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典音樂,對于不常聽古典音樂的聽眾來說,腦海里蹦出的大多是:高雅音樂,高冷、嚴肅、聽不懂。
然而音樂其實無分高雅低俗。許多人或許都聽過“古典音樂是那個時期的流行樂”這一說法,同歷史界所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有著些許異曲同工之處。
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古典音樂?
我們現(xiàn)在說的“古典音樂”大致有兩種意思,一種廣義,一種狹義。這兩種意思,要從音樂功能的角度來看十九世紀以來的古典音樂發(fā)展史才說得通。
什么場合需要音樂?首先當然是宗教場所,然后就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1. 十九世紀開始有了嚴肅的音樂會,專門演奏以貝多芬為代表的嚴肅、復雜的作品。
2. 繼而出現(xiàn)了各種秀,包括器樂炫技、通俗小品和絕大部分歌劇舞劇。
3. 還有家庭音樂傳統(tǒng),所以市面上有大量針對廣大業(yè)余演奏/演唱群體的,程度比較簡單的作品和名曲改編曲。
這三類音樂,大致構成了我們現(xiàn)在說的“廣義的”古典音樂。然而這三種音樂到現(xiàn)在幾乎只剩下1了。2 和3里最精品的曲目也被歸到了1當中,在音樂會上演。這些音樂便構成了“狹義的”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冷,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并不遙遠。從時間上而言,古典音樂也只是幾百年前的音樂,包括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以及后來的民族樂派和近代音樂時期等等。
一、巴洛克時期(1600—1750)
承接了文藝復興的思潮,脫離了中世紀的黑暗。人們忽然發(fā)現(xiàn)音樂除了歌頌神以外,還有娛樂的功能。因此,剛剛走下神壇的音樂,就立即為貴族宮廷服務了。
相應的,音樂從枯燥乏味變成了有多個主題同時存在的復調音樂。同時音樂還非常華麗。
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包括有從文藝復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第,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科萊里,英國作曲家普賽爾,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等等。
代表曲目:小提琴奏鳴曲集OP.5“佛里亞”、科萊里主題變奏曲
▼科萊里《小提琴奏鳴曲Op.5》'佛里亞'
▼科萊里《科萊里主題變奏曲》
蒙特威爾第的牧歌創(chuàng)作是這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體裁的巔峰,而他的歌劇創(chuàng)作則是這種體裁的奠基之作。
二、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
為什么古典音樂類別里還有個古典時期呢?這不重要,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大古典套了一個小古典,即廣義的古典音樂套了一個狹義的古典音樂了。
就時間持續(xù)程度來看,這個時期的音樂是整個廣義古典音樂的過渡時期。它的特色就是“承上啟下”——從巴洛克的嚴謹雍容,走向浪漫主義的“萎靡放蕩”。
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音樂家包括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時期的德國歌劇作曲家格魯克,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奧地利作曲家海頓,“音樂神童”莫扎特,“樂圣”貝多芬等等。
代表曲目:海頓《時鐘交響曲》、莫扎特《安魂曲》、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
▼海頓《時鐘交響曲》
▼莫扎特《安魂曲》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莫扎特把快樂當做信仰,他的音樂清澈,永遠充滿了希望。有評論說:貝多芬追求一生的境界,莫扎特一出生就在那里。
三、浪漫主義時期(1810—1920)
浪漫主義,顧名思義,就是不要嚴肅。要和聲色彩、要用音樂作畫、用音樂寫故事、用音樂表達感情??傊?,就是要用音樂做能做的一切。音樂從此不用再肩負教育性和神性。曲風變得高度自由,音樂沒有了對錯之分,因而可能非常好聽,也可能非常難聽。
音樂家也越來越關乎音樂本身,以及自身對于音樂的理解,這個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唯一一個最為大眾接受,也最順應大眾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的音樂,各個樂器演奏手法突飛猛進,樂隊編制空前提升,作曲家數(shù)量史無前例:帕格尼尼、威伯、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和柴科夫斯基等。
代表曲目: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柴科夫斯基《天鵝湖》
▼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
▼柴科夫斯基《天鵝湖》選段
李斯特主張標題音樂,創(chuàng)造了交響詩體裁,發(fā)展了自由轉調的手法,為無調性音樂的誕生揭開了序幕,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風氣相對立的浪漫主義原則。
四、現(xiàn)代時期(1900年至今)
古典音樂的步伐并沒有停止在十九世紀,歷史的車輪還在叮呤當啷地前進著。轉眼間,已經叩響了二十世紀的大門。這時候,音樂又來到了它的下一個時期。
作曲家們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致力于開創(chuàng)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特色音效。并且,已經逐漸不再考慮演奏方面,而完全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了。比如拉威爾自己寫的曲子,他自己就從來不彈,因為自己寫得太難了彈不了。
現(xiàn)代時期的著名音樂家有剛剛提到的創(chuàng)作不演奏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巴托克,俄國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英國作曲家布里頓等等。
代表曲目: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布里頓《青年管弦樂團指南》等
▼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愤x段
▼布里頓《青年管弦樂團指南》
拉威爾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處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他曾說:“嚴格地說,我不是一個‘現(xiàn)代作曲家’,因為我的音樂遠不是一場 ‘革命’,而只是一種‘進化’。
其實古典音樂并沒有那么難懂,身邊隨時隨地可能下一秒都會響起古典音樂?;蛟S是某個電影的插曲,或許是某個街頭藝人的演出,或許是某個路人的來電鈴聲。
就如同讀文章一般,古典音樂不必過分解讀。對美的追求,是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人類的共通之處,當然也包括那些美好的旋律、音樂。
內容來源:DK圖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