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第一集——
說的是有一個年輕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形成好習慣,自己試了好多方法,都宣告失敗。她咨詢了一位大學教授后,聽從了他的意見,決定從吃飯開始,用一點小狠心,讓孩子在吃飯上,先形成一個好習慣,按時吃飯。最后,這位年輕的媽媽成功的培養(yǎng)了孩子第一個好習慣。
今天講如何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第二集)。
心理學有一個分支,叫兒童心理學。里面有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因果關系,家長為孩子安排好一切,是孩子壞毛病的開始。
孩子玩玩具,家長收拾玩具;孩子要出門,家長大包小包裝東西;孩子穿衣服、家長收拾衣服……。
結果就是經常家里滿地的玩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找自己的東西,永遠問媽媽……。
新聞媒體報道過無數(shù)回,很多大學里面,大學生的寢室臟亂程度堪比豬窩,表面上看是大學生自己的問題,其實這是父母沒有培養(yǎng)好習慣的問題。
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自己收拾東西,比如玩具呀、書包呀……等?,F(xiàn)實情況是,很多父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管用。
這要如何解決呢?
《狠下心來,讓孩子從小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
這其中的關鍵點有三點,第一,你要明白孩子的心里。其次,要讓孩子明白你的底線,不要軟。第三,適時給點甜頭。為什么這么說,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大家就會大概明白。
有一位生活在北京張媽媽,兩口子平時6點才下班。他們有一個兒子,今年12歲,每天3點半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先把米放在電飯煲里煮上,如果有冰箱里有菜,就把菜洗了,如果洗衣機里有臟衣服,就放水洗上,然后再回屋寫作業(yè),等父母回家時,飯也好了,衣服也洗好了,張媽媽只需要下廚炒兩個菜,一家人就可以吃飯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相當棒,這成了周圍很多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可這個孩子在3年前,完全是另一個樣子,從來不收拾東西,只要他在家,家里永遠都是亂糟糟的,天天收拾屋子,就把媽媽累個半死,同樣是打了無數(shù)次、說了無數(shù)次,都不管用。
在孩子快9歲時,張媽媽認識了一位心理學博士,這位心理學博士給她一席話,張媽媽照做后,讓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好習慣,可以說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那位心里學博士跟張媽媽講,“你的孩子心里已經有了特別強的依賴和慣性,父母打完、罵完后,依然會幫他收拾東西,毫無底線可言,這讓孩子越來越肆無忌憚。一個快9歲的男孩兒,他已經知道哪些東西他喜歡、哪些東西是他私有的。從心理學上講,任何人對于自己喜歡而又私有的東西,都害怕失去。”
心里學博士繼續(xù)說:“你先從孩子自己收拾玩具開始,第一次,你讓他收拾玩具,他一定不會收拾,而你需要嚴肅的告訴他,今天是第一回,你不收拾玩具,我?guī)湍闶帐埃覍G掉你一個玩具,這是我的底線。因為你的孩子是兒子,要狠一點,當他面丟掉或毀掉一個玩具,要選一個他有點在意,但又不是最喜歡的。這時,孩子一定會又哭又鬧,但你當媽媽的不能心軟,不管他,他哭讓他哭。然后你幫他收拾玩具,并在他已經哭夠的時候,再一次嚴肅的告訴他,這是你的底線,如果第二次他再不收拾玩具,你將再丟掉一個玩具,他一直不收拾,你會一直丟,直到把他所有玩具都丟完。并在手里拿一個玩具,讓他感覺你下一次就會丟這個玩具,給他一種威脅和緊迫感。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次,首先你自己要堅決執(zhí)行,堅守自己的底線,說到就要做到。其次,什么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律不準插手,讓他沒有靠山,當他沒有靠山后,他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保住自己心愛的玩具,所以他為了保住玩具,一定會收拾。最后,給他一點甜頭。當他第一次收拾了玩具后,及時表揚,給點小獎勵,獎勵不要大,并讓他知道如果他繼續(xù)這樣,以后甜頭越來越多?!?/span>
就這樣,張媽媽完全執(zhí)行了心里學博士的方法,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孩子不僅連自己的衣服、襪子都會收拾,還會經常幫媽媽收拾家務。
好了,如何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第二集)至此結束,我是樂教樂學的云飛揚,咱們下一集再見!
大家有什么意見或想法,請在評論中留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