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辨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辨病位,即表里病位與具體病位;一是辨病性,即寒熱屬性與虛實屬性。
辨病位
辨病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病變的表里病位,即表、半表半里、里三個不同的表里病位;一是確定病變的具體病位,即清竅、臟腑、經絡關節(jié)等各種不同的具體病位。
1.表證 屬外感病的初期,為病變開始階段,病位在表,病變較輕,容易治療。由于外邪既可單途徑侵入,也可通過雙途徑同時而入,且具首先襲表,與季節(jié)、環(huán)境有關,可單獨或夾雜為病等致病特點,因此,外邪侵襲人體后,可引發(fā)清竅、臟腑、經絡關節(jié)等各個不同部位與臟腑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表證。病理機制是衛(wèi)外失職,正邪相爭,開合失司。臨床以發(fā)熱與惡寒同時出現為特征。
2.半表半里證 屬外感病的前期,為病變進一步發(fā)展階段。多由表證失治誤治,或邪氣直接侵襲所致。就病位而言,雖有寒熱表現,并常涉及咽喉、肺、胃、腸、膽等不同部位與臟腑,出現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眩,咽喉腫痛,咳嗽,咳痰,脘痞腹脹,惡心,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腸鳴腹瀉,大便秘結或心下拘急疼痛等癥狀,但仍屬半表半里證,既與表證不同,又與里證有別。病理機制為正邪分爭,氣機不利。臨床以發(fā)熱與惡寒交替出現為特征。
3.里證 屬外感病的中、后期階段,病位在里。根據正邪盛衰的不同,可分為正盛邪實與正氣虧虛。
(1)正盛邪實,屬外感病的中期,為病變深重階段。或因疾病初、前期失治誤治,或病邪直接入里等所致。邪氣入里,雖所涉具體病位廣泛,但仍有規(guī)律可循。其中,若由陽熱之邪所致者,病機為邪熱內灼、外蒸、上擾,或動血生風、或腐肉成膿;若由陰濁之邪所致者,病機為寒凝濕阻,氣機不暢;若由陰濁與陽熱之邪相互雜合所致者,病機為濕熱(包括痰熱、水熱等)或寒熱夾雜,氣機壅滯。臨床以但發(fā)熱而不惡寒,或但惡寒而不發(fā)熱,或既不發(fā)熱也無惡寒為特征。
(2)正氣虧虛,屬外感病的后期,為正衰邪微,病變漸趨恢復階段。在外感病的發(fā)展過程中,或因邪氣傷正,或因失治誤治,或因攻伐太過等,都會引發(fā)正氣虧虛之證。臟腑功能低下,氣血陰陽虧虛,為其基本病機。除凸顯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的表現外,同樣具有但發(fā)熱而不惡寒,或但惡寒而不發(fā)熱,或既不發(fā)熱也無惡寒之特征。
在這一過程中,除分辨表證、半表半里證、里證外,由于表證常以表里同病的形式開始,所以還須注意是表證為主,或是里證為主,抑或是表里并重的辨別。
因此,辨病位,既是確定病變表里病位與具體病位的方法,也是了解病變發(fā)展趨勢的重要依據。
辨病性
辨病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病變的寒熱屬性,即熱證、寒熱錯雜證、寒證;一是確定病變的虛實屬性,即實證、虛實夾雜證、虛證。
1.熱證、寒熱錯雜證、寒證 辨寒熱,既是確定病變寒熱屬性的方法,又是分辨感邪性質、表里病位、陰陽盛衰的重要依據。外邪,大抵可分為陰濁與陽熱之邪兩類,其中,陰濁之邪或陰濁與陽熱之邪相雜而以陰濁之邪為主所致者,多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的表寒與半表半里偏寒的表現,若病邪深入或進一步損傷人體的陽氣,則出現但惡寒不發(fā)熱的里寒與里虛寒的表現;陽熱之邪或陽熱與陰濁之邪相雜而以陽熱之邪為主所致者,多見發(fā)熱重惡寒輕的表熱與半表半里偏熱的表現,若病邪深入或進一步損傷人體的陰液,則出現但發(fā)熱不惡寒的里熱與里虛熱的表現。對于既不發(fā)熱也無惡寒之里證,或雖有寒熱并見之表證與寒熱往來之半表半里證,但僅憑寒熱表現又不能確定其寒熱屬性時,須結合渴與不渴,是否喜飲,喜冷飲熱飲,有無咽干口燥,痰涎的稠稀,小便的顏色,大便的軟硬,以及舌脈等予以判別。
在這一過程中,除分辨熱證、寒熱錯雜證、寒證外,還須注意寒熱真假的辨別。
2.實證、虛實夾雜證、虛證 辨虛實,既是判斷病變虛實屬性的方法,也是了解邪正消長變化的重要依據。在明確病位與寒熱屬性后,還須進一步分析臟腑陰陽氣血的盈虧。一般說來,外感病的初、前、中期,屬正盛邪實或邪實正衰階段,以正邪斗爭比較激烈的亢奮表現為主,多實證或虛實夾雜而以邪實表現為主;外感病的后期,屬正衰邪微或正氣虧虛階段,以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的表現為主,多虛證或虛實夾雜而以正虛表現為主。
在這一過程中,除分辨實證、虛實夾雜證、虛證外,還須注意虛實真假的辨別。
這樣,就能明確病變的部位(表里病位與具體病位),判斷病變的性質(寒熱屬性與虛實屬性),了解證候特點,發(fā)展趨勢,邪正消長變化等,進而指導臨證立法與處方用藥。
總之,無論分辨表里之病位,還是確定寒熱虛實之病性,都是圍繞清竅、臟腑、經絡關節(jié)等這些具體病位進行的,它們是一個統(tǒng)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論體系,表里寒熱虛實離開清竅臟腑經絡,就失去了辨證的基礎,而清竅臟腑經絡離開表里寒熱虛實,就失去了辨證的內容。因此,必須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指導各種不同病癥的辨證立法與處方用藥。
(實習編輯:伍智聰)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