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羅爾,1948年8月15日
生命就是一個在關系中不斷運動的過程。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關系,我們就會產生困惑,就會有掙扎,我們做出的努力就會徒勞無功。了解我們所說的關系是什么很重要,因為社會就是由這些關系組成的,沒有人可以孤立生存,也沒有什么物體可以孤立存在,凡是被孤立的都不會長久。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什么是關系?要了解人類之間的關系——無論親疏——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都得從了解其存在的整個過程入手,同時還要了解相互束縛和獨立之間的沖突。由此,我們必須仔細審視我們所說的關系到底是什么。我們當前所處的關系就是一個不斷孤立的過程,所以我們才會沖突不斷。你和妻子的關系以及你和社會的關系都是這種孤立過程的產物。我這里所說的孤立指的是我們這些人一直都在尋求安全感和滿足感,都在謀求權力。
不過,在與他人產生關系時,我們所尋求的是個人得到滿足。不論你是從一個國家還是從一個個體那里尋求舒適感和安全感,都必定會產生孤立,有孤立就會有沖突。對任何事物只要有所抗拒,就必然會在自身和所抗拒的事物之間引發(fā)一系列的沖突。而且人們之間的大多數關系都是某種形式的對抗,因此由我們組成的社會就會不可避免地助長孤立,而在這種孤立過程中和過程外都會有沖突。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審視關系,因為它就在我們生活中發(fā)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我的一舉一動、我的思想和感覺以及我的目的和意圖,都會讓我與他人產生關系,這些關系我們稱之為社會。沒有關系的社會是不存在的;在高談闊論民族獨立等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個體之間的關系。
現在審視一下我們的生活,審視一下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我們會發(fā)現這種關系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孤立的過程。我們并不是真的關心他人;雖然我們可能滔滔不絕地談論別人,但其實我們并不關心他們。我們之所以與他人發(fā)生聯系,是因為這種關系能使我們高興,能給我們提供一個避風港,能不斷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一旦關系中出現了令我們不安的干擾因素,我們便會果斷丟棄這段關系。換言之,只有當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一段關系才能維持。這樣說可能會很刺耳,但是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會發(fā)現這是事實;逃避事實就等于活在愚昧當中不能自拔,這樣自然就不會有正確的關系。
如果認真審視各自的生活并仔細檢查各種關系,我們會發(fā)現其實關系就是一個不斷修筑防御他人之墻的過程。無論這堵墻是心理層面的芥蒂,還是物質或經濟層面的防備,抑或是出于捍衛(wèi)整個民族,我們通常都選擇不斷地加固這堵墻,而且老老實實地躲在墻后。如果一直躲在墻后,把自己孤立起來,我們和別人之間就不會有交際。我們喜歡居于密閉的空間,因為這樣更有安全感,讓我們覺得更滿足。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混亂——那么多的悲傷、痛苦和戰(zhàn)火,以及大規(guī)模的破壞和各種苦難——這些都是我們極力想躲避的,所以我們都選擇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建構的安全的心理空間內。因此,對大多數人而言,關系就是一個孤立的過程,顯然在這種關系的基礎上建立的社會必然也是孤立的。全球的每個角落都是這樣。你站在堅固的封閉之墻后面向墻外張開雙手,然后就將其稱為國際主義、兄弟情誼或者其他什么。但事實怎樣呢?主權政府照舊存在,軍隊照舊存在。換言之,你以為你可以創(chuàng)造世界大同,帶來世界和平,但是基于你自身的各種局限性,這些是不可能實現的。無論是國防界限、不同的經濟利益劃分,還是宗教差異,抑或社會風俗的迥異,只要區(qū)分的界限存在一天,世界和平就只能是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
現在我們說孤立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爭取權力的過程,無論是爭取個人權力,還是為民族或國家爭取權力,這個過程都會伴隨著孤立。原因是,爭取權力和地位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種分離主義。畢竟,大家都對權力和地位趨之若鶩,不是嗎?不論是在家、在辦公室還是在政府機構,人人都想擁有權力,從而掌控他人。人人都在追逐權勢,這樣的社會必然只能依托于權力、軍事、工業(yè)、經濟等,這也是顯而易見的。追逐權力的實質不就是在搞分離嗎?我認為弄清楚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想要一個和平的世界,希望沒有紛飛的戰(zhàn)火,沒有駭人的破壞,也沒有無邊的苦難,那么人類就必須理解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論你是何種身份——也許你是首相、州長、律師或者僅僅是家里的丈夫或妻子——只要你有欲望去掌控、去強制、去攬權或去增強個人影響力,社會就必然是這個分離過程的產物,因為權力的本質就是孤立和分離。
一個有愛心的、善良的人是不會想著去爭取權力的,因而這樣的人不應該局限于某個民族或國家,或局限于某種旗幟,他不需要什么旗幟。但一個人若想取得權力,無論是從官僚機構謀取,還是從他所謂的上帝那里獲得——這里上帝只是他的一種自我投射罷了——他都逃脫不了這個分離的過程。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人們追逐權力的過程其實就是尋求自我封閉的過程。每個人都在爭取權位,尋求相應的安全感。只要這樣的念頭存在,社會就必然會有分離。有權力追逐的地方,就會有孤立,被孤立者就一定會制造沖突。而全世界正在上演這樣的一幕。每個群體在爭取權力的同時也在孤立自己。這就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產生的過程,而這些主義最終會導致戰(zhàn)爭或破壞。
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類便不可能生存;只要關系建立在權力欲望和征服欲望的基礎上,就必然伴隨著孤立,孤立就會導致沖突。沒有什么可以在孤立中生存,國家、民族或個人都不例外。然而人們又通過各種渠道謀取權力,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孤立。民族主義者就是禍源之一,因為他們打著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旗號,悄然筑起了隔離的銅墻鐵壁。他們如此認同自己的國家,于是就筑起墻來以示有別。如果你筑起一座高墻來防備外界,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外界必然會不斷地向你的高墻發(fā)起進攻。你抵抗什么,就說明你與什么存在沖突。所以說民族主義是一個不斷孤立的過程,是追逐權力的產物,因而不可能給世界帶來和平。一個信奉民族主義的人還大談什么兄弟情誼,根本就是在說謊,他本身就生活在矛盾之中。
我們的世界必須擁有和平,否則人類會被毀滅。有些人選擇逃避,但如果我們不解決和平這個大問題,將會面臨更大規(guī)模的破壞。和平并不是不切實際的理想,理想都是虛幻的。我們必須了解事實,但是在了解事實的過程中,我們的雙眼會被一種我們稱為理想的幻想蒙蔽。事實上,人人都想謀求權力,獲取頭銜。而所有的這些都是打著善意的幌子,通過各種形式巧立名目以掩蓋其真實意圖。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它并不是一個理論層面的問題,也不容拖延;很顯然災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起來。就算災難明天不來,明年或者未來某個時間也會來,因為現在分離的勢頭就在眼前。對此抱認真態(tài)度的人們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個根源就是:個體對權力無止境的追逐,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拉幫結派組成一個個團體、種族或民族。
現在我們來想一下這個問題: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的人們能不能不追名逐利,不貪圖權力、地位和權威?很顯然,人們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當個人不再把自己歸于一個更大的集體時就能做到這一點。這里可以歸屬的更大集體指的是黨派、國家、種族、宗教,對某一集體的認同過程其實就是在謀取權力。你之所以要歸屬于某個更大的集體,是因為你自身作為一個個體極其空虛無聊,而且脆弱得不堪一擊。想要依附于更大集體的欲望就是想要謀取權力。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我們說民族主義或任何公共精神就是這個世界的禍源;歸根結底,這其實就是謀求權力。所以說理解生活、理解關系的要義就是要挖掘每個人是受什么動機驅使的;正所謂,動機決定環(huán)境。不同的動機帶來不同的結果,比如有的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有的帶來的卻是無盡的破壞。因此很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我們的世界正處于苦難中,正在遭受破壞。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我們有意或無意追求權力的行為其實就是在助長這種破壞的氣焰,因此我們與社會的關系必然會沖突不斷。
追求權力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它不單單是指地位和財富的獲得。想要揚名立萬也是其中一種,因為這個過程會伴隨著孤立,進而就會產生沖突。單靠政府立法來約束人們收效甚微,除非每個人都能真正了解自己做事的動機和目的,因為內因的作用大于外因。表面上你可以建造一幢和平的大樓,但是這幢大樓真正的運營者卻可以隨意改造它。所以說那些立志要建設新文明,創(chuàng)造新社會、新國度的人們首先要深刻地了解自身,這一點至關重要。當我們開始了解自身,意識到內心的種種起伏波動時,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的動機是什么,我們有何意圖,其背后隱藏著哪些危機;意識到了這些,變革才有可能發(fā)生。只有停止追逐權力的步伐,我們才有重生的可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設新文明,我們的社會才不會建構于沖突之上,而是充滿理解和包容。關系就是一個讓人不斷揭示自我的過程,如果不能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內心和思維方式,而是單純去建立外在的秩序、體系或一套狡猾的準則,這實際上毫無意義。
因此,關系之要義在于對自身有清楚的認識。這樣,關系就不再是一個自我孤立的過程,而成了一種運動,在運動中你能逐漸地發(fā)現自己的動機,看清自己的思想,明白自己的追求;這些發(fā)現才是解放和改革的開端。唯有這種即時的變革才能使世界發(fā)生徹底的、根本性的革命,而這樣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禁錮于孤立高墻內的革命算不上革命。只有將這堵孤立之墻推倒,只有當你不再追逐權力時,才會有真正的革命。
長按關注
題圖作者:A.L.Crego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