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導師教你學英語
更可以此為參照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目錄:
01、王佐良:通過文化學語言
02、許國璋:英語教育非英語教學
03、周玨良:翻譯的步驟
04、熊德輗:Read
05、劉承沛:成敗在此“數(shù)”舉
06、陳
07、丁往道:我的兩點意見
08、胡文仲:學習英語無捷徑
09、高厚堃:“枕中秘”
10、危東亞:學習“地道”英語
11、張中載:“輸入”與“輸出”
12、梅仁毅:如何“登堂入室”
13、胡壯麟:英語學習有規(guī)律嗎?
14、吳
15、陶
16、何其莘:怎樣達到用英文思維
17、秦秀白:We
18、黃源深:背單詞有用嗎
19、李賦寧:“讀書必須過筆”
20、姚乃強:業(yè)精于勤
21、陸谷孫:Pressure
22、吳古華:“自說自話”練口語
23、陸國強:學以致用
24、薄
25、楊立民:你為什么學英語
26、王逢鑫:英語詞匯:記憶、理解、復用
27、趙一凡:英語——通往世界的旅行證
28、莊繹傳:譯海無涯
29、陸建德:學無止境
30、王守仁:利用一切機會去接觸英語
31、吳一安:進入英語的自由王國
32、劉海平:興趣需要轉化為持續(xù)的行動
33、陳德彰:翻譯與字典
34:桂詩春:開卷有益,動手有益
35、Jack
36、秦亞青:閱讀使我受益良多
37、錢
38、楊仁敬:學英語:樂趣與磨練
39、顧曰國:A
40、許余龍:我的經歷與體會
41、虞建華:Jump
42、張載梁:多一本詞典,多一位老師
43、何兆熊:學好英語無捷徑
44、張維友:語言無法“速成”
45、熊學亮:我怎樣練口語
46、郭棲慶:學習英語,感悟人生
1.王佐良(1916-1995)
浙江上虞縣人。1939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1947年留學英語牛津大學茂登學院,獲B.Litt學位。1949年回國
后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學校(今北京外國語大學),歷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英語系主任、副院
長等職務。在英語教學、科研和翻譯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著有《彭斯詩選》、《英國詩史》、《莎士比亞緒論》等,并主持編纂了《英國文學史》。
通過文化學語言
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語言表達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進的。 文體、風格的研究是有實際用
途的,它可以使我們更深入地觀察英語的本能,看到英語的長處、短處,以及我們在學習英語時
應該特別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為英語一方面不難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過分小心的使用者
面前布滿了陷阱。 好的作品應該是使人耳目清明的,論述文學的文章也應照亮作品,而不是布
下更多的蜘蛛網。 最終決定一部作品語言的好壞,......不僅在于編著者對于某種表達形式的精
通與否,而且還在于他對論及對象的敏感性、他的想象力、他的求知欲和對新生事物探索的勇氣、
他對人類事業(yè)的關注和他是否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
2.許國璋(1915-1994)
浙江海寧人。1936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先后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校。1947年赴英留學,
相繼在倫敦大學、牛津大學攻讀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1949年回國并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學校
(今北京外國語大學),歷任英語系主任、外國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
市語言學會副會長、《外語教學與研究》主編等職務。為語言學研究做出了獨特的富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在外國文學、翻譯以及魯迅研究等學術領域也多有建樹。 曾主編大學《英語》教材。
英語教育非英語教學
學習外語,從事語言學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讀洋文的狹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國學基礎。
光學幾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總是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吸收
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語言。 我教學生,從來不以教會幾句英語或教會一種本事為目標,而
是要教怎樣做人,是英語教育:用英語來學習文化,認識世界,培養(yǎng)心智,而不是英語教學。 (教師
們)對前途要有信心,只是沉悶又能做什么呢?......國家總歸在進步......我們總歸生長在這塊土地上,
也只有在這里我們能夠有所作為。
3.周玨良(1916-1992)
安徽東至人。1940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外國語文系。1948年畢業(yè)于美國芝加哥大學英語系研究院。自1950年以來,任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英美文學、中西比較文學和翻譯等領域建樹頗豐。曾編著《英美文學欣賞》,并參與主編《英國文學史》等。
翻譯的步驟
(2)拋開原文,只看譯文,依原文風格(簡練、沉郁、俏皮等)修改譯文文字。這時會發(fā)現(xiàn)好多問題,
往往是上下文呼應聯(lián)系問題和整體風格問題。(3)再對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沒有。(4)放幾天甚至幾
星期后再看。這時對原文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階段修改文字時曾因為原文還大都記得,覺得
還順當?shù)脑S多地方,現(xiàn)在都通不過了,需要再修改文字。這時往往要加些字或減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
通過這一次修改,一般說譯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要理解一國的文化就要讀些歷史、文字,包括詩和散文
作品。我國古時兒童入私塾讀書,開始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要讀《千家詩》
或《唐詩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觸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思。我們讀點英詩,目的與此類似。
4.熊德輗(1927-)
江西南昌人。1937年隨父母定居英國。1948年獲牛津大學學士學位,1952年獲碩士學位。1948-1949年在巴黎大學研究院研究歷史。1949-1950年在希臘聯(lián)合國巴爾干委員會從事翻譯工作。1950年底回國后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學校(今北京外國語大學)。退休后仍活躍在教學第一線。主要著作有老舍小說《牛天賜傳》英譯本Heavensent(1951年英國Dent書局出版;1986年香港三聯(lián)書店修訂版);《漢英詞典》修訂版(任英語顧問)。
Read
打一場持久戰(zhàn)。不要忙于“對口”(學專業(yè)英語)。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甚至英語還沒有入門想學好專業(yè)英語是絕對不可能的。我總喜歡把學習英語比作一場圍攻戰(zhàn)。被圍攻的是你腦子里的母語,攻打這個堡壘的是英語大軍。你指揮軍隊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直至拿下你頭腦中的這個頑強堡壘——母語。學英語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方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人都必須要有大量的實踐,都必須在聽說讀寫方面下苦工夫。要從閱讀中學到好的,地道的英語,我們不妨讀細一點,甚至對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誦。但閱讀不應該只限于寫一些漂亮的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識,不僅是專業(yè)知識,而且是廣泛的人文知識,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在五十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5.劉承沛(1922-)
江西贛州人。1922年生于上海。1945年西南聯(lián)大外語系畢業(yè)。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已退休。
自1958年《英語學習》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是問答欄的主持人。
成敗在此“數(shù)”舉
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各種有用的書,好書。朗讀和聽寫是學外語最為有效的訓練方法,基礎階段必須堅持。千萬不能因為現(xiàn)行各種英語測試不考這兩項而放棄。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A階段讀它三、四十本才會體會到學英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及早學會用英——英詞典。這是因為英漢詞典多半不解釋詞義,只給對等詞,而兩種語言的詞匯并不是可以完全對等的。
6.陳琳(1923-)
原籍江蘇,生長于北京。1948年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大學(今南京大學),留外語系任教。1951年起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曾任成人教育學院院長、北外海南分校校長。1956年受命編寫我國第一套英語專業(yè)通用課本《大學英語》。曾參加《毛澤東選集》英文本翻譯工作。1978年開始,從事遠距離外語教學,擔任電視廣播英語課程主講教授多年,并編著電視、廣播、函授英語課本多套。現(xiàn)任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外國語文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
習得?學得?
能“學得”。必須下艱苦的工夫。我一向主張要“背”。不僅兒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鄭板橋在《自敘》中所說:“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萬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著,或對客不聽其語,并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一代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更何況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語。一般學習外語的,都知道有所謂“精讀”和“泛讀”。
泛說、精寫和泛寫。精泛兩種工夫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習語言,在讀、聽、說、寫四會中,固可因工作的需要而有所側重,但最好還是能全面掌握。英國16世紀思想家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機敏,寫記使人精確”(這里交談包含聽和說)。可以看出,學會讀、聽、說、寫一種語言,不僅是掌握語言能力以作為工具的問題,更加關系到一個人素質的培養(yǎng)。
7.丁往道
安徽省無為縣人,1924年生。1946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外語系。1950年起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曾擔任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在美國西華盛頓大學和俄國莫斯科外語大學任客座教授各一年。1991年離休。
參加編寫的主要著作有:
《當代英文散文選讀》
《英語文體學引論》
《英語寫作手冊》
《英語寫作基礎教程》
《英詩入門》
《中國神話及志怪小說——百篇》
《孔子新評》
《孔子語錄一百則》
我的兩點意見
慮。
排在“四會”末尾的“寫”,千萬不要認為它可有可無。“寫”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有其特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寫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內容和觀點,組織材料,安排層次,斟酌詞句,這是極好的鍛煉。而且“寫”對語言的正確性和表達的準確性的要求比口語要高些,因為可以考慮和修改。這對提高語言質量十分有益。
學習和鉆研,因為在外語上用很多時間,可能會忽略中國文化的學習,結果是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情況和文化特點知道得多,而對中國的文化特點知道得反而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成分,我們應該珍視這份遺產,努力予以發(fā)揚光大。
8.胡文仲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8年參與創(chuàng)辦《英語學習》雜志。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現(xiàn)為《外國文學》主編。
社會兼職包括: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文學科組成員,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會長,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會長,中國高
校英語口語協(xié)會會長等。曾被聘為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客座教授和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學及澳大利亞文學。專著包括《英語的教與學》、《外語教學與文化》(與高一虹合著)、《與中國人交際》(與Neal
學習英語無捷徑
9.高厚堃
浙江湖州人,1925年生于上海。1947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50年代起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及聯(lián)合國譯訓部任教。1958年參加創(chuàng)辦《英語學習》,后任第五任主編(1991-1995)?,F(xiàn)已離休。
參加編寫的主要著作:
《英譯漢教材》
《歐洲文化入門》
《漢英詞典》(1978)
《漢英成語詞典》
《漢英詞典》(修訂版)
“枕中秘”
10.危東亞
1920年出生于成都。
1945年畢業(yè)于金陵大學(今南京大學)英文系。
解放前做過翻譯工作。1949年解放后即來到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任教。
先后教過本科學生、研究生以及教師進修班。
近二十多年來主要從事漢英詞典的編纂工作。
曾擔任《漢英詞典》(1978年版)副主編、《漢英成語詞典》(1982年)主編、《漢英詞典》
修訂版(1995年)主編。
學習“地道”英語
11.張中載
1934年生于浙江寧波。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yè),先后在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學習、從事研究工作。
1988年至1991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州立大學英語系講授英國文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有《托馬斯哈代——思想與創(chuàng)作》、《當代英國文學論文集》等。
“輸入”與“輸出”
卻不開口朗讀、背誦名篇、名段,不開口練著說英語,也不動手做筆頭練習,寫英語文章。只有語言
的“輸入”(通過聽、讀吸收語言),卻無語言的“輸出”(通過口頭和筆頭表達思想,應用學到的
語言),是學不好語言的。
(歷史、文學、傳記、科技、經濟、政治、軍事等),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增長各種知識,并學到
另一種文化的精華。
12.梅仁毅
廣東中山人,1935年出生于中山,后移居上海。
1953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現(xiàn)為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60年北外英語系研究生畢業(yè)。
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如何“登堂入室”
英語表達深奧的思想時,興奮不已,立即記住,這就表明你已對語言產生了興趣。沒有這種興趣,
難以在語言學習中登堂入室。
則,將影響聽力及口語,從而使語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五本,讀三遍,讀到許多問題印在腦子中。設想一下,別人能用一千五百到兩千詞匯寫出幾十本書
來,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表達方式掌握住,能夠表達多少內容!
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對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13.胡壯麟
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33年3月31日出生于上海市。
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
1985年至1993年任北京大學英語系主任。
現(xiàn)任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系統(tǒng)功能語法研究會會長等職。
主要獲獎著作有《語言學教程》、《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語篇的銜接與連貫》等。
英語學習有規(guī)律嗎?
播聽錄音,看電視看錄象,讀書報讀小說,與操英語者用口語和書面語交流。
膽張口,有時不免背誦,以至自說自話。
解其意義和用法。
14.吳冰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博士生導師。
1935年出生,江蘇江陰人。
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
研究美國小說、美國亞裔文學及英語文體學。
從教40年來多次被評為校、部級先進工作者并獲得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稱號和香港柏寧頓(中國)教育
基金會首屆“孺子牛金球獎”。
獲國家及北京市獎的主編或合編的著作有:《漢譯英口譯教程》、《杰克.倫敦研究》、《英語文體
學引論》、《英語寫作手冊》(修訂本)、《美國文學名著精選》等。
怎樣“一箭雙雕”
語言是有聲的,因此一開始就要把語音的基礎打好。發(fā)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同時也便于
你通過“聽”來學習新的知識。
其中一項過差,會從總體上影響外語水平的提高。如今僅電視一個渠道就有許多“聽”的節(jié)目,可
“讀”的書更多。至于“說”和“寫”完全可以自己練習。沒有人對話,可以采取用英語思維的辦
法跟自己說?!皩憽眲t可以通過記日記來提高,一天記一件事,可以寫“聽”到或“讀”到過的,
這樣就復習了從“聽”和“讀”中獲取的語言知識。
每每出錯,因此要常練、多練、反復練。
解和其它困難。
“同”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需要注意學習和掌握的還是“異”的部分。
長圖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語解釋不但更加準確,而且通過看英語解釋還能復習常用詞匯和表達法,
可謂“一箭雙雕”。
15.陶潔
浙江紹興人。
1936年出生于上海。
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58年畢業(yè)。
現(xiàn)為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
學習是為了使用
16.何其莘
1947年出生于馬來西亞。
1975年畢業(yè)于西安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1986年在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獲英美文學博士學位。
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
會副主任、英語組組長、中國英國文學學會會長。
著作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史》(與王佐良合著)、《英國戲劇史》等。
主編《新概念英語》(新版)、《英語聽力教程》和《英國戲劇選讀》等。
怎樣達到用英文思維
17.秦秀白
1941年11月生于天津。
1965年畢業(yè)于原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現(xiàn)任華南理工大學英語系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1996年曾任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委員,現(xiàn)任教育部第二屆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
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外語學會副會長等職。
曾應邀赴美國California
著作有:《英語簡史》、《英語文體學入門》、《英語通論》(主編)、《當代英語習語
大詞典》(主編)、譯著《英語的故事》等。
We
學習英語而言,不要把“寶”都押在課堂教學上,而要靠自學。We
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的范圍有多大,你的英語學習天地就有多么寬廣。誠然
,你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是漢語,但你完全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虛擬的“英語世界”。常問問自
己:這層意思或這個事物用英語該怎樣表達?在這種場合或情景下,“老外”會說些什
么話?帶著這類問題去讀書,去請教他人,就能“立竿見影”。有了這種意識,你便會
發(fā)現(xiàn):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學英語,你一輩子都在學英語。
世界”。那里有人,有人的心靈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揭示,有人與自然、與社會的沖突
與調和。走進一部英文小說,你實際上就已經“生活”在一個“英語世界”里了,還愁
沒有東西可學?經典作品要讀,寫得好的當代通俗小說也要讀,因為后者的語言更新
鮮,更有時代感。
18.黃源深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目前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英
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翻譯家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
學術專長為澳大利亞文學、英語教學和翻譯。
主要著作有:
專著《澳大利亞文學史》、《澳大利亞文學論》、《澳大利亞文化簡論》、《當代澳大
利亞社會》;
編著《高校英語教材1——8冊》、《英國散文選讀》、《澳大利亞文學選讀》;
譯著《簡.愛》、《隱身人》、《我的光輝生涯》、《驚醒》等。
背詞典有用嗎
19.李賦寧
陜西人,1917年出生。
1939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外文系,194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研究院。
1948年獲美國耶魯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曾任美國洛氏基金會人文科學研究員、北京大學英語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
議組成員、特約成員等。
1982年起任北大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xiàn)為中國英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莎士比亞學會副會
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名譽理事。
主要著作有:
《英語史》、《李賦寧論英語學習和西方文學》、《蜜與蠟:西方文學閱讀心得》、
《英國文學論述文集》等。
“讀書必須過筆”
我在兩年前曾讀過美國一流雜志《紐約人》(The
度作家和印度各行各業(yè)的專家用英文寫的作品和文章的片段,包括詩歌、散文、評論以
及科技、醫(yī)藥、法律等方面的報導等。其中有些文章簡直可與當代英、美優(yōu)秀作家的英
文寫作技能相比美,有的甚至超過。我一向佩服林語堂、韓素音等人的英文寫作,但是
像他們這樣的英文高手在我國人當中畢竟太少,而今日的印度卻涌現(xiàn)出眾多這樣的人
才。我們在培養(yǎng)英文寫作高水平新秀方面也要急起直追。
的閱讀,并用英文做讀書札記,寫讀書報告或內容提要的訓練。讀書必須落實到筆頭。
這是古今中外學人的共同體會。湖南岳麓書院的一條校規(guī)就是:“讀書必須過筆”。美
國某大學校長也曾說:“Every
20.姚乃強
1936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
1951年7月參軍,入軍校學習英語。
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
現(xiàn)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專業(y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
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重要譯著有《紅字》、《霍桑文集》、《??思{》。
主持編譯/編寫過多部詞典,如《藍登韋氏英漢大學詞典》、《綜合漢英詞典》、《商務
英漢學生詞典》等。
業(yè)精于勤
21.陸谷孫
1940年生于上海,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研究生班,復旦大學杰出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英漢詞典》主要編寫者之一;《英漢大詞典》主編。
Pressure與Pleasure壓力與興趣
22.吳古華
1937年出生于上海。
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本科及研究生畢業(yè)。
現(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系教授。
曾任清華大學外語系系主任、全國大學外語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大學英語研究會理事長。
1989年、1993年曾兩次獲教委頒發(fā)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
“自說自話”練口語
練和用。工具只有常用才能熟練,使用起來才得心應手;行為只有多次重復才能成習慣。學習外
語無捷徑,必須反復練習和運用才能成為一種熟練的技能和工具。
學習者相互交流而獲得,但尤為重要的是學習者自身通過摸索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策
略。比如記單詞,為取得短期效應,突擊背誦可能起些作用,但從長遠說,大量閱讀是擴大詞匯
量的根本途徑。
時用。多練才能熟練,熟練才能生巧。先張口,不怕錯,與人對練,“自說自話”?!白哉f自話
”是極有效提高口語的一種方法,是為自己營造不受時間、地點及空間制約的語言環(huán)境。不用擔
心說錯,先張口,后求正確;不會說的可記下事后向他人請教,或在閱讀時,有意識注意英語是
如何表達的。大量閱讀易上口、地道的英語閱讀材料或書籍,是提高口語的根本途徑之一。
23.陸國強
1934年3月生,復旦大學首席教授、外文系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生導師。曾應美國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以及英國朗文(亞洲)出版公司之邀作過系列學術講座。1989年被滑鐵盧大學電腦中心聘為高級研究員,利用電腦進行英漢語義結構對比研究。
除在海內外發(fā)表論文之外,出版專著六部:《現(xiàn)代英語構詞》、《現(xiàn)代英語表達與理解》、《現(xiàn)代
英語聯(lián)想與搭配》、《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英語句型研究》、《英漢和漢英語義結構對比》。
學以致用
application.知識的力量與其說在于廣博不如說在于廣泛應用。這句話是對“知識就是力量”的詮
釋。知識再淵博,若不學以致用,也產生不了力量。重在實踐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英語學習。在初
級階段,聽說是一對主要矛盾。首先要大量地接觸純正英語不斷刺激聽覺神經,然后進行口頭復述
或利用聽到的語言信息與他人交談。莎士比亞專家林同濟教授曾說過學英語的最好辦法是:
“Converse
義學的視角來分析,這句話的含義是要培養(yǎng)一種語義能力(semantic
(linguistic
行大量閱讀,擴大知識面,但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即創(chuàng)造地運用知識,這也是強化語義能力訓練
的過程。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均有較高的寫作能力,或者說具有識別和運用語義
結構的能力。語義結構是以語義為中心融合語法和語用的語言系統(tǒng)。每一種語言均有自己的語義結構
體系。掌握英語就是要善于實現(xiàn)英漢兩種語義結構的相互轉化,以克服逐字對應(word-for-word
correspondence)、對號入座的傾向。例如: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倫敦。
The
我們享受公費醫(yī)療。
We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深化改革。
To
以上三個例句均在語義結構上出了毛病,單從語法結構來看,似無可挑剔,但在語義上存在著不相容的
問題(如story與take
不相配),同時又違反了語用規(guī)律。在復旦工作的英美專家憑他們的直覺不約而同地判定上述句子為典
型的中式英語例證,應作如下的修正:
The
We
To
外國專家的這種判斷能力就是一種語義能力,而這種能力只有通過遞歸式反復實踐
(recursive
24.薄冰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
1921年生。山西應縣人。
1947年畢業(yè)于國立浙江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yè)后即擔任英語教學工作。迄今已50年。
1950年開始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外國語大學的前身)任教。
長期從事英語語法的教學與研究。對英漢翻譯亦有較深的造詣。近年致力于英語咨詢方面的工作。
主要論著有《英語語法手冊》(主編)、《英語時態(tài)詳解》、《英語名詞的數(shù)》、《高級英語語法》
(主編)和《英語語法札記》等。
如果我是一個初學者
如果我是一個初學英語的中學生,我將把好的課文念得正確、流利、爛熟,睡夢中會說出來,作文中
會用出來。我還要讀課外讀物,并用簡單的英語向我的同學復述故事的內容。我將學一點基本語法知
識,以加強學習的自覺性,但絕不去鉆牛角尖。
查詞典一樣,我將經常查閱語法書。等我把基本語法掌握后,我將展開大量的英語實踐,在實踐中通
過思考與總結解決疑難問題。同時,我將充分地利用好的詞典、參考書,包括較高深的語法著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