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鳥窠禪師,本號道林,735~833年,享年99歲。相傳,道林禪師在一棵古樹上筑了一個形似鳥巢的住所結(jié)庵棲身,觀人生,察世象,故而被稱為“鳥巢禪師”。
在《五燈會元》中,記載了一則白居易向鳥巢禪師問道的故事,說的是白居易喜愛參禪拜佛,唐元和年間,他在杭州做官時,聽說附近有一位“鳥窠道林禪師”,是位得道高僧,就慕名去拜偈。
見到禪師后,白居易就向禪師請教:“敢問師父,如何是佛法大意?(什么是佛法?佛法主要講什么?)”
鳥巢道林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p>
白居易沒想到鳥巢禪師回答的居然這樣簡單,心中很是訝然。心想,如此玄妙的佛法,你豈能如此輕描淡寫的講出來!就對禪師不客氣的說:“大師說的這些道理,連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
禪師聽后,莞爾一笑,回答說:“”三歲的小孩子說得,八十歲的老先生行不得”。
三歲的小朋友都可能能講出來,但是八十歲的老人都還不一定做得到。
白居易這才認(rèn)識到,他心中的佛法是一種哲理,而禪師所說的佛法只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佛法的關(guān)鍵就在于“行、落實”,真正學(xué)佛就是學(xué)習(xí)用覺悟的態(tài)度去過生活。
悟到這里,白居易深感不虛此行,于是對著鳥巢禪師深深的施禮致謝!
白居易與鳥窠禪師結(jié)識之后,經(jīng)常問禪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一首禪詩請教鳥窠禪師:
特入空門問苦空,
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dāng)夢是浮生事,
為復(fù)浮生是夢中。
夢如人生,人生如夢。如果搞明白了,就不再計較這些虛幻的東西了。鳥窠禪師看到此詩后,也以一首禪詩來應(yīng)答曰:
來時無跡去無蹤,
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夢中。
?生死無真跡可尋,生和死,只有這件事是相同的。既知浮生若夢,何須再問,只應(yīng)以尋求解脫為要。
白居易聽了鳥窠禪師的開示,愈加佩服,領(lǐng)悟到安身立命之道。他在西湖旁邊建起一個竹閣樓,以便與鳥窠禪師'朝夕之參益'。晚年的白居易更是素養(yǎng)其心,自號香山居士。后來,人們把竹閣樓改造為廣化寺。
(聲明:禪詩對答的解釋只是個人理解,僅為參考,如有更好答案,愿盼賜教改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