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公司研發(fā)的A-380大型客機,以及安東諾夫設計局出品的安-225大型運輸機,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飛機。
鮮為人知的是,在上個世紀40年代,美國曾研制過一款水上飛機,它的高度為24.18米,比A-380稍高,而翼展則達到了97.54米,至今仍保持著最大翼展的世界紀錄。它就是由美國休斯公司研發(fā)的H-4“大力神”號水上運輸機。
美國二戰(zhàn)期間的主力運輸機由于航程和運載量有限,無法執(zhí)行洲際運輸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軍依靠閃電戰(zhàn)將大半個歐洲納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圍。美國作為同盟國的一員,既要在亞歐兩大戰(zhàn)場同時作戰(zhàn),又要向盟軍提供大量物資援助,在運輸上已經捉襟見肘。
特別是歐洲戰(zhàn)場,由于法國已經淪陷,德國加大了對英國的攻勢,一旦英國被攻占,美國將會喪失在歐洲的橋頭堡。再加上大西洋上的盟軍運輸船常常被德國U型潛艇擊沉,海上運輸線有被切斷的風險,美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從美國本土直接空運人員、物資支援歐洲戰(zhàn)場。
美國設計制造的H-4“大力神”號巨型水上運輸飛機
為了達成這一戰(zhàn)略目的,大型運輸機必不可少。美軍當時的主力運輸機無論載重還是航程都非常有限,單架飛機根本無法完成一次運輸整營士兵或同等重量的物資裝備,就更不用說執(zhí)行橫跨大西洋的洲際運輸任務了。
為此,美國軍方向多家飛機制造公司尋求幫助。最終,休斯公司提議,研發(fā)一種名為H-4“大力神”號的巨型水上運輸飛機來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運輸途中的H-4組件,道路兩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按照美國軍方的要求,這架巨型飛機必須能運載500-700名士兵或等重的物資裝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研發(fā)人員認為增加機翼面積的辦法最為簡單有效。而要增加機翼的面積,就必須加大飛機翼展。因此,H-4的這項數據達到了97.54米。
為了建造這架巨大的飛機,休斯公司甚至新建了一個臨時廠房。即便是這樣,到了總裝時,廠房依舊無法容納H-4。無奈之下,公司只好將飛機拖到一個船塢里進行總裝。由于船塢距離原本的廠房太遠,美國人只好把飛機拆成幾大部分進行運輸。不過,哪怕飛機被拆散了,相關部件還是體型巨大。一路上,人們不斷把礙事的電線、電話線等切斷,待運輸車隊過去后再接上,場面異常壯觀。不少學校為了讓學生親眼目睹盛況,甚至放假一天等待路過的車隊,著實讓“熊孩子”們高興了一把。
在船塢中進行組裝的H-4巨型水上運輸飛機
首飛中的H-4巨型水上運輸飛機
由于戰(zhàn)時對于金屬物資的供應比較緊張,類似鋁、鋼等戰(zhàn)略物資會優(yōu)先制造殺傷性武器。因此,這架飛機幾乎是完全由白樺木制成的。與素有“木制奇跡”之稱的英國“蚊”式轟炸機相比,H-4才是人類航空史上真正的奇跡。為了驅動龐大的機身,H-4裝備了8臺大功率活塞發(fā)動機,單臺功率超過2600千瓦。
然而,許多人對這8臺引擎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認為它們無法令H-4真正飛起來,當時有新聞媒體甚至為H-4起了一個“云杉鵝”的諢名,來嘲諷它龐大的身軀和弱小的發(fā)動機。為了使謠言不攻自破,設計師舉行了高調的試飛儀式。在眾目睽睽之下,8臺發(fā)動機全速運轉,H-4從水面緩緩升起,在飛行了約1.6千米后成功降落在水面。當時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這既是H-4的首次飛行,同時也是它最后一次飛行。從此以后,H-4再沒有飛起來過。
保存在博物館中的H-4水上飛機
H-4與幾種大型飛機尺寸對比圖
雖然H-4取得了首飛成功,但問題依舊很多,遠未達到能服役的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此時二戰(zhàn)已經結束兩年之久,美國政府認為像H-4這樣的巨型飛機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隨即,H-4被送進一座特制的機庫做封存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可是,這一放就是30年,到1977年,美國國防部在整理二戰(zhàn)情報時,才“發(fā)現”了被遺忘在角落的H-4。不過,美國當時已經不會再使用如此老舊的水上飛機,H-4只得進入美國西部航空博物館安度自己的余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