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公認評價最高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了。不過,雖然朱元璋和朱棣是兩父子,但朱棣的皇帝寶座卻不是從朱元璋那里繼承過來的,而是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搶到的。
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后,就把自己的嫡長子朱標冊封為太子,而他另外二十多個兒子則被封到各地做藩王。原本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合乎情理,因為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皇位繼承都遵照了嫡長子繼承制,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也就是說正室妻子生的兒子擁有繼承優(yōu)先權(quán)。可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時候,一件事情卻讓大明王朝的皇位繼承制度出現(xiàn)了意外:朱標死了!
朱標的突然離世讓朱元璋非常傷心,但對于朱標的那些兄弟們來說,卻并不是什么壞事。因為他們作為朱元璋的兒子,理論上都存在繼承皇位的可能。不過,這些藩王們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沒過多久,朱元璋就宣布由他的孫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作為皇位的繼承人。
朱元璋的這個決定讓他的藩王兒子們都很不服氣,不過也無可奈何,畢竟他們既沒有足夠的實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反抗自己的老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繼位為帝,即建文帝。此時,明朝藩王的格局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實力最強的三大藩王中,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晉王朱棡(朱元璋三子)都已英年早逝,只剩下了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駐守北平。
建文帝即位之初,就在身邊大臣的鼓動下,迫不及待地開始削藩。建文帝削藩之舉到底是對是錯很難評價,但他在削藩的過程中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柿子找軟的捏。
建文帝一方面很想盡早削掉這些尾大不掉的藩王,加強中央皇權(quán)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又擔心藩王起兵造反。于是他就從實力比較弱的周王、齊王、湘王等人開始。這就相當于告訴了燕王朱棣,遲早會把削藩的矛頭指到他頭上。于是,朱棣在自己的封地北平(今北京)積極招兵買馬,準備采用武力對抗。
不過,雖然朱棣手下?lián)碛袛?shù)萬名久經(jīng)沙場的精銳部隊,可要公然對抗朝廷,還是如同以卵擊石。所以在要不要造反的問題上,朱棣糾結(jié)了很長時間。
朱棣身邊有一位叫道衍的高僧,此人不但精通佛法,而且極具智謀。朱棣每次遇到難題都會去找他商議對策。這次朱棣又遇上了這么一個天大的難題,就想到還是找道衍和尚商議。在古代,造反這種事情不但不能說,甚至連想想都是死罪。所以朱棣就想到了一個提出問題的好辦法。
朱棣在王府中設(shè)宴,宴席邀請的嘉賓只有道衍一人。在席間,朱棣突然提議說對對聯(lián),道衍和尚欣然答應(yīng)。朱棣出上聯(lián):“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當時正處冬季,北平異常寒冷,朱棣的這個上聯(lián)既說出了當時的天氣環(huán)境,又隱約地表達了自己目前的狀況如履薄冰,而“冰”字的諧音就是“兵”,也說明自己手頭兵力不足。
道衍聽完后,很快就對出了下聯(lián):“國難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言下之意就是說,如今國家形勢并不好,只要您燕王肯出頭扛起大旗,還何必擔心手中無兵呢?
聽完道衍和尚說的這11個字,壓在朱棣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下了。此后對他來說,起兵造反只是時間問題,而不存在要不要這么做的問題。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北平發(fā)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帝都應(yīng)天(今江蘇南京),成功奪取了皇位。
聯(lián)系客服