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編為我平時所搜集,珍藏已久。仿薛立齋《內科摘要》,可以收錄在您電腦里,編成文檔,分類擺放在文件夾內。
以神經麻痹為主
一、面神經炎 郭子光論 面神經炎是指莖突孔內面神經管內段的面神經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多因感受風寒使局部神經血管痙攣以致神經缺血、水腫,或因該處骨膜炎使神經受壓而發(fā)病,引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中醫(yī)稱本病為“面癱”、“僻”等。主要由于一側面部脈絡空虛,衛(wèi)外不固,風寒或風熱之邪乘虛而入,侵犯三陽之經隧,邪氣郁久成瘀,或煉津為痰,痰瘀阻滯,絡道不利,則病更深一層。故郭老說本病非風不起,非痰瘀阻絡而不痹,故用“通絡方”為基礎方隨寒熱加減治療。 【驗案舉例】 程某,女,70歲。1996年5月27日初診。 病史:5天前早晨起床時突然感左側面部肌肉酸軟,耳根疼痛,閉目不全,當即照鏡發(fā)現(xiàn)面部偏斜,立即就近去本市某市立醫(yī)院診治,診斷為面神經炎。給予針刺,考的松,維生素B1、B6、B12等治療達5天未見效,因而前來就診。 現(xiàn)癥:自訴左側面部肌肉酸軟連及同側耳根作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結,小便短黃。查其形體中等,神情偏激,左側面部無表情,前額無皺紋,眼裂擴大,閉目不全,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時有唾液外流,并訴舌前半部麻木不知味,舌質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滑。 辨治:突中外風引動內風,夾痰熱閉阻絡道為病。治當疏風清熱,息風豁痰,平肝通絡。以通絡方為基礎方加味治之: 全蝎(水洗去鹽,與藥同煎)10g,地龍15g,僵蠶15g,防風20g,銀花20g,連翹20g,鉤藤20g,刺蒺藜20g,菊花30g,板藍根30g,甘草6g。水煎,1日1劑,日3夜1與服。 6月4日二診:上方已服7劑,未服任何西藥,也未做針刺治療,諸癥消失,面正,左側面部恢復表情,已無不適之感,舌正脈平。以養(yǎng)血疏風善后。隨訪3月余均正常。按:郭老言本病治療既要注意息祛內在之風痰,也要注意疏解外來之風,否則日久絡道干閉,可留下永久的麻痹、抽動。上方防風、銀花、菊花、板藍根大劑量疏風清熱,三蟲藥及鉤藤、刺蒺藜等平肝息風、豁痰通絡,全方風痰熱三氣并治,一舉中的。 胡建華論孟某,女,45歲。1997年12月15日初診。 口角右偏左目難閉2周就診。兩周前患者先出現(xiàn)左耳隱痛,繼而左側面頰麻木,而后壓痛明顯,逐漸出現(xiàn)語音含糊,左眼閉目不全,口角右偏,口角流涎,進食時食物殘留于齒頰間,癥狀逐漸加重?;颊哐獕?/font>150/100mmHg,面目外斜,左眼閉合不全,左鼻唇溝淺,左側額紋消失。舌淡紅,苔薄白膩,脈細滑略數(shù)?;颊咚赜懈哐獕翰∈贰WC屬風熱毒邪入侵,風陽擾動,經絡痹組。治擬祛風解毒,活血通絡。
處方:
天麻12g 鉤藤(后下)15g 炙僵蠶9g 丹參30g 白芍30g 生地30g 仙靈脾9g 板藍根30g 炙地龍9g 石決明30g 生天南星20g
另予口服蝎蜈膠囊,每次5粒,每日2次。
二診:服上方14劑,左側面頰麻木疼痛已減,耳后無壓痛,口角無流涎,口角仍右偏,左目閉合不全,舌淡紅,苔薄白膩,脈細滑略數(shù)。癥情稍減,前方尚合度,繼用原法不變,原方加當歸15g,14劑。
患者繼續(xù)服用原方加減一月后,癥狀基本好轉。隨訪3月,口角斜完全恢復。
釋疑解惑
問:中醫(yī)如何認識面神經麻痹?
答:本病主要指由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的面神經炎,起病較急。中醫(yī)認為是由于人體氣血不足,面部、耳部遭受風寒、風熱、風濕諸邪侵襲,使局部經絡瘀滯,筋脈失養(yǎng),氣血失和,肌肉失養(yǎng),因而發(fā)生口僻。亦有部分患者因痰熱生風,或陰虛動風,或肝陽化風致肌膚經脈失養(yǎng)而成口僻。分析其證候,蓋氣血虧虛,風邪外襲,經絡失養(yǎng),絡脈痹阻不通,筋脈失養(yǎng),故見口眼斜;瘀血阻絡,清竅不利,則頭痛面麻;風寒之邪,侵襲頭面,筋脈痹阻,痰瘀內生,故見流涎流淚。中醫(yī)藥治療急性面神經炎有其獨特優(yōu)勢。
問:老師如何進行面神經麻痹的中醫(yī)藥治療?
答:面神經麻痹首重治風,是我多年來總結的主要觀點,本病由于正氣虧虛,表衛(wèi)不固,風邪乘虛而入,導致氣血痹阻,出現(xiàn)口眼斜,面肌癱瘓,治療本病必須抓住一個“風”字。故用天麻、鉤藤平肝息風,加蜈蚣、僵蠶等蟲類藥物以搜風通絡,配以丹參、當歸、川芎活血藥,已達到“血行風自滅”之目的。面神經麻痹急性期除上述之法始終貫徹于整個治療過程外,必兼用清解毒邪之品,選用板藍根、蒲公英,生地黃、淫羊藿一陰一陽有類似激素樣的作用,可加快病情痊愈。
問:由于本病的預后各異,要如何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
答:由于面神經麻痹常在患者勞累和體力下降的情況下發(fā)生,病延日久,氣血更加虧虛,則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非扶正無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則邪氣難以蠲除,非祛邪無以疏通經絡,理順氣血,則偏斜難以牽正。重用黃芪為主的補氣藥,還可以玉屏風散扶正固表,增強抵抗病毒再次入侵的能力,杜絕復發(fā),或加速恢復,從而減輕后遺癥狀。
問:在治療本病同時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答:面癱患者大多數(shù)突然起病,多數(shù)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伴有情緒變化,有的產生焦慮、抑郁、恐懼情緒,有的遺有后遺癥患者唉聲嘆氣,內心充滿苦惱,不敢見人,怕周圍人嘲笑而產生自閉心理,因此,對面癱患者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在急性期,頭面部應該保暖,避免再次受寒。一些眼睛閉合較差的患者,要防止眼睛干澀,可以用濕潤紗布蓋眼等。
李今庸論
口眼斜,又稱口眼歪斜、面癱,指口眼歪向一側,不能閉合的病證,同時多伴有患側額頭皺紋消失,鼻唇溝偏斜,舌歪,口角流涎,不能做吹氣、鼓腮等動作。
中醫(yī)學認為,本證由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乘虛而入,血氣阻痹不通而致。治療以養(yǎng)血祛風為大法,用加味牽正散。
全蝎6克 僵蠶10克 白附子10克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上7味,加水適量,煎湯,取汁,去渣,溫服。日1劑。
方以荊芥、防風疏解外風;僵蠶化痰,祛絡中之風;白附子辛散,善治頭面之風;全蝎鎮(zhèn)痙,為定風止掣之要藥;當歸養(yǎng)血,川芎行血中之氣。諸藥合用可養(yǎng)血和血,祛除內外經絡血分痰濁之風。
臨床多配合針刺,效果更佳。常取患側(歪斜之對側)局部穴位:地倉、頰車、迎香、四白、太陽等。
【案例】
患者某,男,10歲,學生。1965年4月某日就診。發(fā)病已5天,口眼向右側歪斜,以口角為甚。左側面部麻木,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無覺,飲食稍有不便。舌苔白,脈浮。乃風邪中絡,口眼?斜。治宜養(yǎng)血祛風,擬牽正正散加味:
白附子8克 全蝎6克 僵蠶8克 當歸8克 川芎8克 桂枝6克 防風8克 荊芥8克
上8味,加水適量,煎湯,取汁,去渣,溫服。日1劑,分2次服。
針刺:左地倉穴透左頰車穴,留針5分鐘;左顴髎穴刺入3分,留針5分鐘。
結果藥服3劑,針刺1次,病即愈。
按:《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篇》說:“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今賊風中人左側面頰之脈絡,血脈損傷,致血氣運行受阻,無以濡布肌膚,肌膚失養(yǎng)而緩縱不收,故左側面頰麻木不仁,口眼向右斜??诓客嵝辈徽?,則飲食有不便,且因其收攝津液之用失常,故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不覺。病無熱象,故苔白。其為風邪傷絡而絡脈血虛,是以脈浮。用牽正散加味,以白附子、全蝎、僵蠶、荊芥、防風祛風通絡,桂枝溫通血脈,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流暢氣血,血行而風去。針刺左側地倉透頰車,并刺左側顴髎,以疏通患部經絡,流暢患部氣血,加強上方養(yǎng)血祛風之效。
俞慎初論
醫(yī)案1:趙某,男,43歲。
初診 1992年10月26日。
自上月28日起出現(xiàn)右側面神經麻痹,口眼斜,嘴角向左歪斜,右眼不能閉合,右側鼻唇溝變淺,口唇部稍麻痹,四肢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咀嚼不靈活,語言謇澀。脈弦細,舌質淡紅苔白。血壓105/70mmHg。證屬風痰阻絡,擬祛風化痰、活血通絡法治之。處方:
白附子6克,僵蠶6克,全蝎梢6克,地龍12克,生地黃12克,丹參12克,赤白芍各12克,當歸尾12克,北羌活6克,桂枝尖6克。水煎服,5劑。
二診 11月2日。
藥后病情略有好轉,口眼歪斜略有改善,仍守前法。處方:
白附子6克,僵蠶6克,全蝎梢6克,蜈蚣1對,白桃仁6克,生地黃12克,丹皮12克,丹參12克,當歸尾6克,防風6克,蟬蛻5克。水煎服,5劑。
三診 11月9日。
服上藥后,右側面頰已略有知覺,右眼稍能閉合,語言已有改善。舌質稍紅苔白,脈弦細。處方:
白附子6克,僵蠶6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蜈蚣1對,蟬蛻5克,丹參12克,赤白芍各12克,當歸尾6克。水煎服,5劑。
四診 11月14日。
藥后癥狀稍有改善,舌脈同前。按前方加減。處方:
白附子6克,僵蠶6克,白桃仁6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赤白芍各12克,當歸尾6克,丹參12克,蜈蚣1對,蟬蛻5克,生地黃15克,制首烏15克。水煎服,6劑。
五診 11月20日。
藥后口眼歪斜有較大改善,右側鼻唇溝已恢復,舌體較前正,語言已較流利。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處方:
川芎6克,當歸尾6克,赤芍10克,生地黃15克,白桃仁6克,川紅花5克,白附子6克,僵蠶6克,全蝎梢6克,蟬蛻5克,絲瓜絡10克,茜草5克。水煎服。
上藥服6劑后,口眼歪斜已基本恢復,語言清晰,說話已較流利,余癥亦愈。
【按語】
本例患者因素體正氣不足、腠理不閉、絡脈空虛、面頰部遭受風邪侵襲,造成營衛(wèi)不和、氣血痹阻、經絡阻滯、筋脈失養(yǎng),而出現(xiàn)口眼歪斜、語言謇澀等癥狀。故俞師始終以疏風化痰、活血通絡為治,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醫(yī)案2:洪某,男,65歲。
初診 1992年7月6日。
一星期前凌晨起床時,突然口眼歪斜,左側面頰部麻木不仁,前額皺紋消失,口角下垂,口流涎水,語言謇澀。兩側上下肢活動尚可。平素血壓偏低,痰涎量多、色白,脈弦滑,舌淡紅苔白。證屬風痰阻絡,治宜祛風化痰、活血通絡法。處方:
白附子5克,僵蠶5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制膽星6克,川貝母10克,鹽陳皮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當歸尾6克,清半夏9克。水煎服,5劑。
二診 7月11日。
服上藥后口眼歪斜略有改善,口角流涎減少,語言仍謇澀。脈弦滑,舌淡紅苔白。仍按前方加減。處方:
白附子5克,僵蠶5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制膽星6克,川貝母10克,鹽陳皮5克,清半夏9克,石菖蒲6克,枳實6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當歸尾6克。水煎服,7劑。
三診 7月18日。
服上藥后面頰部歪斜已減輕,痰涎減少,語言稍流利。脈弦滑,舌淡紅苔白。處方:
白附子5克,僵蠶5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制膽星6克,鹽陳皮5克,清半夏9克,石菖蒲6克,遠志6克,丹參12克,川芎5克,赤芍12克,當歸尾6克。水煎服,5劑。
四診 7月23日。
藥后口角及面頰部歪斜已愈,語言已流利。脈滑,舌質淡紅苔白。治宜益氣活血通絡法,以善其后。處方:
綿黃芪15克,太子參15克,丹參12克,赤白芍各10克,白桃仁6克,丹皮12克,生地黃15克,當歸尾6克,薏苡仁12克,牛膝15克。水煎服。囑其再服5劑,以鞏固療效。
【按語】
本例年老體虛、衛(wèi)外不固、絡脈空虛、風痰乘虛內竄阻絡,導致氣血痹阻、運行不暢,筋脈失于濡養(yǎng),則見面頰麻木、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本例之治,以牽正散加地龍祛風痰、通經絡;又以制膽星、陳皮、半夏、貝母等燥濕豁痰;配以生地黃、赤芍、川芎、歸尾等品活血通絡。全方配合,共奏祛風化痰、活血通絡之功效。
醫(yī)案3:吳某,女,67歲。
初診 1988年3月15日。
患者平素血壓高、痰濕重,今年3月以來,手足發(fā)麻,風痰上壅,頭暈,目眩,口眼歪斜,舌蹇語澀,苔白質絳,脈象弦滑。飲食雖少而神志尚清,脈癥互參,審系肝腎陰虧、風痰閉竅、絡脈受阻、氣機失調,先以平肝息風、化痰開竅、行血通絡為治。處方:
制膽星6克,蜜橘紅5克,法半夏5克,川貝母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5克,炙甘草3克,遠志肉6克,天竺黃10克,竹瀝汁1匙(沖),丹參12克,白桃仁6克,雙鉤藤10克(后入),生地黃15克,天麻10克,石決明20克(先煎)。水煎,服4劑。
另送大活絡丹4丸,每次1丸化服。
二診 前方服4劑后,癥狀好轉,仍以化痰開竅、行血通絡為治。處方:
黃芪30克,白桃仁6克,丹參12克,制膽星6克,地龍15克,炙甘草3克,天竺黃10克,竹瀝汁1匙(沖),川貝母1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4劑。
另:送服大活絡丹4粒,每次1粒化服。
三診 藥后痰少,舌蹇語塞亦減,唯面癱未除,神差尚在。仍就前法,加清心寧神為治。處方:
黃芪60克,全蝎梢6克,地龍15克,丹參12克,白桃仁6克,遠志肉6克,石菖蒲6克,竹瀝汁1匙(沖),川貝母10克,麥冬(朱砂拌)15克。水煎,服3劑。
另:送牛黃清心丸。3粒,每劑1粒(沖化)。
四診 服前方3劑后,癥狀顯著好轉,囑其繼續(xù)服用,至15劑后,基本恢復正常。
【按語】
本例屬于陰虧火旺之證,陰血虛則風痰盛,風痰盛則竅閉、氣機失調,故舌蹇語澀。化痰通絡,當以益氣行血為先,故重用黃芪益氣;丹參、桃仁以行血祛瘀;生地、鉤藤、天麻、全蝎、地龍以養(yǎng)陰息風鎮(zhèn)痙;竹瀝、川貝化痰;菖蒲、遠志開竅;朱砂麥冬安神瀉火;大活絡丹通絡止痛;牛黃清心丸清心安神。諸藥配合,使病情得以恢復。
口僻,又稱面癱,其主要癥狀為口眼歪斜。本病多由于人體正氣不足,風邪乘虛入侵面部陽明之脈,導致風痰挾瘀、流竄經絡、經絡瘀滯而發(fā)生。俞師認為本病的致病因素,除了正虛與風邪之外,痰瘀亦為重要的原因。然而,風邪每有外風、內風之分:外風則為六淫之風邪客于面部經絡而致;亦有因內風引起,如肝腎陰虛、肝陽化風上擾,風與痰瘀搏結、面部經絡阻滯而致。本病以正虛為本,風痰瘀為病之標,故臨床多從虛、風、痰、瘀四方面辨證論治。
至于中風而見口眼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者,即見于風中經絡或中風后遺癥,多因衛(wèi)外不固、絡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中于絡,引起氣血痹阻、運行不暢、筋脈失于濡養(yǎng)所致;或由于年老體衰、肝腎不足、氣血虛少、血行不暢、血脈痹阻日久而引起,以氣虛血瘀為主要病機。俞師治風中經絡者,常在祛風化痰的同時,配以活血通絡藥物,方選牽正散加丹參、赤芍、歸尾等;治中風后遺癥,多宗張錫純的“氣血虛者,其經絡多瘀滯……加以通氣活血之品,以化其瘀滯,則偏枯痿廢者自愈”的觀點,運用活血化瘀、益氣通絡法,常用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加丹參、僵蠶、全蝎梢等治療。
張子琳論
口眼斜在《靈樞》中稱“口?”、“口僻”;在《金匱要略》中稱“?僻”。其癥狀為:口眼歪斜而不能閉合,一側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另一側。重則口角流涎,吐字不清,咀嚼時食物滯留在患側齒頰之間。本病相當于西醫(yī)所稱的面神經麻痹,主要由面神經受到損害而產生的面部肌肉運動障礙造成,屬周圍性面癱。中醫(y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風痰互阻于絡道所引起,屬中風之輕淺者,由于脈絡不通,因而引起麻痹不仁,弛張不用,發(fā)為口眼斜。
治風先治血,四物牽正散
【醫(yī)案】
張某,男,34歲,五臺縣人。門診號:88013。
1971年9月3日初診:
10天前因左半側頭痛,左耳痛悶,自覺身熱等,服用柴胡、黃芩、梔子、龍膽草、白芍、防風等清肝瀉火藥物,諸癥雖見好轉,但今日突然發(fā)現(xiàn)口眼向右歪斜,言語謇澀,視物模糊,脈弦,苔白膩。此為風痰阻塞經絡。治以活血祛風化痰,擬四物湯合牽正散加減。處方:
當歸10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白附子6克 全蝎5克 僵蠶6克 天麻6克 蟬蛻6克 紅花5克 菊花10克 2劑,水煎服。
9月7日二診:
藥后癥狀無明顯改善,脈弦較前和緩。上方加菖蒲5克、防風6克、白芷5克,繼服2劑。
9月11日三診:
服上方后,口眼?斜、言語謇澀顯著好轉,脈緩和。原方繼服2劑。
9月14日四診:
藥后諸癥均愈。繼服下方2劑,以鞏固療效。
歸尾10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菊花10克 紅花5克 全蝎5克 蟬蛻5克 白附子6克 白芷5克 菖蒲6克 甘草5克
按: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者多發(fā)于著涼、感冒、扁桃體炎后,亦可繼發(fā)于中耳炎、腮腺炎等疾病之后,一般在秋冬季多見。清·吳儀洛說:“足陽明之脈,挾口環(huán)唇,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陽明內蓄痰熱,太陽外中于風,故牽急而?斜也?!敝委煷蠓?,以祛風除痰,通利絡道為主。但一般多以針灸或外敷藥物等治療。張老在古人的經驗基礎上,按照“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經驗,在用牽正散祛風除痰的同時,靈活運用了四物湯,顯著地提高了療效。本例患者,從其發(fā)病來看,有身熱頭痛等癥,此系風熱所致,故另用菊花、蟬蛻等辛涼之品宣散風熱,使外風得散,內痰得除,經道脈絡得通,故口眼?斜之疾,10天之內獲得痊愈。
病久祛風痰,補氣重黃芪
【醫(yī)案】
趙某,女,51歲。門診號:88080。
1974年1月14日初診:
1年以來,全身浮腫,下肢凹陷性水腫明顯,出虛汗,口干,喜冷飲。近來突然發(fā)生顏面神經麻痹,口向左側歪斜,眼斜不得閉合,頭痛,身痛,右上下肢麻木,苔白,脈細弱。此賊風乘虛侵入顏面,風痰互阻經絡。治以補氣活血,祛風除痰,輔以通絡鎮(zhèn)痛。處方:
黃芪15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白附子6克 鉤藤10克 全蝎5克 僵蠶6克 白芷6克 菊花10克 桑枝15克 生龍牡各15克 水煎服。
2月22日二診:
服上藥2劑后,口歪減輕,出汗停止,仍有手足抽痛,腿浮腫,胸悶不舒,頭暈耳鳴,脈沉弱。上方改黃芪為24克,桑枝為21克,加秦艽10克,絲瓜絡10克,防己10克,蘇梗10克。水煎服。
2月26日三診:
上方3劑,并配合針灸治療,口歪逐漸轉正,浮腫減輕,手腕痛明顯好轉,右臂、右腿仍感發(fā)麻,喜熱,不能受冷,脈細弱。繼續(xù)補氣活血,加強通絡祛風。處方:
黃芪24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鉤藤10克 白芷6克 桑枝24克 秦艽10克 桂枝6克 生龍牡各15克 絲瓜絡12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水煎服。
3月11日四診:
上方加減服用4劑,口歪、浮腫等癥均安,現(xiàn)主癥為右手腕疼痛,右膝關節(jié)痛甚,脈沉。上方黃芪改為45克,加防己10克,牛膝10克,威靈仙10克。水煎服。
4月1日五診:
服上方后,口眼歪斜、浮腫、腿冷、腿疼等癥都已痊愈,但有心慌,出汗多,惡心,脈沉弱等癥狀。用補氣活血、安神健脾等藥調理善后。
按:本案的特點在于黃芪的運用?;颊?/font>1年多來,全身浮腫而虛汗頻出,素體胖,其氣虛可知?,F(xiàn)在突然發(fā)生口眼?斜,右上下肢麻木,為賊風乘虛侵襲所致。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此之謂也。本案重用黃芪一舉三得:黃芪甘溫;補氣之功最優(yōu),為補藥之長。二重用黃氏補氣,使氣足而血行,配合當歸、川芎、白芍加強活血通絡之作用。張錫純論黃芪說:“《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者,以其與發(fā)表藥同用,能祛外風;與養(yǎng)陰清熱藥同用,能熄內風也。”總之補正足以祛邪。其次,黃芪補氣又能固表,配合龍骨、牡蠣,固表止汗之功更強。第三,黃芪有利尿之功,氣虛而小便不利者,用之利尿作用確實。所以病人的新疾、舊病全部治愈。
張老常說:治病方法,千變萬化,總之不離二法,一曰扶正,二曰祛邪。治療口?斜時,有兩種情況要用黃芪:一是口眼?斜遷延日久,久病為虛,應該加用黃芪。二是素體氣虛,又染新病,亦可選用黃芪。但為防止其滯邪、中滿等流弊,應謹慎從事,從中量開始,逐漸加大分量。此實為經驗之談。
二、面肌痙攣
郭子光論
面神經痙攣是以一側面部肌肉陣發(fā)性、不自主、不規(guī)則抽動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多與面神經炎不完全恢復相關,屬中醫(yī)“痙證”范圍。郭老說“風以動之”,故凡有抽動等癥者,都當認為風邪所致,“風勝則動”故也。風有內風、外風之別:外風為六淫之首,必夾他邪共同致病,如風寒、風熱、風濕等;內風則指肝風內動,常引起猝倒痙攣、偏廢不仁等,多夾痰為患。故本證之治當著眼于外風引動內風之病機,可以“通絡”方為基礎加味治療。
【驗案舉例】
沈某,女,60歲,居民。1988年10月20日初診。
病史:5天前晨起忽覺左側面部不停抽動,當即去本市某醫(yī)院診治,西醫(yī)診斷為“面神經痙攣”,轉針灸科做針刺治療4日無效而前來就診。
現(xiàn)癥:自訴左側面部連及眼瞼不停地抽動,每分鐘10余次,同時感覺該側面部麻木不仁,口苦,眠食二便正常。查其體質堅健,面唇紅潤,神清氣爽,舌質紅苔薄白中微黃,脈沉弦而滑。
辨治:外感風邪引動肝陽,夾痰上擾,絡道不利所致。治以祛風平肝,豁痰通絡法,以通絡方為基礎方加味治之。
處方:銀花30g,菊花30g,板藍根30g,鉤藤30g,石決明30g,白芍20g,刺蒺藜15g,僵蠶15g,地龍15g,制南星(先煎20分鐘)15g,全蝎(水洗去鹽,同煎)10g,甘草10g。3劑,濃煎,1日1劑,日3夜1服。停用針灸治療。
10月27日二診:自訴服藥2天其面部抽動即完全停止,但停后,又不時輕度抽動,乃就近自配上方2劑服用,其面部抽動又停止,以致不敢停藥,外出辦事甚至來診時均以保溫杯盛藥液隨身攜帶,以便按時服藥。查患者候診約1時許,左側面部肌肉輕微抽動數(shù)次而不自知,表明殘存之風痰未盡,當加強透絡息風之品以治之。原方繼續(xù),另加蜈甘散配合與服:
蜈蚣30g,甘草20g。共研細末,分成12包,每次1包,1日2次,溫開水調服。
11月9日三診:自訴面部抽動完全停止,唯左側面部有麻木燒灼之感,其余無異常。患者候診時,暗暗查其面部仍有一絲很輕微的抽動,面正眼合,無麻痹之象。古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療至此,當改以養(yǎng)血平肝,兼透絡息風治之。處方:
(1)制首烏30g,雞血藤30g,生地20g,白芍20g,菊花20g,赤芍15g,丹皮15g,桑椹15g,天麻15g,夏枯草25g,甘草6g。1日1劑。
(2)蜈甘散繼續(xù)與服如前法。
11月25日,患者陳述上方共服10劑后已停藥6天未復發(fā),已痊愈。
按:外風中人多由上焦頭面項背或表衛(wèi)而入,而肝主筋,只有引動肝風才能引起筋肉抽動。內風多夾痰為患,其脈弦滑可證。本案初診方前三味即針對外風而設,其余諸藥則為平肝息風、豁痰通絡之品。郭老言他在臨床上曾以本方與蜈甘散同用治療多例面神經炎均獲良效。
養(yǎng)肝法治肝風。
王氏養(yǎng)肝法包括養(yǎng)肝陰與養(yǎng)肝血。養(yǎng)肝陰以制肝陽之亢,養(yǎng)肝血以制肝風之動。故養(yǎng)肝法是王氏治肝風內動之常法。惟肝風之起,常挾痰熱為患,故王氏用養(yǎng)血法治肝風,總是與清火、熄風、豁痰、通絡諸法配合,或以諸法頓挫標證之后,再以養(yǎng)血法消除殘證,從本論治而收功。臨床表明,凡肝風之證如不用養(yǎng)血法難以竟全功。茲舉一例以資說明。
沈某某,女,60歲,本市居民。
1988年10月22日初診。
陳訴5日前晨起忽覺左側面部不斷抽動。隨即就近去某醫(yī)院診治,西醫(yī)診斷為“面神經痙攣”,用針刺療法4日未效。察其人形體偏胖,顏面紅潤,左側面部連及眼瞼不停地抽動,每分鐘7~10次之多,自覺該側面部麻木,口苦,眠食二便正常,唇紅干,舌紅苔薄白微黃,脈沉弦而滑。認為外感風邪,引動肝風,挾痰熱上擾,橫竄絡道所致。治以平肝熄風,豁痰清熱,通絡鎮(zhèn)痙法。
處方:鉤藤30克、白芍20克、菊花30克、蒺藜15克、石決明30克、全蝎8克(水洗去鹽與藥同煎)、地龍15克、僵蠶15克、蜈蚣2條、制南星15克、銀花藤30克、板藍根20克、甘草20克。水煎服,1日1劑,囑服2劑。
同年11月6日復診。
患者服2劑面部抽動停止,但停藥又抽動,乃先后就近自配原方8劑服用,不敢停藥,外出辦事也用保溫杯盛藥液隨身攜帶,按時服藥。目前面部抽動已停止,并已停藥二日未復發(fā),惟覺左側面部有麻木燒灼之感,咽喉亦覺干燥。患者在旁候診1時許,暗察其左側面部尚有一絲抽動數(shù)次,只因程度輕微,患者不自覺而已。察其面正眼合,面唇紅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數(shù)。認為本病例風痰熱為標,標證緩解,當從本論治,才能竟全功。王氏養(yǎng)肝法不僅養(yǎng)肝陰,更在于養(yǎng)肝血,即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乃以養(yǎng)血平肝為主,佐以祛風通絡清熱,作善后調治鞏固療效。處方:
制首烏30克、生地20克、桑椹子15克、白芍20克、雞血藤30克、天麻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2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甘草10克、蜈蚣2條。1日1劑,水煎服。
11月22日三診。
訴服藥10劑,已停藥數(shù)日未復發(fā),無不適之感。未給方。隨訪2年余,亦正常。
肝風內動所致眼瞼痙攣
眼瞼痙攣即動眼神經痙攣,其發(fā)生之原因,古今醫(yī)家有謂賊風內侵,或痰火上炎者,有謂邪氣閉塞,或氣血失調者,有謂勞瞻竭視,陰虧失于濡養(yǎng)者。然而,肝,開竅于目,肝主筋,肝風內動引起眼瞼痙攣卻不被古今醫(yī)家所重視,不知為何?郭老認為眼瞼痙攣、磨牙等以肝風內動引起者居多,從此論治多應手取效。
【驗案舉例】
許某,女,61歲,醫(yī)生。2000年11月14日初診。
病史:患者陳述,1月多來,發(fā)生右眼跳動但不痛,初起是間斷性跳動,繼則越來越頻繁,目前是整天幾乎不停止地跳動,以致心煩不安?;颊哒J為這是“動眼神經痙攣”,服點鎮(zhèn)靜西藥就會好。殊知事與愿違,換服幾種鎮(zhèn)靜藥都無效,而且越發(fā)越頻繁,乃請本院針灸科醫(yī)生配以針刺治療,針刺時跳動減輕,出針后不久又跳動如故,已針刺10次沒有改善。經友人介紹前來求治。
現(xiàn)癥:右眼不斷跳動,不脹不痛,晚間睡后則跳動停止,時有頭暈,心煩易怒,眠食二便均可,血壓不高。查其形體略矮而偏胖,性情偏急,面色白潤,舌質略淡而苔潤,脈弦細沉。
辨治:肝風內動,夾痰上擾,阻滯絡道,使眼部肌肉失于濡養(yǎng)而抽動。當平肝緩肝,祛風豁痰,辛咸通絡以治之,用三蟲藥合芍甘湯加味。
處方:全蝎10g,僵蠶15g,地龍15g,制南星(先煎半小時)15g,白芍30g,菊花30g,石決明30g,炙甘草10g。2劑,水煎服,1日1劑。
同年11月21日復診。患者陳述,上方服2劑如桴鼓相應,跳動停止,又自配1劑服用以鞏固療效。查其舌正脈平,陰陽和調,告之不必服藥,只是注意不要過分使用眼睛(過用傷陰)也就行了。
三、舌麻
萬友生論
例1:劉某,男,41歲。
患舌麻已4年。病起于1970年,初因怯寒甚而自服干姜附子湯(黑附子60克,干姜30克)2劑后,舌麻,通身發(fā)熱,面赤,頭昏眼花,站立不穩(wěn)。當時不知是附子中毒,曾服滋陰降火如龜板、黃柏、知母等藥近百劑,無明顯效果。遷延至今,不僅舌麻木,而且頭部亦感麻木發(fā)脹,耳鳴,早上齒衄,夜難入寐,寐亦多夢紛擾,皮膚時起癢疹而搔之出水,四末不溫,容易感冒,舌邊瘀斑顯露,右脈遲緩而左脈沉細。
投以:防風30克,生甘草15克,丹參30克,白鮮皮30克,刺蒺藜30克,生黃芪15克,白術15克。
二診:10月10日。
服上方2劑,頭部麻木發(fā)脹稍減,夜寐見安,今日腹瀉2次,肛門灼熱,守上方再進。
三診:10月17日。
再服上方2劑,頭舌麻木約減三分之一,齒衄已止,舌上瘀斑稍退,守上方加生地15克,菊花10克再進。
四診:10月23日。
服上方5劑,頭舌麻木約減三分之二,舌上瘀斑明顯減退,守上方再進。
五診:10月30日。
再服上方10劑,頭部麻木完全消失,舌體麻木基本解除,舌上瘀斑基本消退,皮膚癢止,但前額和面齒仍稍發(fā)脹,夜寐仍不甚安,守上方加柏子仁、夜交藤、合歡皮各15克,再進5劑而痊愈。
按:本例頭舌麻木,是因大劑附子的熱毒侵犯心經,致使血脈瘀滯,久而傷及氣血所致。治法當以清心解毒、活血化瘀為主,補養(yǎng)氣血為佐,方用丹參、生地與防風、菊花、生甘草相配,既能清心涼血活血化瘀,又能清熱解毒。其中防風《千金方》用以專解烏頭毒和附子、天雄毒,尤其值得注意。至于白鮮皮能清散血中滯熱以通痹宣絡,刺蒺藜能入血分以破郁散結,二藥相配,大有止癢之功。又其所用生黃芪,既能協(xié)同生地補養(yǎng)氣血,又能協(xié)同防風、白術以固補衛(wèi)氣,防止感冒。由于藥證吻合,故療效顯著,4年痼疾,1月而瘳。
本例服大劑干姜附子湯中毒表明,柯韻伯所謂“用干姜附子回陽以配陰,姜附陽中陽也,生用則力更銳,不加甘草則勢更猛,比之四逆為更峻”,是符合臨床實際的。生附子固有大毒,但如久煮服之則無毒。《傷寒論》中的干姜附子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約需煮至1小時以上。而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附子所含的烏頭堿,經水煮沸40分鐘,其毒性即幾乎消失(僅存二百分之一)。但市上所售熟附子也偶有服之中毒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未經久煮所致。因此,使用附子時,除需久煮(40分鐘至1小時)外,還有必要配以甘草,因為它既能助其強壯之力,又擅解其毒性的緣故。
例2:陳某,女,40歲。
1990年6月2日下午初診:
嘴唇及舌尖發(fā)麻已六七年,時作時止,舌淡,脈細弱。投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合升麻葛根湯加減:
黃芪5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5克,甘草10克,升麻10克,葛根30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
6月14 日復診:服上方8劑,口唇及舌尖發(fā)麻消失。
按:本例唇舌發(fā)麻是因心脾氣虛,清陽不升所致。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合升麻葛根湯加減獲得良效。
我本人治驗:
王某某,男,77歲,退休工人。
初診:2014-04-27
腦梗塞后一年余,舌不知味,口腔黏膜亦麻痹一年余。既往有頻發(fā)“早搏”史多年,每份鐘均感有“撲通”樣早搏1~2個。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一年里規(guī)則服“可定”、“西洛他唑”、“曲舍林”、“奧氮平”,夜寐多夢,無耳鳴耳聾,之前感左側面部及眼眶脹,未予重視,近一月來感左側三叉神經支配范圍疼痛,固定不移。舌紅,苔黃膩,脈弦。
肝風內動,久病入絡。
處方:天麻10g 鉤藤15g 丹參30g 炒白芍30g 炙甘草10g 桂枝10g 生麻黃5g 煅龍骨15g 柴胡10g 廣郁金15g 石菖蒲10g 遠志10g 制南星20g 白附子10g 全蝎3g 僵蠶20g 7劑,水煎服。
患者因過去的不愉快經歷,對中醫(yī)藥甚為反感,本次因其女兒強烈要求才來看中醫(yī),本來就不抱希望,服藥第一劑,腹瀉一次,急忙打電話給女兒,痛斥中醫(yī)藥之害!其女兒在我處治療多次,對我十分信任,未對我報告情況,徑囑父親服第二付中藥,第二劑服完,無不適反應,亦無任何效果,老人家又急不可耐地打電話給女兒,說些中醫(yī)藥無用,騙人的話,其女兒不為所動,堅持要其繼續(xù)服下去。第三劑中藥服下去之后,老人家就沒打電話罵人,因為他感到舌頭有點知覺了。七付藥未服完,老人家就打電話給女兒,要求再來開點中藥。
二診:2014-05-04
服前方后口內知覺出現(xiàn),左側三叉神經痛好轉。早搏仍作。前方加蜈蚣1條。七劑。
患者前面藥從太倉市中醫(yī)院藥房所配,因本人四月底已辭職,到同德堂工作,藥在同德堂配,藥效比醫(yī)院里強烈,患者一付藥可分兩天服。
三診:2014-05-17
中藥一帖分兩天服,早搏基本無蹤影,左側耳屏處疼痛,張口時明顯,左側面部肌肉較右側略僵,口內味覺明顯,黏膜感覺明顯,無疼痛,口稍干,無口苦,無汗出,大便調,舌暗淡,苔黃膩,右脈弦有力,左脈沉弦,尺部弱。
前方去龍骨,改黃芩10g。七劑。
隨訪病情緩解。
四、口味異常
萬友生論
例1:胡某,男31歲。
患口甜癥,半年不已,終日口泛甜味,小便黃赤,夜寐不安。1969年9月4日初診,投以佩蘭葉15克,黃連5克,梔子10克,白術15克,云苓15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連服10劑,口甜基本消失,僅在飯后稍覺口甜而已,小便轉清,夜寐漸安,守上方再進5劑而痊愈。
例2:唐某,女,66歲。
患口膩癥已9個月,終日常感口腔粘膩,有如滿布漿糊,并感口臭,腹脹,不思食,舌紅苔白膩,1974年6月6日初診,投以藿香30克,佩蘭30克,苡仁30克,蘆根30克,云苓15克,黃連10克,砂仁10克,大腹皮10克。連服3劑,口膩減去三分之二,腹脹全除。復診守上方去大腹皮,再服3劑,口膩全除,口臭亦隨之消失,舌苔亦退。但雖知饑思食,而不能多食,仍守上方加減以善后。
例3:周某,男,55歲。
一診:1975年4月28日。
口苦舌苔黑膩已3個月。胃納減退,食后脘腹脹滿,時時噫氣、矢氣,脘腹按之則痛,大便不暢,口中渴甚而喜熱飲,寐差,脈稍弦。素患慢性氣管炎,經??人蕴刀?。1975年4月28日初診,投以溫膽湯加味:黃連5克,竹茹5克,枳實10克,法半夏10克,陳皮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丹參15克,山楂15克,六曲10克,谷麥芽各15克。連服5劑,舌上黑苔全退,口苦亦減。守上方再進而痊愈。
以上3例口味失常,都是由于脾胃濕熱內蘊上泛所致,故都用芳香、苦溫、苦寒、淡滲等法以祛濕清熱而獲效。
例1的口甜,即葉天士所謂“脾癉病”,“乃濕熱氣聚與谷氣相搏,……盈滿則上泛所致”,“當用省頭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則退”。章虛谷和王孟英認為本證當分虛實論治,如章說:“脾癉而濁泛口甜者,更當視其舌本,如紅赤者為熱,當辛通苦降以泄?jié)?;如色淡不紅,由脾虛不能攝涎而上泛,當健脾以降濁也。”王說:“濁氣上泛者,涎沫厚濁,小便黃赤;脾虛不攝者,涎沫稀粘,小便清白,見癥迥異,虛證宜溫中攝液,如理中或四君加益智之類可也?!北纠谔鸢肽瓴灰?,小便黃赤,夜寐不安,自屬脾胃濕熱濁氣上泛的實證,而非脾胃不攝的虛證,故用省頭草(佩蘭葉)芳香化濁為主,并佐四苓散以祛濕,黃連、梔子以清熱,連服10劑而口甜基本消失。
例2的口膩而口臭,腹脹不思食,舌紅苔白黃膩,也顯然屬于脾胃濕熱,油氣上泛所致。由于口膩為脾胃濕濁上泛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同時又伴有腹脹不思食,苔白膩脈濡等濕象,可見本例病機主要是屬濕邪偏重,雖然伴有口臭舌紅苔黃膩的濕中蘊熱之象,則是次要的。故治法以芳香、淡滲為主,重用藿香、佩蘭、苡仁、蘆根和云苓以祛濕,佐以一味苦寒的黃連以清濕中之熱,同時輔以砂仁加強其芳化濕濁,醒脾開胃的力量,并加大腹皮的疏利濕熱,行氣消脹,而獲得速效。例3的口苦舌苔黑膩納減脘腹脹痛時時噫氣矢氣大便不暢口干渴甚而喜熱飲等癥,雖屬濕熱壅中之候,但從其主癥口苦舌苔黑來看,顯然熱邪偏勝。加之素患痰嗽,以致痰熱濕濁交阻肺胃氣機,且因胃不和則臥不安,以致寐差脈弦。因此,采用溫膽湯加黃連、丹參以清滌痰熱為主,并加山楂、六曲、谷麥芽以助運化為佐。本方服后療效比較顯著的是舌苔黑膩迅速消退(苔黑3個月,5劑全退)。臨床上這種例子不少,投以本方,大都能夠應手取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