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加民盟區(qū)委組織的主題學習活動,聆聽了張冠生先生關于盟史的講座,民盟從草創(chuàng)至今,學人林立,幾乎涉及了百年來西學本土化的各個領域。這批知識分子辦學、辦報、治學……在不同的領域中均有建樹,令后學歆羨。這是費孝通學生求學的一部分,全文抄錄自張冠生先生的《探尋一個好社會》,讀過之后,感慨良深。不由反躬自問,自己也是學生,可曾如費先生這般努力向學,自己現(xiàn)在也是老師,可曾有吳先生這般的眼光格局器量與胸襟?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吳文藻是對費先生產生終身影響的一位業(yè)師。
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階段,吳文藻引導著費先生,走上前后相續(xù)的三個臺階。費先生循序漸進,一步步完成了嚴格、充分、充溢人文內涵的學術訓練,積累下足夠本錢,厚積而薄發(fā),以其博士論文一鳴驚人,未滿三十歲,已穩(wěn)穩(wěn)站在國際人類學前沿。
費先生修社會學、人類學專業(yè)的三段時光,分別對應于燕京時期(本)、清華時期(碩)和英國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時期(博)。
本科之前,費先生在東吳大學讀醫(yī)預科,想當醫(yī)生。這個動機中,隱含著對政治的回避。費先生很少說起這話題,曾在《山水·人物》序文中寫過幾句,原文如下-“我在中學畢業(yè)的那一年正是1938年。1937年白色恐怖籠罩江南?!ぁぁぁぁぁぞ驮谶@一年,失蹤的失蹤,被捕的被捕,死亡的死亡?!?/p>
這里的“1938”和“1937”,明顯是錯了(這兩年,費先生在倫敦讀博),應該是1928年和1927年。費先生記錯的可能性不大,估計是排印、校對的問題。
了解這兩年里費先生的經歷和想法,對理解他一生與政治的關系很要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吳文藻何以對他產生那么大的影響。
真有家國情懷,是回避不了的。預科未完,費先生“對國家的關心又復活了。"他從實際中看出,人民的病痛來自身體,更來自社會,從此決心改學社會科學,為社會診院治病。
1930年,費先生進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其時,吳文藻教授正倡導“社會學中國化”,包括開始用漢語講授“西洋社會思想史”。
西土傳來社會學,是二十世紀初。1922年,燕大始設社會學系。課堂上,教材是外國書,授課是外國話。外教如此,中國教師也如此。理論是外國的,引證材料也多自外文。風氣所及,學生說話亦受影響。
當時的北大、清華、燕京三校學生見面,無須介紹,一張口就知是否燕大的人。燕園的學生,三句話離不開幾個英語詞。
費先生從中學起就在教會學校讀書,對外語授課場面太熟悉。他初次聽“西洋社會思想史”課,吳文藻講的是中國普通話。這是教會學校里聞所未聞的事情。
中國大學的社會學講壇,從此風氣一新。這一課,對費先生觸動很深。
吳文藻是費先生的江蘇同鄉(xiāng),江陰人,長他九歲。1929年夏,吳文藻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得該?!白罱曜顑?yōu)秀外國留學生獎”。
翌年,他在美國人辦在中國的燕京大學用中文講社會學,前無古人。大體同時,吳文藻提出“社會學中國化”,把學術改革推向縱深。
業(yè)師開風氣,費先生說自己聽到了“學術號角”。
他自幼陶冶于父母為國家進步改革教育、改造社會風俗的言傳身教,亦受父命熟誦蘇東坡、范仲淹等名家詩文,其中的“經世致用”思想無形潛入。吳文藻其人其事,他頗感親切。
燕大四年,吳文藻家成了費先生的專業(yè)書館,架上之書幾乎讀遍。費先生曾說,其社會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主要得益于這幾年的閱讀。
社會學欲中國化,須把中國社會的事實充實于社會學內容。為此,1930年代初,學界討論兩種辦法,一是用中國已有資料填入西方社會和人文科學理論框架,二是用當時通行于英美的“社會調查”方法描述中國社會。
吳文藻認為,無論是利用既有中國史料填充西方理論,還是借西方式樣的問卷搜羅中國社會資料,都不能充分反映中國社會實際。
這時,燕京大學請來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的帕克(Robert E. Park)教授到校講學。他向師生們介紹了研究者深入現(xiàn)實生活進行實地調查的方法。吳文藻敏銳意識到,帕克講的方法會對“社會學中國化”大有助益。他又進一步得知,這種方法來自社會人類學,美國一批學者已用“田野調查”方法開創(chuàng)了美國社會學界的芝加哥學派。他決意引導學生往這個方向用功。
帕克講學,推動了燕園學生下鄉(xiāng)做“田野作業(yè)”。吳文藻“社會學中國化”的主張找到了支點,帕克建立芝加哥社會學派的經驗可作借鑒樣本。他有意借助實地調查的社區(qū)研究方法,培育人才,為興建中國社會學奠基。
在吳文藻引導、鼓勵下,讀本科時期,費先生不僅參加一般意義上的田野調查,還參與過梁漱溟先生主持的鄉(xiāng)村建設試驗,后者尤具縱深思想內涵。
更為重要的是,參與鄉(xiāng)村建設是把社會學知識應用到中國農村社會改造中的具體實踐。這是費先生做了一生的事情,開端于其讀本科時期。
一般而言,費先生的社區(qū)研究是從《花籃瑤社會組織》開始,更準確地說,早在燕京求學時,吳文藻已經把他引到這條路上,并已確定要把他送到英國名師馬林諾夫斯基門下。
1933年,費先生畢業(yè)之年,他陸續(xù)發(fā)表多篇論文、譯文、書評,是吳文藻“學術號角”的音符。吳文藻在學生中處心積慮地物色學人類學的適當人選,費先生是其最為屬意的幾人之一。
當時的中國大學,能提供人類學訓練的,只有清華園的社會學及人類學系。吳文藻說服清華校方,在當年招收人類學研究生,為費先生入校讀研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后經考試,費先生如愿過關。吳文藻特地帶他往史祿國府上拜見,又經口試,終得登堂入室。
在吳文藻的培養(yǎng)計劃里,這是費先生去英國讀書的中間過渡階段。
如今很難想象,當時的整個中國人類學界,只有一位老師,一個學生。是吳文藻促成了這對師生的緣分,引領費先生得人名師門下。
這對師生的教學軼事,本書“外教三師”一節(jié)有所述說,此不贅述。
1935年,費先生完成碩士學業(yè)。其畢業(yè)考試委員會成員陣容強大,陶孟和、吳文藻、吳景超、馮友蘭、趙人雋、陳達、潘光旦、史祿國,皆一時之選,多大師級學者。
費先生成績?yōu)椤吧希?,可以到英國公費讀書了。
依史祿國安排,費先生須在國內做一年實地調查,然后赴歐洲進修文化人類學。正巧,其時廣西設立“研究特種民族(苗、瑤、侗、壯等)”課題,需要專業(yè)力量。
吳文藻又一次出手,他向廣西當局推薦費先生參與該課題研究工作,得首腦人物李宗仁認可,于是有了瑤山調查,又因瑤山調查而有了江村調查。
江村調查不在吳文藻培養(yǎng)費先生計劃之內,卻是瑤山調查的自然延伸。“無心插柳”的結果,長出一棵國際人類學界的大樹,木秀于林。
“在英國要跟從一個老師學習并不是那么容易。”——這是費先生的原話。為了把他送到馬林諾夫斯基門下,吳文藻從中國跑到美國,從美國跑到英國,不妨說是一路追著馬林諾夫斯基,成功地激發(fā)出這位英國名師培養(yǎng)中國學生的熱忱。
1936年秋,費先生經水路到達英國,他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系履行注冊手續(xù)時,該系主任馬林諾夫斯基正在美國參加哈佛大學三百周年校慶。吳文藻代表燕京大學出席同一慶典,也在現(xiàn)場。他與馬林諾夫斯基晤談,專題介紹中國社會學“社區(qū)研究計劃”,包括費先生的課題,說起瑤山和江村調查。吳文藻的話,碰對了馬林諾夫斯基的東方情結。
這位英國教授祖籍波蘭,常自稱東方人,亦喜愛東方文化。他認為,研究人類文化,不能缺了中國。其弟子遍布各大洲而獨缺中國學生,馬林諾夫斯基深以為憾。此時,吳文藻帶來的消息使他感到巨大喜悅。
馬林諾夫斯基的快樂是雙重的。其一,終于有機會培養(yǎng)來自中國的學生。其二,這個學生已在用他主張的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社會。費先生說,“馬氏初遇吳師即引為莫逆”,“興奮之情,不能自已”,當即召集自己的學生舉行座談,請吳文藻講解中國社會學者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討論研究中國文化的方法,并將費先生搶到自己門下,從居住環(huán)境、社會交往、學術熏陶、論文撰寫到學位授予、著述出版等,全程愛護,悉心栽培,嚴加訓練,大力獎掖。吳師十年心血,終成正果。
吳文藻的學生何等福分?費先生說,吳師為學生成才,對其選什么方向、適宜到哪所學校、送到哪位名師門下,都有通盤考慮和具體安排。
除去專業(yè)背景、知識結構、研究能力、學術趨勢等,連師徒各自的性格因素都在考慮之內。費先生在《留英記》中說過,他被送到馬林諾夫斯基門下,“理由之一據(jù)說我這個人的性格和這位老師有點相像”。
用心培養(yǎng)學生,能把心用到這個地步,這樣的老師如今不大見得到了。
在吳文藻“后來逐步實現(xiàn)”的計劃中,李安宅先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學院人類學系,后往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林耀華就讀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黃迪入芝加哥大學;瞿同祖跟隨魏福特求學······
論著述影響,吳文藻或有不及學生處。論培養(yǎng)人才,吳門棟梁林立,學生無人比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