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代詩歌史,詩歌作品浩如煙海,詩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詩名卻有著高下之分,并不是都和李白、杜甫、王維等一樣舉世聞名。以《全唐詩》為例,2000多位詩人中,著名的詩人不過幾十人而已??上攵?,整個古代詩歌史不知名詩人的數(shù)量之多。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來出自于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之手。名為《絕句》。
點擊加載圖片
《絕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號)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有關志南生平的史料記載很少。僅《宋詩紀事》中記載了他的這一首詩。也正是如此,志南才能名垂千古,我們才能在今天欣賞到他的這首詩?!督^句》主要描寫了僧人志南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志南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點擊加載圖片
首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即詩人在參天古樹的濃蔭下,系好了一只帶篷的小船。由此可見,詩人是乘著小船沿溪水來到此地春游。次句“杖藜扶我過橋東”,即詩人有一條用藜做的拐杖,它扶持著詩人走到橋東?!罢绒肌倍?,不僅點出了詩人年歲已高,應是一位老僧。還通過結合“扶我”這個動作,將藜杖人格化。仿佛那條拐杖是詩人的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皹驏|”二字,則表明詩人接下來的景色描寫,是從橋東的所見所感。橋東,或者是橋西,它的景色或許沒有很大差別,但在詩人眼中,它的意境和情趣卻迥然不同。所以志南才會在這里著重表明是“橋東”。那么,他冒雨前來春游,到底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點擊加載圖片
最后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則是志南對眼前所見景色的描寫,以及對所見景色感受的表露。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春天的蒙蒙細雨,似乎沾濕了詩人的衣裳。迎面而來的吹動楊柳的春風,此刻吹在臉上,絲毫沒有寒意。從細雨的“沾衣欲濕”,春風的“吹面不寒”,可見詩人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靶踊ㄓ辍保乔迕髑昂笮踊ㄊ㈤_時節(jié)的雨?!皸盍L”,也就是早春的風。古代有把應花期來的風,稱為花信風。所以一年便有二十四花信風,清明節(jié)尾期的花信是柳花,這時的風就叫楊柳風。在這里引申為春風。詩到這里便結束了,但是詩人的春游旅程卻沒有結束,這首詩也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點擊加載圖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