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在傣語里意為產(chǎn)筍醬的地方。
南糯山這個地名對中外茶人來說早已是耳熟能詳了,它是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在中外媒體上露面次數(shù)最多名氣最大的古茶山。
南糯山位于勐??h格朗和鄉(xiāng)東面,隔流沙河與勐宋茶山對望,景洪市到勐??h的高速公路從南糯山腳穿過,從景洪到南糯山30分鐘,從勐海到南糯山15分鐘。
南糯山是西雙版納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古茶區(qū),南糯山現(xiàn)存古茶園1萬2千畝,在云南所有的古茶山中古茶面積居首位,有享譽中外的800年樹齡的人工栽培型茶王樹印證著。南糯山種茶歷史的悠久,聲名遠播的茶王樹樹圍達2.4米,當之無愧為西雙版納的人工栽培型茶樹中的茶王樹,至今還沒有其他茶王樹將它比下。南糯山1萬多畝古茶園中300年以上的古茶樹占了大多數(shù),南糯山不知是否因為土壤特殊的原因,所有的古茶樹無論大小,無論年輕都長得枝葉茂盛,極少有枯枝葉萎的現(xiàn)象。
南糯山是云南機械制茶的起始地。
1938年3月白孟愚先生在南糯山開始建蓋云南省的第一個機械制茶廠,購進英國產(chǎn)的制茶機。1939年3月南糯山茶廠用英國制茶機制出了第一批紅茶、綠茶,白孟愚廠長將這些機制紅茶銷到了香港、緬甸、印度,南糯山茶廠寫下了云南現(xiàn)代化制茶的第一頁。
南糯山是哈尼族的聚居地。
哈尼族定居南糯山已有800多年,南糯山離景洪壩子較近,民國以前南糯山是車里宣慰司直管地,南糯山的哈尼族每年要向車里宣慰司送貢品。南糯山現(xiàn)有17個哈尼族村,930多戶人家。
據(jù)云南的一些民族史學家考證,哈尼族西漢時期還住在青藏高原一帶,為避戰(zhàn)亂,他們開始順江而下往南遷。公元7~8世紀,哈尼族遷到哀牢山住了幾百年,南詔國后期哀牢山一帶又發(fā)生戰(zhàn)亂,住在哀牢山上的幾萬哈尼族人又繼續(xù)大規(guī)模南遷,一部分去了今紅河州一帶,一部分去了老撾,一部分留在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東岸。留在瀾滄江東岸的哈尼人的又有一部分在傣族幫助下,渡過瀾滄江后定居在勐海,南糯山是他們到勐海后最早的定居點。
南糯山有個很出名的寨子——半坡老寨,半坡老寨在朝蝦角腳(山名)的東面,面對景洪壩子,還可看到大勐宋古茶山,半坡寨有名,一是因古茶園多,二是因那顆800年樹齡的茶王樹也在這里(1995年仙逝的石頭寨茶王樹也與它同齡)。哈尼族語中稱茶王樹為老博博瑪,半坡寨的這棵老博博瑪現(xiàn)在已被西雙版納州作為重要古茶資料保護起來,為它安裝了鐵絲網(wǎng)護欄。
南糯山的古茶園面積在勐海居首位。
1938年思普企業(yè)局在南糯山建茶葉實驗場,白孟愚先生便組織人在南糯山開種了2千多畝新式茶園,種植方法不再是古時的滿天星、順坡栽,采用的是梯臺式單行種植法,那是南糯山現(xiàn)代茶園的開端,白孟愚先生種的茶樹在向陽寨還留下了許多,這些茶樹密密整整地長著,有的主桿已有碗口粗了。
由于有南糯山茶廠這個基礎(chǔ),南糯山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一直是勐海縣重點發(fā)展茶葉的片區(qū)。
資料自《普洱茶原產(chǎn)地西雙版納》一書整理編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