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連翹30g 浙貝母20g 山豆根6g 薄荷6g 法半夏30g 貓爪草30g 蜈蚣2g 炒僵蠶10g 醋商陸9g 細辛3g 桂枝10g 黃芩10g 白芍10g 大棗10g 甘草3g 大青葉30g 升麻10g 醋莪術(shù)30g 黨參10g。
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定在少陰兼顧少陽,就看是偏重于冬不藏精還是偏重于春必病溫。定在少陽偏少陰或者少陰偏少陽均可。
該患者我們定在少陽經(jīng),咽喉痛用半夏;實際有寒,我加桂枝、甘草,這是少陰病篇半夏散及湯的思路,如果用附子代桂枝,干姜代半夏,就變成四逆湯的構(gòu)架;因為病位在咽喉,用黃芩、細辛,細辛入少陰,半夏、桂枝、甘草、黃芩、細辛這是固定配伍;
患者大小魚際紅,是很明顯的少陽證,用黃芩湯法,黃芩、白芍、大棗、甘草、治在上焦;最關(guān)鍵的是,患者舌質(zhì)淡,舌下色紅,有伏邪就用大青葉、連翹、薄荷來治療伏邪;用升麻托邪外出,大青葉、升麻、甘草、連翹、薄荷,這是治療溫病的配伍;
因為該患者病機為痰瘀互結(jié)于血分,病位在咽喉,半夏是咽喉專藥,祛痰用貝母配半夏,針對瘀血用醋莪術(shù);痰瘀互結(jié)還有毒邪內(nèi)生,要解毒,用蜈蚣配僵蠶、僵蠶和蜈蚣是治療咽喉的特殊用法。
如果夾濕大便不暢、就加姜黃、蟬衣、大黃,即升降散之意?;颊叽蟊阏!⑽覀円紤]黃芩配莪術(shù)還是姜黃,如果用姜黃還要加蟬衣,會增加治療費用,就用莪術(shù)可不用姜黃。莪術(shù)比姜黃耗氣,患者服用后可能會出現(xiàn)乏力,且其舌質(zhì)淡,可加太子參或黨參。
總體來看,處方是黃芩湯合半夏散及湯,一個治少陽,一個治少陰,少陰針對冬傷于寒,少陽治療春必病溫。升麻托邪外出,伏邪轉(zhuǎn)出用連翹、大青葉;針對痰瘀互結(jié),用藥在少陽經(jīng),浙貝化痰而清肝,莪術(shù)活血又疏肝;莪術(shù)、黨參實際上是張錫純的用藥方法,也治伏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