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由于血管內(nèi)皮損傷,不穩(wěn)定斑塊的破裂,引起冠狀動脈內(nèi)血栓形成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 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而血小板活化,聚集在血栓形成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療是治療ACS的關(guān)鍵。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GPⅡb/Ⅲa拮抗劑)是通過阻斷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結(jié)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終共同通路發(fā)揮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徹底,能明顯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作用機制
血小板由雙層磷脂及鑲嵌的膜蛋白組成,血小板膜的鑲嵌蛋白中有五種糖蛋白,分別為血小板膜糖蛋白I、II、III、IV、V,其中GPIIb/IIIa是纖維蛋白原的受體。
在正常情況下,血小板沒有活性。當血管內(nèi)皮損傷后,內(nèi)膜下的膠原蛋白暴露,血小板和各種凝血因子接觸,其中von Willebrand因子與血小板結(jié)合,導致血小板粘附,隨后激活血小板并釋放血栓素A2、二磷酸腺苷等物質(zhì)促使更多的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暴露,纖維蛋白原交叉地與多個血小板表面活化的GPⅡb/Ⅲa受體結(jié)合,使血小板通過纖維蛋白原的橋聯(lián)作用進一步強化血小板聚集。最終導致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阻塞冠脈血管,引起ACS。
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通過與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受體結(jié)合,競爭性占據(jù)GPIIb/IIIa受體,阻止纖維蛋白原與該受體的結(jié)合,從而最直接、最完全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終的唯一通路,提供最強的抗血小板作用。
2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種類
目前,應用于臨床的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有三種:阿昔單抗、依替巴肽和替羅非班。
阿昔單抗(Abciximab)是與血小板GPⅡb/Ⅲa 受體非特異性結(jié)合的嵌合單克隆抗體,最先用于臨床。其與GPⅡb/Ⅲa受體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占據(jù)受體位點長達數(shù)周,故有較長時間的抗血小板活性,一般在停藥24-48小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逐漸恢復正常。阿昔單抗最早被推薦用于接受直接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的STEMI患者。其主要不良反應為出血和血小板減少。
依替巴肽(Eptifibatide)是一種從斑背響尾蛇毒液中提取含KGD序列的環(huán)狀七肽,它是GPⅡb/Ⅲa受體競爭性拮抗劑,對血小板的抑制呈劑量依類性,半衰期為2.5~2.8小時。具有高度特異性,起效快。停藥后,很快便與受體分離,一般在停藥4-8小時內(nèi),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復正常。與阿昔單抗不同,依替巴肽沒有免疫原性。主要不良反應是出血和低血壓。
替羅非班(Tirofiban)是一類含有RGD序列的小分子非肽類酪氨酸衍生物,選擇性抑制GPIIb/IIIa受體,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呈劑量依賴性,無免疫原性,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半衰期約為2h~3h,靜脈注射 5min 血小板抑制率>93%,停藥1.5h~4h,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復,可控性更強,減少了出血風險。由于替羅非班安全性較好,出血事件發(fā)生率低,是目前國內(nèi)唯一上市的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
3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ACS中的循證依據(jù)
3.1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UA/NSTEMI患者中的應用
臨床證據(jù): GUSTO IV-ACS研究將7800例未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UA/NSTEMI患者隨機分為安慰劑組、阿昔單抗24小時組和阿昔單抗48小時組。30天死亡與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0%,8.2%,9.1%,三組間無顯著差異1。結(jié)果表明阿昔單抗不適用于未接受早期介入治療的UA/NSTEMI患者。
PURSUIT研究顯示對于10948例UA/NSTEMI患者,依替巴肽治療組的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較安慰劑組在30天(14.2%對15.7%,p=0.04)均顯著降低,,但大出血事件也有所增加2。
PRISM-PLUS研究入選了1570例已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高危UA / NSTEMI患者,隨機分成肝素組及肝素+替羅非班組。第2天、第7天、30天的死亡/心肌梗死/緊急血運重建的聯(lián)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肝素+替羅非班組分別為0.9%,4.9%,8.7%,肝素組組分別2.6%,8.3%,11.9%,相對風險分別下降了66%,43%和30%。此外,在肝素+替羅非班組48小時沒有任何死亡及心梗事件發(fā)生,并且TnI水平也明顯降低,與肝素合用出血并發(fā)癥未見明顯增加3。PRISM-PLUS研究結(jié)果表明,ACS患者接受替羅非班可有效減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并且在阿司匹林與肝素基礎(chǔ)上合用替羅非班不增加出血并發(fā)癥。
一項包括31402名UA/NSTEMI患者的薈萃分析顯示30天時,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治療組比對照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發(fā)生率相對降低9%(95%CI 2-16%)。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30天內(nèi)行冠脈血運重建治療(PCI或冠脈搭橋術(shù))的患者中,治療組較對照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發(fā)生率相對降低11%(95%CI 2-20%);而未行血運重建治療的患者中,治療組僅相對降低5%(95%CI -5-14%)4。由此可見,未接受PCI治療的UA/NSTEMI患者使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獲益有限。
臨床推薦: 2012年ACC/AHA UA/NSTEMI指南和2011年ESC UA/NSTEMI指南均推薦,對中/高危的NSTE ACS患者應該在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的基礎(chǔ)上,應用GP IIb/ IIIa受體拮抗劑,尤其是選擇PCI治療者,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能夠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預后。但不推薦用于保守治療的NSTE ACS患者。
3.2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AMI患者中的應用
臨床證據(jù):早期的RAPPORT5研究入選了483例STEMI患者,分為阿昔單抗組和安慰劑組。30天的死亡,心梗以及緊急血運重建的聯(lián)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阿昔單抗組5.8%,安慰劑組11.2%,相對風險降低48%。相似的結(jié)果也在此后的ISAR-26,ADMIRAL7,CADILLAC8研究中得到證實。 ON-TIME 29研究是關(guān)于GPIIbIIIa受體拮抗劑在STEMI患者中的代表研究。該研究總計納入了984例STEMI患者,在接受500mg阿司匹林,5000 IU肝素和600 mg氯吡格雷基礎(chǔ)上,隨機分為高劑量替羅非班組(491例)和安慰劑組(493例)。主要終點為PCI術(shù)后1小時殘存ST段抬高值。次要終點為死亡,再梗以及緊急血運重建的聯(lián)合終點,主要出血并發(fā)癥。術(shù)后1小時殘存ST段平均抬高,替羅非班組3.6±4.6mm,而安慰劑組為4.8±6.3mm,p=0.003。隨訪1年結(jié)果顯示,替羅非班可明顯降低1年死亡率。因此,On-TIME 2研究表明在STEMI患者中,給予替羅非班不但可導致顯著的ST段回落,心肌梗死終止的比例明顯增高,還可顯著降低 PCI術(shù)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關(guān)于在STEMI患者上游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F(xiàn)INESSE研究表明對STEMI直接PCI常規(guī)上游使用IIb/IIIa受體拮抗劑,無論是單純使用或與半量溶栓劑合用,盡管可增加ST恢復,但均不能降低90天終點事件,反而增加出血發(fā)生率10。與在導管室給藥相比,直接PCI 前常規(guī)給予阿昔單抗無臨床獲益,反而增加出血風險。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STEMI溶栓中的應用, GUSTO-Ⅳ Pilot11研究顯示,阿昔單抗與半量溶栓劑合用,顯著提高再灌注成功率,但出血風險明顯增加。然而,直接PCI患者接受阿昔單抗治療較安慰劑組顯著降低30天及長期死亡風險,但溶栓治療的患者并未獲益。
臨床推薦: 2012年ESC STEMI指南推薦,GP IIb/IIIa 受體拮抗劑可用于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大量血栓證據(jù),或慢血流,無復流或血栓并發(fā)癥的bail-out治療;在無禁忌癥患者,GP IIb/IIIa 受體拮抗劑常規(guī)用于急診PCI的輔助治療;在高危,預行急診PCI的患者,可上游應用GP IIb/IIIa 受體拮抗劑。STEMI溶栓治療患者, 不推薦使用GP IIb/IIIa 受體拮抗劑。
2013 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推薦,對于STEMI患者,需用血小板GPⅡb/Ⅲa 受體拮抗劑的情況有:①冠狀動脈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無復流和血栓形成的并發(fā)癥;②高危險或轉(zhuǎn)運PCI 患者。
3.3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PCI患者中的應用
臨床證據(jù): RESTORE12研究對應用替羅非班的高危冠狀動脈介入患者的預后進行了探討。該研究入選了發(fā)病72h內(nèi)接受介入治療的UA/AMI患者2141例,在給予阿司匹林325mg口服和肝素10000u靜注后,隨機分為替羅非班組和安慰劑組。結(jié)果術(shù)后第2天、第7天、30天的死亡/MI/緊急血運重建的聯(lián)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替羅非班組分別為5.2%,6.9%,8.0%,安慰劑組分別8.7%,9.8%,10.5%,相對風險分別下降了40%、30%和24%。而主要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替羅非班組5.3%,安慰劑組3.7%,(p=0.096),二組間無顯著差異。RESTORE研究結(jié)果提示ACS接受PCI患者使用替羅非班可有效預防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
Kong D 等進行的薈萃分析表明,在PCI患者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死亡率的相對風險可降低27%13。但對于低風險的PCI患者,ISAR-REACT14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組比較,應用阿昔單抗并不能降低30天的死亡和MI的發(fā)生率。ISAR-REACT 215研究則以對高風險的PCI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應用阿昔單抗對預后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30天的死亡,心肌梗死以及死亡/心肌梗死的聯(lián)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阿昔單抗組分別為1.1%,8.1%,8.6%,安慰劑組分別1.6%,10.5%,11.5%。
臨床推薦:中國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推薦,UA/NSTEMI行PCI的患者,如未服用氯吡格雷,應給予血小板GPIIb/IIIa受體拮抗劑。UA/NSTEMI行PCI的患者,如已服用氯吡格雷,可同時給予血小板GP IIb/IIIa受體拮抗劑。STEMI行PCI的患者,可盡早應用血小板GP IIb/IIIa受體拮抗劑。接受擇期PCI并置入支架的高?;颊呋蚋呶2∽儯ㄈ鏏CS、近期心肌梗死、橋血管狹窄、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及冠狀動脈造影可見的血栓病變等),可應用GP IIb/IIIa受體拮抗劑,但應充分權(quán)衡出血與獲益風險。
4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安全性
出血是應用血小板GPⅡb/IIIa受體拈抗劑時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出血常與有創(chuàng)過程密切相關(guān),診斷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后的出血風險約1%,如果進行了血運重建,則出血的風險增加到10%。由于阿昔單抗與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結(jié)合能力最強,停藥后有較長時間的抗血小板活性,因而最易引起出血并發(fā)癥。GUSTO IV-ACS研究顯示阿昔單抗用于UA/NSTEMI時,增加了輕度出血的發(fā)生。替羅非班安全性相對較好,出血事件發(fā)生率低,在PRISM-PLUS研究中替羅非班治療組的出血事件發(fā)生率未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血小板減少癥是較少見的并發(fā)癥,但較嚴重。其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guān)。阿昔單抗誘發(fā)的血小板減少癥較多見,可能與其具免疫原性有關(guān)。在接受阿昔單抗的患者,血小板減少的發(fā)生率約為0.3-0.5%。因此,在監(jiān)測血紅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計數(shù)的基礎(chǔ)上應用GPⅡb/IIIa受體拮抗劑是安全,可靠的。
綜上所述, 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在ACS患者,可明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改善臨床預后。但其應用適應癥需為高危NSTE-ACS行PCI患者,STEMI患者以及術(shù)中bail-out血栓病變患者。對于UA/NSTEMI采取保守治療患者和STEMI溶栓治療的患者則不推薦使用。同時,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 拮抗劑時,仍需嚴格評估出血風險,權(quán)衡血栓及出血風險酌情使用。
2013-7-12 21:21:03 訪問數(shù):1473
轉(zhuǎn)載請注明: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365醫(yī)學網(wǎ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