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中考結束,又到了旅游的旺季。
來北京旅游,有的人是第一次,故宮、頤和園、天安門等地自然是要去的。也有人則來過很多次了,對于這些北京“發(fā)燒友”,自然就需要一些“高階游覽攻略”,更深度地了解北京文化。
今天,我們就為您奉上北京高階旅游指南之一——什剎海邊上的后門橋,元大都水文化的起點。
什剎海,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持最完整的歷史街區(qū),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之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騷客游賞之地。
偌大一片什剎海,名勝遍地,美景繁多,荷花市場、會賢堂、銀錠橋、煙袋斜街……數之不盡,那到底看什么呢?
其實要體驗地道的京味文化,可以打前海東岸金錠橋往東約100米,就有一座萬寧橋,老北京人稱“后門橋”,正處在北京中軸線上。雖說是小眾景點,但來頭可不小。
元代時各類物資從三千里外富庶的江南經京杭運河到通州,經通惠河,過萬寧橋,便可直達“海子”(積水潭)碼頭??梢哉f,元大都的水文化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萬寧橋 元大都水文化的起點
元定都大都,以瓊華島、太液池為中心修建城池,綠水繞城,商業(yè)繁榮,人口眾多,所需的物資大多需要從南方運來,但是依靠當時的海運和漕運系統(tǒng)(即京杭運河),只能運到通州,剩下的50里一般是靠壩河,但其水源較少不能夠滿足元朝日益發(fā)展的需要,無奈之下,更多還是選擇勞民傷財的陸路運輸。
《元史·郭守敬傳》記載:“每歲若干萬石,秋季多雨,運糧驢畜死者不可勝計”。
▲盧溝運筏圖
中統(tǒng)三年(1262年),32歲的郭守敬,被張文謙舉薦給忽必烈,面見之時,郭守敬根據此前到各路考察的經歷,針對華北水利,提出了六條建議,第一條就是“中都舊漕河,東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歲可省雇車錢六萬緡。”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61歲的郭守敬陳奏“水利十一事”,其一就是“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泉,別引北山白浮泉水”。
在巡察了大都的水資源狀況和周圍地形特點后,郭守敬認為,永定河、蕭太后(運糧)河、金口河、閘河等水源含沙量極大,時斷時續(xù),逐漸淤塞,不足以作為漕運要道。
重開的“壩河”,水源來自玉泉水系,雖無泥沙之擾,卻也水量不足,維護艱難,運量遠遠不能滿足漕運的需求,同樣也不足為靠。
而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要擴大上源,“一畝諸泉”,引昌平白浮泉入積水潭,經玉河南折,接閘河,打通大都城海子和通州白河的水路交通。
▲二十四閘推定圖
忽必烈對此十分贊同,次年春(1292年)開工,三十年(1293)秋便完工,歷時一年有余,其間征用19129名役軍、542名工匠、319名水手、172名沒官囚隸,總用工達285萬,堪稱元初水利的世紀工程。
開工之時,忽必烈還命丞相以下的朝臣全體“親操畚鍤(běn chā,意為挖運泥土的用具)”到開河工地,舉行了盛大的典禮。
通航后的通惠河,每年運糧高達200余萬石,使元初大都通漕的糧食總量達300萬石以上,超過元代全國糧食征收量的1/3,基本滿足了元大都軍民生活之需。
至元三十年的“海子”,煙波浩淼,水天一色,“千帆競泊”,“舳艫蔽水”,岸上商賈云集,百業(yè)興旺,其情形好似一幅元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適逢元世祖忽必烈從上都北歸,經萬寧橋時,看到糧船云集,百業(yè)興旺之勝景,大喜之下,為這條河題名“通惠”。
▲通惠河漕運圖局部 沈喻(清)
通惠河引昌平白浮泉水,下至通州高立莊(今張家灣),縱跨164里,沿途閘壩60余座,補上了京杭運河最后的50里,真正實現了京杭運河的南北通航,使得從江南駛來的漕運船可以直抵大都城內的積水潭。
如此,才有了《元史·河渠志》中描寫的“先時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陸挽官糧,歲若干萬,民不勝其悴,至是皆罷之”,才有了積水潭“舳艫敝水”的盛況。
萬寧橋,明代時因地近北安門(俗稱“后門”),常被老北京稱為“后門橋”。
萬寧橋與什剎海唇齒相依,是通惠河的起點,也是南上船隊的終點,有通惠河的第一道橋閘——“海子閘”,后改稱“澄清閘”,可謂咽喉要道。
從千里外的江南溯流而上的船只(包括糧船和其他商品的運輸,甚至包括馬可波羅所記載的印度、中亞奇珍等),都需澄清閘提水放閘,方能經過。
▲元代積水潭碼頭水系示意圖
萬寧橋和海子閘最初都為木結構,1330年改建為單孔的石質橋閘。橋兩側設有簡潔古樸的護欄,兩端戧抱鼓石,拱券上雕刻有石獸首,經過時間的打磨,現在已經看不清獸首的原貌了。
▲萬寧橋拱券上的獸首
如今,在萬寧橋下的河堤南岸還能看到兩段殘破的石塊斜著露出地面,這應該是澄清上閘殘留的絞關石,完整的絞關石,石頭頂端有粗圓孔,是為了穿過圓木、繩索等來開合船閘的。
絞關石前的堤岸條石上有一個石槽,這應該是嵌入閘板用的閘門槽。
▲河堤南岸的閘門槽和絞關石
同樣,在河堤北岸的對應位置上也有閘門槽,不過閘門槽后僅有一塊較長的絞關石,沒有另一塊絞關石的蹤跡。
▲河堤北岸的絞關石 只有一塊
這三塊絞關石,當年不知放行過多少從江南遠道而來的糧船,如今他像一個殘臂,早已沒有了舉起船閘的力量,但殘破的石面留下了歷史滄桑的印跡,粗壯的石臂彰顯著澄清閘曾經的恢弘壯觀。
來到萬寧橋,您一定要看的,就是萬寧橋下河堤南岸的鎮(zhèn)水神獸,它和德勝橋的鎮(zhèn)水神牛和崇文區(qū)鎮(zhèn)海寺的“鎮(zhèn)海鐵龜”合稱老北京的“鎮(zhèn)水三寶”。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擴建北京城,通惠河上游玉河段被圈入皇城內,漕運船只不能再駛入積水潭,只能到達東便門外的大通橋,大通橋成了通惠河新的終點,取代了萬寧橋的地位。
▲東便門及大通橋 1924年
明清后期,后門橋還是北京南北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但隨著時間推移,后門橋河道逐漸淤塞、廢棄,橋東西兩側原河道上增加了許多建筑物,橋身下半部被埋入地下,逐漸被人們遺忘,斑駁古老的橋欄安靜地臥在地安門大街旁,欄上雕刻的花紋依稀可見。
▲萬寧橋斑駁古老的橋基和橋欄桿
2000年,政府對后門橋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整,疏通了河道,修補了橋欄桿,恢復了橋名——萬寧橋,并在橋畔建了石碑。在這期間就挖出了被埋多年的四只鎮(zhèn)水神獸。
▲萬寧橋下的四只鎮(zhèn)水神獸 橋東北岸(左上)的一只磨損嚴重
這四只鎮(zhèn)水獸姿態(tài)不一,橋東兩只趴在岸沿上,伸頭成伏岸望水的姿勢,據傳有通過橋孔望水勢的寓意;橋西兩只則是用有吸盤的爪緊貼岸墻,身體的一側掛在岸沿外,大有了解水勢、保一方水運平安之意。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只,獸身的花紋、鱗片、脊梁、牙齒都清晰可見。
▲橋下幾只鎮(zhèn)水獸近處細節(jié)
傳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鎮(zhèn)水獸就是其一,能鎮(zhèn)伏桀驁不遜的橋下“水怪”。有的稱其名叫螭,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
▲故宮的螭首排水口
也有的,稱其為“趴蝮”,也叫蚣蝮,傳說形象似龍非龍,平生最喜歡水,伴水而居。修橋之時,將其放于橋頭或橋身,寓示大橋會永避水害,長存永安。
▲萬寧橋下鎮(zhèn)水獸
如今,運行了700多年的后門橋依舊佇立在什剎海旁,依舊能承擔現在的交通負荷。
靜立橋旁,仿佛能看見700多年前的元朝國都中心,什剎海上,萬艘糧船,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盛景。
您去什剎海都逛了哪些景點?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