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詩出自南宋一位和尚僧志南的七絕。他是南宋有名的詩僧,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任天臺國清寺住持,時稱“治山法師”。善詩文,工書法。他和朱熹是好朋友,朱熹也很喜歡這兩句詩詞,評價他的詩“清麗有余,格力閑暇,無蔬筍氣。“蔬筍氣,酸餡氣也。”
他的這首詩很有名,這兩句詩歷來被人們稱做是千古名句。
整首詩的內(nèi)容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蓬
杖黎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中“短篷”是小船的意思
杖黎:它是“黎杖”的倒文。是拐杖的意思。
杏花雨:杏花盛開時節(jié)下的雨,一般這個時節(jié)就是清明節(jié)前后。
楊柳風:古人把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從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jié)尾期的花信是柳花風,也稱楊柳風。
這幾個詞理解了,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出來了。這是一首春游詩。但不是一首簡單的春游詩。
第一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詩人通過古木,河岸,小船三個物象組成了一個畫面,你看,早春的季節(jié),楊柳依岸,絲柳微搖,一只小船靜靜地停泊在岸邊的古木樹下,這里沒有喧囂,沒有紛爭,只有籠罩著迷蒙輕霧的淺淺春色,一個身著僧袍的和尚系好小船,走下船來。這樣的情景淡泊和寧靜,像不像一幅淡雅的水墨國畫?這完全就
是一幅山水春禪圖啊。
真是一個聰明的詩人!但是,詩人詩中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邏輯錯誤。
詩的下一句是:,杖黎扶我過橋東。這里有個疑問,詩人的船為什么不劃到對岸,而偏要,“杖黎扶我過橋東”呢?
是詩人不聰明嗎?不是。詩人又在給我們描繪下一幅圖畫。
在絲柳依岸,淺草含煙,微雨輕浮的春色中,一個飄逸的老和尚面迎春風,在橋上緩緩杖黎獨行??丈郊澎o,流水花開,這是何等的境界。
詩人是個禪師。佛陀告誡信徒們說,修行人應該去寂靜的地方,專心于精神的寧靜。這句詩正是詩人告訴人們他正走在修行的路上。
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shù)世界及淨土,稱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淨土、十方剎等。
東方善德佛:善德佛,位于東方,其佛國名“無憂”。
詩人向東,正是向善向德的寓意。
詩人拄著黎杖下得船來,不說“我扶黎杖過橋東”,卻說“杖藜扶我過橋東”,是將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伴侶,默默無言地扶著他前行。這其實也是一種暗喻,禪宗常常把佛性比作拄杖。
這句后三字過橋東,也很有講究。細細推敲就能看到詩人的良苦用心。詩人在這句詩中所表達方位詞,東南西北都不會影響語句的成立。但是,在詩的意境上就大不相同。這句如果換成橋西,橋南橋北,意境和情趣卻完全不一樣?!皷|”,春神稱作東君,東風專指春風。詩人過橋東行,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無論西行、北行、南行,都沒有這樣的詩意。所以只有向橋東才是最佳的方向,你想,詩人拄杖而過,春風拂面,長須飄逸,那是什么樣的風采。這樣描寫是在表達詩人修行的自信。
第三、四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這首詩的佳句,“杏花雨”和“楊柳風”是這兩句最精彩意象。杏花雨和楊柳風。一個是春天的雨,一個是春天的風。杏花雨給人以味覺,楊柳風給人以感覺。杏花和雨的組合,給人的感覺像是綿綿的春雨帶著杏花芳香,杏花含雨,更顯春日嫵媚。不僅詩意而且淡雅。楊柳風,春風猶如出自楊柳,抽芽泛綠的柳絲搖曳婀娜,打動人內(nèi)心深處暖暖的愛意。吹著人的肌膚象撫摸又象輕吻。
“沾衣欲濕”,詩人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吹面不寒”,用春風吹到臉上不覺得寒冷。形容春風的和煦、輕柔、溫馨。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春天芳芳的杏花雨似乎想打濕我的僧袍,卻沒有做到,比喻修行人空無的內(nèi)心不受外界萬物的影響;初春柔軟的楊柳風象修行人內(nèi)心一樣柔軟。比喻生人和自然溶于一體,僧是萬物,萬物也是僧人
前兩句是在描寫修行者的腳步
后兩句是在寫作者在自然中沉靜平淡的心,用美麗的春景襯托僧人寂靜觀照萬物的禪心。作者用高超的藝術手法以喧襯靜表達了詩人對參禪的悟性。
這兩句詩香而不濃,暖而不溫。杏花看似濃艷,在春雨迷蒙若霧的籠罩下,卻又是一種平淡淺白的意境。細細的雨絲和著杏花的香味如篩般飄灑,似濕而未濕打在僧人的身上,僧人平靜淡泊,在含香的春色里心觀萬物,這不正是佛坐蓮花般超脫嗎,這是何等的境界啊。春風微拂雖雨而不寒,自然和人心都浸泡在暖暖的春色之中。這兩句詩滿滿的禪意象暖暖的春風普照眾生,是一種超然脫俗的禪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