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上古傳說炎帝(神農(nóng)氏)和黃帝(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后裔。漢族別稱“漢人”“ 華人”“唐人”“ 秦人”等。近代以后,“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漢”最早是指水。從字源解,漢字由“水”“或”(國的本字)和“大”三部分組成,合起來的意思是“國之大水”。這里的“國之大水”實際上指的是漢水,也稱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遠古時稱漢?!睹献印る墓稀?說:堯時大水成災,禹治水,“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這里的漢就是漢水。
《尚書·禹貢》說:“嶓冢()導漾()東流為漢?!笔钦f漢水從今陜西寧強縣嶓冢山流出,初出山時稱漾水,而后向東南經(jīng)沔縣,向東經(jīng)褒城縣,合流為漢水。漢水在今湖北武漢匯入長江。其入江口的漢口,古稱漢皋,唐時為夏口,也稱沔口。漢口地處水陸交通樞紐,為“九省通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柳宗元少年時隨父經(jīng)歷的抗藩戰(zhàn)事就是在這個夏口。
黃河流域,是中國華夏的發(fā)祥地。從民族起源說,我國上古時代華夏族起于黃河流域一帶,文化發(fā)達,歷史悠久,史稱中華。按古人的認知,華夏族的建國之地,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當時人把周圍的其他民族地區(qū)稱為四方蠻夷。到后來中國就成了我國的專稱。中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也泛指中原各諸侯國。所謂中原之地,開始時僅指今天的河南一帶。夏以后,古華夏人向黃河中下游擴展,包括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山東等地,還是以北方為主。往南去,到長江流域,那是后來的事。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說:“根據(jù)古書所記載的古代傳說,上古之時,古人逐水草而居。就有三個大的氏族部落,進入到黃河的中、下游流域。一是西方來的,以'炎帝為首的氏族部落;二是東方來的夷人氏族部落,以'蚩尤為首領(lǐng);三是西北來的,以'黃帝為首的氏族部落。”炎帝是神農(nóng)氏,黃帝是軒轅氏,蚩尤是夷人,人稱九黎族。傳說古時發(fā)生過黃炎兩部聯(lián)合和蚩尤的戰(zhàn)爭,蚩尤被黃帝打敗后,一部分蚩尤族人退到南方荊楚一帶,和當?shù)孛缛撕托U族人合居下來。按顧頡剛的說法:“春秋時代,黃河兩邊的古人民,自稱'諸夏或'華夏。有時單稱一字,'華或'夏。所以,'華夏就是漢族之老祖?!蔽覀兘裉煺f的“中華”和“炎黃之孫”都是從這里演變而來的。
大家知曉的夏、周王朝,原來都是羌人。統(tǒng)一六國的秦王朝是鳥夷人。楚國是南蠻人建立的國家。翦伯贊說:“早在殷代就有一些南蠻部落進入中原,史稱荊蠻。在春秋戰(zhàn)國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楚人已經(jīng)完全和中原地區(qū)的居民同化了?!睆脑疾柯溲葑?yōu)榘顕?,應在三代以前。“大曰邦,小曰國?!眰髡f禹塗山之會,諸侯執(zhí)玉帛者不計其數(shù),史有萬邦之國的說法。至商湯時還存3000余國。武王伐紂,說統(tǒng)諸侯1773國。《周禮·天官·太宰》說的“以佐王(指周王)治邦國”,就是指周朝的這種情形。大量史料已證明,漢民族不是一個純血統(tǒng)的民族,而是古代華夏人與其他眾多少數(shù)民族混血形成的。三代(夏商周),以至更早的遠古社會,沒有漢族一說。古時流傳的三皇五帝,以至后來的堯舜禹,按現(xiàn)在的眼光看,也應都是一些少數(shù)民族。而且那時的人,包括先秦時期,并沒有后來人那么強烈的民族意識。
古代華夏人與漢民族有傳承關(guān)系,但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民族概念。據(jù)史料記載,周初時的1800多個邦國,隨著諸侯的兼并,至春秋時可考的邦國僅存一百數(shù)十國。后來到戰(zhàn)國時代,諸侯爭霸,兼并加劇,便只剩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雄并峙了。到秦漢時代,多民族的邦國,經(jīng)過反復的兼并和整合,由部族的聯(lián)合到了統(tǒng)一的民族。至此,古代北方華夏民族經(jīng)過長期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不斷相并、相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民族。
歷史上用漢稱族名,應始自漢代。至于劉邦為什么用“漢”字做朝代的標志,《漢書·高祖紀》論贊云:“漢世本系,出自唐(堯)帝。”這是從中華民族沿革來說的。據(jù)史料分析,不外還有兩層原因:一是劉邦曾據(jù)漢中,被項羽封為漢王。劉邦“自漢中行威德”,奪取了政權(quán)。另一方面,從疆域范圍和氣勢來看,漢比秦大?!稘h書·陸賈傳》說:“皇帝(劉邦)……繼五帝三王之業(yè),統(tǒng)天下,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開辟以來)未始有也。” 《漢書·高祖紀》說:“漢王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陽。”對此,《史記·高祖紀》漢五年正義解釋說:“氾水在濟陰界,取其氾愛弘大而潤下。”所以我們推想,用漢稱國,應與水,與大相關(guān)。漢朝自稱自己為漢人,以大漢族和大漢王朝自傲。班固《漢書·匈奴傳下》:“近西羌保塞,于漢人交通?!睗h代,漢民族與其他族群的區(qū)隔是非常清楚的?!掇o源》“漢”字解,列有62個條目,大多都與漢代有關(guān)。
說到民族,這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漢民族的形成是一個很漫長的歷史過程。其實早先就是一群人聚居在一起。可能是有血源關(guān)系的一群人,也可能是烏合之眾。古人造族字的本意,是表示在旗巾下匯聚了許多手拿弓箭的人。這大概是原始部落吧!共同的生存環(huán)境,相近和相同的生活習俗,加之語言、文字的接近和同一,逐漸形成了共同認知的漢民族。
漢代是唐以前中國最強大的一個王朝,故唐人多以漢代唐。唐代人也自稱自己為唐人,也就是中國人。這時人們的民族認同感更強了。從史書上看,唐人歷來受人敬重?!端问贰っ总纻鳌氛f:“冠服效唐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鼻逋跏慷G《池北偶談》說:“昔予在禮部,見四譯進貢之使,或謂中國為漢人,或曰唐人。謂唐人者,如荷蘭、暹羅(泰國的舊稱)諸國。蓋自唐始通中國,故相沿云爾?!?/p>
大家知道,李唐王朝的皇室有鮮卑民族的血統(tǒng),雖然歷來史家有爭議,但從已有的史料看,起碼也是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的混血。我國南北朝至隋唐間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不同民族通婚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李淵、李世民父子說自己是隴西郡望,冒托西涼嫡系,還編造說自己是道家始祖李耳之后。胡人入中國時,被華人歧視,李世民忌諱別人說他是胡人,而當時有個和尚卻不知趣地勸李世民不要承認自己是老聃(,老子)的李姓,說:“陛下之李出鮮卑拓跋達阇,與隴西之李無關(guān)?!彼胱尷钍烂袷潞?,誰知拍錯了馬屁,觸犯了李唐怕人說不是漢傳正統(tǒng)的大忌,結(jié)果被貶放到遠州(今四川松潘縣西北)。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漢民族對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作為維系民族紐帶的語言,也是與民族形成和發(fā)展同步的。王力《漢語史稿》說:“漢語由漢族得名。漢族由漢朝得名?!迸c漢民族形成一樣,“商代的'漢語嚴格地說,還不能稱為'漢語”。后來的漢語是從早期語言脫胎變化來的。
大家熟悉的唐代詩人中,白居易是龜茲人,元稹是鮮卑人,劉禹錫是匈奴人。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隋唐時期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漢族,實際是十六國以來北方和西北方許多落后族與漢族融化而成的漢族”。長期積淀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心理,使?jié)h民族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親和力。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說:“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彪m然這里不免有詩人的浪漫和夸張,但漢文化的影響,正如詩歌“天威卷地過黃河”的氣勢,奔涌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它將帶著中華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