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滿清和蒙古貴族是世代通婚的,所以清朝的皇帝后宮出了不少蒙古族的后妃,這里面最著名的,當屬孝莊太后。
她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莊妃,是孝莊文皇后,姓博爾濟吉特,名字叫布木布泰。
博爾濟吉特氏中,與歷代清帝聯(lián)姻最頻繁的蒙古支系是科爾沁蒙古:
清太祖努爾哈赤迎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的女兒,拉開了聯(lián)姻的序幕;很快,努爾哈赤又為八子皇太極迎娶了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哲哲;后來,努爾哈赤再次迎娶了科爾沁郡王孔果爾之女……
聯(lián)姻是雙向的,愛新覺羅家的姑娘們也紛紛嫁到蒙古草原:努爾哈赤八女聰古倫嫁喀爾喀蒙古臺吉固爾布賜;養(yǎng)女巴約特嫁喀爾喀蒙古臺吉恩格德里;養(yǎng)孫女肫哲嫁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達禮……
你家的閨女來我家做主婦,這樣的聯(lián)姻是雙贏,有清一朝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蒙古的大力支持。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承了后金汗位,后來,他正式登基為帝,定國號為大清,后宮實行“五宮制”:中宮為清寧宮皇后哲哲、東宮為關(guān)睢宮宸妃海蘭珠、次東宮為麟趾宮貴妃娜木鐘、西宮為衍慶宮淑妃巴特瑪、次西宮為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
這五位清一色全都是博爾濟吉特氏,次東宮和西宮都是皇太極的戰(zhàn)俘、一直與后金為敵的蒙古從前共主察哈爾林丹汗的家眷,皇太極給予她們這么高的位份是出于政治考慮,是為了籠絡(luò)察哈爾蒙古。
而中宮、東宮和次西宮這三位科爾沁草原來的是親姑侄、親姐妹:哲哲是海蘭珠和布木布泰的親姑姑,海蘭珠是布木布泰的親姐姐。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是因為哲哲嫁給皇太極時,剛剛二十出頭的皇太極已經(jīng)有了元妃鈕祜祿氏、繼妃烏拉那拉氏等一群妻妾,并且已經(jīng)有了長子豪格。
哲哲被家族寄予厚望,娘家人自然希望她能盡快為皇太極生下兒子,從而維系科爾沁草原在后金宮廷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哲哲十幾年來,就是沒有生育,娘家著急了,哲哲自己也急了,她親自選定了自己的親侄女、弟弟宰桑的女兒布木布泰。
十三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三十四歲的皇太極。
娘家和婆家互相大給對方面子,娘家大舅哥吳克善送嫁,婆家老公皇太極親自出城相迎,大汗努爾哈赤親自率領(lǐng)著自己的諸妃和諸貝勒擺下儀仗,出城十里迎候,最高儀式似乎預(yù)示著這位蒙古格格、后金宮妃的命運不同尋常。
布木布泰果真是福星,她一進宮,哲哲就懷了身孕,布木布泰自己也是,深受皇太極寵愛的姑侄倆輪流為皇太極生下了好幾個女兒:哲哲生下了皇次女、皇三女和皇八女,布木布泰生下了皇四女、皇五女和皇七女。
有孩子是好事,可是都是女兒也不行啊,女兒不能做接班人,此時的皇太極已經(jīng)從皇子變成了大汗,并且為稱帝做準備,他的后宮卻還是沒有科爾沁蒙古血統(tǒng)的皇子,這可真要命。
娘家再次想轍,又為皇太極送來了布木布泰的親姐姐海蘭珠。
二十六歲的海蘭珠是個寡婦,再嫁皇太極卻得到了皇太極的格外寵愛,哲哲和布木布泰都得靠邊站,皇太極甚至差一點就把哲哲的皇后之位給了海蘭珠。
兩年后,海蘭珠為已經(jīng)稱帝的皇太極生下了皇八子,這是皇太極稱帝后的第一個兒子。
半年后,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臨。
兩個皇子的誕生讓皇太極和科爾沁草原都樂壞了,科爾沁草原這下放心了,雙保險?。?/p>
皇太極偏愛海蘭珠,自然也就偏心皇八子,巧合的是,皇太極自己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他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甚至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皇長子,他給予了這個孩子等同于明朝皇帝對待太子一樣的待遇。
可惜的是,皇八子福氣不夠,不滿周歲,還沒取名字就夭折了,海蘭珠大喜大悲之下,憂思成疾,雖然又是幾年專寵,但再也沒有生育,皇太極還是偏愛她,晉封她為“賢妃”,可是,這對于海蘭珠已經(jīng)一點意義都沒有了,她病逝了。
消息傳來,正在錦州與明朝守軍作戰(zhàn)的皇太極扔下一切往沈陽趕,卻沒有趕得及見著海蘭珠最后一面,用情至深的皇太極大為悲慟,哭昏過去,從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始終陷在傷心難過中走不出來,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終于猝然離世。
皇太極沒有立儲就這么走了,自然是要引起一番動亂的。
努爾哈赤施行的是“推舉繼承者” 和“八貝勒聯(lián)合執(zhí)政”制度,但皇太極掌權(quán)后,凡是意見相左的人都被他削權(quán)了,他施行的其實是獨裁專制,所以此時最有可能競爭皇位的人,就是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長子,有正藍旗和鑲黃旗、正黃旗的支持,但是他的母親身份低微;
睿親王多爾袞是皇太極弟弟,有鑲白旗和正白旗的支持,多爾袞自己也是戰(zhàn)功赫赫,但是大家堅持要立先帝之子。
大殿之上,兩邊的人爭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眼看要開打了,多爾袞提出:讓先帝的九子福臨繼位為帝。
這下兩邊的人都沒話說了,子憑母貴,福臨的身后是莊妃和哲哲,是蒙古科爾沁草原。
至于皇太極其他的兒子,子憑母貴的只剩下娜木鐘為皇太極所生的幼子博果爾,但是無論是年齡、母親的出身還是背后的力量,博果爾都比不過福臨。
多爾袞主動提出福臨繼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努爾哈赤死后,多爾袞和多鐸兄弟的生母阿巴亥殉葬了,他們哥幾個都是由哲哲照顧長大的,長嫂如母,感情自然不一般。
就這樣,不到六歲的福臨當上了大清皇帝,是為順治皇帝,嫡母哲哲和生母布木布泰都升為皇太后,布木布泰由皇太極的后宮正式走向前臺,登上了歷史舞臺。
福臨名字取得好,他一登基,清兵就入關(guān),清朝遷都北京,清王朝正式成為中原王朝。
雖然民間傳說布木布泰早就展現(xiàn)出了過人的政治才華,她勸降了洪承疇,這個,真的只是人們的想象了。
民間還傳說多爾袞與布木布泰之間曾經(jīng)是戀人關(guān)系,他對布木布泰一直有情,所以幫助她的兒子繼位,這個,也是牽強附會的想象了。
不管怎樣,皇位之爭以這樣一種折中的方式終于平息,出局的豪格自然是恨透了多爾袞和福臨,但也只能認命,至于多爾袞,他應(yīng)該是還有想法的,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了。
一開始,輔政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很快,輔政變成了“攝政王”,再很快,濟爾哈朗狼狽出局,多爾袞獨自以攝政王身份,成了大清國事實上的統(tǒng)治者。
其他人倒也罷了,豪格是肯定要料理的,多爾袞派他去四川打張獻忠,本指望他死在四川或者戰(zhàn)敗被罰,結(jié)果豪格打了勝仗全身而返;多爾袞就是不想放過他,以“容忍部將冒功”和“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將他下獄并要將他殺頭。
出面收拾豪格的是多爾袞,背后恐怕也少不了哲哲、布木布泰和其他人,畢竟豪格的存在,對于福臨的皇位有威脅,因為他并不服氣,并且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服氣,還允許部下大放厥詞要尋兩黃旗的麻煩:你們說好支持我的,一轉(zhuǎn)頭就支持那個小娃娃去了,欠收拾。
福臨不懂這些,他還比較善良,覺得豪格是大哥哥,死了可惜,就為豪格求情,多爾袞只能將豪格免死幽禁,免去一切名位家產(chǎn)。這個,是走過場了,豪格沒多久就死了。
多爾袞從“攝政王”被福臨尊為“皇父攝政王”,這么一來,民間的段子手們又有事干了,他們大開腦洞:皇太后布木布泰下嫁給了多爾袞,早就說了他倆有事你們還不信。
甚至還編出了布木布泰是大玉兒,她娘家還有個族妹叫小玉兒,多爾袞取不著大玉兒又忘不了她,就娶了小玉兒,小玉兒一生活在大玉兒的陰影之下,得不到丈夫的心,抑郁而死……多爾袞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玉兒。
這個,實在是太言情了,軍事和政治天才多爾袞沒有這么癡情,也沒有這么專情,他很好色,喜歡收集美女,而且他對于自己的元配妻子、哲哲的堂妹很有感情,元配死后,他續(xù)娶的是朝鮮公主李氏。
皇太后布木布泰沒有下嫁多爾袞,但是她和自己的親生兒子福臨之間關(guān)系不好卻是事實: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少年天子太天真,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帝位得來不易,更不知道自己是坐在火藥桶上,而皇太后母親布木布泰卻不得不他考慮很多,不得不多做很多妥協(xié)與隱忍,來幫兒子保住皇位。
加上母子倆之間缺少溝通,福臨對母親有所誤解,也不是不可能。
多爾袞對于帝位從來就沒有真正放棄,他甚至在攝政王府里開始穿用皇帝冠服,而當時的清廷“唯知有攝政王,不知有皇帝”, 只是他心里始終還是惦記著清朝的穩(wěn)定,不敢動搖。
但是,布木布泰的心里有多惶恐,福臨不曾體會。
就在布木布泰心急如焚、提心吊膽的時候,多爾袞突然暴斃,年僅三十八歲。
福臨命喪禮如帝制,追封多爾袞為“皇帝”,稱“成宗”,他去世的元妃也追封為“義皇后”。
可是,僅僅一個月之后,親自征戰(zhàn),為清王朝奠定中原的多爾袞被清算,什么功勞都被抹殺殆盡了,甚至連骨灰都沒有剩下,曾經(jīng)的那個為了豪格求情的善良孩子長大了,變成了一個多疑的、暴虐的、偏激的帝王。
布木布泰保持了沉默,但是她的心里,應(yīng)該也是覺得這個兒子已經(jīng)如此陌生了吧?
不管怎么樣,福臨親政了,皇太后布木布泰還是松了一口氣的,這大清朝的天下,總算是真正可是讓人喘口氣了,睡個安穩(wěn)覺了。
可是,更大的磨難還在后面,這一次,讓皇太后布木布泰心累的是她一手輔佐的親生兒子順治皇帝福臨。
按照聯(lián)姻的傳統(tǒng),布木布泰為福臨選的皇后是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貝勒吳克善的女兒,可是福臨不喜歡她,要求廢后,布木布泰妥協(xié)了,皇后被降為靜妃。
第二個皇后,布木布泰選的還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格格、多羅貝勒之女,福臨還是不喜歡,還是要廢后,這一次布木布泰沒有答應(yīng),她也沒法答應(yīng),這一廢再廢,科爾沁草原怎么想,母子倆的清朝還想不想要蒙古的支持了。
他鐘情的是董鄂氏,封她為皇貴妃,還想要立她為后,被布木布泰制止了,母子倆關(guān)系越來越僵。
福臨繼承了父親皇太極的癡情和經(jīng)歷,他最偏愛的董鄂妃也是和當年的海蘭珠一樣,生下了兒子,兒子夭折后,憂思成疾病逝。
福臨難過之余,卻把賬算在母親布木布泰身上,他認為就是因為母親阻止他立董鄂妃為后,才導(dǎo)致了后面的這些悲劇,布木布泰這皇太后做得,也是苦啊。
此外,在朝政上,因為福臨沒有經(jīng)驗,所有大小事務(wù)都是母親布木布泰輔佐他、指導(dǎo)他,漸漸的,不懂得妥協(xié)和平衡的福臨心里對于母親和朝政的不滿越來越多,他覺得自己這個帝王當?shù)锰量唷?/p>
福臨因為自己的性格的偏激終于偏離了一個正常的帝王的道路,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布木布泰看中的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繼位為弟,是為康熙皇帝,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再一次回到了與攝政大臣斗智斗勇的隱忍生涯中。
這一次吸取上次的教訓(xùn),輔政的不再是愛新覺羅家的親王們,是四位忠于皇室的滿洲老臣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其中鰲拜最為專橫,索尼年老畏縮,遏必隆軟弱,依附鰲拜,唯一敢于與鰲拜頂著干的蘇克薩哈資歷淺,一直處于受壓地位。
玄燁不同于父親福臨,他很聽祖母、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話,懂得隱忍,暗中做準備,一舉滅了鰲拜,奪回了皇權(quán),清王朝從動亂走向穩(wěn)定,經(jīng)濟從蕭條走向繁榮,為平定三藩、統(tǒng)一臺灣和邊疆用兵等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康乾盛世拉開了帷幕。
可以說,玄燁能夠成為一代康熙大帝,與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悉心教導(dǎo)和輔佐分不開的,祖孫倆關(guān)系很好。
布木布泰以75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人世,康熙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謚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
但是,布木布泰并沒有要求死后與皇太極合葬,而入葬了昭西陵地宮。
有時會不免納悶,為什么皇太極最愛的是海蘭珠而不是布木布泰呢?
布木布泰是以豆蔻年華處子之身嫁給了皇太極,而且對于皇太極,她有敬有愛;而海蘭珠是以寡婦身份“高齡”嫁給皇太極的,親姐妹倆一樣的美貌,差別到底在哪里?
也許在于像皇太極這樣的男人,他的身上君權(quán)、父權(quán)和夫權(quán)的思想都有,他偏愛的美女,最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溫順、服從和仰視,也就是現(xiàn)代很多男人所強調(diào)的乖巧懂事。
乖巧懂事的女人有,只是一個女人如果不是裝的,是真的乖巧懂事,那么她的獨立性和抗壓性、以及解決問題、面對變故的能力,就很有限。
她擅長依賴,擅長依附,擅長做菟絲花,纏繞在大樹上,一旦風(fēng)雨來襲,她依舊只懂得纏繞,她的命運是不由自主的,是被別人安排的,就像海蘭珠,被家族安排一嫁再嫁,遇到兒子夭折的挫折就被打倒在地再也起不來。
而布木布泰不是,她的內(nèi)心有獨立自主的一面,她有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所以她對于皇太極,不可能像她的姐姐海蘭珠那樣絕對的順從;
更所以當皇太極寵愛海蘭珠冷落了她和她的兒子福臨時,她能夠淡定自處;
更所以皇太極死后,在那么危急的皇位之爭中,她能夠聯(lián)合哲哲,帶著兒子福臨脫穎而出,多爾袞的主動退讓里,不可能沒有布木布泰的謀慮;
更所以當福臨與她離心離德,罔顧家國于不顧時,她傷心難過但是沒有倒下;
才終于有了后來她親手培養(yǎng)的一代千古帝王康熙大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