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獸紋“猗?金”牌飾 涼城縣小壩子灘窖藏
它見證了猗?部在此活動
拓跋鮮卑,
起源于今大興安嶺嘎仙洞一帶,
西晉時助朝廷平定匈奴之亂,
獲代王封號及部分土地。
公元386年,
16歲的拓跋珪重振代國,
并改號“大魏”,
開啟拓跋鮮卑問鼎中原大幕。
公元398年,
拓跋珪“遷都平城”,
開始營建宮室、宗廟、社稷壇等。
公元493年,
孝文帝遷都洛陽,
推動了胡漢之間多種文化的碰撞、融合與新生,
為古老的中華文明注入了新鮮血液。
▲展廳內景
2018年6月9日至今,
由大同市博物館、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
與洛陽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
《融合之路——拓跋鮮卑遷徙與發(fā)展歷程》展
在大同市博物館舉行。
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的
以拓跋鮮卑民族發(fā)展史為主題的大型綜合展,
充分展示了拓跋鮮卑的發(fā)展歷程。
展覽以“融合”為主題,
分拓跋肇啟、平城崛興、洛邑重輝三個單元,
共展出各類文物378件(組)。
通過這個展覽,
我們來說說拓跋鮮卑的歷史。
▲展廳內景
中國
自古就民族眾多
不少古老的游牧民族
發(fā)源于古老的華夏
1600多年前
一個發(fā)源東北
帶著東胡血統(tǒng)
游弋在茫茫草原
驍勇善戰(zhàn)的少數民族
改寫了中國前進的歷史
▲公元386年,道武帝初創(chuàng)的北魏時還處在
水深火熱的十六國時期,危機四伏
@【歷史⑨課】南北朝地圖集
這個民族的主脈
從草原注入了中原
旁系演變成了鄂倫春族
此后
在各路豪杰登場的南北朝
這樣一個馬上民族
聯(lián)通了漢唐盛世
一統(tǒng)北中國
第一次深刻影響了東北亞的文明發(fā)展
▲漢代鮮卑人樣貌復原圖
源自內蒙古達茂旗百靈廟砂凹地墓群鮮卑人骨研究
@張全超 朱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他們的族名喚作
鮮卑
姓氏是
拓跋
這便有了中國歷史最為有名的
北魏王朝
▲中華書局版《魏書》序紀書影,北齊魏收作,
距離北魏建國已有百余年,至北宋多卷遺失
然而《魏書》記載的北魏
也不詳盡
最早的拓跋部
社會、生活面貌如何
居于何處
當年的皇宮、寺院在哪
當年又有什么樣的珍寶
只有在考古之后才會知道
首度展覽
由大同博物館
呼倫貝爾博物院
洛陽博物館
聯(lián)合舉辦
國內首次拓跋鮮卑專題展
《融合之路——
拓跋鮮卑遷徙與發(fā)展歷程》
為我們揭開謎底
▲
此次展覽首站始于大同,
然后去洛陽、呼倫貝爾等地巡展。
協(xié)展單位:內蒙古博物院、烏蘭察布博物館、
通遼市博物館、盛樂博物館、
額爾古納民族博物館、大同市考古所、
大同市北朝藝術博物館、天鎮(zhèn)縣文管所,
展出器物378件套,
包含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金銀器、鐵器、玻璃器等。
拓跋家族從哪里來
這是展覽的第一個專題
Ⅰ
拓跋肇啟
關于拓跋氏的祖先
史書記載
“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
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
拓跋遠祖附會黃帝后裔
顯然為了統(tǒng)治需要
當年的拓跋部
還停留在氏族社會晚期
“不為文字,刻木記契而已”
早期事跡靠口耳相傳
從部落到國家
他們的發(fā)跡史
猶如一團迷霧
讓學者摸不清
▲這件骨板上陰刻的狩獵紋
生動反映了鮮卑從叢林生活到草原生活間的游牧狀態(tài),
他們主要靠圖畫和語言記錄歷史,
上面的小孔兼具計數和懸掛功能。
其中明確表明拓跋遠祖住地
源于太武帝的一次祭祖活動
地點叫石室
而這個“石室”在哪
眾說紛紜
▲“石室”外景,
即今天的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
阿里河鎮(zhèn)附近的樺樹林里
隱藏上千年的嘎仙洞
@中華戶外網俱樂部官網
直到1980年
一位名叫米文平的考古學家
在大興安嶺密林里發(fā)現一個山洞
洞口西壁上隱約浮現
一片文字
▲鮮卑文化考古學家,
嘎仙洞祝文發(fā)現者米文平教授(1927—2016)
@呼倫貝爾日報
這便是
傳說中的嘎仙洞
崖壁上
用隸書刻二百余字:
▲嘎仙洞祝文內容 @大同市博物館
▲展廳內布置了嘎仙洞石室模型,
里面用屏幕映出落后的以采集、畜牧為主的穴居生活。
旁邊是祝文的復原展示。
大魏第三代國君
一統(tǒng)北方的拓跋燾
在太平真君四年(443)
派大臣中書侍郎李敞等祭祖并題字
▲嘎仙洞石刻祝文拓片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
在嘎仙洞
考古學家發(fā)現了
一批骨器、石器
歷史可追溯到遙遠的
春秋戰(zhàn)國
其中有:
骨料
▲動物性食物是他們主要食物來源,
他們也拿獸骨制作工具、飾品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 下同
石鏃
▲左側的比較接近戰(zhàn)國青銅箭鏃,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嘎仙洞居民沒有制作青銅的技能。
也說明居住在山洞的拓跋氏
社會結構還處于原始部落狀態(tài)
他們與飛禽走獸為伴
開始用樺樹皮制作器皿
在原始森林里與世隔絕
▲樺皮器物介紹
拓跋先祖在此階段唾手可得的材料是樺皮
它結實耐用、制作方便
這些樺皮器物從嘎仙洞一直伴隨
南遷草原
在他們的墓葬仍然保存著
▲弓箭帶囊、壺形器、罐形器等生活器經常在墓地出土,
而一種“圓牌”狀在南楊家營子、扎賚諾爾、完工、伊敏河、
海拉爾等早期鮮卑墓地多次出土,
被考古學家趙越復原為皮革與樺皮結合的盛水器。
上圖為樺皮盒,
1959年呼倫貝爾盟扎賚諾爾鮮卑墓葬出土。
@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賚諾爾
部落漸漸壯大
也出現了部落聯(lián)盟的萌芽
需要更寬廣的天地
公元前1世紀
聯(lián)盟首領宣帝推寅
率部遷往呼倫湖
史稱“大澤”
實現了
從游獵經濟
向游牧經濟
的發(fā)展
▲墓葬遺址反映出的鮮卑南遷路線
@宿白《東北、內蒙古地區(qū)的鮮卑遺跡—鮮卑遺跡輯錄之一》
期間
匈奴、高車等部族紛紛投靠
部落以姓氏分為七族
帶有匈奴色彩的金屬牌飾
珠串、先進工具
出現在這時期的墓葬
重要墓葬有:
扎賚諾爾墓地
完工墓地
伊敏河墓地
拉布大林墓地等
▲呼倫湖地區(qū)鮮卑墓葬群分布圖 @大同市博物館
出土遺物有:
骨弓弭
▲“彌”應作“弭”,
它是“弓身”和“弓弦”的結合部位、發(fā)射弓箭的摩擦部位,
是拓跋氏從事森林狩獵經濟特定時期內的器物
西漢 扎賚諾爾鮮卑墓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
骨鏃
▲骨器仍然占主要地位,漢代
上:扎賚諾爾鮮卑墓群 @內蒙古博物院
下:額右旗拉布大林鮮卑墓群 @額爾古納民族博物館
銅鏃、骨鳴鏑
▲銅鏃是漢地之物,
或為匈奴及其他民族流傳于鮮卑之地。
骨鳴鏑是匈奴之物,
《史記》載冒頓單于始做“鳴為響聲,鏑為箭頭”,
射出時能夠發(fā)出響聲,好似信號彈。
陶罐
▲那時的陶器制作有了長足進步,
吸取了匈奴、漢地和其他民族的做法,
但還顯笨拙、簡易,
主要來源是扎賚諾爾墓群、滿洲里蘑菇山墓群等
漢 扎賚諾爾墓群 @內蒙古博物院
▲漢 鄂白音烏拉采集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
▲漢 扎賚諾爾墓群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
珠串、配飾
▲紅色珠飾,2011年出土于滿洲里蘑菇山鮮卑墓群,
這里發(fā)現的墓葬有很多是玻璃珠飾,
化學成分符合古羅馬玻璃珠,
可見東漢兩晉時鮮卑先民與中亞乃至羅馬帝國
進行物質文化交流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
▲瑪瑙串飾,收藏來源同上
玉璧
▲玉璧是漢地王室的禮器,而蘑菇山漢鮮卑墓發(fā)現也說明,
呼倫湖居住的鮮卑先祖融合各種文化之長發(fā)展自己,
社會面貌變化之快、進步之大,為拓跋的崛起起了作用
簡易的玉器
▲漢 玉牌飾 皮帶用具,
治玉需要很多時間,這也是其他民族傳來的,
扎賚諾爾圈河墓地
@呼倫貝爾民族院
金屬牌、帶飾
▲這時期的動物牌飾,可能綴于衣物或者帶飾。
其中的鹿、馬即是鮮卑所間的動物,也是匈奴常見的動物,
而金屬制品多是匈奴遺物,漸漸地鮮卑人也掌握金屬冶煉,
蘑菇山、扎賚諾爾等地出土 @內博
隨著民族融入
生產大發(fā)展
社會結構變化
部落發(fā)展進入新階段
被稱為呼倫湖階段
公元2世紀中后期
呼倫湖一帶荒遐
“未足以建都邑”
首領拓跋鄰、拓跋詰汾
帶著不斷壯大的部落
來到西拉木倫河附近
加入了東部鮮卑檀石槐的大聯(lián)盟
東部鮮卑
匈奴部落
漢地手工
種種文化熏陶拓跋部
他們獲得
制陶、冶煉、游牧
和更多的新知識
▲拓跋鮮卑早期首領世襲表:
宣帝推寅、獻帝鄰、圣武帝詰汾是南遷草原重要領袖,
力微遷于盛樂,其子祿官、猗盧、猗?三分部落,
其中猗盧在西晉爆發(fā)“八王之亂”立功被封代王,
西晉援引少數民族之手平叛也是導致五胡入夏的重要原因
@大同市博物館
然而
聯(lián)盟因為種種原因瓦解
時值北匈奴西遷
一望無際的草原等待著新的主人
歷經
“山谷高深,九難八阻”
經由
“形似馬,聲如?!?/span>
的神獸引導
南越陰山
來到了匈奴故地
▲漢 鎏金飛馬紋牌飾 匈奴器物
因為詰汾南遷時期的神獸也說不清到底什么動物,
大致有馬、鹿等動物的說法,
翼馬是中亞流行的動物,它也加入神獸的構成,
而平城時代的陶壺上面刻的動物也是集合各種傳說而出現
@微信公眾號 北斗工社
豐腴如膏的土地
滋養(yǎng)了拓跋氏
同時和周圍的其它部落
交往
融入
甚至
首領拓跋力微和曹魏交好
并依附沒鹿回部發(fā)展自己
并最終成為草原霸主
盛樂時代來臨
公元258年
力微又遷于盛樂
更加接近漢地
他所主導的部落聯(lián)盟
向國家系統(tǒng)邁進
西晉初年
桓帝猗?(yīyí)
協(xié)助并州太守司馬騰
平叛南匈奴劉淵叛亂
被賜予金印等物
▲“晉鮮卑歸義侯”金印,“晉鮮卑率善中郎將”銀印
盛樂博物館藏
▲源自三聯(lián)書店 田余慶拓跋史探介紹 下圖同
猗?弟穆帝猗盧即位
一統(tǒng)部落并定都盛樂
在晉末“八王之亂”
平叛有功被封代王
這也是北魏建國
自稱大代的原因
▲四獸紋“猗?金”牌飾 涼城縣小壩子灘窖藏,
它見證了猗?部在此活動
國家政治
既有兄終弟及
又有多子爭儲
奪位之戰(zhàn)
不可避免
316年猗盧被子六修所殺
鮮卑部落陷入混亂
▲猗盧所居的盛樂城,遺址位于今和林格爾縣北,
背靠陰山,前臨黃河,
為不規(guī)則長方形,面積約4平方公里。
遺址分南、北、中三區(qū),
南區(qū)有戰(zhàn)國到魏晉的遺存,
這里發(fā)現了具有鮮卑早期文化特點的遺物
@大同市博物館
二十多年后
什翼健即位
代國元氣大傷
這時的代國
雖然混亂不堪
但在戰(zhàn)爭中極速吸納其他文化
帶有漢族特點的文物出現
盛樂時期文物極具東漢特點
▲北魏 陶壺
這些陶罐同之前相比,外表光亮、器形優(yōu)雅,
借鑒了漢地工藝,加上定居生活促進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盛樂博物館 下同
▲雙耳銅缽 北魏 器物適合草原生活
▲圖片里器物有典型的東漢陶壺、東漢位至三公銅鏡,
可能是賞賜而來,
通遼市博物館藏銀釵、松石瑪瑙項鏈等器物,
可能當時一些“過時”的器物被交換或賞賜給拓跋部落
▲人物紋墓磚 北魏
東晉南朝貴族墓葬多用模印花紋圖案的磚砌筑,
北魏也承襲此特點并做的更加豐富、精致
▲蓮花紋瓦當 北魏
這種圖案非常完美的蓮花應是孝文帝太和年間或之后作品
說明盛樂在遷都之后仍有貴族或帝王偶爾居住
376年
代國被強大的前秦所滅
十年后
什翼健之孫
北魏開國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復國
并改名為魏
398年遷都平城
盛樂時代結束
Ⅱ
平城隆業(yè)
1、地理環(huán)境
大同
塞上古都
歷史十分慷慨
無論胡服騎射
還是后世遼金明
大同總是有其身影
最為有名
莫過于
“白登之圍”
名垂千古
▲漢 云紋平城文字瓦
操場城北魏一號宮殿遺址內漢代地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說到草原時期的拓跋部
早在穆帝猗盧在位時
平城就被立為南都
地位類似陪都
而平城一帶位于桑干河北
適宜放牧
但土地貧瘠
不適耕種
適合鮮卑“國人”居住
能建立大量苑囿
保持民族特質平定天下
歸降的游牧部落也遷于此
在離平城稍遠
桑干河以南的灅南區(qū)域
適宜耕種
歷年戰(zhàn)爭擄掠人口歸于此地
進行農業(yè)活動
雖然實行皇權
仿漢晉制度建立官僚體系
北魏政治、風俗上
保留著游牧民族固有習慣
經濟上用布帛代替貨幣
實物貨幣占了主導地位
道武帝當年希望定都鄴城
由于自身落后
怕難以統(tǒng)制漢地
所以依托平城實現
民族的全面進步
為將來進行大一統(tǒng)進行鋪墊
2、平城隆業(yè)
北魏皇城
就在如今的北小城
是漢代縣治所在
從398年到494年
歷經約百年時間
道武、明元到孝文
六帝七世間
北魏疆域不斷擴展
皇宮也逐步建設
▲北魏帝王世系表
恭宗景穆帝晃未登基 因太武帝滅佛、
國家動亂憂慮過度去世被兒子拓跋浚追為皇帝
@大同市博物館
天興元年七月
道武帝
“始營宮舍,建宗廟,立社稷”
太武帝拓跋燾
北討柔然
西征夏國
滅北涼、北燕
一統(tǒng)北方
虎視江南
孝文、文明太后
二圣臨朝
加速鮮卑漢化
胡風漢韻
天下歸心
在參考了漢晉宮城后
平城宮殿
歷經三個主要階段
不斷擴建達到輝煌
▲學者曹臣明復原的平城宮殿布局示意圖
北魏在平城先后建天文、天華、中天軍殿等殿、
建西宮、北宮、南宮、東宮、寧宮等宮15處
@大同市博物館
歷經16個世紀
北魏皇城早已灰飛煙滅
在國務院公布
平城遺址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時
平城只有孤零零的北苑墻
▲平城遺址國保碑 豎立在明堂
好多人以為這塊碑是明堂探方遺址的,
其它更多的遺址無法揭露,
如下圖的遺址分布地圖
▲北魏 北苑墻遺址
安家小村、陳莊村到白登山角,
此外古城村內保留幾段北魏墻體遺址 圖新浪微博@若愚
在本世紀
考古學家
在大同古城北小城內
發(fā)現了重要的宮殿遺跡
“操場城一號、二號、三號”
▲操場城一號北魏建筑遺址
國都建制分皇城、外城、郭城。
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圍三十二里,有門十二,
“其郭城繞宮城南,悉筑為坊。坊開巷,
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平城皇宮從塵封的歲月
以考古的方法走來
在一號遺址
發(fā)現了“太官”糧窖
驗證了“魏虜傳”記載的
“太官”八十余窖
這里還出現帶踏道的大型建筑基礎
▲操場城糧窖遺址 出土碳化的糧食 @省考古所
出土了戰(zhàn)國漢代的遺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量
北魏瓦件出土
巨大的筒板瓦
▲北魏 磨光筒板瓦,
這種黑皮被稱為陶衣,具體成分未知,
起著防止朽壞作用,
有專家認為黑色象征北魏皇帝認為祖先屬“土德”以黑為代表
另外北齊鄴城也有此類黑皮瓦,
記載是用核桃油等有機物涂抹制作
唐代也沿用此技術 稱其為青棍瓦 @大同市博物館
▲筒瓦 北魏
2007年北魏太官糧窖出土 注意瓦唇上的文字,
在明堂遺址和操場城遺址發(fā)現大量帶單字的瓦件,
是責任制的體現,也出現了少數民族復姓
@大同市博物館
具有吉祥寓意的文字瓦
▲北魏 萬歲富貴瓦當 寓意皇帝吉祥 宮殿大量使用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大代萬歲瓦當 代是前述北魏前身,
大代也是北朝少見的國號瓦,數量稀少,基本沒有完整的
@北朝藝術博物館
▲北魏 永昌長壽 瓦當
周圍四個乳頂分隔,中間一個大乳頂 字體古拙,
是北魏特有的字體
大同市博物館官微介紹出土于大同城東東方名工地
@北朝藝術博物館
與佛教有關的瓦當
▲北魏 蓮花化生童子瓦當
金屬鎂廠北魏墓出土 佛家認為化生能擺脫輪回痛苦,
云岡石窟10窟門簪上便雕刻著手持華繩的化生童子像
@大同市博物館
當溝
▲北魏 獸面紋半瓦當 (當溝)多為半圓形,
是瓦壟裝飾件用于屋脊上兩個筒瓦瓦壟之間
與正脊、垂脊或戧脊之間的部位
分為人面和獸面兩種,
獸面當溝與同時期鋪首形象類似
墓葬還出土精美的模印磚
▲北魏 忍冬蓮花紋墓磚
忍冬是伴隨佛教流傳而發(fā)展的圖案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釉陶蓮花紋磚
中國最早的琉璃瓦誕生在北魏,
這種帶釉的磚成本很高,
蓮花的印制也說明貴族中佛教的流行,
喪葬成為了一種藝術 @北朝藝術博物館
平城之南
1995年又發(fā)現太和十年孝文帝
用于祭祀、太學等功能結合的
明堂辟雍遺址
▲展覽復原的明堂模型 @大同市博物館
類似后世天壇
這是古代四大明堂之一
也是孝文帝漢化
效法中原的工具
這里出土了黃色的瓦件
還有帶文字的筒板瓦
出土的獸面瓦當
也是登峰造極的藝術品
▲明堂出土的獸面瓦當,側面是黃色 @大同市博物館
其中還有巨大的
石雕螭首
從側面反映出建筑的宏偉
▲北魏 明堂出土石雕螭首
螭是古代傳說中一種無角、獸型的傳說動物
螭首是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實物最早出現在河北臨漳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
石雕螭首用于門前柱礎、墓葬和葬具、佛塔等等結構中,
具有門戶守門神,避邪鎮(zhèn)宅的作用
@大同市博物館
皇宮建筑外
貴族百姓所居住的
既有
草原時期的氈帳
▲北魏 彩繪圓形陶氈帳
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出土
圓形氈帳頂好像穹廬狀,
云岡石窟曇曜五窟頂部即位穹廬式頂
上面存留的彩繪繩索表現了結構 @大同博物館
▲北魏 彩繪方形陶氈帳
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上繪制龍紋
@大同市博物館
也有
中原傳統(tǒng)的廡殿頂房子
▲北魏 彩繪陶屋
華宇商業(yè)中心 北魏墓群出土
屋頂的脊飾是珍貴的實物資料
門額樣式與云岡石窟9窟一致 @大同市博物館
▲展品全景
壁畫是沙嶺北魏壁畫墓,
展現了貴族游獵時仆人備餐的場面
圖中有方形和圓形氈帳對應實物
展廳也陳列一具
完整的石槨
懸山頂
八棱柱
櫨斗上承額枋斗拱
▲北魏 石槨
2014年大同市華宇商業(yè)中心北魏墓出土
這類仿制木構建筑的石槨,
被專家分期為五世紀六十年代前后,
山西文博大家張慶捷先生從考古發(fā)現認定
這類流行北朝的石槨應該命名為“石堂”,
它里面的繪畫還能夠與墓室壁畫相呼應構成完整的內容
@大同市博物館
建筑之上
還有制作精美
構思精巧的鋪首泡釘
而現在北魏建筑無存
墓葬摹仿建筑
所用的鋪首
提供了寶貴資料
▲宋紹祖墓仿木建筑石槨線描圖
可見鋪首、泡釘的位置 建筑所用斗拱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拱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銅鋪首銜環(huán)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獸面類型與漢代的類似,最有特點的是頭部忍冬紋,
這與佛教密切相關 @大同市博物館藏
▲北魏 鎏金蓮花紋銅鋪首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鋪首銜環(huán) 另一種風格的鋪首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忍冬紋鎏金鉛鋪首銜環(huán)
2012年大同市御府工地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平城遺址
北魏遺跡
包羅萬象
▲北魏遺址遺跡地圖
史料記載平城宮附近建東苑、西苑、北苑、鹿苑四處;
建鴻雁、天淵等池6處;
建云母、金華等堂6處;
建蓬臺、白臺等臺7處;
建玄武、無武等樓3處;
建涼風、臨望、東明等觀3處;
還建有郊天壇、方壇、五精帝壇三處;
建太廟、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廟、虎圈、
圓丘、方澤、明堂、靈臺、辟雍等建筑
@文字來源大同博覽 圖大同市博物館
平城橋附近的土高臺
被學者曹臣民
考證為大道壇廟遺址
▲夕陽下平城橋北魏建筑遺址 有專家認為是塔基
古城大有倉發(fā)現
另一處佛廟遺址
出土不少珍貴的泥塑
▲遺址出土精美的菩薩頭冠殘塊
蓮盤中心是獸面銜絲帛
有云岡二期造像風格 @大同傳媒
云岡石窟這座千年瑰寶
是平城重要象征
它的山頂也發(fā)掘過北魏建筑遺址
▲201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云岡石窟北魏、遼金建筑遺址
其中北魏八角形塔基、遼金冶鐵工廠遺跡十分重要 @新華網
永固陵、萬年堂、思遠佛寺
靈泉宮、靈泉池、祁皇墓
方山附近的遺跡串成了一片
▲國博藏永固陵石雕門楣 上為回首含寶珠的孔雀 永固陵
云岡石窟附近
魯班窯、焦山寺、吳官屯
小石窟拱衛(wèi)著云岡的圣潔
遠在大沙溝的鹿野苑石窟
見證了獻文帝無問國事
▲北魏 省保 2015年魯班窯石窟外景
2018年進行文物保護工作 不開放
▲北魏 吳官屯石窟 省保 109國道路旁 一般不開放
▲北魏 鹿野苑石窟 宗教場所 現存馬蹄形禪窟十分珍貴
平城周圍埋葬著
達官貴人
士卒百姓
這些遺址、墓葬、佛窟
勾勒出平城的結構范圍
劃定出皇城、苑囿、里坊
使得北魏平城逐漸清晰
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奇跡的
就是從馬背上走來的鮮卑人
馬
就是草原民族最重要的伙伴
它們的形象也出現在了墓葬中
在平城時代
宋紹祖和司馬金龍
兩位顯貴墓最為有名
作為晉室后裔
貴瑯琊康王
司馬金龍
他所陪葬的釉陶俑
顯示了貴族出行的宏大場面
青瓷唾壺、漆畫屏風、石雕帳座
這些明星文物出自這里
馬隨處可見
▲司馬金龍及妻子欽文姬辰合葬墓,
姬辰死于延興四年(474)
司馬金龍死于太和八年(484)
整體共出土陶俑367件
司馬金龍釉陶俑儀仗,馬是重騎兵的靈魂 @大同市博物館
在這里
兵馬儀衛(wèi)成為
貴族出行
身份象征
燒制釉陶花費極高
難度不小
也是發(fā)現釉陶俑最多的一次
不僅僅有騎兵
▲北魏 甲騎具裝俑
帶面簾的馬匹只露雙眼 釉陶俑身體、馬匹裝具有條帶彩繪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步兵
▲北魏 頭戴兜鍪、著窄袖長袍、手持器物的步兵俑
面部有彩繪表情生動 @大同市博物館
墓葬出土的鼓吹樂器
按樂俑演奏姿勢分為
騎馬鼓吹
步行鼓吹
同時包含多種樂器組合形式
▲頭戴雞冠帽的儀仗騎馬俑,馬沒有裝具
里側是演奏樂器 外側扛旗 @大同市博物館
造型生動優(yōu)美的釉陶馬
▲北魏 司馬金龍墓 釉陶馬
馬腿較短,是蒙古馬種,善于在草原奔走且耐力好
除了陶馬
還有珍貴的馬具
▲司馬金龍墓還出土了鐵馬鐙,
雖然貴為南方貴族,騎馬也是家常便飯,
鐵質器物較難保存,
相比遼寧馮素弗墓出土的十六國馬鐙,
北魏的器物雖年代較晚
但也是歷史發(fā)展環(huán)節(jié)中重要的實物見證
@大同市博物館
太和元年安葬的
敦煌公宋紹祖
先祖在太武帝平北涼
被遷徙到平城
到他這代依舊為貴族
其墓出現了
雙天井、雙過洞
也是家鄉(xiāng)之俗
墓葬出現的石槨
也是了解北朝建筑
珍貴的實物
這里的馬匹
全是彩繪陶器
雖不及司馬金龍奢華
但藝術水平極高
▲宋紹祖夫婦葬于太和元年477年,
出土珍貴的陶俑和仿木建筑石槨,
現在認為仿木結構石槨稱為石堂,北魏,
前面是馬無護具的雞冠帽輕騎兵俑,
后面是全副武裝的重騎兵
▲北魏 彩繪陶馬
毛發(fā)刻劃仔細、身體上的顏色依稀可見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
比起草原世代更先進的鐵箭鏃
▲北魏 南郊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展覽中還有新考古材料展出
2014年大同城南
東信家居廣場建設工地
出土60座北魏至清代墓葬
其中一座北魏墓規(guī)格極高
使用石槨
出土文物豐富
那年的文化遺產日
墓群還對外開放
▲北魏 黃釉釉陶馬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此馬屬于貴族出行儀仗所用,
頭頂上的梳起的“角”據杭侃教授介紹叫做“義髦”
@大同市博物館
▲馬鞍、馬鐙完備
3、帝都風華
439年
太武帝拓跋燾
一統(tǒng)北方
結束了十六國混亂局面
▲太武帝時期北魏疆域圖 @大同市博物館
平城成為北中國的首都
亦是文化、經濟中心
無論是戰(zhàn)后遷徙來的民眾
還是投誠的將領貴族
平城
成為他們的居所
成為人口眾多的城市
達百萬之眾
一時間
東西南北
鮮卑、漢地
河西、西域
各種文化和民族
匯集平城
他們按照漢族的“古制”
建立朝政制度、輿輦衣冠
比如牛車
▲北魏 雁北師院北魏墓群 陶牛車
車廂為方形,四隅立角柱,車蓋呈橢圓形,
頂部隆起,似鱉甲,通俗的講應為鱉甲形通幰車。
@大同市博物館
雖效仿中原鹵薄
卻處處帶有鮮卑印記
▲沙嶺壁畫墓貴族車馬出行圖
▲北魏 出行儀仗俑陣2013年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前導是一位騎翻唇高頭大馬、戴垂裙帽的鮮卑武士,
身后是馬拉的方向車廂頂部略呈卷棚式,
兩頭翹中間凹。
《晉書·輿服志》載“通幰(xian三聲)車[一種遍覆帷幔的
車子],駕牛,猶如今犢牛制,但舉其幰通覆車上也,
諸王三公并乘之”
顯然北魏貴族也沿用此制度,
并且死后還制作陶制明器 @大同市博物館
▲副車 駕駛馬牽引的通幰車被頭戴鮮卑風帽的人群簇擁
▲舞女俑 頭戴鮮卑帽 著左祍交領窄袖長襦 表情恬靜
▲主車 牛拉鱉甲車
周圍侍從恭敬地把手插在袖管中列隊前進,
車后有手持旗子和兵器護衛(wèi)的儀仗
南朝人蔑視并稱其
“胡風國俗,雜相糅亂”
但這也是胡漢融合的必由之路
北魏的貴族
在漢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漢文化也影響方方面面
墓葬中出現的
棺床板,鎮(zhèn)墓獸
就是體現之一
棺床
它摹仿人們生前
所臥之床而做
在其前部
多雕刻精美圖案
呈倒山字
稱為壸(kun一聲)門
▲司馬金龍伎樂紋棺床板
▲北魏 彩繪葡萄紋石雕棺床
2011年大同市公安局工地毛德祖妻張智朗墓出土
描述:砂巖質地,前立面呈倒三角形,下層雕刻浪尖紋帶。
下設三足,左右各浮雕一插于瓶盛開的忍冬花,
中間浮雕獸面,通體彩繪,蓮花等處殘留貼金痕,
制作精致、華飾重彩,是北魏石雕精品
棺床是漢晉以來,
尤其是北朝新出現一種仿現實生活床的葬具。
魏晉以后開始用石雕棺床,
形制與人們生活中所用床近似@大同市博物館
▲蓮花貼金特寫
鎮(zhèn)墓獸
它沿襲了
漢晉以來傳統(tǒng)
因為絲綢之路
出現了胡人面龐
▲北魏 彩繪人面獸身石雕鎮(zhèn)墓獸
最早的鎮(zhèn)墓獸形象出現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墓葬中,
它較多的置于墓室入口兩側,
為死者把守墓門起著威脅恐嚇入侵者作用。
人面鎮(zhèn)墓獸是平城時期出現的,
它的人面很多是高目深鼻的胡人形象,
也是絲綢之路文化融合見證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彩繪獸面獸身鎮(zhèn)墓獸 @大同市博物館
其中還有等級很高的
釉陶俑鎮(zhèn)墓獸
▲北魏 人面鎮(zhèn)墓獸 北朝藝術博物館藏 @大同市博物館
擁有豐富陪葬品
還繪制出行庖廚圖
墓葬主人皆為顯貴
而平城墓葬壁畫主題
一般就是墓主圖像
周圍仆人侍者形象矮小
主從關系一目了然
▲圖片為智家堡出土北魏石槨壁畫墓墓主夫婦并坐圖,
人物頭戴鮮卑帽,男主手持麈尾,女主袖手,
坐于支起杖桿的榻上,桿頂部是龍頭,
王雁卿老師介紹說下垂的絲布條是流蘇裝飾。
周圍的侍從把手插于袖管恭敬站立,
前端二人端來裝在樽里盛滿美酒的漆案
與前面智家堡壁畫對應
主人出行停歇坐于帳內
展出的就是墓葬出土
龍頭桿頭實物
▲此類龍首銅桿頭在旌、帳桿頭等地方可見,
也是貴族儀仗中起到裝飾作用的實用器
▲北魏 龍首銅桿頭 石頭村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墓葬中
壁畫、陶塑、漆畫、實物
體現家庭生活
仆人服侍
及梳妝、勞作、畜牧等
這些和日常息息相關的場景
為后人了解社會面貌
平城民俗、民風
提供寶貴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
有些墓葬體現
宗教信仰
埋藏絲路珍寶
也成為中外交流見證
燈具
是日常最為重要的物件之一
陪葬器中自然少不了
有陶制的
▲北魏 陶樓燈 2001年大同市七里村北魏墓群出土
這種燈也能夠展示北魏時期小樓閣的樣式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精美的石雕燈具
▲北魏 蓮花紋石燈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蓮瓣和燈碗上的方框花朵見于云岡石窟,燈具有了佛教色彩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石燈
燈碗為方形四壁雕刻交腳伎樂,人物面部未刻畫,
此面是抱腰鼓、彈五弦琵琶的伎樂,
他們有頭光和飄帶,
加之蓮瓣具有佛教文化因素 線圖筆者自繪 @北朝藝術博物館
▲北魏 瑞獸龍紋方座石燈
2013年大同市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此燈極為精美,瑞獸不知何物,
雕刻細致,獸身陰刻線條細密 線圖自繪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難得一見的
北朝文房器物
▲北魏 石雕方硯 @北朝藝術博物館
從平城墓葬中
我們見到那些史書無存
卻能真實反映
鮮卑民眾、貴族
生活場景的細節(jié)
種糧、打場
烹羊宰牛
這是百姓和奴仆的日常
宴會、觀百戲
游弋山林獵場
組織豪華出行隊伍
這是鮮卑貴族大臣日常
浮現于墓葬中零星漆畫、壁畫
▲大同沙嶺壁畫墓出土的庖廚炊作彩繪漆皮
反映出貴族舉辦宴會時仆人忙碌準備場面
此墓評為“2006年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大同著名書法家、歷史學家殷憲先生發(fā)現
▲沙嶺壁畫墓中主人大宴賓客的場景,
主人夫婦端坐廡殿頂屋內,
賓客按尊卑次序依次排列就坐,
他們間用步帳相隔,
仆人在氈帳內忙碌準備各種美食佳肴
▲畫面局部有人殺羊,用盆就血,
周圍人忙著在氈帳里燒水褪毛,
畫面里的器物在 墓葬也有發(fā)現
還有耕種場景
草原游牧的鮮卑人
在平城時代
他們有了定居生活
漢地習俗
于是
逐步影響北魏王朝
▲壁畫里的人在踩碓,
還有馬待耕良田 《齊民要術》里還記載各節(jié)令可栽種的蔬菜
墓葬中各種陶俑
如實反映勞作
各種男女仆俑
家畜工具
應有盡有
還能夠看得出著裝
最有特點的是帽子
統(tǒng)稱鮮卑帽
又因為鮮卑人有梳辮發(fā)習慣
當年塞北天氣寒冷
為了保護頭發(fā)
帽子后有垂裙布
也叫垂裙帽
它還能稱為風帽
▲北魏 釉陶執(zhí)盆俑
御昌佳園沙嶺工地北魏墓出土
人物著右衽衣服,一看像漢人奴仆,
對應壁畫勞作場景 @大同市博物館
有頭戴圓鮮卑帽的男俑
他們大多袖手肅立
眉眼細長
一副安詳模樣
材質既有彩繪陶
又有珍貴的釉陶
▲北魏 釉陶男侍俑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下同
▲頭戴鮮卑帽,身著長袍
▲北魏 男俑
雁北師院北魏墓群2號墓出土
頭戴黑色垂墜風帽,面部豐潤并涂紅,耳有圓形耳環(huán),
身著紅色白邊左衽交領窄袖及膝褶衣,下著小口褲、黑履
@大同市博物館
衣著華麗
顏色鮮艷的女俑
▲北魏 2000年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出土
頭戴黑色十字縫線鮮卑帽,面容安詳,戴耳飾
著紅色白邊左衽及膝長襦,下著及地長裙 @大同市博物館
長相酷似漢人
身材修長
長相俊美
的釉陶女俑
▲北魏 陶釉大十字髻女侍俑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面容恬靜,著右衽長襦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彩繪侍女俑
2014年大同市華宇商業(yè)中心北魏墓出土
頭戴十字垂裙帽 面部涂白粉底 笑而露牙
著窄袖右衽及膝下長襦,下著及地長裙 下同 @大同市博物館
▲著交領白色紅邊長襦,下穿及地長裙
各種由泥土燒制
用于陪葬的生活器物和農具
也是主角
▲北魏 陶碓 2013年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用于稻谷等去殼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磨2013年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用于磨粉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灶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釉陶倉
古人認為“鬼猶求食”,
在墓葬中隨葬谷物便可避免“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
這個傳統(tǒng)從漢代延續(xù)到明代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井 2013年大同市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精美的生活用器
它們不經意體現了
各種文化融合
▲北魏 罐嵌玻璃釉陶 玻璃產自西域
2013年大同市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釉陶耳杯
2011年大同市公安局工地張智朗墓出土
彩繪陶耳杯 1999年大同市南郊田村北魏墓出土
漢族貴族盛酒器 紅色、紅色黑耳樣式是漢代漆器傳統(tǒng)搭配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彩繪陶樽 彩繪陶勺
1999年大同市南郊田村北魏墓出土 調酒器組合
@大同市博物館
▲智家堡北魏棺板畫出現了耳杯、樽、勺、器案組合,
能夠看出用法 @大同市博物館
陶壺、陶罐
是日常器皿
它們與飲食
密不可分
故去世界
依舊重要
▲北魏 釉陶持瓶俑
2011年大同市公安局工地北魏墓出土
頭戴風帽,手持一細口陶壺 @大同市博物館
在俑一旁
是與持壺俑手里
同款陶壺
身上忍冬
極為艷麗
▲北魏 暗劃紋忍冬紋水波紋灰陶壺
1988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墓群出土
據北大倪潤安教授研究,暗華紋與水波紋來自草原地區(qū),
忍冬紋是伴隨佛教傳播來到中國的 @大同市博物館
▲紋飾線描示意圖 自繪
其中還有一件
體型巨大
紋飾奇特的
灰陶大罐
格外珍貴
▲北魏 飛馬紋灰陶罐
體型巨大,十分少見,
肩部裝飾一周蓮花,體現佛教意味
中間有圈水波紋 最為珍貴的還有動物圖案,
這極有可能是草原時期的神獸,可看前文題材分析
@大同市博物館
▲肩部蓮花瓣
▲神獸 整體像飛馬,屬西亞風格,
脖子系鈴鐺也是陶馬上能夠見到的,
但頭部好像有角、且尾巴短小,
嘴部及耳朵與鹿類似,
總之應該是鮮卑民族神獸圖騰類的圖案
銅質器皿
也是生活用具
與漢地銅器相比
簡單樸素
不飾花紋
多為貴族享用
同樣陪葬
▲北魏 龍首譙【qiao二聲】斗
2013年大同市東信廣場北魏墓出土
據考證是煮茶的用具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直柄銅譙斗
2014年大同市華宇商業(yè)中心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雙耳銅鍑【fu 四聲】
海力村保障性住房建設工地北魏墓出土
炊具,下可點火,方便游牧時攜帶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銅熨斗 2013年東信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銅缽 2004年大同市交通苑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銅器
猶存草原之風
瓷器
則是南國之氣
從司馬金龍的唾壺
到其他墓葬的青瓷
南北物質交流頻繁
▲北魏 青瓷唾壺 司馬金龍墓出土
釉色瑩潤光潔,開片密布而富有韻律感,
器形和南朝出土的唾壺形制類似但體量很大,十分珍貴
它和漆畫屏風都被揚之水等專家認為是從南朝帶去的物品,
有人認為是岳州窯制作的青瓷
轉自得一堂古美術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青瓷六系罐
2011年大同市公安局工地北魏墓出土
古瓷鑒定人士認為大同出土青瓷均為南方的岳州窯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青瓷碗 2005年大同市沙嶺新村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中國古代肉食
有“六畜”說
小農經濟結構
造成農民普遍貧窮
普通人家很少食肉
魏晉南北朝時期
食肉者多為統(tǒng)治階級
而作為游牧民族
鮮卑族推動畜牧業(yè)發(fā)展
黃河流域的飲食生活
有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羊肉供應最大
豬、雞、狗
從野外牧養(yǎng)
轉為圍欄圈養(yǎng)
墓葬出土的動物俑
是蓄養(yǎng)和食用動物
生動寫照
▲北魏 彩繪陶豬 2000年大同市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狗 2000年大同市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羊 2013年大同市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
▲北魏 陶雞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漆器
也是不得不說的
它也是漢族傳統(tǒng)工藝
北魏貴族也比較喜歡
也是南北交流產物
漆器出現在墓葬中
體現貴族奢華
在木棺板上
在家具上
在餐具上
精美的花紋
也滲透鮮卑人的習俗
▲大同北魏墓葬出土漆器簡表 @大同市博物館
最為出名的
就是登上國家寶藏的
司馬金龍漆畫屏風
以柏木做胎
其上表布刮灰
刷紅漆底子
用各色顏料繪制
列女
帝王
高人
逸士
細勁的鐵線描
最為接近顧愷之
魏晉之風
圖像上的榜題
飄逸俊秀
也是北魏書法
珍貴實物
▲多數專家認為此物是南方制作之物,
圖案是多為孝道思想、女性地位突出,
與孝文帝、馮太后執(zhí)政有一定關系
展出的司馬金龍漆畫屏風
在山西博物院長城展、南京博物院瑯琊王展現身
藏于山西博物院
4、絲路明珠
太武帝一統(tǒng)北方
收復河西走廊
從此東西文明碰撞
北魏承大漢雄風
重拾斷絕的絲路
東到朝鮮半島
西到羅馬帝國
商賈使者絡繹不絕
平城成為當之無愧的國際之都
東方的世界中心
這是草原皇帝締造的奇跡
奇珍異寶匯聚平城
各種宗教廣傳
平城猶如長安
萬國朝拜
這些瑰寶藏在墓葬之中
▲絲路部分博物館布展實景,有史料記載、有地圖和壁畫
中亞的粟特人
有的還在朝廷為官
更多的“外國人”
有著
僧侶
商人
樂工
等身份
他們被統(tǒng)稱為胡人
▲北魏 胡人牽駝俑 司馬金龍墓出土
絲路貿易往來頻繁使牽駝跋涉成為一種新圖樣出現在墓葬,
反映了北魏和周圍國家友好往來歷史,
也是大同作為絲綢之路重要起點的見證 @大同市博物館
在這些胡人中
大月氏人帶來了
制作玻璃的技術
于是
墓葬中湛藍、精美的
玻璃器誕生了
▲北魏 玻璃小缽 2002年迎賓大道北魏墓群出土
《魏書·大月氏》傳載:世祖時,其國人商販京師,
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玻璃,于是采礦山中,于京師鑄之。
即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
召乃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徹。
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
所見的玻璃壺、小瓶都是本地所產,顏色絢爛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玻璃小瓶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玻璃壺 2002年迎賓大道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蜻蜓眼
這種彩色玻璃珠
在戰(zhàn)國時期十分流行
成分是西亞的鉛鋇玻璃
證明很早以前
中國就與世界聯(lián)系
▲北魏 蜻蜓眼玻璃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各種西域珍寶
諸如
金銀器皿
鎏金銅杯
磨光玻璃碗
精美戒指
有些還有希臘神話
北魏貴族十分珍愛
得到它們
既有貿易往來
還有殘酷戰(zhàn)爭
戰(zhàn)與和
生與死
是那個動蕩年代
司空見慣的事
也是艱難的文明融合路
▲對于西域珍寶的喜愛,
《魏書》載河間王元琛事跡
“琛常會宗室,陳諸寶器,金瓶銀甕百余口,
甌檠盤盒稱是。自余酒器,有水晶缽,瑪瑙杯,玻璃碗,
赤玉卮數十枚。做工奇妙,中土所無,
皆從西域而來” 可見王公貴族的態(tài)度
上圖為大同出土西域珍寶展牌
▲北魏 希臘神話故事金盤 @大同市考古所
▲北魏 銀耳杯 1981年大同市小站封和穾墓出土
此為遷洛后墓葬 @大同市博物館
下圖為山西省博物院
藏大同出土北魏時期波斯等國器物
可以感受器物的精美
▲北魏 狩獵紋鎏金銀盤 正始元年封和穾墓出土
▲北魏 磨花玻璃碗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
貨幣
也是絲路見證
雖然北魏政府未發(fā)行
但絲路貿易
胡商的貴金屬貨幣
多少也會留下
漢晉五銖錢
也對北魏經濟產生影響
▲北魏 金五銖 大同市華宇商業(yè)中心北魏墓出土
北魏政府遷洛后鑄造“太和五銖”、“常平五銖”
金五銖錢顯然是種裝飾品 @大同市考古所
上世紀
大同天鎮(zhèn)
一位羊倌
在漢代長城里
發(fā)現了49枚
銀質波斯銀幣
也是一次重要發(fā)現
▲北魏 波斯銀幣
山西文博大家張慶捷先生對其中 39枚銀幣研究,
37枚為薩珊王朝卑路斯時期的,
1枚為阿卡德時期,另1枚為鷏噠仿卑路斯制品,
年代皆屬平城時代后期,
是絲綢之路國際貿易最直觀的反映 @天鎮(zhèn)縣文管所
絲綢之路
胡漢交融
同樣提高鮮卑人
裝扮自己的水準
百姓仆人
耳朵配上耳珰
脖子戴上項飾
貴族皇室
頭戴金片步搖
腰跨龍鳳帶飾
這些實物
也在墓葬出土
草原時代簡易飾品
平城時代精致裝扮
無法同日而語
這些文物
在后人眼里
也是精美無比
其中的項鏈
有著西域珍貴的玻璃
是貴胄專享
▲北魏 玻璃珠項鏈
大小金珠十顆,扁金飾六顆,水晶兩顆,珍珠42顆,
黑色、綠色玻璃珠4800余顆。
玻璃珠小者如粟米,呈扁圓形,
中間穿喇叭孔,孔徑0.15—0.3毫米間,出土時已散,
考古工作者根據朽跡重新編綴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玻璃串飾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上有松石、紅瑪瑙等珠寶 @大同市博物館
中西交流的產物
還有耳飾
▲北魏 嵌寶石人面龍紋金耳飾
圓環(huán)鏨刻人物雙龍紋飾、
圓環(huán)墜以水滴狀寶石等裝飾
采用錘揲、掐絲、焊綴、鑲嵌等工藝制作,
阿富汗北部席巴爾甘地區(qū)發(fā)掘的大夏至貴霜時代的墓葬中
出土的雙龍守護國王耳墜,
無論風格還是制作技術都非常相似,
反映出北魏時期中原與中亞地區(qū)文化的交流
圖山西大同恒安街北魏墓_11DHAM13_發(fā)掘簡報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小巧玲瓏的
波斯的戒指
不知何用的嵌松石件
▲北魏 嵌綠松石飾 波斯銀戒指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當然
除了新潮的舶來品
傳統(tǒng)的簡單
金耳環(huán)
金戒指
還是主流
▲北魏 金耳環(huán) 大同市天雅商業(yè)廣場北魏墓出土
金戒指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他們還有
西域玻璃技術
“北魏藍”制作的
耳飾環(huán)
也能夠看出時尚一面
▲北魏 玻璃耳環(huán) @大同市博物館
帶跨
這是漢族士人
使用的帶飾
也被鮮卑吸納
制作更加精美
▲北魏 瑞獸紋鎏金銅帶跨
戰(zhàn)國以來流行的帶鉤,被裝有活動扣舌的帶扣取代,
蹀躞帶是魏晉南北朝常見的腰帶,
展品是蹀躞帶的一部分,邊框和圖案鎏金,底部鎏銀,
龍鳳紋現象栩栩如生,龍紋與云岡石窟圖像一致
@大同市博物館
小飾件還有琥珀
▲北魏 龍鳳紋琥珀 1993年大同市齊家坡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簪子、釵
是古人盤發(fā)髻的
重要工具
骨質簪子
延續(xù)鮮卑草原習俗
使用獸骨制作
制作簡單
稍作加工修飾
便可使用
▲北魏 骨簪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還有
素面手鐲
▲北魏 銀手鐲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5、宗教
漢末三國時期
佛教傳入中土
但造像發(fā)展遲緩
隨著絲綢之路
佛教傳入新疆
早期造像產生
十六國時期
佛教隨著戰(zhàn)爭
從新疆絲路古國
逐漸從河西走廊
傳入內陸
雄偉的北方石窟寺
一座座拔地而起
一位位弘法大師
從西域來到中土
天梯山為代表的
涼州石窟群
承襲印度犍陀羅藝術
又帶著“希臘化”特點
創(chuàng)造出無與倫比的佛教藝術
北魏太武帝
一統(tǒng)西域
他把涼州工匠
遷入平城
為云岡石窟開鑿帶來工匠
建國以來
對佛教、道教
北魏皇帝持開放態(tài)度
而道武帝時
沙門法果宣稱
“皇帝即當世如來”
把佛教和皇權綁在一起
道教在民間已經十分盛行
新興的佛教對于道教是威脅
這為宗教沖突埋下伏筆
太武帝時
漢族大臣崔浩
影響了皇帝信仰
于是有了“太平真君”的年號
又因為佛教僧侶
避藏人口
侵占土地
又被皇帝發(fā)現圖謀不軌
浩大的滅佛行動就此開始
到了其孫文成帝時
佛教開始復蘇
在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下
和平初年
曇曜五窟開鑿
他們包容創(chuàng)造
融祖先形象于西來佛像
佛教成為北魏國教
在云岡
佛像坐于穹廬頂
希臘、中亞、印度
草原、漢族、河西
多種文化落地生根
北魏王朝
從游獵走向定居
開百年煌煌帝業(yè)
就像云岡石窟
體現文化碰撞
六十余年開鑿
五萬九千余尊造像
云岡石窟是一朝開刻
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塑最高水平
也是隋唐時代
最為巨大宏偉的人類杰作
現在的世界文化遺產
▲北魏 云岡石窟 19窟西耳洞坐佛
還有從石窟掉落的
佛像殘塊
▲北魏 云岡石窟佛像殘塊 @大同市博物館
墓葬中
體現出信仰因素
其中彌勒信仰
是百姓寄希望于
西方極樂世界
祛除戰(zhàn)亂、身份等
現實世界
為自己帶來的苦難
鎏金佛像
是平城時代難見到的
能夠尋找一些殘塊
也十分幸運
▲北魏 火焰紋銅牌飾 對鳥鎏金銅牌飾
2013年大同市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群出土
可能是佛像背光 @大同市博物館
出土罕見的
墓葬石堂
四壁繪有佛像
佛像的畫風
與新疆克孜爾石窟類似
而它的題材
有隱喻二圣臨朝
的釋迦多寶對坐
也有頭戴風帽
禮佛的善男信女
張慶捷老師
對其中的繪畫內容
做了考證研究
▲北魏 彩繪佛像石槨板
大同市富喬垃圾發(fā)電廠工地出土
皇興三年(469)佛教畫像石堂。
石堂為長方形屋宇結構,
懸山頂,由地栿、四壁、梁和頂板組成。
石堂北安放石棺床,雕刻忍冬紋和水波紋。
主人為幽州燕郡安次縣人韓受洛拔的妻子,名為邢合姜
東壁彩繪兩尊坐佛,佛之間為供養(yǎng)菩薩和蓮花裝飾,
下層為博山爐和供養(yǎng)人行列 @大同市考古所
▲石堂北壁中間為二佛并坐,
有頭光、背光,面相豐腴,
施說法印,頭部和上身略微內傾
▲西側為一尊坐佛,下層為博山爐,
兩側為前導供養(yǎng)僧人緊跟著鮮卑服裝的供養(yǎng)人行列
民間善男信女
自己佛龕供養(yǎng)
石頭是云岡廢料
雕刻精細
▲北魏 石雕二佛并坐龕
大同城南工地出土
最上面是供養(yǎng)人,中間是拱形龕,
兩佛對坐,佛兩邊是菩薩,最下是博山爐蹲獅
與云岡石窟二期孝文帝主持開鑿的題材一致
@大同市博物館
在永固陵
寺院佛寺遺址出土
菩薩
飛天頭像
面相飽滿
有西域之風
遷都洛陽
吸取漢族文化
佛像變?yōu)?/p>
一副清秀俊朗
褒衣博帶的風格
▲北魏 菩薩頭像 方山思遠佛寺出土
眉眼細長、面相飽滿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 陶女侍俑頭
2010年大同市同原高速陳莊北魏墓出土頭戴小冠
@大同市博物館
北魏所處的時代
就是無數小國一現
看過云岡石窟
余秋雨留下了一句話
“中國由此邁入大唐”
為后世留下的
還有各種樂器
它們也為大唐盛世
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篇章
中土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
拓跋鮮卑統(tǒng)治者亦然
北魏建國之初
“詔尚書吏部郎鄧淵定律呂,協(xié)音樂”
后世帝王
平西涼
滅大夏
通西域
大量音樂人才
連同樂器
并入平城
孝文帝制定法律
移風易俗
使得鮮卑族從
文化修養(yǎng)
風俗習慣
靠近漢族士人
那時傳統(tǒng)中土音樂
高麗音樂
龜茲樂曲
匯集一堂
北魏沿襲前朝傳統(tǒng)
開展民歌采集及工作
貴族家伎對民歌的保留與傳播
起到重要作用
譜奏的鮮卑民歌
至今幾乎失傳
留下“阿葷來操”等幾首
平城音樂遺存
主要集中于云岡石窟
其中有音樂圖像的洞窟達 22座
樂器雕刻不少于664件
樂器 30余種
本土的阮、琴
有了撥子彈奏法
篳篥、排簫、雞婁鼓等
外來樂器的引進
豐富和發(fā)展北方音樂
▲北魏 云岡石窟伎樂
可見琵琶、排簫、橫笛、腰鼓、拍板、箜篌等樂器
司馬金龍石雕帳座
它的名氣不僅僅因為
細膩的工藝
還有北魏音樂的反映
▲北魏 石雕帳座
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馬金龍墓出土
上半為覆盆形,從中央向四周依次雕出
連珠紋、蓮花紋、盤龍、山巒等紋,
下部為方座,雕刻纏枝忍冬和伎樂童子 @大同市博物館
▲雞婁鼓的演奏者
上身袒露,下著犢鼻褲,帔帛繞臂,胡跪狀,眉眼細長
▲舞人和環(huán)狀纏枝忍冬
還有跳舞的胡人
▲北魏 石函 @北朝藝術博物館
謝興石堂里
頭戴鮮卑帽
也有吹奏長笛
演奏阮的樂師
旁邊圖像
演奏古琴箜篌
周圍放置餐具
一人袖手聽得入神
顯然他們在郊游時娛樂
還有樂隊演奏
樂師隊伍人員龐雜
出土珍貴的釉陶俑
能夠證明
▲北魏 釉陶伎樂俑
2013年東信家居廣場北魏墓出土
這倆人是漢人樂師,頭梳發(fā)髻,著長袍,吹管蕭和排簫
@大同市博物館
▲中間二人戴鮮卑帽,著交領長袍,一人彈阮,一人彈琴
▲此二人也戴鮮卑帽,左側吹篳篥,右側未知
可見前幾個人無論漢人還是鮮卑人都是眉眼細長,
而最后這人眼窩很圓,顯然刻劃了一位胡人樂師
當時
粟特商人大量往來平城
也有各種耍雜技
通樂理的藝人
來謀生
墓葬出土的胡人俑
面目情況也不同
有的高鼻深目
有的看似來自西亞
有的分不清是哪里人
他們的到來
使得北魏平城有了
一番新景象
▲北魏 彩繪胡人奏樂俑
2014年大同市華宇商業(yè)中心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 下同
▲北魏 彩繪胡人雜技俑
這種額上有洞的表演叫做
額上緣橦
是百戲雜技項目中
一種爬桿活動
橦即竿
樹之攀緣以為戲
伎者緣橦直上鳥飛動作迅敏驚險
樂隊在旁邊鼓樂助興
極富有人間現實生活的情趣
▲大同仝家灣梁拔胡壁畫倒橦伎樂圖
下面是組合伎樂俑
它再現當時爬桿
伎樂組合的場面
其中有許多胡人
▲北魏 灰陶伎樂俑 2013年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七件,高鼻深目,袍子側面底部開叉,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足蹬靴,
其中一件戴風帽其余戴胡帽
面部表情安詳可以看出是西域人士
正中是額上緣橦(tong二聲)四周是伎樂
@大同市博物館
▲首先是額上緣橦,
額上有一插木橦的孔,一手叉腰,一手扶橦 大腹便便
▲一人擊鼓狀,頭戴胡帽,身材魁梧、昂首瞇眼,
十分陶醉 制作極為生動
▲一人用手撫五弦琵琶,十分出神
讓人感到精彩的爬桿奏樂表演正在進行
西域胡人
大多來北魏謀生
或是趨于壓力
歸附投靠
有的人為奴
有的人自由
文化融合發(fā)展
使得北魏音樂
發(fā)展出不同門類:
鮮卑民族音樂
宮廷音樂
佛教音樂
貴族音樂
以及四夷音樂等
貴族音樂出現
鼓吹賜樂形式
是禮樂制度的
重要組成部分
出現鼓吹
羽葆鼓吹
兩種賞賜樂隊形式
下面出土的鮮卑樂隊
就是音樂文化融合
本土的隊伍
有些樂器殘損不見
雖是陶器
但會感受到美妙的音樂世界
▲北魏 伎樂俑 2013年御昌佳園北魏墓出土
彩繪陶女舞俑 2000年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出土
這組陶俑群展現了當時演奏的場景,樂工奏樂。
鮮卑女舞俑,左手在前,將長袖舒展揚起,
右手在后,將長袖盡情甩開 @大同市博物館
▲灰陶樂俑
頭戴十字紋鮮卑帽,頂上的“十”字形似麥穗狀縫綴痕跡,
均勻清晰,好像用四塊面料或皮革縫制
面相安詳戴耳飾,樂器丟失
▲頭戴十字紋鮮卑帽,著左衽紅色半袖長衫,
內穿白袍,里著及地長裙 舞姿翩翩,十分優(yōu)美
▲手持琵琶演奏的樂俑側面
▲腦后帽裙既長且寬,帽與帽裙有扎帶一周,
帽裙后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帶系結
絲綢之路
給予北魏世界眼光
他們南征北戰(zhàn)
開拓疆域
文化習俗
生活方式
城市建設
方方面面
都在不斷進步
大步趕上偏安的南朝
從孝文帝
馮太后執(zhí)政
轟轟烈烈的
漢化改革運動
不斷進行
云岡石窟也記錄
服飾著裝上的變化
朝政禮制也不斷完善
隨著平城人口激增
狹小的盆地容納不下
供應的糧食物資缺乏
此時
北魏帝王
有了更加宏偉的志愿
一統(tǒng)天下
結束戰(zhàn)亂
而居于中原的洛陽
更加靠近南方
有萬畝良田
而北魏走向洛陽
堅實地邁入農業(yè)社會
公元494年
孝文帝
以南征為名
開始了遷都計劃
云岡石窟從
皇家開刻
變?yōu)榈胤绞考澓缽?/p>
捐錢造像
直到“六鎮(zhèn)之亂”而終
從此
平城時代落幕
洛陽時代來臨
▲司馬金龍墓栗色釉陶馬
文|王輝
圖|網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