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天人合一”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兑捉?jīng)》強調(diào)三才之道:天、地、人。天有天道,天道就是萬物之始,孕育萬事萬物;地有地道,地道就是生養(yǎng)萬事萬物;人有人道,人道就是成就萬物。具體的說:天道是陰陽,地道是柔剛,人道是仁義。三者之間雖然各有其道,但又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三者缺一不可。
《易經(jīng)》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簡單說就是:人本是萬事萬物的一分子,從屬于天,所以天、人原本就是合一的,不可分割。天性就是人性,天道就是人道,天德就是人德。
從最初的八卦中,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人類與自然界生命現(xiàn)象的緊密聯(lián)系。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分別對應(yīng)自然界的八種事物或現(xiàn)象,這些事物或現(xiàn)象,與人的生命緊密相連,是生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乾代表天,以龍為象,而龍是水中所生之物,又能騰飛到天空。因此,其中的寓意是:天并不是生命的宇宙空間,恰恰相反,它是生命的來源。坤代表地,以馬為象,而馬是地中所生之物,能夠不斷繁衍生息。因此,地寓意著使生命得以孕育和生長。乾坤二卦是八卦和六十四卦中,最基本的兩卦,又被稱為父母卦,兩卦都象征著生命的來源。至于其他的六卦,也無不和生命相關(guān),震象征雷,巽象征風,兩者都是生命產(chǎn)生的動因,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驚蟄,說的就是初春過后,天氣回暖,春雷轟鳴,蟄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蟲被驚醒了,重新開始活動起來。艮卦象征山,兌卦象征澤,山澤正是萬物棲息和活動的處所??藏韵笳魉?,離卦象征火,水和火使生命得以維持和延續(xù),任何活的生命都無法離開水,而火的發(fā)明和運用,給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偠灾素匀亢蜕F(xiàn)象緊密相連。
事實上,《易經(jīng)》中沒有任何哪一卦只講物象,而不談人的生命的,反之亦然。每一卦的卦象,不論具體所指是什么,都是在談?wù)撎烊岁P(guān)系。如乾卦,從初爻到六爻的所有爻辭,無不一一對應(yīng)著人的生命活動所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律??陀^的說,爻辭講的是龍的活動狀態(tài),表現(xiàn)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之道;主觀的說,它表明了“君子”所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律和倫理原則。二者都表現(xiàn)了同樣的生命過程。比如九三爻辭忽然不再講龍,卻講到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龍是純陽之物,象征剛健奮進的精神,君子也是陽性,也應(yīng)勤勉奮進。此外,它還蘊涵著更深的含義,無論是龍還是君子,兩者都體現(xiàn)出生命不息的精神。自然界生生不息,《易經(jīng)》不過用龍來表征這種精神而已,而人類展現(xiàn)這種精神的,便是乾乾君子。因此,君子應(yīng)“終日乾乾,夕惕若”從而以成就其生命。
《易傳》是解釋《易經(jīng)》的,它在《系辭》中提出了“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觀點。在哲學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它的意義就在于,“天道”成為了形而上的意義世界。后來,雖然發(fā)展出了象數(shù)之學,但形而上的意義世界始終是易學最為關(guān)注的東西之一。
“形而上”之道,不僅是天道,也是人道,是“天人合一”之道?!墩f卦》中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边@顯示的不僅是天人“同構(gòu)”關(guān)系,而且是天人“合一”的關(guān)系,就卦象來說,每一卦都有六爻,最上面兩爻象征天道,最下面兩爻象征地道,中間兩爻象征人道。就卦義來說,天地之道是陰陽、剛?cè)?,象征自然界的?guī)律與法則;人道是仁義,表示社會的倫理道德。
這在性質(zhì)上顯然不同,如何能夠統(tǒng)一起來呢?《易經(jīng)》上說:“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文言傳》和《系辭傳》上都說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亦即是說,自然與社會、天道與人道,有一種“以類相從”的關(guān)系?!段难浴酚终f“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可見,陰陽、剛?cè)嵩谙嗷プ饔弥?,使天地萬物發(fā)生了千變?nèi)f化,然后并沒有神秘力量的干預(yù)和推動?!兑捉?jīng)》中的這種有機理論思想強調(diào),人是自然界的產(chǎn)物,同時是社會的主體,仁義并不等于陰陽、剛?cè)?,但是二者之間具有內(nèi)在的相似性。仁表現(xiàn)了陰柔的特性,義表現(xiàn)了陽剛的特性,它們從“類”上來說是一致的,從“本”上說則是沒有離開天地之道。
從形而上的哲學觀點來講,人的存在體現(xiàn)了天體的生生之“德”?!断缔o》上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都表明了“德”是天的本質(zhì)特征,也是人的本質(zhì)特征。然而天地之德卻是靠人來實現(xiàn)的。后世的理學家將這個觀點予以延伸發(fā)展,于是闡述說:天地本來沒有心,它只生育萬物,它以人心而為其心,只有人才能完成天地的生生之“德”。
天以生為德,表現(xiàn)于人類社會,就是“性命之理”,也就是道德理性。儒家的重要人物孟子從心靈出發(fā),闡釋了人的道德理性的可能的,而《易傳》則是從宇宙論出發(fā),闡釋道德理性之所以可能,就是“生”的目的性。因此,《易傳》提出“修德”的概念?!段难浴吩诮忉屒载赞o時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萬物的元、亨、利、貞之德,表現(xiàn)出來就是四時節(jié)序的運行,萬物的滋長消亡,而它所以能夠?qū)崿F(xiàn),就在于君子的仁義之德,亦即“性命之德”。君子的偉大,就在于他天性中具有這種德行,只要他能夠盡而行之,就能順應(yīng)性命之理,達到說卦中所稱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境界,從而上合天德,實現(xiàn)真正的“天人合一”。
然而,《易經(jīng)》所顯示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卻只是一種理想的宇宙模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是這樣,人由于受到欲望和利益的驅(qū)使,會脫離正道,凌駕于自然之上,以人類自身為中心,這樣,人類就逐漸喪失了其本性,這種弊病在今天的時代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例如,為了謀取眼前了利益,不惜濫砍濫伐,對自然索求無度,又大量排放工業(yè)廢氣廢料,嚴重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進而導致霧霾、酸雨、風暴、惡劣天氣等各種極端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給人類帶來災(zāi)難。
為了找回失落的人性,實現(xiàn)“天人合一”,《易傳》提出了種種匡正人性的辦法。首先,人應(yīng)該努力尋求學問,完善自己的品德,并祛除私欲,抑制惡行,從而最大限度地恢復人的本性。其次,人應(yīng)該努力觀察和學習天道,并從中獲得感悟和啟發(fā),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只要順從天地之道,就可以得到天地的佑助。《系辭》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人道體現(xiàn)了天道,就個人來說,不僅要順從天道,也要順從人道。
《周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類最古老的智慧?!吨芤住返摹疤烊撕弦弧钡乃枷雽τ诋斀竦纳鷳B(tài)文明和管理科學方面,都有很深刻的啟迪。就生態(tài)文明來說,《易經(jīng)》告訴人們,人與自然緊密相連,休戚與共,如果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得好,人類就會獲益,反之,如果自然遭到嚴重破壞,最終人類也會受到懲罰。這些道理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了驗證。
例如,由于人們過度開墾草地和過量放牧,導致大片草地變?yōu)榛牡?,使得沙塵暴頻頻發(fā)生。20世紀30年代,美國在開發(fā)西部大平原的過程中,因為大量砍伐林木,大片草地都淪為寸草不生的荒漠,最后導致了歷史上三次著名的“黑風暴”。其中1934年的那次黑風暴席卷了整個北美大陸,使大約3億噸肥沃的土壤被吹走,其中芝加哥城一天的降塵量就高達1200萬噸。
再例如,由于人類毫無節(jié)制的向大自然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氣體,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大約已經(jīng)上升了1攝氏度,從而引起了全球氣候變暖??茖W家預(yù)測,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繼續(xù)增加下去,將會導致地球上降雨嚴重不均,致使某些地區(qū)降雨量大量增加,而另一些地區(qū)卻嚴重干旱。更為嚴重的是,全球氣溫升高將會導致兩極地區(qū)的冰川加速溶化,這樣,海平面就會很快升高,許多沿海城市會遭到嚴重威脅,甚至可能被海水吞沒。這些典型的災(zāi)害或事例,都是人們違背《易經(jīng)》“天人合一”思想的后果,,沒有和自然和諧地相處,反而一再地侵奪自然,奴役自然。如果我們能學習“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懂得善待萬物的道理,這些悲劇都不會發(fā)生,人類的未來也不會這樣令人憂心忡忡。
在管理學方面,《易經(jīng)》認為,天地萬物是重要的管理對象,因此,管理者應(yīng)當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不破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chǔ)上,尊重自然、順從自然,利用自然,管理自然,實現(xiàn)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能片面的追求物質(zhì)利益,殺雞取卵。古人教導說:“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泰卦的象辭)。只有這樣,在滿足人類生活需要的同時,萬物也才能夠繼續(xù)生長繁榮下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