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 擅長楷書,書學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他的書法揉隸書《禮器碑》的瘦勁整飭和王羲之行楷的瀟灑姿媚的長處,又融歐、虞為一,方圓兼?zhèn)?,波勢自然,結(jié)體方正,用筆舒展,節(jié)奏感強?!堆闼ソ绦颉芬允輨诺木€條和夸張厚重的捺畫增強線條的對比,以方圓和順逆作起止的變化,以藏露和頓挫顯技法的豐富,從而達到似瘠而腴、風骨清舉的晉人風韻。
饒骨豐神的橫畫
此碑中橫畫形態(tài)豐富多樣,運筆變化多姿,線條總體呈現(xiàn)挺勁秀美之態(tài),具有明顯的態(tài)勢變化。橫畫主要包括長橫、短橫、左尖橫、右尖橫等。橫畫在此碑中多是稍往右上傾斜,其中長橫由其一波三折的特點則是先往右上方向傾斜后再通過往右下方向的重頓筆壓住筆畫走勢,使字重心平穩(wěn)。
1. 長橫
呈現(xiàn)一波三折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線條的靈動與韻律。用雁塔圣教序(局部)筆提按明顯,筆畫多呈“兩頭粗,中間細”的形狀,細則如鐵絲,粗則如墜石。
2.短橫
(1)當該筆畫作主筆時則運筆結(jié)實,沉穩(wěn),筆力十足,單個線條粗細變化較小。
(2)當作內(nèi)部次要筆畫時,則運筆輕巧、跳躍,甚至部分筆畫用點畫代替,增加字的空間和靈動感。
3.左尖橫
起筆輕人筆直鋒入筆,然后抬筆稍往右上運筆,調(diào)整筆鋒,再重筆頓筆,收筆處多呈方形。
4.右尖橫
在此帖中出現(xiàn)較少,多在字的內(nèi)部細小筆畫中出現(xiàn)。線條纖細飄逸,起筆圓潤,收筆輕巧,單個筆畫粗細變化緩慢,邊走邊提筆,至筆畫末梢筆尖離開紙面。
瀟灑自如的捺畫
褚遂良楷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楷書中保留有濃厚的隸意,如碑中的捺畫,即平捺或斜捺的寫法,明顯地比其他筆畫粗壯、伸展和夸張,并含有隸書筆意。多采用重筆長捺,向外延伸夸張,拓寬字的左右取勢范圍,增加隸意,富有情趣。
1. 斜捺
一般粗細變化較大,前面部分較為纖細后半部分多是粗重的,而捺腳則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或波磔方整,或用筆圓潤,或短促果斷,或向外延伸擴展。方磔的如“太”“大”等字,圓潤的如“徽”“文”等字,短促的如“能”“夫”等字,延伸的如“寒”“陰”等字。
2. 平捺
帖中平捺多出現(xiàn)在走之底字中,且粗細變化小,走勢平緩,結(jié)尾處向外延伸夸張。
氣韻生動的豎畫
在褚遂良以前,楷書運筆多用“一拓直下”,而褚遂良則改“鋒芒畢露”為“逆人藏出”。他的運筆方式承前啟后,開唐一代書風。豎畫的勢態(tài)以背勢為主,而其運筆則主要是以“直鋒入筆,逆鋒出筆,兩端提按回鋒,中間細而略呈弧形”。這種筆法是從二王行草書的提按牽連之法轉(zhuǎn)化而來的。
1.長豎 筆畫瀟灑自如,纖細瘦長。在整個字中往往非常跳躍,夸張。一般長豎為方折起筆,收筆圓潤,收筆處或回鋒或露鋒。如:“神”“抑”“御”等字。
2.短豎 簡單大方且粗細變小,線條厚重結(jié)實支撐整個字,如:“四”“皇”“圣”等字。
清勁妍麗的撇畫
《雁塔圣教序》中筆畫多是承襲王羲之書法中瀟灑姿媚、用筆舒展、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使筆畫富有韻味。它的線條瘦硬之中見豐腴,其瘦硬輕盈使結(jié)構(gòu)飛動起來,如云中飄游。其方正謹嚴之中透出活潑和流動感。如撇畫一般在字中與捺畫組合,主要起拓寬字勢的作用,或左收右放或左放右收。該筆畫在此碑中多是清秀妍麗的線條態(tài)勢且線條形態(tài)變化豐富,主要包括斜撇、豎撇、短撇、長撇等。
1. 斜撇
在獨體字中一般是舒展的狀態(tài),主要起拓寬字勢,使字體取勢寬博、大方的作用。該筆畫往往通過其弧形走勢使筆畫更加生動,富有節(jié)奏感。如其中的“不”“者”“暑”等字。
2. 豎撇
一般該筆畫出現(xiàn)在廣字頭、廠字頭等部首中時筆畫書寫纖細,用筆靈活輕巧,收筆處或采用回鋒收筆,結(jié)筆處圓潤如“藏”,或直鋒出筆,收筆處纖細瘦長如“廣”。豎撇在字中由其獨特的先收后放的特點,使字體結(jié)構(gòu)中間緊縮,下半部分開闊。同時通過調(diào)節(jié)豎撇中豎畫和撇畫的長度比例使相同的字表現(xiàn)出不同多變的韻味。如“大”“天”等字。
勁挺秀美的鉤畫
1. 豎彎鉤
豎彎鉤結(jié)筆處大都較粗短成三角形,顯得穩(wěn)重敦實。整個筆畫中豎短彎鉤部分長,拓寬字的左右走勢,增加字的隸意。且豎彎鉤筆畫粗細變化明顯,豎畫部分一般為直鋒入筆,較為粗實,轉(zhuǎn)筆處纖細如鐵絲,后至鉤畫位置呈三角形。鉤畫厚重,且較為含蓄,方向為90度直上鉤出。如“化”“地”“窺”等字。(個別豎彎鉤態(tài)勢夸張,如“正”字。)
2. 斜鉤
該筆畫在帖中姿態(tài)分外細長,纖巧,且粗細化明顯,尤其在末尾勾畫位置較之前面部分顯得倍加厚,而勾畫則或鋒芒畢露或含蓄內(nèi)斂或隨意瀟灑與下一筆連。如“感”“誠”“藏”等字。
3.臥鉤
粗細變化方面與斜鉤相似即前面部分纖細結(jié)尾勾畫位置粗重厚實,前半部分一般為直鋒入筆,尾勾畫則筆鋒不斷調(diào)整,且是在回鋒之后再將勾畫順帶出。具體勾畫形態(tài)則又是含蓄、外露多姿多彩。如'心”“愚”等字。
靈動活潑的點畫
褚遂良在楷書的點畫之間揉進隸書的一波三折的波筆意,追求挺勁秀美的線條。在創(chuàng)作上褚遂良增強了點之間的貫穿和聯(lián)系的同時,突出點畫之間的流動感和韻,強調(diào)筆筆能達其意而運之。他對于筆斷意連有著極為精彩的表現(xiàn)意識。
1. 點與撇組合
兩個筆畫之間呼應關系明顯,點畫直鋒入筆,且往右上方向行筆,撇畫則直鋒頓筆往左下角行筆,兩個筆畫之間形成一呼一應的關系。如“識”“勞”字。
2. 三點水
三筆之間筆斷意連,且外形呈弧形外拓,加字的內(nèi)部空間,字勢寬博,部分三點水在帖中甚至出現(xiàn)連筆帶出的“淺絲”,充分表明作者瀟灑、飄逸的書法。格。如“洞”“潛”“濟”等字。
3. 四點底
在帖中四點底往往通過四個點畫的方向、璃、大小等的變化呈現(xiàn)形態(tài)各異,靈動而又神采豐富的:型,猶如舞蹈動作的變化一般顯得格外的清俊瀟灑,結(jié);果斷而中間行筆過程則內(nèi)容豐富,別具韻味。如“無”‘然”等字。
總之,《雁塔圣教序》碑中部分筆畫的瀟灑隨性表現(xiàn)出褚遂良個人在書法學習過程中對王羲之書法風格的繼承,其中他通過其靈動活潑的運筆、自然多變的點畫、輕重提按變化豐富的線條將作品的韻味表現(xiàn)得淋漓精致。褚遂良學“王書”形貌極似,碑中逆鋒藏鋒運用靈巧,盤郁頓搓,運筆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紙,而字外之力,筆間之意,不可窮其端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