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相李德裕于大和年間任西川節(jié)度使,正值唐番邊境戰(zhàn)爭不斷,故而在成城修建籌邊樓,不僅供登覽之用,而且與軍事有關。李德裕入蜀不到三年,南阻南詔,西拒吐蕃,邊防鞏固,人民安居,西川一帶一直很安定。
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調(diào)任離蜀,此后邊疆糾紛又起。這時,薛濤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時事,寫了這首詩。
《籌邊樓》
薛濤〔唐代〕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這首詩的大意是:
籌邊樓高與云鳥齊平,八窗同開,秋氣逼人。它那雄壯的威勢震懾西川四十州。諸將切莫貪求戰(zhàn)利品羌馬而擅自在邊地尋釁,站在此樓最高層上,可見邊地的極遠處。
薛濤,唐代女詩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
韋皋任節(jié)度使時,擬奏請?zhí)频伦谑谘悦貢⌒晒巽?,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xiàn),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
晚年的薛濤,并沒有躲在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現(xiàn)實隔絕開來,這首《籌邊樓》,便是她關懷時事政治心情的真實寫照。
首句“平臨云鳥八窗秋”,寫寫樓的高峻,籌邊樓挿入云霄,與飛鳥齊平。若在秋天,天曠氣爽,登樓而上,從八面窗戶朝外望去,周遭情景,盡收眼底。
“平”字用得傳神,登上俊偉的籌邊樓當然視線是與云、鳥齊平的,但若要將這種感覺傳達得出神入化,恐非“平”字不能。
“八窗秋”,喻其窗戶之多,樓內(nèi)明敞通達,可極目千里。此樓建于秋天,登此樓則四望如一,天高云淡,神情舒爽。
次句“壯壓西川四十州”,這樣一座雄偉挺拔邊防建筑,氣勢之“壯”,充分顯示了西川首府形勝之地的氣度和大唐安撫邊防的堅強力度,完全可以保證西川三十八州的安定團結。
一個“壯”字,如力重千鈞,深蘊內(nèi)涵。當年李德裕建造此樓,并非只為觀賞蜀地風光,而與軍事有關。此一“壯”字,不但寫出樓之氣勢,而且又表明此樓關系著西川四十州的利害。
第三句“諸將莫貪羌族馬”,詩人犀利地點出,邊境以往連續(xù)多事的根源,在于唐將的貪婪腐敗。他們眼光短淺,圖謀小利,往往釀成動亂大患。
一個“莫”字融責備、告誡、規(guī)勸等情感于一爐。她希望守邊的將領們切莫目光短淺,貪得無厭而對羌族進行肆意掠奪,那將變正當?shù)幕I邊為騷擾,造成戰(zhàn)火彌漫、民不聊生、邊境不寧的后果。
末句“最高層處見邊頭”,籌邊樓居高臨下,登上最高一層,眺望邊境,一目了然,既可發(fā)現(xiàn)邊境前線的外來侵犯,也可監(jiān)督大唐將士的不端行為。
“見邊頭”意在“遠”字,籌邊應從大處著眼,登高才能望遠,居高才能制遠。這樣的結尾,把勸誡的深意又推進了一步。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里,有議論,有感慨;有敘述,有描寫;有動蕩開闔,有含蓄頓挫,跌宕迂回,耐人尋味。
此詩托意深遠,非尋常女子所思,而更可貴的,是深藏豪情壯志,寓漆室女坐嘯風云之意,確是“無雌聲”之作,陽剛之美貫穿始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