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的問題至今仍然是我們面對的難題,康德哲學解決問題的方式仍然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一種可能方式,因此康德哲學的意義其實已經(jīng)不言自明了:我們之所以說康德哲學有“意義”,是因為康德哲學是一種活的思想,而不是過時的死東西。康德哲學就“活”在我們的思想之中。準確地說,就“活”在我們與康德哲學的“對話”之中。眾所周知,學習哲學的人少不了學習哲學史,這是這門學科的一個不同尋常的基本特征。通常一般的學科用不著非要學習那門學科的歷史不可,哲學卻不行,因為離開了哲學史就沒有哲學,或者說,哲學就存在于哲學史之中。為什么?因為哲學問題都是永恒無解但人們又不得不追問的難題,所以哲學的發(fā)展不是知識積累的過程,而是哲學家們不斷地探索尋找飛出“瓶子”的方向或出路的過程。因此任何一位哲學家的思想、任何一種哲學體系、任何一本教科書都不足以代表整個哲學——哲學只存在于過去、現(xiàn)在乃至將來一切哲學運思的道路之中。由此可見,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哲學史,學習哲學史也就是把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所思想過的問題再思想一遍,把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所走過的道路再走一遍,然后去選擇或是開創(chuàng)我們自己的路。因此,學習哲學史就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即我們的思想與古人的思想之間的“對話”。[1]如果學習哲學史有什么方法的話,那么它的方法就是“對話”(dialoguo),其實這也正是“辯證法”(dialectics)的本來含義。學習哲學史就是我們?nèi)ニ枷牍湃说乃枷耄湃说乃枷刖捅4婊蛘哒f記錄在他們的著作中,學習哲學史也就是“讀書”,以閱讀的方式在思想上與古人“對話”,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前人之所思再思想一遍,把前人所走過的路再走一遍。不過這種思想與思想之間的思想關系不僅是我們與古人之間的關系,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我們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關系。因為從我們的角度看,學習哲學史是我們?nèi)ニ枷牍湃说乃枷耄欢鴱臍v史的角度看,從我們與古人都屬于人類這個角度看,我們思想古人的思想也就是我們作為人類的代表在回憶自己曾經(jīng)思考過的問題,把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重新再走一遍。換言之,我們從來就不僅僅是此時此刻這一時空關系中的存在,古人的思想也構(gòu)成了我們的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古人的思想是活的有生命的存在,只不過當我們尚未思想它們的時候,它們就處在某種休眠的狀態(tài),而當我們思想它們的時候,它們就被“回憶”起來了,它們就“復活”了,重新煥發(fā)了生命力。因此,學習哲學史就是思想前人的思想,就是思想性的“對話”,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現(xiàn)代解釋學所說的“視界交融”。在學習和研究哲學史的問題上,我們過去總是強調(diào)要“按照哲學家本來的意義去理解他們的哲學思想”,這可以稱之為“我注六經(jīng)”式的研究方法。80年代以來,有些人又“反其道而行之”,主張大膽地闡發(fā)自己的思想,于是就有了“六經(jīng)注我”式的研究方法,有人認為現(xiàn)代解釋學就是這種觀點,其實不然。解釋學實際上正處在上述兩個極端的“中項”,它的觀點可以概括為“視界交融”的方法,也可以說是“對話”的方法。什么叫“視界交融”?與人相關的一切文化現(xiàn)象,都可以看作是“文本”,學習也好,研究也好,“繼承發(fā)展”也好,都需要對它們進行“理解”和“解釋”。過去人們把理解和解釋看作是單純的再現(xiàn),追求的是知識的所謂“客觀性”,但是現(xiàn)代解釋學卻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現(xiàn)或者復制所謂客觀存在的文本,因為古人有古人的“視界”,我們有我們的“視界”,換句話說,古人與我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環(huán)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們不可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視界,純粹沉浸在古人的視界之中。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理解和解釋是不可能的呢?非也。理解和解釋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正是由于不同視界之間的碰撞,人類文化才得以進步和發(fā)展。試想:如果后人總是我注六經(jīng)式地對待古人的經(jīng)典,會有什么后果?那將意味著只有經(jīng)典而不可能有新思想的出現(xiàn)。中國哲學幾千年之所以總是圍繞著儒家思想轉(zhuǎn)圈子,難有創(chuàng)新,原因就在這里。至少那種“引經(jīng)據(jù)典”、“解經(jīng)釋典”的方式在形式上限制了思想的發(fā)展,一如西方中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我們說解釋學的觀點是“我注六經(jīng)”與“六經(jīng)注我”的“中項”,原因是它既不主張擺脫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自己變成古人,因為那根本不可能;也不主張隨心所欲地解釋前人的思想,你如果想說自己的話,用自己的嘴說好了,用不著拉大旗作虎皮。解釋學主張理解和解釋乃是我們的視界與古人的視界相互交融的結(jié)果,這就是“對話”。“對話”首先一定要有共同的“話題”,這樣“話”才能“對”起來。我們之所以能夠與古人進行思想對話就在于我們與他們之間有共同的“話題”,這就是永恒無解的哲學問題——他們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面對的問題,盡管由于歷史、文化、社會等因素,哲學問題有時候其形態(tài)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是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其次,“對話”是一種“視界交融”,即相互間的交流。對話的雙方是平等的,否則就談不上對話。在學習和研究哲學史的問題上,我們并不是作為一無所知的小學生向哲學大師們請教,而是與他們一同討論哲學問題。如果我們只是小學生,那么充其量我們只能學到一些“知識”,即了解到哲學家們說了些什么,但那樣的話我們歸根結(jié)底還是站在哲學之外。如果我們與古人有共同的話題——哲學問題,那么我們就進入了哲學運思的道路,我們就“上路”了。既然我們與古人有同樣的問題,那么就不是他們說話我們傾聽,我們也有“發(fā)言權(quán)”。最后,“對話”需要相互之間的“理解”,如果你說的話我“聽”不懂,那么“話”也是“對”不起來的。當然,我們不可能讓古人理解我們,因為他們不可能再開口說話了,他們要說的話就在他們的書里,所以說到“對話”,其實有點不平等。但是,如果我們不是把古人的書看作是死東西,而是看作有著豐富意蘊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存在,那么當我們有所問時,他們也會有所答的。顯然,我們只有深入到哲學的維度,才有資格與哲學家們進行對話,而深入到哲學維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深入到哲學問題之中,把哲學家的問題當作你的問題,或者把你的問題上升到哲學問題的高度。于是,在這樣的對話中,哲學家的思想就不再是死東西,而是活生生的思想了:他們在我們對他們的思想中“復活”了。當然,這并不是我們有意讓它們復活,實際上它們本來就是活的——我們乃至后人不可能離開它們而單獨存在,它們就構(gòu)成了我們存在的一部分,沉積于思想的深處。近年來每每對一些哲學家(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德里達等等)不是“說”自己的話而總是“解釋”哲學史有所不解,現(xiàn)在或許有了答案:他們實際上是在反思他們自己,也可以說是在創(chuàng)造性地“回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qū),他的哲學思想非常深刻,對于人類的認識論、倫理學、美學等問題都有重要的貢獻。限量款帆布袋以康德三大批判為哲學元素,基于康德散步的故事創(chuàng)作而成。康德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堪稱哲學史上的里程碑,是康德哲學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
來源:《康德哲學的現(xiàn)代意義》《德國哲學論叢1999》
原標題:《哲學的生命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