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土地承包到戶,至今已三十九年,幾十年來,在這塊土地上,有奮斗的汗水,也有諸多的思考,筆者想從分田到戶,播種希望,土地流轉三個方面,以切身經歷,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這個波瀾壯闊的農村改革歷程作一個簡要的回顧,并對農村改革談一些個人的體會和思考,不妥之處請文友指正)。土地承包家里這五畝承包地,是1982年包產到戶時分的,地畛子并不算長,兩頭都有路,離家也就隔了條河。當年分地時是按人平均分配的,后來組上作過幾次調整,家里人口也有減有增,地畝也在調整中隨之變動。但每次都是小調整,大穩(wěn)定,這塊地就一直穩(wěn)定下來,屈指已耕種了39年。
一家人在這塊地上收種交替,秋夏輪作,風霜雨雪,年年播種希望,歲歲收獲喜悅,它的每一寸肌膚還有它的脾性真是太熟悉了。
今年收完麥子,在猶豫了幾天后,還是依依不舍的把它以每年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了出去。但內心深處的土地情緣還時不時隱隱作痛。
回憶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農村以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拉開大幕。分田到戶就是農村改革的顯著特征。起初,我們這些年輕人對生產隊大集體勞動生活還真有幾分留戀,但分田到戶是大勢所趨,從安徽小崗村那幾十枚手印按下去之后開始,包產到戶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國。我們小隊是全鄉(xiāng)的包產到戶試點,為了加快步伐推進,鄉(xiāng)村派來的工作組白天晚上召開社員大會,研究討論分地方案。當時還是大多數(shù)人愿意分,因為大鍋飯實在是維持不下去了。
60多個農戶,300多口人,100多勞力組成的大集體生產模式,勞動與收益關系不直接,人出勤不出力,混天天,磨洋工,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人心散了,便難以聚攏。大家都覺得生產條件不錯,地平水淺,離城不遠,沒有三尺高的塄坎,就是打的糧年年不夠吃,日子過的很稀黃。解放初搞土改,生產資料都入社歸集體所有,剛開始人們的積極性高漲,對”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钡让篮们熬俺錆M希望。從初級社,高級社到人民公社,只是多年的功夫便實現(xiàn)了。之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電燈代替了昏暗的煤油燈,人力水車變成了水泵。集中力量辦大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興修水利,發(fā)展農電和農業(yè)機械,推廣農業(yè)科技,這些,都為農村后來發(fā)展鋪好了路。
“隊為基礎,三級所有”的經濟制度是那個時代農村的鮮明特征。到70年代末,公社有農機站,農技站,水管站,村上也有農機站,醫(yī)療站,代銷店,農場等。生產隊都有飼養(yǎng)室,保管室,農機房,不少還有菜房,豆腐坊。每個小隊有隊長,副隊長,婦女隊長,會計,出納,保管,記工員。土地集體所有,統(tǒng)一耕種,收益按勞分配。年中預算,年終決算。錢糧按人份和勞份分配,既照顧缺勞戶的基本生活,又兼顧多勞多得的公平原則。每個勞力每天參加勞動按能力和勞動態(tài)度都經社員大會評定有底分(每勞動一天的標準分),男勞力一般有10分,9.7分,9.5分,9分。女勞力則最高7分,依次相應減少。當然,有些特殊活路則實行計量工分,如打土坯,拉糞,拉土等。出勤有專職記工員,每天三晌逐人登記,每個社員都有一個勞動手冊,每天晚上記工員給社員將出勤記入手冊。累計工分用來分糧分錢。我高中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勞動,當過記工員,會計,隊長,親身經歷了那段令人難以忘懷的芳華歲月,對生產隊有很深的感情,當生產隊解散時,那種無奈和留戀是發(fā)自內心的。
分田到戶是從春節(jié)過后開始的。圍繞分不分,怎樣分,白天黑夜開社員會統(tǒng)一思想,討論方案。因為我們小隊是全鄉(xiāng)包產到戶的試點,要拿出經驗指導全鄉(xiāng)十個村的工作,所以必須成功,不許失敗。為此,鄉(xiāng)村都派了工作組。每次社員大會都有激烈爭論,那些從舊社會過來的父輩們對土地有著太深的感情,他們也深知隊上的土地那個地方的好,那個地方的差。以后這地分到戶要種好糧食,土地的優(yōu)劣至關重要,人人都理所當然關注耕地分配的事。
經過大半個月的爭論,土地承包方案終于出臺了。所有土地分為三等,二等地一畝實分一畝,一等地一畝實分九分五厘,三等地一畝實分一畝零五厘。三百多畝地按戶口在冊人數(shù)均分。全隊土地確定好起止次序,然后召開社員大會,抓鬮排序。每戶除保留用來做場的土地及門前屋后不宜分配的邊角地外,大田基本一戶一塊,避免了土地過于分散,不便耕作的弊端。隨后牲畜及其他生產資料都折價進行了分配和變賣。飼養(yǎng)室,保管室,糧食倉庫等建筑先后公開議價競買。這些具有集體象征的建筑,相繼消失。有人曾經感慨到:“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實家庭承包經營,只是生產經營模式的轉變,與舊社會的土地私有制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從形式上看分田單干了,但實際上土地集體所有的屬性沒有變,只是取消了生產隊這個基本單位,化整為零,實行家庭經營。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最基本的經營單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家庭是既有血緣關系,又無法分割的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分子,每個家庭成員對于家庭都是最鐵桿最無私的服從者和維護者。解決大鍋飯責任不清,動力不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實行家庭經營,讓勞動付出與勞動收益直接化,是進是退,已被歷史所證明。
一夜之間,運行了30年的大集體生產模式從此被家庭承包經營取而代之。正如當年有句順口溜說的:“包產到了戶,家家有干部,男的當隊長,女的管財務”。
那年,在麥子收割前土地已劃分到位,給每戶承包地都栽上了界樁,麥子收割后,秋田就各種各的。我家當時七口人,分到了7.5畝承包地。
分田到戶后,在隊里中心位置掛著的用來打上工鈴的鋼板從此就失去了那清脆悅耳的聲音,這曾經一天三晌召喚人們上工的鈴聲的銷聲匿跡,代表著一個時期的悄然結束。熟悉的田地里,那種男女勞力在田間一字兒排開勞作的場面再也看不到了。
(未完待續(xù),下一章:播種希望)
作者簡介
趙小明,(網名:清風明月),寶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鳳翔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近年來在《中國糧食經濟》《糧油市場報》《寶雞日報》《雍州文學》《時光撿漏》等報刊和網絡文學平臺發(fā)表作品數(shù)十篇,有多篇散文在文學平臺獲獎。
▼精彩回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