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今年為《新聞晨報》物候日志撰寫“節(jié)氣美食”,才留意到美食讀物竟如此豐富,更感慨已有那么多美食文章在先,寫一篇合格的美食稿件真心不易。
這一年的美食專欄接近尾聲,再翻翻曾讀過的這些美食書刊,有種薦書的沖動。今天是國慶長假最后一天,明天就要開始上班,包里放本美食書吧,有空閑的時候,讀上幾頁,也能解解饞。
《食在宮廷》是一本介紹中國宮廷生活與飲食的書。
作者愛新覺羅·浩是溥儀胞弟溥杰的夫人,與溥杰結婚后,出入滿洲宮廷。偽滿宮廷的規(guī)矩還是沿用清朝舊制,廚師也是清宮出來的,浩就向宮廷廚師長常榮氏等人學習烹調。
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扼要介紹了中國宮廷的生活:清朝的宮廷、清朝宮廷的食事、清朝的歷史、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的食事、承德離宮。所記宮廷軼事頗為有趣,畢竟是親身體驗過的東西,寫得生動,不生澀,其中記憶有偏差的細節(jié)更是顯精彩。
第二部分介紹了166種宮廷菜肴的來歷、用料、做法、注意事項及食用方式等,略顯簡單一些,也許皇帝的飲食也并非如我們所想象的奢華吧。雖不能當菜譜用的,但老饕們從中也可窺探一二,可見個人經驗的寶貴。
《宋朝人的吃喝》是汪曾祺眾多散文選本的一種,既有過往的回憶,也有吃喝玩樂的隨筆,最后一部分是對沈從文等人的回憶。共分為四卷,分別是:談自己、談吃食、談歷史和談師友。汪曾祺是美食家,且能燒一手好菜,當年的文人去汪家作客,是非常希望汪老頭能親手掌勺的。能吃上汪曾祺燒的菜做的湯,那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情。 所以,對于“吃”這件事,汪曾祺自有他獨到見解的一面。
汪曾祺永遠有一種人間煙火氣。甘于平凡,大隱于市,文人氣息很重。不過,汪曾祺的文章,另有一格,輕松不裝,這比年輕人的文字,看起來舒服得多,文章能夠做到娓娓道來,不裝不作,就是好局。
上圖截屏的《中秋話月餅》就是《老饕漫筆》中的一段文字。
趙珩先生出身名門,曾祖父趙爾豐清末曾任署理四川總督兼駐藏大臣,曾伯祖趙爾巽民國期間曾任清史館館長,領修過《清史稿》。父親趙守儼是中華書局原副總編輯,主持過二十四史的點校工作?!独削衣P》的序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第25世孫,故宮博物院朱家溍先生所寫。
《老饕續(xù)筆》則是趙珩先生繼《老饕漫筆》之后的又一力作。全書共四十篇,風格依然如《老饕漫筆》。文筆清淡含蓄,文品平實端莊,頗有“粵菜”之風。書中記錄的,或人或事或風物或名勝或花絮或掌故,一概與吃相關。它用平實的語調鉤沉與飲食相關的方方面面,卻并不拔高,非將口腹之欲升華為文化精粹,非吃貨看這兩本書真需要點想象力。
《文人飲食譚》為著名出版家范用所編,三聯(lián)閑趣坊系列,書名“文人飲食譚”由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題寫。本書精選49位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學人談論飲食文化的散文、隨筆56題,從文化,鄉(xiāng)味,野味,酒,茶五個角度收于此書。一群文人的食記雜談,偏散文或者隨筆,發(fā)發(fā)感慨聊聊回憶啥的,畢竟不是菜譜,不做深究,聽些奇聞逸事補補文化常識也挺好。吃貨不可怕,就怕吃貨有文化。
內分五輯:輯一“飲食漫話”泛談中國飲食文化與歷史;輯二“鄉(xiāng)土風味”分述全國各地菜系的特色與風格;輯三“野味名品”雜談具體名物與經典小吃;輯四“對酒當歌”集中闡釋中國酒文化;輯五“尋常茶話”為烹泉品茗之際的清聊雋語。
范用先生到底是老編輯,夏丏尊先生第一篇就亮了:“什么都假,只有吃在肚里才是真的”, 看人家這超前意識……
要把“吃”寫好太難了,太考驗人的文字功底,在這本很有味道的書里,當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文章都選的好。文人談飲食和隱私都不錯,就是千萬不要談國事。
《吃主兒》與《吃主兒二編》是文物專家王世襄之子講述父親以及家中的兩位老吃主兒故事,再現(xiàn)老北京的風情和旗人的生活側面,它首先是讓“饞人”過癮的書,尤其是傾心烹飪之道且有心得的讀者。
書里介紹的菜肴大多沒用什么名貴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已難得一見,有些是經“吃主兒”改良而與眾不同的,更有令有緣品嘗者念念不忘、卻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上驳氖?,對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謂傾囊相授。如果您跟著實踐,您也可以成為“吃主兒”。
《川菜雜談》是車輻先生九十歲高齡時推出的美食著作。車輻,成都人,從1930年開始從事寫作和媒體工作。他廣交三教九流,身經各種場面,且懂吃善吃,除精于食,復博聞強識于四川的文化、民情、風俗與政事。
《川菜雜談》內分四輯:“文化人與川菜”、“川菜雜談”、“川菜的歷史文化”和“名廚名酒”。文字差不多就是新民晚報夜光杯專欄的水平,讀起來很放松。既有川菜的做法簡錄,也有川菜的故實舊聞,既有名流交往中的美酒佳肴,也有蘊藏在飲食中的文人雅識與情趣。但長于掌故,卻短于真材實料的烹飪制作與賞鑒。
但僅作為一方菜系還能攢出這樣一本書,也頗值得一讀。
梁實秋《談吃》是目前梁實秋談吃的最全讀本之一。本書不是食譜,不是教人烹飪,不是解析營養(yǎng),只是一位文學家不忘鄉(xiāng)情,不忘故舊,藉一飲一啄,寫其當年的體會。讓我們欣賞其文字,體會其心情。在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雅細致外,物我交融,愉悅陶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