?、同為革命同志的波拉,同樣又是他的單純和信任讓他在向神父懺悔愛情時,泄露了革命黨人的秘密而鑄成了終身大錯。
從一個一心追隨革命的熱血青年,一下子成為遭受所有革命同伴唾棄的叛徒,包括自己心愛的女人。 更為可怕的是,亞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景仰著的蒙太尼里神父竟是自己的生身父親。無論在眼中還是在心中,亞瑟都視蒙太尼里為真正的上帝,然而,這個上帝卻是一個騙子!所有的一切,徹底摧毀了亞瑟的理想和信仰。激憤之下,亞瑟用鐵錘砸爛了上帝的塑像。將自己的心靈放逐到無邊的黑暗之中!在經過十三年的自我放逐之后,亞瑟成為了“牛虻”,要向所有的人揭露上帝的欺騙性、并與基督教教會做最堅決的斗爭的牛虻。
牛虻之所以被讀者視為英雄人物,不僅因為他為了意大利的解放而奮斗終身,更是因為他戰(zhàn)勝了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難以戰(zhàn)勝的敵人—自我。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牛虻并非當真毫無恐懼,當他最后一次在獄中與蒙太尼里相見時,他是多么希望父親能夠把他救出牢籠,但是父親的拒絕使他徹底絕望。牛蛇知道自己將要作為獻祭的犧牲被喂給蒙太尼里那個饑餓的上帝,他在蒙太尼里的哭聲中戰(zhàn)栗起來。但在與恐懼的戰(zhàn)斗中,他一步步地完成了心靈的蛻變。所以當他站在刑場上,命令士兵為自己執(zhí)行死刑的舉動正是他最高也是最后的勝利。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個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運折磨的人。他深愛過兩個人——父親蒙太尼里和高潔的女人瓊瑪。他的內心承受了非人的煉獄般的折磨。他給我們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該為什么活著。
牛虻最后在遺書里寫下的一段話,至今成為經典:我沒想到他們這么快就重新動用審訊和處決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們這些留下來的人團結起來,就會給他們猛烈的反擊,你們將會實現(xiàn)為之奮斗的宏偉大業(yè)。至于我,對待死亡將會懷著輕松的心情,走進院子,就像是一個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經完成了我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經徹底完成了這份工作的證明。他們殺了我,因為他們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終生只愛一個人
她,瓊瑪——牛虻在亞瑟時代就對她心生愛慕,只可惜由于無意中泄露了組織秘密,被視為叛徒。瓊瑪?shù)囊挥浂獯蛩榱藖喩男?,他的愛情也從此暗淡下來?3年后,當亞瑟化作牛虻歸來,身心俱已大變。他記恨瓊瑪對他的傷害,即使在她面前內心再次強烈地翻滾著愛情,也不承認自己就是曾經的亞瑟,這種殘酷的折磨讓瓊瑪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內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給瓊瑪留下一封告別信,承認了自己的身份,那種撕心裂肺的愛情讓瓊瑪悲痛欲絕?!霸谀氵€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時,瓊瑪,我就愛你。那時你穿著方格花布連衣裙,系著一塊皺巴巴的圍脖,扎著一根辮子拖在身后。我仍舊愛你”。
牛虻:也有另一場糾葛
她,吉達——一個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她在對牛虻的瘋狂愛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場合,某些需要時的陪襯。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僅要占有牛虻的肉體,還要爭取他的靈魂。可是,牛虻的靈魂除了屬于革命,屬于自己的信仰,還屬于暗戀他的瓊瑪——他的同志和戰(zhàn)友。這就注定了無論做什么,怎樣做,吉達都是和悲劇連為一體的。
她雖然指責革命搶走了她的情人,卻直截了當?shù)攸c破牛虻感情的 真正指向——不是革命同志,不是抽象化的人民,甚至于不是關系微妙的瓊瑪,而只是蒙泰尼里。然而在牛虻復雜濃重的感情輪盤中,并沒有一根指針是指向她的,所以這美麗感性的姑娘雖然真的愛他,卻必須離開他 ?!拔沂且粋€女人,我是愛過你的,就為了這個緣故,我不愿意再做你的婊子了?!?/p>
牛虻:殘酷“封鎖”父愛
他,蒙太尼里——曾是他的榜樣和偶像,他曾立志長大后要成為他那樣的人。但他沒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親,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這種毀滅性的打擊讓亞瑟的信仰徹底崩潰。這一事件也直接決定了亞瑟時代的結束。他留給這位“敬愛的神父”一個投海自殺的假象,讓這位“父親”的內心多年來一直浸泡在靈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們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經在各自信仰的極端沖突中痙攣與壓抑。父親最后目睹了兒子的死亡,但他的靈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隨兒子而去。
蒙泰尼里,紅衣主教,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對世界充滿著關愛,他反對戰(zhàn)爭, 希望用宗教拯救世界,他渴望兒子的親情卻不能得到,他的內心充滿矛盾與掙扎。
《牛虻》一書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tǒng)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tǒng)一的斗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
小說主人公亞瑟的成長是通過各種矛盾沖突來表現(xiàn)的。這種矛盾沖突主要包括父子關系、宗教信仰兩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在亞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關系上。開始時,亞瑟并不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親,而只是把他當作慈愛可親、堪予信任的神父。當時的亞瑟受到了爭取民族解放獨立思想的影響,在跟神父的討論中堅持認為:做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與一個為意大利獨立而奮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兩者在當時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父對這種天真的想法十分擔心,他寄希望于將來能偷偷打消會導致亞瑟反教會統(tǒng)治的危險思想。然而亞瑟對神父因父子私情而產生的寬容卻作了錯誤的理解,認為宗教與革命是可以統(tǒng)一的,并且不恰當?shù)匕焉窀缚醋魇墙虝y(tǒng)治的代表。由于這一錯覺,當新神父到來時,他立即遭受懲罰:他和所有的革命黨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兒時女友瓊瑪給他一記耳光,人家告訴他新神父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親時,他那天真的幻覺才痛苦地消散。他開始認識到民族獨立與教會統(tǒng)治是勢不兩立的。這次挫折對亞瑟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同時又是火中鳳凰的新生。因此,亞瑟自殺這一情節(jié)安排有良好的藝術效果,是小說的精華所在。從此之后,亞瑟再也不是舊“亞瑟”了,他變成了“牛虻”。
“牛虻”一詞是小說的核心意象和文學原型。為何選擇這樣一種看似嗡嗡討厭的蠅蟲作為主人公的名字?說法有二,一是神話寓意,在牛虻被處決,牛虻留給女友瓊瑪?shù)男≡娬墙忾_“牛虻之謎”的鑰匙。希臘神話中,萬神之王宙斯愛上河神之女伊俄,由于懼怕天后赫拉的報復,便將美女伊俄化身為一只白牛放逐于天河之濱。嫉妒成性的天后派出一只牛虻去攻擊牛犢,使她顛沛流離,奔跑過半個世界。最后受盡磨難的伊俄來到非洲埃及,才恢復了人形。天后指派的“牛虻”無疑充滿著“嫉妒與復仇”的意味,這暗合了小說的主旨以及故事發(fā)展過程。二是哲學寓意,“西方哲學之父”蘇格拉底是一位著名的街頭演說家,他擅長激發(fā)出人們自身所蘊含的知錯和糾錯能力,即理性。這無疑對當時的雅典統(tǒng)治者構成了一種實際的威脅。于是,當局以“褻瀆神和毒害青年”兩項罪名,將這位七十歲高齡的麻煩制造者送上法庭。面對五百人庭,蘇格拉底發(fā)表了最后的申辯。他說,如今,雅典如昏睡中的駿馬,我就是一只不斷叮咬它、使它警醒的牛虻! 當然,雅典這匹“昏睡中的駿馬”既不能理解、也不肯原諒蘇格拉底這只奮不顧身、充滿智慧的“牛虻”。雅典人最終判處他死刑。這也隱喻著主人公的悲劇。
伏尼契以“牛虻”作為新生亞瑟的名字,意味著他將是一個堅定的反教會統(tǒng)治的革命者。果然,當“牛虻”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時,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飽經憂患、意志堅強、機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對革命的無限忠誠激起讀者對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結尾對牛虻慷慨就義的描寫,則是特別精彩的一筆。
主人公從亞瑟到牛虻的轉變可以說是全面的,從外形、氣質、思想到言行舉止,但對于這一轉變的過程并未有多少提及,而僅僅在卷二中,用一句“十三年后”代替,固然留給了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但也難免有遺珠之憾甚至使人疑竇叢生。后來作者特地為此創(chuàng)作了《牛虻在流亡中》,補全了這一部分。
《牛虻》1897年在英國出版,在本國文學界一直默默無聞。但在我國自1953年翻譯出版后,發(fā)行量達 100 多萬冊,是當年中國最暢銷的翻譯小說,與 《 簡 ·愛》和《 紅與 黑 》并列成為當時最轟動中國的三大外 國 經 典 文 學 名 著 。文學作品在本國籍籍無名反而在國外出色在文學史上并不多見,原因之一當與當時中國青年所持的文學觀念和思想傾向有關,他們樂于閱讀革命志士傳奇式的故事,學習并且仿效那些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為人民而戰(zhàn)斗的英雄形象。
不過具有諷刺味道的是,隨著中蘇交惡,于1957年被巴人冠以“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總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義的”的《牛虻》受到嚴厲批判,自1959年停止印刷(當然停止印刷還有當時國內經濟日漸困難的原因)。但民間的流傳從未停止,《牛虻》仍是青年中最熱門的讀物之一。在1977年開傷痕文學先聲的小說《班主任》中,作者劉心武將《牛虻》用作“文革”禁書的代表。1978年4月,為緩解“文革”禁錮導致的嚴重書荒而重新印刷的三十五種經典名著(其中外文名著十六種)中,《牛虻》即是其中之一。1979年和1980年,這本書以二十萬冊的印量各重印一次,充分反映了當時暢銷的程度。到1981年12月第十四次印刷時,《牛虻》的累計印數(shù)已達到一百六十三萬多冊。可想見其在當時的影響力。
出版年 | 譯者 | 出版社 |
---|---|---|
1953年 | 李俍民 |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
1995年 | 古緒滿 | 譯林出版社 |
1995年 | 蔡慧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艾捷爾·麗蓮·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1864年生于愛爾蘭科克市。原姓蒲爾,父親喬治·蒲爾是個數(shù)學家。她早年喪父,隨母由愛爾蘭遷居倫敦。1882年,她得到親友的一筆遺贈,只身前往德國求學;1885年畢業(yè)于柏林音樂學院; 其間還曾在柏林大學聽講斯拉夫學課程。1887年蒲爾學成歸國,在倫敦結識了流亡在此的各國革命者。其中俄國民粹派作家克拉甫欽斯基(筆名為斯吉普涅雅克)對她影響最大。在他的鼓勵下,她曾前往俄國游歷兩年,她和俄羅斯與波蘭的革命團體有過聯(lián)系。1892年,她和一個受過她幫助、后來從流放地逃到倫敦的波蘭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結婚。夫婦一起積極參與俄國流亡者的活動。伏尼契擔任了流亡者辦的《自由俄羅斯》雜志的編輯,她還出版了《俄羅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譯介紹了果戈理和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還結識了普列漢諾夫、札蘇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