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鄉(xiāng)哲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shù)研究所 陜西西安;710065)
內(nèi)容提要:薛濤(“溫庭筠”)所作與李德裕相關(guān)的詩歌作品既反映了二人在官場中仰視至平(或俯)視關(guān)系的嬗變,也充分證明了薛濤的“溫庭筠”身變過程與史實。與段文昌的相關(guān)詩作、史料既證實了他是薛濤之“卒”的直接責任人,也說明他是薛濤的“職場”克星。前者在友誼中不乏幽怨,后者由校書之爭發(fā)展到仇敵你死我活。更為重要的是,拙文首次揭開了薛濤之“卒”事件的性質(zhì)及發(fā)生的準確時間是大和七年(833)三月十八日的千年之謎。
關(guān)鍵詞:薛濤(溫庭筠);身變;李德裕;段文昌;校書;關(guān)系;“卒”年
唐代女詩人薛濤的職場境遇并不像她在《井梧吟》中所描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蹦菢虞p松。反而深陷政治、經(jīng)濟和各種社會生活矛盾的糾葛之中,十分艱難地周旋于諸鎮(zhèn)文人官吏之間。簡而言之,李德裕和段文昌兩人在薛濤的職場生活中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定位。就本文而言,前者證實了薛濤的“溫庭筠”身變過程,后者則體現(xiàn)了各自政治觀念沖突和矛盾升級過程。
一、從李德裕的“鄰居”之邀談起
大和四(830)年,十月,李德裕替換郭釗任西川節(jié)度使。此時,欲聘對西川政局十分熟悉的薛濤來輔佐自己。遂作《無題》云:“松倚蒼崖老,蘭臨碧洞衰。不勞鄰舍笛,吹起舊時悲。”以松、蘭、鄰舍喻薛濤,攻其懼老、衰的心理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再提出聘請。薛濤作《酬文使君》進行答復(fù)。其首聯(lián)以“延英曉拜漢恩新,五馬騰驤九陌塵。”記述了李德裕任西川節(jié)度使的史實。尾聯(lián)以“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fù)舊陽春。”[1]向李德裕談及自己近況后,又基于他們各自所屬的身份進行答復(fù)。比較二詩,其“吹起舊時悲”與“不復(fù)舊陽春”之間絕對存在著應(yīng)答關(guān)系。其“鄰舍”的稱謂說明他們的家庭曾住在一處,是老熟人。
在得到否定的答復(fù)后,李德裕并不灰心,在《惠泉》中先以“未及黃陂量(黃耄)”評估了薛濤尚可工作的身體狀況,再從“滔滔(連續(xù)不斷)豈有津(津貼)”的物質(zhì)需求方面對薛濤進行游說。
其結(jié)果是得到了薛濤的應(yīng)允。從《籌邊樓》:“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彼憩F(xiàn)的口氣看,薛濤在李德裕府中主要負責軍事防務(wù)工作。在此期間,薛濤輔佐李德?!白骰I邊樓,圖蜀地形,南放南詔,西達吐蕃。……未逾月,皆若身嘗涉歷。……”終于使“蜀人粗安”。大和五(831)年李德裕“遣使詣南詔索所掠百姓,得四千人而還。”[2]后由于牛僧孺等人的干擾維州得而復(fù)失。大和六年(832)十二月,李德裕因功任兵部尚書。
二、薛濤之“逝”的責任人辨析
在段文昌任西川節(jié)度使的大和六年(832)十一月與李德裕任兵部尚書前的這一段時間里[3],轄區(qū)內(nèi)發(fā)生了薛濤逝世事件。據(jù)《太平廣記·楊蘊中》中“頃幽死此室”的記載[4]判斷,屬于非正常“死亡”。薛濤到底“卒”于誰之手?是李德裕嗎?
依學界“卒于大和六年(832)夏”[5]的觀點,按理應(yīng)在李德裕的任期。但從其擁有“鄰居”的私交及“舊陽春”政治關(guān)系的情理上看,身為節(jié)度使的李德裕于情于理都不會置有功于自己的熟人于死地。
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順序推斷,劉禹錫《和西川李尚書傷孔雀及薛濤之什》:“玉兒(喻薛濤)已逐金镮葬,翠羽(喻孔雀)先隨秋草萎。”說的很明白。
再以白居易《與劉禹錫書》“十一月”的落款和“前月二十六日崔家送終,……乃至金環(huán)翠羽之凄韻”[6]的敘述順序推算,薛濤之“卒”應(yīng)該在大和六年十一月初,恰恰處在段文昌接任節(jié)度使期間。此時,李德裕已卸任離開成都,剛剛走到漢州(今四川廣漢市)就得到薛濤“卒”訊,遂作兩首相關(guān)詩寄于劉禹錫,其一,向其生前好友劉禹錫報喪,其二,進行悼念。劉禹錫作《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與《和西川李尚書傷孔雀及薛濤之什》與之相和。以“瑤琴久(終)已絕,松韻自悲秋?!睂畹略_M行撫慰。
但《贈楊蘊中》所指示“子規(guī)啼”[7]的三月暮春與劉、白詩文所涉薛濤之“卒”時間相比的不對稱性,及以“三月十八日”為題做詩的目的性看,段文昌此舉,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營救。李德裕前腳離開成都,段文昌就宣布薛濤的“卒”訊,人死已已。李德裕想救也沒有機會。并且是利用職務(wù)交接之際,混淆視線,推脫責任。實際上,薛濤當時還在囚中。這就是《贈楊蘊中》注云:“死后作”的原因。[8]
與大和七年之“卒”事件與《贈楊蘊中》“月明窗外子規(guī)啼”表明的時間相聯(lián)系,“溫庭筠(薛濤)”兩次以“三月十八日”為題創(chuàng)作的原因就是指明所“卒”的具體日子。
三、扭曲的段、薛關(guān)系
段文昌為什么要陷害薛濤,這就要從非常的段、薛關(guān)系說起。
與段文昌約貞元八年(792)入蜀即被韋皋“表授校書郎”[9]相比,薛濤于“及笄”[10]的貞元元年入韋府也可算得上是老資格了。在任命誰為校書問題上,據(jù)《鑑誡録·蜀才婦》中關(guān)于“韋公南康鎮(zhèn)成都日,欲奏(校書)之而罷”的記載,大概是因為段文昌到來的緣故。對于此,薛濤心中不會沒有想法。而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中“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的評價也一定會使身為校書之職,“性介狹”“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訝”[11]的段文昌不舒服的。直至武元衡鎮(zhèn)蜀再一次為薛濤“奏授校書郎”[12],于此同時,李吉甫為相“授(文昌)登封尉、集賢校理。”[13]也成就了段文昌仕途之路,這才為此次校書之爭畫上了句號。
然而,事情并未結(jié)束,長慶元年(821),段文昌出任西川節(jié)度使,[14]薛濤作《段相國游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藉以推托。段文昌命姚向、溫會、李敬伯、姚康、楊汝士等五人和詩,預(yù)示著兩人矛盾的升級。據(jù)《鑑誡録·卷八·衣錦歸》載,在此期間段文昌的轄區(qū)內(nèi)出現(xiàn)了侮辱段文昌的打油詩。其詩云:“段相國,本廣都縣人。父以油柞為業(yè)?!l(xiāng)里笑之。歷三十年間,衣錦還蜀。蜀人有詩贈曰:'昔日騎驢學忍饑,今朝忽著錦衣歸。’”由于沒有署名,段文昌雖然無法確定報復(fù)對象,但心中已有所認定。長慶三年(823)十月,以杜元穎“除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15]段文昌回京任刑部尚書,暫時結(jié)束了此次交鋒。
事實上,薛、段的職務(wù)之爭只是現(xiàn)象,本質(zhì)上是緣于兩人核心價值觀的差異。
在職場,具體在對待劉辟忤逆事件上面,薛濤站在朝庭一方,以《賊平后上高相公》歌頌高崇文平劉之功,而段文昌卻站在了對立面。劉辟被平后,意識到站錯了隊,遂“素服麻屨,銜土請罪?!辈诺玫礁叱缥牡摹搬尪Y之”。[16]
長慶元年,刑部尚書楊憑“盡以家藏書畫獻文昌,求致進士第?!倍挝牟?cè)焕寐殭?quán)“面托錢徽,繼以私書保薦。”在目的沒有達到的情形下,竟然不顧宰相身份氣急敗壞地“大怒?!瓋?nèi)殿面奏,言(錢)徽所放進士鄭朗等十四人,皆子弟藝薄,不當在選中?!焙竽伦诿跗稹拙右住坝谧油ぶ卦嚒?。[17]除此以外,當時“王播廣以貨幣賂中人權(quán)幸,求為宰相。而宰相段文昌復(fù)左右之?!蓖撇ㄖ鸀?,以至于“事已垂成”,但卻遭到了蕭俛的反對“三上章求罷相任。”[18]對于此事,薛濤做《上王尚書》先以“碧玉雙幢白玉郎,初辭天帝下扶桑?!睂ν醪サ男袨檫M行了批評,又以“手持云篆題新榜,十萬人家春日長。”對王起的作為進行贊揚,表面上是表明了自己對這兩個事件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對段文昌的不光彩行為進行批評。
對于段文昌的人格品質(zhì),當時的宰相韋貫之評論其“行止未正,不宜在內(nèi)庭”“志尚不修,不可擢居近密?!盵19]甚至為拒絕他入仕而罷相。但李逢吉卻“用文昌為學士,轉(zhuǎn)祠部郎中”[20]。史家評李逢吉其人“欺蔽幼君,依憑內(nèi)豎,蛇虺其腹,毒害正人?!盵21]可見他與段文昌是烏龜找王八,臭味相投。寶歷年間,薛濤的丈夫李程因與李逢吉“不葉”[22]而被其設(shè)計陷害。雖未見資料證明有段文昌的參與,但作為同黨也難免嫌疑。綜上所述,薛濤與段文昌志不同道不合。兩人關(guān)系非友即仇,直至發(fā)展到你死我活。
四、事件后的李、薛關(guān)系
上述兩節(jié)雖然辨明了薛濤之“卒”的責任人是段文昌,但李德裕并非沒有過錯。漢州距離成都只有34公里,聽到薛濤的“卒”訊,就是撇開上下級工作關(guān)系不說,作為“鄰居”至少也應(yīng)該立即返回成都進行吊唁??墒撬麤]有,甚至還有閑心游覽房太尉西湖。在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上,顯示出李德裕人情世故的淡薄。他原本想與薛濤的關(guān)系就此了解,沒呈想反倒落下了幽怨。直至得知薛濤仍存活人間,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其《白芙蓉賦附歌》:“想佳人兮密靜處,顏如玉兮無冶容?!薄而x鴦篇》:“唯憐獨鶴依琴曲,更念孤鸞隱鏡塵。”顯示出無限悔意。其《寄茅山孫煉師》:“菖花定是無人見,春日惟應(yīng)羽客逢?!斌w現(xiàn)了他到處找尋的行為。直到大和八年春,薛濤才作《棠梨花和李太尉》進行回應(yīng)。在詩中以“東溪春雨時”點明她所在的時空位置,以“日晚鶯啼(泣)”表現(xiàn)了當時的情緒狀況。其以“棠梨花”為名,不啻為梨花帶雨之意。
開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武宗登基。九月,李德裕再次被任命為宰相。改名為“溫庭筠”的薛濤恰巧在京,其《三月十八日雪中作》證明李德裕又一次伸出了橄欖枝。詩中的“饒君”之稱是繼在《酬文使君》中使用李德裕字“文饒”的“文”字后,采用第二個字“饒”作為稱呼。盡管嘴上說“不復(fù)”,但據(jù)《觱篥歌(李相妓人吹)》:“黑頭丞相九天歸。夜聽飛瓊(飛卿的諧音)吹朔管。”證明還是耐不住寂寞,與李德裕牽手合作。與李德裕前次任相不到二年就被驅(qū)逐至興元的經(jīng)歷相比,此次任相“首尾五年,其籌度機宜,選用將帥,軍中書詔,奏請云合,起草指蹤,皆獨決于德?!苯K于“以功兼守太尉,進封衛(wèi)國公”[23]會昌五年(845)李德裕認為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了,遂連連上表請求退休,武宗只答應(yīng)解除政務(wù),任荊南節(jié)度使[24]。臨行前贈“溫庭筠”錦制屏風,由于其仍兼宰相之職,“溫庭筠”據(jù)之作《題李相公敕賜屏風》給予答謝。宣宗即位后,李德裕失去了靠山,遭到白敏中、令狐绹、崔鉉等人的聯(lián)手排斥。會昌六年四月,白敏中任相,李德裕貶東都留守[25]。再次與李德裕相別,對政治脈搏把握的比較準確的“溫庭筠”已經(jīng)意識到,此別將為永別。因而作《嘲三月十八日雪》以贈,整詩以雪(陽春白雪的簡稱)喻李德裕,其“留著它陪伴梨花?!睂嶋H上是建議李德裕解甲歸田,脫離政界。李德裕并未聽其勸告,依然到東都上任。果然,在大中元年(847)至大中三年間先貶潮州,再貶崖州。[26]終于在該年12月卒于貶所。此后“溫庭筠”的《題李衛(wèi)公詩二首》便是對李德裕的蓋棺定論之作。
綜上所述,“溫庭筠”于李德裕的相關(guān)詩作,既是體現(xiàn)二者關(guān)系變化的象征,也是目睹其在職場興衰起伏的記實和見證。比較《酬文使君》、《三月十八日雪中作》和《嘲三月十八日雪》諸詩,薛(溫)以“巴歌”自喻,以“陽春”或“雪”比喻李德裕,藉以顯示等級或身份差別。前者因創(chuàng)作于李德裕任西川節(jié)度和二度任相時,兩人之間是雇傭與被雇傭或官與非官的仰視關(guān)系。而后者之所以敢持“嘲”的態(tài)度,正因為是在李德裕被貶失勢時而作,顯示為平視或俯視關(guān)系。
對于李德裕的結(jié)局,“溫庭筠”在《觱篥歌(李相妓人吹)》中曾經(jīng)對他進行過要體察民意的暗示,在《嘲三月十八日雪》中勸其功成身退。然而,李德裕的一意孤行最終未能全身。以此看,唐無名氏《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三首》關(guān)于:“閑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钡某爸S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
[1]“謝庭”即謝舅,出自《晉書·謝安傳》,指晉羊曇與舅謝安,舅甥情誼深厚。此指薛濤與兒子李郢的公開關(guān)系?!鞍籽庇髦父哐旁娫~。如韋莊《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p>
[2]《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6月,7872、7883頁。
[3]《舊唐書·文宗本紀》中華書局2000年1月,373、374頁。
[4]《太平廣記·卷354·楊蘊中》中華書局,1961年9月出版,2804頁。
[5]張蓬舟《薛濤詩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88頁。
[6]《白居易集》1979年10月第一版,1533、1534頁。
[7]據(jù)宋王令《春晚》:“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p>
[8]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第三冊·卷六十五》1955年12月出版,1998頁。
[9][13][14][20]《舊唐書·段文昌傳》、《舊唐書·德宗本紀》中華書局,2000年1月出版,2975、2976、253頁。
[10]張蓬舟《薛濤詩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79頁。
[11]《太平廣記·褊急·段文昌》中華書局,1961年9月出版,1886頁。
[12]《唐才子傳·薛濤》,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116頁。
[15][17][18][19][21][22][23][24][25][26]《舊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1月出版,342、2985、3047、2841、2979、2975、3081、410、425頁。
[16]《資治通鑒·唐紀·卷237》中華書局,1956年6月,7636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