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道友,問:有了《體真山人丹訣語錄》和《體真山人丹訣秘錄別集》,閱讀后,可以下手實修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首先說明一點,無論古代的丹經(jīng),還是近代的丹經(jīng),都不是“教材”。即是象《性命圭旨》、《伍柳仙宗》、《樂育堂語錄》、《大成捷要》等等,講解非常細(xì)致的圖書,也沒法照本宣科,按圖索驥。
陳攖寧先生,曾指出過,古人著作丹經(jīng)的目的:“試看古今道書所講,大概不外三件事:一鋪張玄妙,二隱藏口訣,三勸勉修行。”
又說:“前人丹經(jīng)之作,或以訪外護,或以示及門,本非普渡性質(zhì),亦非為傳世計,故不必求人人了解,并且預(yù)防人人皆能了解。于是隱語異名,層見疊出,今閱者茫然不知所謂。甚至意在此而言在彼,真相常常被其瞞過,學(xué)道者無人不嘆丹經(jīng)之難讀,即以此故?!?/span>
所以,丹經(jīng)都不是“教材”。
《體真山人丹訣語錄》和《體真山人丹訣秘錄別集》,雖然是徐海印先生記錄參訪汪東亭先生時的筆錄,但是也沒有將下手功夫詳細(xì)明寫,因為下手口訣歷來的傳統(tǒng),都是由師父具體面授的,所以海印子也不能“破例”,不可能將“下手口訣”詳細(xì)寫出。
現(xiàn)在人,習(xí)慣于從書籍和各種資料中學(xué)習(xí),然而古代著作,往往關(guān)鍵處,都會不寫的?,F(xiàn)在各種“教材”、“教程”、“課本”,都是“工業(yè)化革命”之后,需要社會化大生產(chǎn),需要大量勞工、技工,所以才將各種“技術(shù)”、“技能”等等撰寫成“教材”,以便于培訓(xùn)大量的“勞工”和“技工”。
古代,是不可能大規(guī)模、批量化培訓(xùn)“準(zhǔn)神仙”或“修煉人”的,從世俗化角度說,社會不需要這些“準(zhǔn)神仙”或“修煉人”,也更不可能允許“神仙滿街走”。
道友如果閱讀了《體真山人丹訣語錄》和《體真山人丹訣秘錄別集》,希望可以實踐一下,可以翻閱本公眾號以往的文章,多有敘述。
現(xiàn)在,再次轉(zhuǎn)載一下,入門的功法:
按:常有道友咨詢西派入手功夫口訣怎樣做,其實本公眾號曾多次發(fā)布關(guān)于入門的文章,希望本公眾號的道友們,自行翻閱以前的文章。現(xiàn)在再將“心息相依”的入門做法,轉(zhuǎn)載如下:
如果閱讀相關(guān)書籍,可以閱讀筆者編纂的《西派教程》,以及仔細(xì)閱讀《體真山人丹訣語錄》(本公眾號有音頻)
一、 姿式
練功調(diào)身姿勢種類有:坐式、站式、臥式、行式。若細(xì)分之,每種式還有多種不同形式。
如果懂得“坐”字的真實含義,知道“心息依虛”為真坐的道理。所以學(xué)人只要能做到“心息相依”,不管行站坐臥,以及任何一個不同的分別姿式,莫非坐也。
若心息不依而做工,不要說行站臥非坐,即坐亦非真坐也。
原因何在,請參“坐”字含義。
1、坐字含義
坐為二人字與一土字組成,為“心息依虛”之注腳。
二人為誰?
即心與息也,鉛汞也,龍虎也,真陰真陽也,嬰兒姹女也,異名甚多,皆二人之實體也。
一土為何?
即中央土釜,戊己虛無之中宮也。亦即玄關(guān)也,玄牝也,鼎爐也。余如陰陽竅,龍虎穴,三才竅,通天竅,懸胎鼎,虛無窟子等等,異名亦多,難以盡述。
綜其大旨,只有二人同坐土上,即心息依虛之時,方為之坐。心息不依,不與虛符,非真坐也。懂得了這層道理,只要做到“心息相依”,便坐亦坐,站亦坐,臥亦坐,行、住、靠、工、吃飯、大便之時,無處非坐也。
心息不依,心念紛馳,雖坐亦動,謂之“坐馳”,非坐也。
此為坐的先決條件,不可不知。故西派坐功,不拘一式,以心息是否相依為合度,即是故也。
故張紫陽說:“先把乾坤(即指此中土)為鼎器,次摶烏兔(即指心息之嬰姹二人)藥來烹。既驅(qū)二物(亦指心息二人)歸黃道(亦指此土字言也),爭得金丹不解生?!保ā段蛘嫫罚?/span>
又說:“鉛汞(心息也)歸真土,身心寂不動?!保?/span>《金丹四百字》)
以上二說,皆含“心息依虛定”全旨,亦坐式之真訣也。
坐的姿式與種類:外形之坐姿,雖不重要,但也不能沒有一個固定式子,
如雙盤(先左腳背放在右大腿上, 再將右腳背放在左大腿上,亦可先右后左。)
單盤(可把左腳背放在右大腿上,亦可把右腳背放在左大腿上, 亦可先左后右。)
自由盤(兩腳背平分左右放于兩大腿之下)
跨鶴式(兩膝蓋對準(zhǔn)重疊, 兩腳背向左右分開放平,此式適于女丹友。)
平坐(可平坐于與膝齊高的凳或椅上)
靠背坐(坐于有靠背的椅子或后高前低的藤床上,體弱有病者適用。)
等等。
上坐,全身放松,不要緊張,如法調(diào)息,神與氣合,若存若亡。
念頭集中,則神與氣合;要有信心,要有恒心,能忍耐腰酸腿麻。
下坐后,自行導(dǎo)引按摩、擦面、摩頭、拔耳、熨眼、叩齒、搓掌、搖肩、扭腰、伸腿、舒足等。把口中的津液細(xì)細(xì)吞咽,不可一口吞下。
2、站的姿式與種類
一般的說,可分自然式、三圓式、伏虎式、下按式和混合式。
按其姿式難度來分,應(yīng)循序漸進,又分高、中、低三種。
我們的著重點,就在于是否“心息依虛”而站,究竟站法以何為好,并不重要,故順舉數(shù)例,一筆帶過。
3、臥式與種類
睡眠三昧是大江西派功法的主體工程,特別重要,因為它又是工作繁忙朋友難得的煉功機會,也是體弱多病朋友帶病煉功的方便法門,故特重點介紹之。
講到實際,只要能明白“坐”字的真實含義,能做到心息相依而睡,從初睡進入深睡狀態(tài),便是真正的睡眠三昧,也便是臥功姿式的真實要求。
心息不依而睡,其效甚微,不足以臥(睡)功稱之。
外形方面,亦可分為仰臥、側(cè)臥、自由臥三種。
4、行式
(1)可以在公園消閑散步時做之,可以在河岸草濱,跑道或曲徑,穿花度柳,一步一腳印,一步一呼吸,息不離聽,聽不離息。自然進入心息相依,氣貫?zāi)_底。
(2)可以在平常行路時做之,要領(lǐng)同上。
二、放松入靜
姿式選定以后,便須全身放松,黜其聰明,墮其肢體,一身上下,酥軟如綿,不用絲毫之力。思想也便逐漸安靜下來。這樣,便可轉(zhuǎn)入聽息或心息相依了。
三、聽息
1、聽息的要義
它是“心息相依”的入門,是睡和定的導(dǎo)火線,是煉精化炁的秘要訣法。
觀音之所以返聞聞自性,必先從耳根悟入,即是故也。
觀音說:“初于聞中,入流亡所?!保?/span>《楞嚴(yán)經(jīng)》)
仲尼曰:“聽止于耳,心止于符。”(《莊子》)
皆直指聽息之要旨也。言雖不多,而義已全彰。
試略釋之:
以觀音之言為例,中者,中央土釜,戊己之宮也,亦即真息必由之地也。故“聽息”即“聞中”也,“聞中”亦即“聽息”也。所以在“聞中”之始,意念便進入呼吸之氣流動之處,進入“神氣相注,念息混融”,而進入于“混沌忘我”之境界,而至于不知身之所在矣。此即觀音“返聞聞自性”之真義也。
進而言之,息即自心也,自心即性之體現(xiàn),故能識自本心者,自然便可見自本性矣。故“聽息”之旨,即“返聞聞自性”之旨也,安可忽哉!
觀音此數(shù)語,本言近旨遠(yuǎn),而社會上之否解者,卻都指遠(yuǎn)忘近,卻去聽什么海潮音、流水聲去了。
從觀音說,身居南海,固有海潮音、流水聲可聞。吾人身處內(nèi)陸,試問又何從得海潮音、流水聲而聞之乎?現(xiàn)代科學(xué)昌明,盡可把海潮流水之音,攝入錄像之中,借之以助入靜則可矣。由于沒有自身同類之物之結(jié)合,要使進入“入流亡所”之混沌狀態(tài)則不可能也。此聰明人之所以反被聰明誤也。也不想想,“觀音”二字之真意為何,又為什么要稱她為“觀自在菩薩”呢?海潮流水,果能自身現(xiàn)在乎?切望廣大學(xué)者細(xì)體之。
2、聽息之進展次序
(1)數(shù)息。數(shù)息為聽息前之權(quán)法也。初學(xué)之人,意念紛馳,不惟不能歸一,亦且不能靜聽。故先從數(shù)息導(dǎo)之使聽,數(shù)之使靜也。一呼一吸為一息,故亦必一呼一吸為一數(shù)也。可從一數(shù)到十,再從十?dāng)?shù)到一。亦可從一數(shù)到十,再從一數(shù)到十。反復(fù)不住地數(shù),及到雜念去盡,數(shù)聽如一,便可只聽不數(shù),聽如不聽矣。
(2)聽息。聽息,不可太著,要做到有聽無聽,無聽而聽,聽如不聽,不聽而聽,似聞其聲,又忘其聲。而外界之聲,則又絲毫不干也。唯如此方能聽與息和融在一起,方可謂真聽息也。
(3)隨息。隨息,此聽和息和融后之實際效驗也。故能息來息往,聽自隨之,聽如不聽,息亦自隨之,自無間斷也。
(4)止息。止息者,非硬迸住其呼吸也。是聽隨息動,息隨聽止,息聽合一,息聽同止也。從功法說,即聽止于息,息亦自止于聽。而心息亦自不依而自依之也。故聽息實為“心息相依”之前導(dǎo)。
3、心息相依之方法
聽息固為“心息相依”之方便法門,然亦并非“心息相依”的惟一法門。
蓋聽,是先從耳根悟入之義,取一根先返本,六根隨清凈之意也。而心乃是六根之總部。故心息一依,其它五根,不依自依也。反之,其它五根回歸,心息亦不依自依也。
要之,為求功夫做到不偏不倚,無疵無漏,當(dāng)以全攝相依為優(yōu)。
全攝相依者,眼觀、耳聽、鼻緘、舌舐、心依、意抱也。此五炁朝元、三花聚頂之微妙法門,亦完成“金丹大道”全程之直升飛機也。
4、心息相依之進程
(1)凡息與真息:凡息者,我人口鼻之呼吸也。一呼一吸為一息。出息呼而舒,屬陽。入息吸而斂,屬陰。此口鼻之呼吸,我人出母胎始有,謂之凡息。一切凡夫,晝夜起居,皆不離此息也。
丹家用心息相依法門,使心合于息;神氣交合,漸和漸細(xì),若有若無。斯時八萬四千毛孔皆開,真氣薰蒸,融和快樂,酥軟恬愉,莫可名狀。
張景和《胎息訣》所謂“如春沼魚,似百蟲蟄。灝氣融融,靈風(fēng)習(xí)習(xí)。不濁不清,非口非鼻。無去無來,無出無入”者,是真境界也。
蓋凡息一停,真息自見。真息一見,真氣自生,陽火自進,陰符自退矣。故曰:不息之息,乃謂之真息也。
(2)玄息與胎息:《大洞經(jīng)》曰:“定和妙明覺,玄息自長生?!毙⒓凑嫦?,一名胎息,一名神息,一名龜息。謂神氣相抱,心不動念,無去無來,外呼吸住而胎凝,故亦稱胎息,有似嬰兒在母胎時之息也。
馬真君云:“洞空清凈,玄息氣通,無障無礙,內(nèi)外皆清?!?/span>
又云:“虛空霹靂莫相驚,受箓金華產(chǎn)玉英。養(yǎng)得清明還太始,綿綿玄息自長生?!?/span>
所謂玄者,蓋我之息,與虛空之息、天地之息同其息也。故能奪天地之造化,結(jié)靈丹于頃刻。若外呼吸不住,即不得稱為玄矣。此胎息之法,乃玄宗返還之前驅(qū),必須體會身外虛空一著,以神入氣內(nèi),漸調(diào)漸和,漸細(xì)漸微,直至一息自住,體相虛空,泯然入定,方合玄息之妙境也。
附錄:口訣綱要
總訣
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功訣
第1口訣:心息相依,神定虛空。
第2口訣:心息相忘,神氣合一。
第3口訣:恍然而睡,真空前奏。
第4口訣:大定真空,虛里陽生。
第5口訣:微陽莫采,煉己待時。
第6口訣:陽火陰符,自然進退。
第7口訣:藥產(chǎn)神知,應(yīng)時采取。
第8口訣:采以不采,是為真采。
第9口訣:火候天機,動靜顛倒。
第10口訣:靜極而復(fù),要知止足。
第11口訣:卯酉沐浴,持定合空。
第12口訣:文武真火,依忘相承。
第13口訣:烹煉養(yǎng)化,結(jié)丹立命。
第14口訣:內(nèi)外火符,有無相交。
第15口訣:防危慮險,修成不漏。
第16口訣:七返內(nèi)交,水火相濟。
第17口訣:九還外交,金木交并。
第18口訣:大小周天,同時并進。
第19口訣:返還證驗,悉在定中。
第20口訣:呼吸斷絕,泰然大定。
第21口訣:補足先天,了卻小還。
第22口訣:法侶財?shù)?,外緣備俱?/span>
第23口訣:胎息養(yǎng)命,丹原初成。
第24口訣:溫養(yǎng)胎息,待機過關(guān)。
第25口訣:大藥摶成,六根震動。
第26口訣:七日正功,金液大還。
第27口訣:抱元養(yǎng)胎,清凈自然。
第28口訣:分身應(yīng)化,粉碎虛空。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