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六年春,鄭伯如1晉拜成2,子游相3,授玉于東楹4之東。士貞伯曰:“鄭伯其死乎?自棄也已,視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span>
二月,季文子以鞌之功立武宮,非禮也。聽于人以救其難,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己,非由人也。
取鄟,言易也。
三月,晉伯宗、夏陽說、衛(wèi)孫良夫、寧相、鄭人、伊洛之戎、陸渾、蠻氏侵宋,以其辭會也。師于鍼,衛(wèi)人不保。說欲襲衛(wèi),曰:“雖不可入,多俘而歸,有罪不及死?!辈谠唬骸安豢伞Pl(wèi)唯信晉,故師在其郊而不設備。若襲之,是棄信也,雖多衛(wèi)俘,而晉無信,何以求諸侯?”乃止。師還,衛(wèi)人登陴5。
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表n獻子將新中軍,且為仆大夫。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于寢庭,謂獻子曰:“何如?”對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6,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7隘8,于是乎有沉溺重膇9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也。夫山、澤、林、鹽,國之寶也。國饒則民驕佚。近寶,公室乃貧,不可謂樂。”公說10,從之。夏四月丁丑,晉遷于新田。
六月,鄭悼公卒。
子叔聲伯如晉,命伐宋。秋,孟獻子、叔孫宣伯侵宋,晉命也。
楚子重伐鄭,鄭從晉故也。
冬,季文子如晉,賀遷也。
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于繞角。楚師還。晉師遂侵蔡11。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師救蔡,御諸桑隧。趙同、趙括欲戰(zhàn),請于武子,武子將許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諫曰:“不可。吾來救鄭,楚師去我,吾遂至于此,是遷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師,戰(zhàn)必不克,雖克,不令12。成師以出,而敗楚之二縣,何榮之有焉?若不能敗,為辱已甚,不如還也?!蹦怂爝€。
于是,軍帥之欲戰(zhàn)者眾。或謂欒武子曰:“圣人與眾同欲,是以濟13事,子盍14從眾?子為大政,將酌于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zhàn)者,三人而已,欲戰(zhàn)者可謂眾矣?!渡虝吩唬骸苏迹瑥亩??!姽室病!蔽渥釉唬骸吧柒x15,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譯文】六年春,鄭悼公到晉國拜謝平定,子游為相禮,在東邊廳堂柱子東邊舉行授玉儀式。士貞伯說:“鄭悼公恐怕要死了嗎?自己不尊重自己,目光如流而行走迅速,不能安靜坐下,也不能久坐?!?/span>
二月,魯國季文子因為鞌?shù)氐膽?zhàn)功建筑了武宮,不符合禮儀。聽從別人來救援自己的患難,不可以建立武功,建立武功是由自己,而不是由別人。
奪取鄟地,記載說容易。
三月,晉國伯宗、夏陽說、衛(wèi)國孫良夫、寧相、鄭人、伊洛戎人、陸渾、蠻氏等入侵鄭國,這是因為宋國推辭參加盟會。軍隊駐扎在鍼地,衛(wèi)國人不設保衛(wèi)。夏陽說想襲擊衛(wèi)國,說:“雖然不能進入,多有些俘虜而回去,即使有罪也不至于死?!辈谡f:“不可以。衛(wèi)國相信晉國,所以軍隊駐扎在城郊而不設防。如果襲擊,就是拋棄信用,雖然多俘虜一些衛(wèi)人,而晉國沒有了信用,用什么來要求諸侯?”于是停止。軍隊回國,衛(wèi)國人登上城墻。
晉國人謀劃離開故都絳城,大夫們都說:“必須要住在郇瑕氏的地方,肥沃而靠近鹽田,國家有利君主快樂,不可以失去。”韓獻子率領新中軍,同時擔任仆大夫。晉景公作揖而進宮,韓獻子跟從。晉景公站在寢宮庭院,告訴韓獻子說:“怎么樣?”韓獻子回答說:“不可以。郇瑕氏的土地土層薄而水淺,邪惡容易構成,邪惡容易構成那么民眾就會憂愁,民眾憂愁那么就會下陷并狹隘,于是乎就會有風濕腳腫的疾病。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住不會生疾病,有汾河、澮河以流走邪惡,而且民眾能隨從教化,是子孫十代的利益。那山、澤、林、鹽,是國家的寶貝。國家富饒那么民眾就驕縱放佚。靠近寶藏,公室就會貧乏,不可以稱為快樂。”晉景公很高興,聽從。夏四月丁丑日,晉國遷都于新田。
六月,鄭悼公去世。
子叔申伯去到晉國,晉國命令魯國征伐宋國。秋,孟獻子、叔孫宣伯入侵宋國,是晉國的命令。
楚國子重征伐鄭國,是因為鄭國隨從晉國的緣故。
冬,魯國季文子去到晉國,祝賀遷都。
晉國欒書救援鄭國,與楚軍在繞角相遇。楚軍退走回國,晉軍于是侵犯蔡國。楚國公子申、公子成帶領申地、息地的軍隊救援蔡國,在桑隧進行抵御。趙同、趙括想要作戰(zhàn),向欒武子請求,欒武子打算答應,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勸諫說:“不可以。我們來救援鄭國,楚軍就離開我們,我們到了這里,就是把殺戮轉移,殺戮沒完沒了,又激怒楚軍,戰(zhàn)斗必然不能攻克,即使攻克,也不美善。我們組成軍隊出來,僅打敗楚國兩個縣,有什么光榮呢?如果不能打敗,受的侮辱就嚴重了,不如回國?!庇谑腔貒?/span>
此時,想要作戰(zhàn)的人很多。有人對欒武子說:“圣人的欲望與眾人相同,因此能夠成就事業(yè),先生何不從眾?先生為大政,應該斟酌民意。先生的輔佐有十一人,其中不想作戰(zhàn)的,只是三人而已,想要作戰(zhàn)的可以說很多?!渡虝飞险f:‘三個人占卜,聽從兩個人的。’這是多數(shù)的緣故?!睓栉渥诱f:“良善均衡,從眾。那良善,是民眾的主張,三位卿大夫有這樣的主張,可以說就很多了。聽從他們,難道不可以嗎?”
【說明】本篇所記之事發(fā)生在公元前585年,周簡王元年期間。主要記述了八件事,一是鄭悼公去到晉國拜謝平定。二是魯國季文子修建武宮。三是晉國聯(lián)絡其它諸侯入侵鄭國。四是晉景公決定遷都新田。五是鄭悼公去世。六是子叔申伯訪問晉國,晉國命令魯國入侵宋國。七是楚國征伐鄭國,是因為鄭國隨從晉國的緣故。八是晉國救援鄭國,楚軍退走,晉軍入侵蔡國,楚軍又來救援,于是晉軍退走。
——————————————————
【注釋】1.如:(rú儒)《管子·輕重甲》:“今每戰(zhàn)輿死扶傷如孤?!薄蹲髠鳌る[公四年》:“厚從州吁如陳?!薄稜栄拧罚骸叭纾??!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坐須臾,沛公起如廁?!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边@里用為去、往之意。
2.成:(chéng呈)《書·畢命》:“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薄蹲髠鳌こ晒荒辍罚骸皶陴ⅲ猿伤蝸y。”《國語·越語》:“遂使之行成于吳?!边@里用為平定之意。
3.相:(xiāng鄉(xiāng))《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辟澏Y者,主持禮節(jié)儀式的司儀之人。
4.楹:(yíng營)《詩·商頌·殷武》:“旅楹有閑?!薄蛾套哟呵锞砹?nèi)篇雜下》:“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薄蹲髠鳌でf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薄盾髯印ふ罚骸伴河信!!薄抖Y記·明堂位》:“刮楹達鄉(xiāng)?!薄墩f文》:“楹,柱也?!边@里用為廳堂前部的柱子之意。
5.陴:(pí啤)城上女墻,上有孔穴,可以窺外。《左傳·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薄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南圍鄭,反之陴。罷宋圍?!薄墩f文》:“陴,城上女墻俾倪也?!?/span>
6.覯:(gou構)通“構”。構成。
7.墊:(diàn電)《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薄肚f子·外物》:“則廁足而墊之?!薄墩f文》:“墊,下也?!薄斗窖粤罚骸皦|,下也。凡屋而下曰墊?!薄稘h書·王莽傳下》:“武功中水鄉(xiāng)民三舍墊為池?!边@里用為下陷、淹沒之意。
8.隘:(ài艾)《詩·大雅·生民》:“誕置之隘巷,牛間腓字之?!薄豆茏印ち⒄罚骸岸粶蠟^不遂于隘,障水不安其藏?!薄抖Y記·禮器》:“君子以為隘矣?!薄盾髯印ね醢浴罚骸吧駝t致貧隘?!薄豆旁娛攀住罚骸跋喾戟M路間,道隘不容車?!薄墩f文》:“隘,陋也。”這里用為狹小、狹窄之意。
9.膇:(zhuì墜)腳腫?!蹲髠鳌こ晒辍罚骸耙子M則民愁,民愁則墊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u>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適有重膇疾,蒸郁非所宜?!?/span>
10.說:(yue悅)《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薄对姟ふ倌稀げ菹x》:“我心則說?!薄对姟ば⊙拧ろ熪汀罚骸拔匆娋?,憂心奕奕。既見君子,庶幾說懌?!薄豆茏印ば枴罚骸盎腹徽f,瞋目而視祝鳧巳疵。”《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雍也》:“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薄抖Y記·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巴跽f曰?!薄俄n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覺寢而說?!边@里用為喜悅之意。
11.蔡:(cài菜)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縣一帶?!蹲髠鳌せ腹迥辍罚骸跋?,厲公出奔蔡。”《論語·先進》:“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span>
12.令:(lìng另)《書·君陳》:“君陳,惟爾令德孝恭?!薄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皝悂愇耐?,令聞不已?!薄对姟ご笱拧ぜ茸怼罚骸罢衙饔腥冢呃柿罱K?!薄对姟ご笱拧ぞ戆ⅰ罚骸叭绻缛玷?,令聞令望。”《詩·魯頌·閟宮》:“魯侯燕喜,令妻壽母?!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叭艚笠玻笾樨愓?,不令也?!薄墩撜Z·學而》:“巧言令色。”《莊子》:“飾小語以干縣(懸)令。”《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边@里用為美善之意。
13.濟:(jì技)《書·君陳》:“必以忍,其乃有濟?!薄对姟ご笱拧恪罚骸皾鷿偻?,左右趣之?!薄豆茏印ぶ婧稀罚骸岸径鵁o怒,此言止忿速濟也。”《老子·五十二章》:“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薄墩撜Z·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荀子·不茍》:“獨行而不舍,則濟矣。”《淮南子·覽冥》:“殺黑龍以濟冀州。”《后漢書·荀彧傳》:“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yè)?!薄顿Y治通鑒》:“以濟大事。”這里用為成就之意。
14.盍:(he河)《管子·霸形》:“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xiāng)乎?”《左傳·桓公十一年》:“盍請濟師于王?”《左傳·成公六年》:“子盍從眾?”《論語·公冶長》:“盍各言爾志?”《國語·晉語一》:“盍殺我?”《孟子·梁惠王上》:“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薄队衿罚骸邦粒尾灰??!边@里用為“何不”之意。
15.鈞:(jūn均)通“均”。《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薄稌涡獭罚骸捌渥镂┾x?!薄对姟ご笱拧ば腥敗罚骸岸毓葓?,四鍭既鈞。”《管子·侈靡》:“鈞則戰(zhàn),守則攻。”《左傳·成公六年》:“善均從眾。”《禮記·投壺》:“鈞則曰左右均?!薄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扳x是人也?!薄肚f子·齊物論》:“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薄墩摵狻嵵罚骸胺蛎悇t實殊,質(zhì)同則稱鈞?!边@里用為相同、相等、均衡、均勻之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